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關係?雙方曖昧到了最後,發現彼此其實不適合,或是過去的傷害讓你們不敢進入愛情關係中,因此遲遲未承認彼此是男女朋友;但又因為彼此都喜歡著對方,所以一直無法和對方斷乾淨,回到普通朋友或是不再聯繫,久而久之,你們就處於「曖昧以上,戀人未滿」的尷尬關係當中,你們擁抱、接吻、甚至做愛,但總是不願意給出對彼此的承諾。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研究,是我和海苔熊初識的時候,那時候我希望找一些研究議題來討論,而海苔熊正好在研究這樣的關係,因此就丟了一些相關的資料給我。那時候的我尚未對這樣的關係有明確的了解,直到了那一年的冬天,我和某任女友分了手,但是彼此卻又捨不得就此斷開,於是,還是會在睡前說晚安,還是把每個周末留給了對方,還是過著類似男女朋友的生活。在那之後,我重新讀了海苔熊的書,才開始對於這種關係有了更深刻的體悟,也因此,在去年準備研究所推甄的研究計劃時,才將這種關係列為我的研究計畫主題。不過在那之後,因為種種因素,我遲遲未動筆寫這一篇文章,直到今日,才決定要下筆書寫。
在海苔熊的《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16堂課(增新版)》[1] 當中,海苔熊把這類的關係統稱為似戀關係。所謂的似戀關係有三種,一種是一夜情(one night stand),一種是後分手關係(post dissolution relationship),一種是超友誼關係(friend with benefit relationship,海苔熊翻譯為好友萬萬睡),無論是哪一種關係,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共通點──「害怕承諾」。不過,在這篇文章裡,我將把重點放在超友誼關係之上,因此,關於另外兩種關係的研究,就請讀者們自己去翻海苔熊的書了(逃~)。
「我們在寂寞中靠近,擁抱中痊癒,卻不敢輕易說愛情。有些人愛著愛著就變了,而誓言愛著愛著會忘記。」——田馥甄〈愛著愛著就永遠〉
這一段歌詞所描述的心境,其實很像處在超友誼關係當中的人們,那種想愛又不敢愛的心境。在過去國外的研究當中,把超友誼關係定義為:「彼此認為彼此是好朋友而非情人,但是他們會發生性關係」[2]。不過,在我自己的研究計畫當中,我基於兩個理由,將超友誼關係的定義拓展為「關係中的雙方把彼此定義為朋友關係,但卻有著一般伴侶關係的親密互動(如:擁抱、接吻、性行為),且這些行為的發生並非為了促使該關係進展為親密關係,雙方仍把彼此視為單純的友誼,而這樣的關係已持續至少一個月以上。」[3]
而我這麼定義的理由,其中一個是因為過去超友誼關係的研究對象以大學生為主,而台灣大學生發生性關係的比例遠比美國來得少——台灣在 20~24 歲的人口當中,男性從未有過性行為的比率為 59.1%,女性則為 70.0%;但美國男性僅有 9.0%,女性 8.7% [4]。第二個原因在於,處在這種關係裡的人們,無論有沒有發生性關係,其實他們背後的原因都是一樣的:他們想要愛,但又害怕承諾,因此選擇這種看似避免承諾的方式來減輕分手時的痛,但是其實在關係結束之後,他們或多或少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傷害。
超友誼關係和一夜情有什麼差別?
