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情侶間無法逃避的三大矛盾,你們用了哪種應對策略?

貓心
・2016/03/20 ・6109字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SR值 471 ・五年級

文/心靈偵探

有人說,一段愛情關係當中最大的矛盾點就在於人一方面想要親密,但是另一方面又想要有自己的空間,這確實是關係當中,常常困擾人們的議題。

根據傳播學教授 Baxter 的研究,在愛情關係當中,人們都會面臨的三大矛盾:自主與連結的矛盾(autonomy-connection)、開放與封閉的矛盾(openness-closedness),以及可預測性與新奇性(predictability-novelty),這三個矛盾大約佔了所有感情問題的四分之三[1];而在這三個矛盾當中,自主與連結性可能是最重要的矛盾[2][3]。

  • (2016.3.14 J編按:原將 Leslie Baxter 職稱誤植為心理學家,已更正為傳播學教授)

矛盾一:要自主,還是要和你在一起

圖/pixabay

自主與連結是關係當中必然存在的一個矛盾,因為一段關係的建立,必然是關係雙方都拋棄了一部分的自主性,我決定放棄一些和朋友相聚的時間來和你約會,妳決定放棄一些和好姊妹逛街的時間來和我聊天,否則一段關係是不可能建立的。然而,雙方有了過多的連結也將摧毀一段關係,因為這將使雙方都喪失了個人主體性(individual identity)[4],兩個人不論到哪裡都要黏在一起,一方可能連自己去書局看書的時間都沒有了,另一方可能久久都沒時間和朋友碰面了,甚至到了連上廁所都要黏在一起,好像兩個人其實是存在同一個身體裡面似的,這樣一來雙方的自我意識似乎都不存在了。但是過多的自主性也將摧毀個人的主體性[5],因為我們的主體性是從和他人連結當中建立起來的,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我是一個好強的人,這些性格的描述都是從人與人互動當中建立起來的,如果今天一個人生活在無人島上面,那麼這個人的個性等等,其實和不存在是沒兩樣的,因為他沒有一個比較的標準,他有什麼個性似乎就沒那麼重要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矛盾二:這些話真的不能跟情人說嗎?

whisper-408482_640

Baxter認為,除了最主要自主與連結矛盾之外,而第二重要的則是開放與封閉矛盾以及新奇與可預測矛盾[6]。所謂的開放與封閉指的是,今天我有一個秘密,我到底該不該讓對方知道呢?我們都知道,關係當中總會有一些不能跟情人說的話,例如我今天要和一個異性朋友出去,講了對方可能吃醋,不說又好像隱瞞著對方不太好。或是假使我過去曾經去過夜店,我不知道我的伴侶能不能接受我有過這樣的行為,但是不說又感覺心裡不太舒坦,那麼這些議題就會造成開放與封閉的矛盾。關係當中同時需要有一些開放性與一些封閉性,因為關係當中開放的接露是親密的必要條件,但是資訊的開放也可能會使我、對方以及這段關係變得脆弱,因此有時候選擇不說也是重要的[7]。

矛盾三:有些規律但偶爾來點驚喜

ronald-van-der-meulen-1232510_640

而新奇與可預測矛盾指的則是,關係當中需要一些可預測性,但同時也需要一些驚喜[8]。我們會期望伴侶是可以預測的,我要聯絡他的時候能夠找得到他在哪裡,我對於他的生活習慣有一定的了解與熟悉,他不會今天是一個害羞內向文藝青年,明天突然變成一個在山上壓車的飆仔,這樣子也太跳痛了吧!但是關係裡面也需要一些驚喜,不然每次約會都窩在家裡看電影也挺無趣的,突然一起規劃了一趟小旅行,或是生日的時候把自己包裝成禮物送給女朋友,這些都是很浪漫的小驚喜。而Baxter也引用了學習理論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來說明驚喜的重要性,當一段關係模式相處模式太過平凡,平凡到我都知道你下一秒要幹嘛,下一個周末又是兩個人在公園散散步,你回家之後總是打開電視看著連續劇大笑,中午吃飯的時候又要吃巷口的那一家牛肉麵──感情生活如果總是如此的平凡,那麼我們的情感也會變得越來越平淡而終至麻木[9]。所以Baxter就是告訴我們,感情當中除了要有一些規律之外,偶爾還是要來一些小驚喜啦。

應對策略大不同

那麼,伴侶們到底運用了哪些方式來解決關係中的這三大矛盾呢?

