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多少像素才「夠看」?

鄭國威 Portnoy_96
・2011/10/12 ・157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98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來有趣,當我們都市人的眼睛愈來愈容易近視而使得肉眼看不清楚真實的世界時,我們所做的應對卻是不斷提高造成近視的元兇的解析度,像是電視、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再現世界的工具…而正當大多數人還不清楚HD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畫質時,QFHD或所謂的「4K」超高畫質就又開始進入市場,引領我們進入下一個設定好的解析度戰場。

此外,現在就連原本模糊的影像,也都有辦法將之清晰化。我們在某些刑事偵察影集才看得到的「影像去模糊技術」即將成為Photoshop內建功能,效果令人驚豔。

除此之外,也有另一套軟體「Topaz InFocus」聲稱可以做到更好,請見下圖演示:

然而愈來愈高的解析度其實也壓縮了我們的想像空間,這種無止境的競逐看似進步,卻讓我感到疲乏。Torralba A (2009)就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多少像素才能構成一幅影像?(How many pixels make an imag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orralba從影像資料庫中選出若干,然後調整其解析度,製作出不同解析度的版本,從4px*4px超低解析度到128px*128px。在第1部份的實驗中,他要求觀看者判別圖片是什麼,例如臥室、海灘、森林之類的。解析度最低,如4*4的時候,通常得用猜的,但是答對的機率頗高;16*16的時候,75%的觀看者都能猜出戶外景象的圖片,順帶一提,16*16也就是瀏覽器網址列上favicon的解析度,例如PanSci網站的favicon就是一個歪斜的藍框裡頭有著深藍色的PS字樣。

在判別室內景象的時候,要猜對通常需要更高的解析度,不過16*16有時候還是足夠,例如下圖:

你大概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房間,有張藍色被單的大床,旁邊還有個門。當然,這不是原始尺寸,而是先將原本清晰的圖片下調至16*16,然後再透過插值(interpolation)的方式,放大成上圖的尺寸,避免馬賽克般有稜有角。下圖可能更難一些:

看出來了嗎?這是戶外街景,有輛車停在某大樓前面。之前說過,室內的景象需要更高的解析度才好判斷,主要是因為戶外,尤其是自然景象通常有明顯的色彩可供判斷,例如看見綠色就想到草原就是森林,藍色加上米色大概就是沙灘。戶外景色的物體面(surfaces)通常也不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16*16或32*32就足夠我們判斷圖片場景,那能否一併看出圖片中的物件呢?既然能夠看出場景,照理來說應該也能辨識出其中若干物件,即使這些物件必然比16*16更小。研究者在第2部份的實驗中便要求觀看者除了要判別場景,還要把場景中的物件一一指認出來。我們看看下面的例子:

在上圖中,觀看者從16*16(256px)的圖中辨別出6個物件:天花板、牆壁、地板、床、床頭板、窗戶。其中我覺得能看出床頭板真是厲害,不過這當然是因為有脈絡可循的關係,要是像下圖這樣的話:

這是啥?如果你直接看得出來,算你厲害;如果看不出來,脈絡可以替你解答:

是洗手台,研究中其中一位觀察者也成功指認出,儘管其大小頂多只有8*4 px。如果你早先知道這場景是在浴室裡頭,那麼要猜出來不難,但是如果不知道,那就很難了。研究者驚訝地發現,在32*32的情況下,觀看者平均能夠判斷出場景中80%的物件,也就是每5個物件中就能猜出4個,即使分開來看時根本無法辨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結論認為,如此低解析度的圖片能夠傳達的資訊竟能如此有效,可用來解釋人腦理解視覺場景的速度跟效率為何如此高。未來應該可以複製實驗,把更細緻的人口變項跟社會文化變項加入,或許會出現有趣的結果。

我認為,從有碼到無碼,從第四台黑白沙沙畫面到藍光,儘管我們有了愈來愈高的解析度,但真正讓我們從觀看獲得樂趣的關鍵還是人腦的想像力跟猜測能力啊。獅王3D眼鏡這種東西只是騙錢的!(自暴自棄)