你或許會問我說,你有什麼理由認為,他們並不是單純的性關係(如:一夜情,one night stand),而是背後渴望著一個人的陪伴,但又同時害怕受傷害呢?關於渴望陪伴的部分,根據過去國外的研究發現,人們之所以選擇超友誼關係,其中的一個理由是因為比起和陌生人發生性關係,超友誼關係的性愛對象,是一個他們可以感到信任、舒適、安全的對象 [2][5]。超友誼關係也能提供當事人一種陪伴的感覺 [6],而且比起單純的性關係,超友誼關係具有一些能夠增加親密感的行為(如:接吻、牽手、擁抱)[7]。
除此之外,選擇超友誼關係的人,比起注重性愛的時光,其實他們更看重相處時的親密感:雖然過去的研究指出,在一段超友誼關係當中,男性比較想要性,女性比較想要獲得情感連結 [8]、女性被認為在超友誼關係當中投入了較多的情感,而男性比女性更希望在超友誼關係當中獲得更多的性愛[9],但這並不代表男性就不看重感情。例如Lehmiller 等人 (2011) 的研究指出了,雖然在被詢問到「為何你們要進入超友誼關係?」的時候,大多數的男性與女性都認為是因為性的因素,而不是為了尋求情感連結才選擇這樣的關係;但在被問到「比較重視彼此的友誼,或是重視性愛關係?」的時候,無論男女,都較重視彼此對於這段友誼的承諾,而非對於性關係的承諾 [8]。
事實上,Epstein、Calzo、Smiler 與 Ward (2009) 的研究指出了,不論是男性或女性,都希望從性愛當中獲得情緒的連結、大多數的男性更喜歡情感親近的關係 [10];Epstein等人(2009)、Dworkin 與 O’Sullivan (2005) 的研究 [10][11]也指出,男性其實並不喜歡沒有感情的性愛,男性也會透過性愛和伴侶培養情感連結的基礎。這一點再次證實了,把超友誼關係和一夜情視為類似的關係是不恰當 [12]。事實上,Bisson 與 Levine(2009) 的研究 [2] 也支持了超友誼關係當中的親密成分大過於性:他們比對他們收集的超友誼關係樣本,以及 Acher 與 Davis(1992) [14]的親密伴侶與已婚伴侶樣本後發現,在愛情三角量表(Love Triangle Scale;Sternberg, 1988)[13]的得分上,超友誼關係的親密得分是屬於中等的,但激情卻是屬於低分的;和親密伴侶、已婚伴侶相比,雖然超友誼關係在三個指標的得分上都低於伴侶關係,但是兩者的親密分數卻是相差最小的,激情則是第二小的,再次支持了在超友誼關係當中,親密是比激情來得更為重要。
害怕得不到愛,而不敢愛
至於同時害怕受傷害的部分,則是我在研究計畫當中所要探討的主題。我認為,超友誼關係,其實就是焦慮型依附者和逃避型依附者的共舞出來的結果 [3]。
先從逃避依附者的部分來看,超友誼關係當中最重要的特點便是「避免承諾」與「不具排外性」[2, 5, 15],而這和逃避型依附者在愛情當中所展現出來的特點,有著許多相似之處──逃避型依附者較容易注意到伴侶之外的其他異性(alternatives)、對其他異性有較高興趣、對於感情的承諾較低、容易對伴侶不忠(infidelity)[16]。
而焦慮依附者呢?焦慮依附者在和他人互動時,很容易擔心對方是否會拋棄自己 [17],若是對方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時,將會使當事人產生積極而強烈的反應 [18],例如責怪對方為何都不理自己?三更半夜跑到你家樓下按門鈴、奪命連環扣、不斷向對方抱怨陪伴自己的時間不夠多,卻又看不到對方的努力等等,都是焦慮型依附用來要求對方對自己做出回應的常見方式。
而超友誼關係當中的許多人,都曾感到自己對對方付出的情感,得不到對方適度的回報(unreciprocated)[2, 5],而這和焦慮依附常見的特質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筆者推測,其實超友誼關係就是焦慮依附和逃避依附共舞出來的結果,雙方都害怕著彼此的情感沒辦法走到最後,因此遲遲不願意做出承諾,然而發展到了最後,其中一方不斷避免情感,另一方不斷地感受到委屈,因而陷在這種無限的循環之中。
「因為要去結束一段關係實在太痛苦了…所以我還是忍不住地又和他發生了關係…好像這樣,我們就暫時不用去思考未來該怎麼辦,只要享受眼前就好了…」
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我曾在〈明明知道不適合,為什麼還是放不下?愛情或許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一文當中,講述過了類似的情況,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大腦當中掌管親密、激情與承諾的三個區域,並未緊密的連結在一起,因此,我們明明知道自己和對方沒有未來(無法給予承諾),但是又忍不住和對方享受眼前的陪伴或性愛(親密或激情)[19]。
「不知道為什麼……在這樣的關係裡,我很渴望對方能夠跟我認真地走入一段戀愛關係當中,但是他似乎總是只想玩玩而已……我總以為,和他發生性關係,他就會更愛我一些,可是到頭來……好像只是一場空……」
在過去的研究裡指出,許多超友誼關係當中的女生,常常都是最渴望被愛的那群人,她們願意奉獻自己的身體,期待對方能夠更愛自己 [20],但是,到頭來她們真的得到了對方的回報了嗎?Bisson 與 Levine (2009) 的研究發現,進入超友誼關係的人,有 36% 的人最後退回普通朋友的位子,有 28% 的人繼續處在超友誼關係當中,有 26% 的人成了陌生人,只有 10% 的人真的能夠修成正果 [2],也就是說,雖然在這樣的關係裡,其中一方常常會出現得不到對方的愛的感受,而最後真正能發展成戀人的只有百分之十而已。
給正在超友誼關係中的你
那麼,如果你正處於一段這樣的關係當中,該怎麼辦?我覺得可以從「你和對方適合嗎?」為出發點來思考。
處在這樣的關係裡面,確實是一件讓人難受的事情。如果你們適合彼此的話,也許可以試著勇敢一點,和對方坦承你所想要的是一段親密關係;如果你覺得你和對方不適合,那麼也許得回過來思考,維持這樣的關係,真的是你想要的嗎?也許暫時拖著可以不必面對分離的焦慮,但是問題並沒有辦法獲得解決,如果你無法向朋友開口談這樣的關係,也許尋找諮商管道會是一個不錯的做法;或是試著找到其他可以支持你、陪伴你的友人,能夠讓你在選擇跟對方斷絕聯繫之後,能夠有一些依靠。
我們都曾經在感情裡受傷害,也都會害怕付出承諾與愛;但同樣的,我們也都值得一段完整的愛情。
參考資料
- [1]《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16堂課(增新版)》(2015)程威銓著,大真出版
- [2]Bisson, M., & Levine, T. (2009). Negotiating a 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ship.
-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ur, 38, 66-73.
- [3]龔佑霖(2015)我們不戀愛,好嗎?從「依附風格」、「承諾感」與「得不到回報感」探討「超友誼關係」的特性。未發表之研究計畫。
- [4]黃淑玲、李思賢、趙運植(2010)。世紀之交台灣人性行為分析:世代、性別、教育及婚姻狀態之交織差異。性學學刊,16(2),1-20。