Baxter依照過去研究,整理了六種伴侶常見的應對方式[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應對一:選擇(selection)

選擇,顧名思義就是選擇矛盾兩極當中的一極,關係雙方察覺到矛盾兩極的存在,並選擇其中一個極端,完全放棄另一個極端。例如伴侶使用選擇策略來面對開放與封閉矛盾時,他們選擇了開放的這一極,就是任何秘密都告訴對方,無論是什麼樣的秘密都無所謂,反正就是通通都說出來就對了,我昨天上了幾次廁所阿,你昨天看了幾部謎片阿,雙方對彼此的事情可以說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樣的策略就是選擇。

應對二:循環擺盪(cyclic alternation)

循環擺盪指的是,關係雙方了解矛盾的存在,並輪流選擇不同的極端。例如我就曾聽過樊雪春老師提過的一對伴侶個案,就運用了循環擺盪解決了他們的連結與自主矛盾:關係其中一方喜歡自由,另一方喜歡黏在一起,於是他們商量好,單數周一周見面四次,雙數周一周見面兩次,時而選擇連結的一端,時而選擇自主的一端,如此一來雙方的需求就都能夠被滿足了。或是運用循環擺盪來解決新奇與可預測矛盾:雙方商量好在節日慶祝時會準備小驚喜,但是平常就過平淡的生活,如此一來就能夠同時具有新奇的部分,也有可預測的部分了。

應對三:區隔(segmentation)

區隔,顧名思義就是按照事情進行區隔。例如男生對於運動很有興趣,女生則對藝術很有興趣,然後雙方都很喜歡旅遊,那麼他們就可以利用區隔這個方式來解決自主與連結矛盾:就運動和藝術這兩件事情,雙方就採取自主的方式來面對,男生和他的好哥兒們一起去運動、看比賽,女生則和她的好姊妹們一起學畫畫、看畫展;然後在旅遊這件事情上,雙方就可以採取連結的立場,一起規劃行程一起出去玩。

應對四:適度(moderation)

適度指的是在兩極之間尋找妥協點,並不特別偏向任何一極。例如運用適度的方式來解決自主與連結的矛盾,雙方討論好一天講半個小時電話,其他時間不一定要聯絡,但是一定要講半小時電話,然後那半個小時要專注的聊天,不能同時做其他事情,就是在自主與連結當中找到一個妥協點的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應對五:曖昧、模糊(disqualification)

透過比較曖昧、暗示性的方式來滿足兩極的需求。例如面對開放與封閉矛盾時,雙方就可能採取模糊策略,對於雙方的秘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要和其他異性互動是你的事情,我不禁止你,但是你也不要在我面前說其他異性的好,不然老娘就跟你翻臉。情侶們不特別說明白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而是雙方心裡有一個底線,不直接講明,但也不是讓彼此為所欲為。透過這種方式,關係雙方能夠同時滿足開放和封閉的部分,對彼此的事情有所了解,但也都保有一定的私人空間。

應對六:重新框架(reframing)

重新框架,顧名思義就是把原本的看法用新的角度去詮釋。透過重新框架的方式,伴侶們不再把原本矛盾的兩極看做是對立的,反而認為這是必然存在的、可以共存的。例如,面對自主與連結的這個矛盾時,我們就可以用「即使是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時,內心還是想著彼此、在意彼此的」這樣的觀點來看待自主的時候,就不會認為自主和連結是對立的了。

面對不同矛盾 應對策略大不同

那麼,這三個矛盾到底佔了關係當中的多少比例呢?根據 Baxter 的研究,自主與連結矛盾佔了整個關係發展歷程大約 79% 的比例,開放與封閉矛盾佔了 72%,可預測性與新奇性佔了 69%。在感情的初期,開放與封閉性是最常困擾伴侶的議題,自主與連結的矛盾以及新奇與可預測的矛盾,則在隨後的感情階段當中逐漸增加;而開放與封閉矛盾是短期關係當中最主要的議題,隨著關係時間的拉長而逐漸減少[1]。

而伴侶們面對不同的矛盾,使用的策略又有何不同呢?畢竟不可能每一個策略都適用在每一個矛盾上面,當你使用區隔(segmentation)來面對自主與連結的矛盾時,就必須要經過雙方的討論才可行,因為雙方必須要經過討論,才能劃分清楚哪些是屬於各自做的事情,哪些是屬於一起做的事情;但是當雙方採取區隔(segmentation)來面對開放與封閉矛盾時,就比較不需要經過雙方的溝通,因為關係中的一方可以自由決定自己要分享哪些事情,如果他沒有主動分享,對方也不會知道,因此在開放與封閉議題上,關係雙方就比較不需要經過溝通,分享方可以自由決定要分享多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flickr@Ed Yourdon
圖/flickr@Ed Yourdon

那麼,人們最常使用什麼策略應付呢?