資料來源:How many pixels make an object?Like, 30

引用論文:
Torralba A (2009). How many pixels make an image? Visual neuroscience, 26 (1), 123-31 PMID: 1921682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鄭國威 Portnoy_96
247 篇文章 ・ 1182 位粉絲
是那種小時候很喜歡看科學讀物,以為自己會成為科學家,但是長大之後因為數理太爛,所以早早放棄科學夢的無數人其中之一。怎知長大後竟然因為諸般因由而重拾科學,與夥伴共同創立泛科學。現為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

0

6
2

文字

分享

0
6
2
出來單挑啊!同樣都是鼎鼎大名的太空望遠鏡,哈伯與韋伯到底誰比較強?
htlee
・2022/09/21 ・202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布首批科學影像,終於看到敲碗好久的結果——韋伯拍到了人類從未見過的許多東西!有人說,韋伯是哈伯的繼任者,但不知道大家是否好奇過,哈伯和韋伯到底誰比較強?

哈伯望遠鏡和韋伯望遠鏡之戰,正式開打!

這個問題有點難回答,因為兩部望遠鏡都是當代科技的結晶。哈伯是 1990 年升空的王者,韋伯是 30 年後科技進步下的產物,我試著用客觀的方式來比較這兩部太空望遠鏡。

哈伯觀測可見光,韋伯觀測紅外光

哈伯的主鏡直徑是 2.4 公尺,韋伯則是 6.5 公尺,韋伯的主鏡直徑比哈伯大 2.7 倍,這也是大家最常比較的部分。可是,如果主鏡大就比較厲害,那麼夏威夷大島上的凱克 10 公尺望遠鏡,不就比哈伯和韋伯更強?

哈伯的主鏡直徑是 2.4 公尺(左),韋伯的則是 6.5 公尺(右)。圖/維基百科

哈伯與韋伯觀測的波段不同,用途也不一樣。哈伯主要觀測的波段在可見光,可見光是指人類眼睛可以看見的光或顏色範圍,也就是紅、橙、黃、綠、藍、靛和紫。從紅光到紫光,光的波長由長到短,紅光的波長大約是 0.62–0.74 微米(1 微米=0.001 公釐),紫光的範圍則是 0.38–0.45 微米。

紅外光是指比紅光波長更長的光,也就是波長比 0.7 微米更長,這是韋伯望遠鏡主要觀測宇宙的波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哈伯和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的波段,一個在可見光,另一個在紅外光,所以在功用上本來就不一樣,如果要比較的話就要小心,不然就像拿橘子跟蘋果相比,拿不同的東西做比較顯得很突兀。

誰看得比較清楚?來比一比解析度吧!

哈伯與韋伯可以拿來做比較的是解析度,解析度的值(角秒)愈低,表示能看到天體愈細微的部分,解析度跟主鏡直徑和觀測的波長有關。望遠鏡主鏡愈大,解析度愈好;另外也跟觀測的波長成正比。

解析度的計算公式。

以下兩張影像分別是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和韋伯拍的天空中同一區域紅外光影像,拍攝的紅外波長也差不多(史匹哲:8 微米,韋伯 7.7 微米),不過兩幅影像的解析度卻差很多,韋伯的影像中可以看到更多的細節,史匹哲則好像糊成一團。

史匹哲與韋伯望遠鏡的影像解析度比較,顯然韋伯的影像解析度高很多。圖/NASA

當觀測的波長一樣時,解析度跟觀測望遠鏡的主鏡直徑成反比。史匹哲的主鏡是 0.85 公尺,所以韋伯的解析力是史匹哲的 6.5/0.85=7.8 倍!主鏡的大小直接反應在解析度上,韋伯與史匹哲在解析度上高下立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析度除了跟主鏡的直徑成反比,也跟觀測的波長成正比。所以同一面主鏡觀測天體,用愈短的波長觀測解析度愈好。下圖是史匹哲望遠鏡觀測 M81 星系的結果,同樣 0.85 公尺的主鏡觀測,隨著觀測波長的增加,解析度變差。

史匹哲望遠鏡拍攝的 M81 星系,拍攝的波段是 24(上)、70(中)、160 微米(下),拍攝的波段愈長,解析度愈差。圖/NASA

答案揭曉——哈伯的解析度略勝一籌!