- [5]Weaver, A.D., MacKeigan, K.L., & MacDonald, H.A. (2011).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young adults in 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ships: A qualitative study.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20, 41-53.
- [6]Gusarova, I., Fraser, V., & Alderson, K.G. (2012).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ships.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21(1), 41-59.
- [7]Grello, C., Welsh, D., & Harper, M. (2006). No strings attached: The nature of casual sex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3, 255-267.
- [8]Lehmiller, J.L., VanderDrift, L.E., & Kelly, J.R. (2011). Sex differences in approaching 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8, 275-284.
- [9]McGinty, K., Knox, D., & Zusman, M. (2007). Friends with benefits: Women want “friends,” men want“benefit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1, 1128-1131.
- [10]Epstein, M., Calzo, J., Smiler, A., & Ward, L. (2009).“Anything for making out to having sex”: Men’s negotiations of hooking up and friends with benefit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6, 414-424.
- [11]Dworkin, S.L., & O’Sullivan, L. (2005). Actual versus desired initiation patterns among a sample of college men: Tapping disjunctures within traditional male sexual scripts.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2, 150-158.
- [12]Paul, E., & Hayes, K. (2002). The casualties of“casual” sex: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hooku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 639-661.
- [13]Sternberg, R. J. (1988).The triangle of love. New York: Basic Books.
- [14]Acher, M., & Davis, M. H. (1992). Intimacy, passion, and commitment in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test of the triangle theory of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9, 21–50.
- [15]Hughes, M., Morrison, K., & Asada, K. J. K. (2005).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maintenance rules, love attitudes, and network support on 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 ships.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9, 49–66.
- [16]DeWall, C. N., Lambert, N. M., Slotter, E. B., Pond, R. S., Deckman, T., Finkel, E. J et al. (2011). So far away from one’s partner, yet so close to romantic alternatives: Avoidant attachment, interest in alternatives, and infide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1302–1316.
- [17]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 (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In J. A. Simpson &W. S. Rholes(Ed.),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pp.46 –76).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 [18]Mayseless, O. (1991). Adult attachment patterns and courtship violence. Family Relations: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Applied Family Studies, 40(1), 21-28
- [19] 海倫費雪解釋,我們為何戀愛、為何不忠
- [20]Bay-Cheng, L.Y., Robinson, A.D., & Zucker, A.N. (2009). Behavioral and relational contexts of adolescent desire, wanting, and pleasure: undergraduate women’s retrospective account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6(6), 51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