根據Baxter的研究[1],伴侶們最常用來應付自主與連結矛盾的策略是循環擺盪(cyclic alternation)和區隔(segmentation),也就是隨著不同時間,時而黏在一起比較多,時而獨立自主比較多;或是依照不同主題,我們一起打球,但是讀書的時候就各自在家讀。第二常見的策略則是選擇(selection),要嘛就我們都黏在一起,什麼事情都黏死死的,要嘛就乾脆不要這段關係了,我們各走各的路,分道揚鑣。

在面對開放與封閉矛盾時,區隔(segmentation)是最常見的做法,將主題區分成可揭露的話題與禁忌話題(taboo topic),哪些事情是可以聊的?哪些事情是不該碰的?例如「當前的關係狀態」、「和其他人的互動關係等」,就常常被列為關係中的禁忌話題[10](延伸閱讀:為什麼不告訴我?愛情裡的禁忌、欺瞞與逃避)。而第二常見的做法則是適度(moderation,伴侶們各自決定適度的、初淺的揭露,並自己決定要揭露的量有多少)與選擇(selection,大多採取選擇的人會選擇什麼事情都告訴對方,較少人採取什麼都不說)。

對於新奇與可預測矛盾,最常見的方式則是區隔(segmentation),接著是循環擺盪(cyclic alternation)以及選擇(selection)。區隔的做法是,將主題區隔成「關係狀態」與「互動方式」兩大主題,伴侶們希望在關係狀態這一點上面是可以預測的,不會像是《我的失憶女友》電影當中一般,今天是我的女友,明天起床就變陌生人;互動方式上則可以有一些新奇存在,可能今天晚上你突然打電話要約你女友去夜衝,讓平淡的生活多一些新鮮感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0-first-dates--i1188-1200x630

循環擺盪的部分,由於 Baxter 的研究對象是大學生,因此採用這個模式是因為學校行事曆影響所致,在要上課的日子裡,可預測性是很大的,例如你每個禮拜三早上要上社會心理學,我每個禮拜六早上要跟球隊練球,每個禮拜四下午是我們的空堂時間可以一起約會等等,行事曆都排得好好的,自然沒有什麼新奇;但是到了寒暑假期間,彼此就能夠規劃想要的行程,自然就多了許多新鮮感。選擇策略則包含了提高可預測性與提高新奇性兩種,端看當時關係的狀態,例如在關係初期,雙方就選擇提高可預測性這樣的方式,彼此時常主動討論關係的狀態,今天晚上要吃什麼阿,明天要去哪裡玩啊,都規劃的好好的;但是在關係後期,很多事情都變得很平凡時,伴侶就以提高新奇性作為目標,什麼事情都要來點驚喜,每天都挑不一樣的餐廳用餐等等。讀者或許會覺得,這裡的選擇和循環擺盪似乎有些類似,但是循環擺盪指得是有固定的變化週期,而這裡的選擇則是就不同關係階段而言來做不同的選擇。除此之外,Baxter 也提到說,其實要區分伴侶使用了哪些策略本來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做一個明確的區分[6],我會寫這一篇文章,主要是希望整理過去研究的資料,幫助讀者更了解愛情關係當中會碰到的主要問題類型,以及提供一些可能的策略來處理感情之間的議題。

那麼,不同伴侶在選擇策略來因應關係中的矛盾時,是否有不同的偏好呢?根據 Baxter 的研究[1],在面對自主與連結矛盾時,無論是關係長度長或是短的關係,通常一開始優先採用的都是適度(moderation)與曖昧模糊(disqualification),儘管這兩個策略並不是應付自主與連結矛盾時最常被使用的策略[前面提到,伴侶們面對自主與連結矛盾時,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循環擺盪(cyclic alternation)和區隔(segmentation)],而伴侶們最後使用的策略則是重新框架(reframing),也許是因為在關係初期,伴侶們還不太知道怎麼面對自主與連結這個關係當中最大的矛盾,所以都採取比較中立和比較曖昧的方式面對吧,等到關係比較穩固之後,才開始規劃其他應對方式,將事情區分成可以一起做的和各自獨立做的,將生活中的時間安排成約會的時段和獨立的時段。而到了更後期,伴侶們開始意識的矛盾是必然存在的,也就漸漸地不再將他們視為對立的兩極了。同樣的,伴侶們面對開放與封閉矛盾以及新奇與可預測矛盾時,也採用了類似的方式,適度(moderation)是最早被使用的策略,重新框架(reframing)則是最晚使用的策略。

使用哪種應對方式的情侶,關係滿意度最高?