前面提到解析度跟主鏡直徑與觀測波長的關係有一個重要前提,主鏡必須研磨到完美、光滑,也就是主鏡上不能出現高低起伏。如果主鏡不完美,像遊樂場裡的哈哈鏡,不能聚焦成像,解析度自然不好。

波長愈短對鏡面的要求愈高。哈伯太空望遠鏡的鏡面對 0.5 微米波長更長的光是完美的,比 0.5 微米波長更短的光波則呈現不完美,韋伯望遠鏡的主鏡則是對 2 微米更長的波長是光滑的。(光學上,物理學家的說法是哈伯和韋伯分別在 0.5 和 2 微米達到繞射極限。)

哈伯和韋伯望遠鏡最佳解析度分別在 0.5 微米和 2 微米,根據前面的解析度公式,哈伯在 0.5 微米的解析度是 0.05 角秒,而韋伯在 2 微米的解析度是 0.08 角秒,結論是哈伯的解析度比韋伯稍微好一點!也就是哈伯老當益壯,一點也不比韋伯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史蒂芬五重星系,哈伯(左)與韋伯(右)拍攝的影像,從解析度來看,兩部太空望遠鏡不相上下。圖/NASA

從哈伯到韋伯,有如長江後浪推前浪

天文學家從 1990 年開始,透過哈伯望遠鏡研究宇宙,這三十年來科學家已經把哈伯的功能發揮到極致,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很多都來自哈伯的觀測。不過這三十年的努力也讓天文學家發現哈伯不足的地方,科學家知道關鍵在紅外線觀測能力。前一代的紅外望遠鏡史匹哲無法達到需求,天文學家只能殷殷期盼韋伯。

韋伯首批公布的影像中,幾乎都是哈伯曾經拍過的天體,從科學上來說,比較可見光和紅外影像資料可以對目標天體更多了解,不過我認為這應該是韋伯對哈伯致敬的方式,感謝哈伯三十多年的貢獻!

韋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必定能看得更暗、更遠!

htlee
19 篇文章 ・ 9 位粉絲
屋頂上的天文學家-李昫岱,中央大學天文所博士,曾經於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和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從事研究工作。著有《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天文學》、《天文很有事》,翻譯多本國家地理書籍和特刊。 目前在國立中正大學教授「漫遊宇宙101個天體」和「星空探索」兩門通識課。天文跟其他語文一樣,有自己的文法和結構,唯一的不同是天文寫在天上!現在的工作是用科學、藝術和文化的角度,解讀、翻譯和傳授這本無字天書,期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天文的美好!

2

31
6

文字

分享

2
31
6
百倍於哈伯觀測能力,大小尺度通通包辦!——NASA 的下一個旗艦級「羅曼太空望遠鏡」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2021/01/14 ・3606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07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林彥興(EASY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就讀清大理學院學士班)

「一個哈伯不夠用,那你有試過來一百個嗎?」

哈伯太空望遠鏡可說是世上最著名的科學儀器之一。在它 1990 年升空的這三十年中,拍攝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奇景。然而,隨著時光流逝,垂垂老矣的哈伯剩下的時日恐怕已經不多。

倘若再次出現嚴重故障,可能就得和這座傳奇的天文望遠鏡永遠告別。好在,哈伯並非後繼無人,在今 (2021) 年十月韋伯太空望遠鏡升空之後,NASA 的下一個旗艦級太空望遠鏡,將以相仿的體型,卻百倍於哈伯的觀測能力幫助天文學家更深入了解宇宙的奧秘。它就是「南希.葛莉絲.羅曼太空望遠鏡 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 」。

南希.葛莉絲.羅曼太空望遠鏡 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圖/Wikimedia common

誰是羅曼?人稱哈伯之母的天文學家

在介紹望遠鏡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羅曼究竟是誰,居然偉大到讓 NASA 以她的名字命名下一代的旗艦級望遠鏡。

