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譯自《Science》The top 10 science news stories of 2015)
每年都有上百則科學新聞來到《Science》網站上,我們真心地認為每則科學新聞都是有趣的,但總有一些新聞能造就成千上萬的讀者來一睹風采,這些新聞不外乎是非常有趣的、特別的,導致他們的瀏覽量十分驚艷。《Science》編輯群在這歲末時分,精心選出年度十大科學新聞,與您分享2015年最離奇的科學新聞。
如果您想了解今年度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可以參考另一篇年度突破的文章。
第十名-空調是你的辦公室女神!
無論天氣如何,你是不是在工作的時候都一直穿著外套呢?丹麥科學家Blame Povl Oel Fange在1960年代發展了一個預測室內溫度對上班族的舒適度模型,然而當時的「上班族」,指的是平均四十歲,穿著三件式套裝的男人。
這明顯與目前辦公室內的人口結構已很大的不同,辦公室早已不再是男性的天下。目前新的研究建構出一個更好的預測模型,以符合現代的人口結構與穿著習慣。
第九名-是自然天擇讓荷蘭人成為這個星球上最高的人嗎?
科學家終於解決這個神祕的問題。研究顯示,比較高的荷蘭人,其後代的平均數量比矮的多,而且生存率也比較高。這些發現讓科學家稱其為「一個人類進化的範例正在我眼前發生」。
這篇簡短且精彩的科學新聞從人口資料上看出端倪,不過後續還有許多研究要做,來了解更深層的原因,例如比較高的人孩子比較多,是不是高的人比較有吸引力,以及高的人生存率高,會不會是擁有某些特定基因,使他們獲得疾病抗性。
第八名-網路搜尋引擎也許會影響選戰
「我們所在討論的,正意謂著大規模的心靈控制,這在過去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而這只是這個故事的開端,後面的事情將會越來越古怪。
這一篇透過一系列實驗來驗證「網路搜尋排名較前面的政治人物,選民越容易投票給他」。所有實驗都經由自行製作的假搜尋引擎「Kadoodle」來執行,實驗組的搜尋引擎會故意把某位候選人的訊息放在前面位置,控制組則沒有。
這一系列研究從美國的小規模樣本,一直到針對印度總統大選的中間選民,都發現中間選民會傾向投票給網路搜尋排名較前面的候選人。也許搜尋引擎的演算法就是現代心靈控制的機器。
第七名-小老鼠放棄巧克力去救即將溺死的夥伴
(可愛的mouse編又被拿來玩了?)
你有像小老鼠一樣為他人著想嗎?就算讓囓齒動物在巧克力與遭受困難的同類間做選擇,他們仍然會去幫助有困難的同類-也許這正象徵了不只有人類具有同情心。
先前研究顯示,小老鼠會幫助他人是因為渴望有人陪伴,而不是因為他們正遭受困難。今年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做出兩個相當出色的研究成果,證明了小老鼠幫助別人確實是因為它人正在遭受困難。
下次罵那些沒血沒淚的傢伙時,你有更好的代名詞了。
第六名-暗物質殺了恐龍?
這可能是所有恐龍滅絕的假設中,最奇怪的一個了。一群科學家提出每三千萬年就會有神秘的暗物質滲入地球核心,引起大規模的火山爆發與大規模的板塊運動。
第五名-想影響這個世界?這張地圖揭露了最好說的語言。
如果你在考慮學中文作為第二語言,你也許也可以考慮一下西班牙話。這項研究揭露,如果你想讓你的想法廣為人知,有些語言會更適合傳播你的想法。(本篇為2014年的文章,為去年名單的遺珠之憾)
圖片中點的大小代表有多少用戶正在使用該語言,連結線條粗細表示有多少篇文章從一種語言被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如果你對這項研究有興趣,可以到Global Language Network網站,觀看他們的研究成果。
第四名-染色體破碎治癒女性的免疫性疾病
今年最令人著迷的生醫研究故事,是一名先天患有罕見免疫系統缺陷「WHIM綜合徵」(在第二對染色體上的CXCR4有基因突變,造成免疫細胞停留在骨髓,使身體容易受到感染)的女病人,在三十多歲的時候,竟突然痊癒!研究發現她的第二對染色體上的突變基因,因不明原因消失了,研究者推測只有「染色體破碎」(chromothripsis )能解釋這樣的現象。
「染色體破碎」是指染色體被打散,重組成新染色體的現象。這種現象常與癌症及先天性疾病有關,今年六月,《Nature》以「染色體破碎」作為封面故事,試圖說明其背後的原理機制。
第三名-非洲稀有植物會標示出土壤下方的鑽石
千萬不要忘記這棵植物長什麼樣子!有一天它會令你發財的!科學家在賴比瑞亞發現一種多刺、像棕櫚的植物,只會長在含有鑽石的金伯利岩輸送帶上。不要懷疑了!趕快去挖吧!
第二名-科學家揭露古老壁畫上的「翅膀怪物」
這是一隻飛龍,一隻會飛的爬蟲類,或者只是一種非常平凡的生物?一場由古老壁畫開啟的辯論,最終由考古學家贏得這場與年輕地球創造論者(young-Earth creationists)幾十年來的爭論。
年輕地球創造論(young-Earth creationism),這個學派起源於1940年代,起因是一名名叫John Simonson的人發現了一塊古老壁畫,上面有著一隻飛龍的圖案,但這個圖案對考古學家來說不是那麼精確,因為壁畫已經有點「粉化」(指圖案有點受損),不過有鑑於當時的科技並不容易修復或提出反駁,因此這個學派不斷使用這些相關數據,最終在1990年代來到高峰。
年輕地球創造論相信我們的地球年齡大約在6000到10000年之間,並且有一段時間人們跟飛龍是同時存在並生活在一起。(終於知道馴龍高手背後的根據!)
第一名-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通過地洞,直達地球的另一端?
從兒童到物理學家,每個人都曾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現在,科學家終於給出一個答案,或者說,「目前為止」最好的答案。
Pail W. Cooper在1966年的AAPT(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s Teachers)上發表一篇名為〈Through the Earth in Forty Minutes 〉的文章,他假設地球的質量分布是均勻的,因此物體在穿越地洞時所受到的引力會與遠離地表的距離成線性關係,就跟描述彈簧受力的虎克定律F=-kx一樣,透過類比彈簧運動的方式,將問題簡化成「簡諧震盪」,而從地球的一端來到另一端,就是簡諧運動半個周期的時間。
當時算出來的時間大約是42分鐘,而新的答案是將地球不均勻的質量分布考慮進去,結果比原先的時間還要少4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