除了上述提到的內容之外,Baxter 也針對關係滿意度做了一些研究[1],他發現,原來原來關係的長短和關係滿意度高不高是無關的,也就是一段關係並不會因為經營比較久,就來得比較幸福;除此之外,關係滿意度也和三個矛盾項目在關係中的各個階段被提到的比例無關,也就是說,不管關係好不好的伴侶,都會經驗到這三個關係矛盾啦,不代表關係好的伴侶就不會遇到爭執的議題,只是他們比較會解決而已。

two-631357_640

那麼哪些方式比較有助於解決問題呢?面對自主與連結矛盾,使用重新框架(reframing)的伴侶,通常也是對關係比較滿意的伴侶,使用選擇(selection)的伴侶,則通常是關係不好的伴侶。這一個研究結果挑戰了人們平常的刻板印象,原來時時刻刻黏在一起,為了關係放棄自主性的伴侶,常常也是那群對關係不滿意的伴侶。除此之外,面對關係中的開放與封閉連結時,使用曖昧模糊(disqualification)來解決問題的人,通常也是關係比較不好的那群人,這也告訴了我們,雖然相關不等於因果,但是在面對關係中的秘密,如果總是不願意正面溝通,總是用曖昧模糊的方式來相處,可能不會是一個好方法。最後,面對新奇與可預測性矛盾時,使用區隔(segmentation)和重新框架(reframing)的伴侶,也都是關係比較好的那群伴侶,也許就如同前面提到的,伴侶們會希望關係本身是具有可預測性的,但對於關係的互動則可以有些新奇性;而使用選擇(selection)來面對這個矛盾的伴侶,則通常是關係比較不好的伴侶。由這邊的整理也可以發現,最常被伴侶使用的策略,不必然就能讓關係變得比較滿意,只有在應付新奇與可預測性時,區隔(segmentation)這個手段同時是常常被使用的手段與關係滿意度高的手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使用重新框架(reframing)這個手段的人,也是在面對自主與連結、新奇與可預測性矛盾時關係滿意度較高的那群人,但是重新框架卻不是一個常常被使用的策略,Baxter 認為,也許是因為重新框架總是在關係後期才被伴侶使用,但是許多伴侶的關係還沒能走到那麼久就分手了。這也告訴我們,如果能夠換個角度看事情,也許將有助於我們化解關係中的矛盾,何必把關係看得那麼死呢?有些人習慣和伴侶黏在一起,不喜歡伴侶和其他異性出門玩,或是不喜歡伴侶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什麼事情都要跟伴侶一起做;但是研究告訴我們,這樣維持關係的人反而是關係滿意度低的那群人,如果把讓另一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當作是關係當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把自主與連結的矛盾消解掉,或許是讓關係變得更快樂的一種方式喔。

矛盾與應對手段解析

表格

 

 

 

 

 

 

參考資料

[1]Baxter, L.A. (1990). Dialectical contradictions in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69-88.

[2] Cupach, W. & Metts, S. (1988) `Perceptions of the Occurrence and Management of Dialectic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unpublish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sonal Relationship, Vancouver, Canada.

[3] Rawlins (1983a)”Negotiating Close Relationship: The Dialectic of Conjunctive Freedoms.’ ,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9: 255-6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4]Askham, J.(1976). Identity and stability within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8. 535-547.

[5]Lock ,A .J.(1986).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s in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 to a series of occasional articl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89-100.

[6]Baxter, L.A. (1988). A dialectical perspective on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 S. Duck (Ed.),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257-274). London: Wiley.

[7]Rawlins, W.K.(1983b)’Openness as Problematic in Ongoing Friendship: Two Conversational Dilemma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0: 1-13.

[8]Altman, I. Vinsel, A. and Brown, B.B.(1981). Dialectic conceptions in social psychology: An application to social penetration and privacy regulation. In L.Berkowitz(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p.107-160.

[9]Kelvin, P.(1977).Predictability , power and vulnerability i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In S.W. Duck(Ed.)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London: Academic Press, pp. 355-378.