南希.葛莉絲.羅曼 (1925-2018) 是著名的美國天文學家。在二十世紀前葉,科學界中的性別不平等遠比現在嚴重。但她仍然努力撐過他人的冷眼與勸退,選擇攻讀天文並在取得博士學位後,在恆星分類、星團運動等領域貢獻卓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59年,羅曼到 NASA 任職,並從此長年擔任 NASA 的首席天文學家。在她任職的時代,太空科技才剛剛起步,人們對太空望遠鏡的概念也相當陌生。但羅曼憑著她的遠見,參與、主持了許多 1960 與 1970 年代 NASA 的太空望遠鏡計畫,並四處為這些計畫籌措資金,為現代太空望遠鏡的蓬勃發展打下基礎。

同時,她也推動 NASA 將觀測到的資料開放給全世界使用,最終讓天文界開放資料的文化延續至今。她對 NASA 太空望遠鏡計畫的卓越貢獻,最終讓她獲得「哈伯之母」的美譽。

1972 年的羅曼博士,攝於 NASA 哥達德太空中心。圖/NASA

我要一個打一百個!羅曼的超廣視野

在被命名為羅曼太空望遠鏡之前,這個望遠鏡計畫名為「廣域紅外巡天望遠鏡
WFIRST 」
。顧名思義,這是一台觀測可見光與近紅外線,用於進行廣域巡天——也就是觀測大範圍天空——的望遠鏡。預計將在 2020 年代中期發射,與蓋亞、韋伯等前輩一起運行於日地第二拉格朗日點。

在望遠鏡的構造上,羅曼與哈伯太空望遠鏡相當類似,都使用一面直徑 2.4 公尺的主鏡。但得益於三十年來的科技進步,同樣是 2.4 公尺的主鏡,性能卻大不相同。

首先,利用先進的新式材料,羅曼的主鏡重量僅有哈伯的兩成,約 186 公斤重。再者,為了增加鏡片的反射率,一般的望遠鏡都會在鏡片的表面鍍上一層高反射率的金屬。比如哈伯太空望遠鏡的鏡片表面,就鍍上了一層約 850 奈米厚的鋁。但鋁雖然能夠很好的反射可見光與紫外光,對紅外線的反射率卻不夠理想。因此作為一個觀測近紅外線為主的望遠鏡,羅曼的主鏡片表面鍍上了厚度 400 奈米的銀,讓它能夠更好反射來自宇宙深處的黯淡紅外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 年中完成製造的主鏡。圖/L3 Harris Technologies

但單純只是反射還不夠,想要得到清晰的影像,就得精確的讓光線聚焦到正確的位置。因此,望遠鏡需要非常精密的拋光。羅曼的主鏡在拋光完成後,鏡片表面的平均起伏僅有 1.2 奈米。這有多平整呢?如果我們將鏡片放大到跟地球一樣,那它表面的起伏將僅有 6 毫米高!

最後,當光線經過一連串複雜的鏡片聚焦之後,將匯聚到羅曼的相機—— 3 億像素的「廣域儀器 Wide Field Instrument 」上,轉化為影像資料後送回地球讓天文學家分析。在這一整套光學系統的合作下,羅曼太空望遠鏡保有與哈伯相同解析度的情況下,擁有視野一百倍以上的超廣視野!

羅曼太空望遠鏡的超廣視野。圖/NASA

視野超大,然後咧?

誒不過話說回來,視野廣大有什麼用呢?

望遠鏡不是要讓我們去看更暗、更小的東西用的嗎?視野變大了,解析度卻沒有提升,這樣真的算是有進步嗎?

當然有囉!

在大家的印象中,天文學家好像總拿著望遠鏡,鉅細靡遺的觀察、研究某個天體。這當然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但並不是天文研究的全貌。其實在真正的天文物理研究中,很多天文學家想知道的並不是特定天體的特性(比如仙女座銀河有幾根懸臂、有多少顆恆星),而是藉由大量普查宇宙中該種天體的基本性質,然後在海量的資料中尋找擁有科學價值的寶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覺得這像有字天書嗎?沒關係,我們舉個比較親民的例子。