[10] Baxter, L.A. & Wilmot, W.W. (1985). Taboo topic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 253-26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4
0

文字

分享

0
4
0
為什麼不要對重聽的阿嬤大叫──不只是沒禮貌的問題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4/06/04 ・3173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張逸屏|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員

端午節時,幼兒園大班的晴晴跟著爸爸媽媽回阿嬤家過節,晴晴興奮地跟阿嬤分享前幾天在學校聽的故事「紅盒子裡的祕密」,但是,最近開始出現重聽情況的阿嬤,常常聽不清楚或聽錯,不是說「啥?什麼?」,不然就是把「驢子爺爺」聽成「吳爺爺」。於是,晴晴不自覺地愈講愈大聲,希望能讓阿嬤聽清楚,當阿嬤還是聽得霧煞煞,晴晴只好更大聲!最後,大聲到爸爸從廚房跑出來罵晴晴:「怎麼可以對阿嬤講話這麼大聲、太沒禮貌了!」晴晴委屈地哭了起來……

大家應該都有碰過被身旁的人提醒跟這位長者說話要大聲一點的經驗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1],60 歲以上高齡人口中,約有 1/4 的人患有足以造成生活障礙的聽力損失(disabling hearing loss)。然而,說話大聲一點,真的可以讓重聽的年長者聽得比較清楚嗎?一般來說,嗓門特別小的人,或是原本用悄悄話的方式在說話,這時提高到一般音量應該會有用。然而,若是一般音量的情況下,大聲說話、甚至大吼大叫,其實是不怎麼管用,更可能會有反效果的[2]。這樣違反直覺的情況,是什麼緣故造成的呢?

圖一/大吼大叫往往不會讓重聽的人聽得更清楚(圖片來源:Pixabay)

大聲不是比較聽得清楚嗎?

一般直覺上會認為,既然重聽或有聽力損失,就是講大聲一點應該就能聽得到了,不是嗎?事實上,由於「語音組成」及「聽力損失特性」這兩大因素,會使得加大音量卻反而有聽不「清楚」語音的問題。

然而,在解釋上述兩大因素之前,必須先釐清聽得「到」不一定聽得「清楚」。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在有噪音或距離較遠的情境下,例如在廚房洗碗時,家人在客廳說話,我們會聽「到」家人在說話的聲音、也可能聽到大致的內容或是部份內容,但卻沒辦法聽「清楚」完整的內容、或是有聽錯的情況。而重聽或聽力損失的情況也很類似,因為聽力損失有不同的程度,一般年長者的重聽不會是完全聽不到的情形,因此老人家常會說「我都有聽到啊!是你講話不清楚。」

語音組成:聲母和韻母

那麼,當音量變大、卻反而「聽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一般來說,聽不清楚的通常是指語音當中的聲母(子音)無法被完整地傳遞與接收。回想一下,小時候在學注音符號時,拼音時寫在上面的就是聲母(子音)、下面的則是韻母(母音)。圖二以「沙」(/ㄕㄚ/)為例,可以看出子音/sh/(聲母/ㄕ/,但只有氣音的部份)的部份音量小,且集中在高頻帶,而母音/a/(韻母/ㄚ/)的部份則是音量大,且相對集中在較低頻的區塊。然而,當我們試著說大聲一點,也就是把音量放大時,無論我們怎麼嘗試,都只能放大母音部份的音量[3],子音部份的音量都還是很小。甚至,我們可以試試看只針對子音的部份(如/sh/, /s/, /t/等音)「大叫」,會發現根本沒有辦法做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語音的組成分為聲母(子音)和韻母(母音)。以「ㄕㄚ」(/sha/)音為例,從上半部的聲音波形可看出,子音(/sh/)的音量(振幅)比母音(/a/)要小得多;下半部則是聲譜圖(spectrogram),縱軸代表頻率,子音(/sh/)的頻率成份集中在高頻帶(黑色集中在較上方),母音(/a/)則是低頻相對較多。

然而,在語音中音量較小的子音才是主要提供清晰度的來源[3,4],曾有研究發現,若將語音中子音主要所在的高頻帶(1000 Hz 以上)去除掉之後,語音清晰度只剩不到 40%;反之,若將母音主要所在的低頻帶(500 Hz 以下)去除,語音清晰度仍有 95%[4]。試試看,若將一句話當中的子音都省略掉,那麼「他今天去上班」就會變成「阿因煙玉ㄤˋ安」,會變得非常非常難以理解。

聽力損失的特性:高頻通常較嚴重

大多數老年性的聽力損失是屬於高頻聽損[5],也就是在較高頻率的部份比較聽不清楚。這個類型的聽損者,就常會有前面所提到的感受:「我都有聽到,但我就是聽不清楚、沒有辦法理解內容!」而如果本文一開始提到的晴晴,因為阿嬤聽不清楚而愈說愈大聲時,卻如同前述,語音當中只有阿嬤原本就聽得到的母音部份變大聲了,但應該是要帶來語音清晰度的子音卻沒有辦法同樣變大聲。即使說話者不斷把音量加大,原本是希望能讓對方聽清楚,豈料適得其反,讓子音和母音之間的音量差距更大,更加劇了不清晰的問題,造成了愈大聲反而愈聽不清楚的矛盾現象。

助聽器科技來幫忙:音量壓縮

那麼,要如何才能讓重聽的長輩,或是聽力損失者能夠聽得清楚呢?如果對生活溝通已經造成困擾,應該要尋求專業耳科醫師和聽力師的協助,嘗試配戴設定適當的助聽器。助聽器的功能不只是放大聲音,還具備了「音量壓縮」的科技[6],讓小聲的聲音放大較多、大聲音量的聲音放大少一些。若套上前述子音和母音相對音量的概念,那就是能讓較小聲、原本聽不清楚的子音變得清楚,提高語音的清晰度。不過,配戴助聽器會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同時也需要和聽力師討論生活上聆聽的需求,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設定。並不是到藥局隨意買一副助聽器,以為戴上就能解決聆聽的所有困難喔!

和聽損者談話的小撇步:正常音量、稍慢語速、發音清楚

除了配戴助聽器之外,溝通策略[1,7]的運用也很有幫助註1。從前面的解釋已經了解到,大吼大叫對聽損者理解語音不但沒有幫助,甚至會有反效果。所以在語音本身上面,可以調整的部份不在音量,而是速度和發音清楚。因此,用一般的音量、語速稍微放慢、發音清楚一點但保持自然,這幾個小撇步可以幫助聽損者聽清楚。同時也可試著換句話說,或是搭配手勢動作來幫助理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他還有一些策略,包括先取得聽損者的注意力,讓他知道您在跟他說話,避免環境噪音或多人同時說話,這些方法可讓聽損者專注在要聽取的語音訊息上,並減少干擾。此外,建議環境的光線要充足,並可稍微靠近聽損者、讓他能看清楚您的臉部,這麼做可讓聽損者獲取臉部表情和口形等線索,幫助解讀語音訊息的內容,即便聽損者不一定有練過讀唇,但口形線索確實會有幫助,您可以留意看看在很吵雜時,若能看到說話者的臉及口形(當對方沒有戴口罩)時,會比較容易聽清楚。

相信若是晴晴運用了上面所提到的這些溝通策略,不但可以快樂地跟阿嬤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享受愉快的祖孫親情時光,也不會被爸爸罵對阿嬤沒禮貌了喔!

圖三/與聽損者談話時,除了正常音量、稍慢語速、發音清楚等小撇步以外,在光線充足的地方談話,讓聽損者能看到說話者的臉部表情和口型輔助語音接收,也是很好的策略。(圖片來源:Pixabay)

註1 :欲了解更多溝通策略,可參考雅文基金會「聽損溝通小學堂」和「微聽損網站-聽說策略」

參考資料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02/02). Deafness and hearing los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afness-and-hearing-loss
  2. Painter, K. (2013/03/10). How to talk to a hearing impaired person? Don’t shout. USA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nation/2013/03/10/talking-hearing-impaired/1965127/
  3. DPA Microphones. (2021/03/04). How to improve speech intelligibility when amplifying the voi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pamicrophones.com/mic-university/how-to-improve-speech-intelligibility-when-amplifying-the-voice
  4. DPA Microphones. (2021/03/03). Facts about speech intelligibi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pamicrophones.com/mic-university/facts-about-speech-intelligibility
  5. Victory, J. (2024/02/21). Understanding 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 This kind of hearing loss affects speech clar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yhearing.com/report/52448-Understanding-high-frequency-hearing-loss
  6. 張逸屏(2022/01/07)。長輩常抱怨助聽器噪音大?——孝子們該認識的「音量壓縮」科技。泛科學。取自https://pansci.asia/archives/339307
  7. UCSF Health. (n.d.).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with hearing los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csfhealth.org/education/communicating-with-people-with-hearing-los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8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