如果你今天想知道新課綱對孩子們的學習成效如何,你會怎麼做呢?也許你可以找幾個孩子出來談談,仔細地問問他們對新課綱的想法。就像那些鉅細靡遺的研究特定目標的天文學家一樣;但你也可以用更宏觀的方式,比如看看他們全體的考試成績或補習花費,來了解新課綱的影響。

同理,對宇宙學家與星系天文學家來說,羅曼太空望遠鏡的廣大視野,讓他們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拍攝更廣的天空,或是在對同一片天空拍攝更久的時間,以看見更暗的天體。

當羅曼升空之後,將會拍攝早期宇宙中數以百萬計的大量星系與超新星,並對其中一部份進行更詳盡的光譜分析,藉由觀測這些星系的紅移、位置分佈、形狀、亮度、大小⋯⋯等等資訊,可以回推出宇宙膨脹歷史(與暗能量有關)、星際間暗物質的分佈(利用重力透鏡效應)、尋找早期宇宙中的特殊星系、甚至是幫忙測量本星系群之中的恆星移動。

天文學家將利用羅曼拍攝大量的星系影像進行分析,了解暗能量、暗物質與星系演
化。圖/NASA

另一方面,系外行星學家也對它充滿期待。羅曼太空望遠鏡將藉由兩種方式來偵測系外行星:

一個是藉由「微重力透鏡 Microlensing 」效應。當一顆恆星通過一個背景光源時,恆星的質量會扭曲周圍的時空並匯聚後方的光源,使得背景光源看起來像在短時間內快速的變亮、然後又恢復原狀,而且亮度變化的曲線有相當明顯的特徵。而如果這顆恆星旁邊有行星環繞,那行星的質量也將對亮度曲線造成影響。天文學家就能藉由分析亮度的變化曲線,來探測系外行星的存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微重力透鏡效應的示意圖。圖片/NASA

第二個重點,羅曼將攜帶最先進的日冕儀 (CGI),直接拍攝系外行星與原行星盤。

甚麼是日冕儀呢?顧名思義,它最早是為了研究太陽的日冕而發明的儀器。由於平常的太陽實在太亮,使得旁邊相對黯淡的日冕相當難以觀測,因此科學家發明了日冕儀,藉由複雜的光學系統,遮擋住視野中心來自太陽的強光,才能好好的拍攝、研究黯淡的日冕。

而系外行星的探測中,由於系外行星本身又小又暗、又非常靠近明亮的母恆星,想要直接拍攝到他們,就像要你直視著汽車頭燈,然後尋找頭燈旁的蚊子一樣困難。因此,天文學家必須借助日冕儀的力量才能夠直接拍攝到它們。

哈伯太空望遠鏡 STIS 儀器的日冕儀拍攝的北落師門。藉由遮住中心恆星的強光,才能拍攝北落師門四周複雜的塵埃結構。圖/NASA

而羅曼搭載的光譜儀,將更進一步利用各種特殊的光學元件,以及類似調適光學技術中採用的可變形鏡片,利用破壞性干涉來消除主恆星的光線,讓我們能看到主恆星旁 邊,比恆星暗數百萬倍的系外行星。並進一步研究它們的光譜,看看他們溫度多高、 是由甚麼組成、讓我們更加了解這些外星世界。 

結語:值得期待的未來

作為韋伯之後的下一款大型光學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大尺度與小尺度的問題羅曼通通包辦。它將能夠以哈伯等級的解析度,拍攝廣大宇宙中數以百萬計中的星系來研究宇宙學與星系演化;同時,它搭載的新一代日冕儀將能讓我們更清楚的直接拍攝系外行星。羅曼太空望遠鏡將產出哪些令人驚艷的資料?又將如何協助我們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STSCI, Roman. 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
  2. Roman Space Telescope NASA 官網. Roman Space Telescope/NASA
  3. 主鏡製造商 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 
  4. Roman Lecture Series
  5. 初稿:【時事新聞】羅曼太空望遠鏡的鍍銀主鏡
所有討論 2
EASY天文地科小站_96
23 篇文章 ・ 1430 位粉絲
EASY 是由一群熱愛地科的學生於 2017 年創立的團隊,目前主要由研究生與大學生組成。我們透過創作圖文專欄、文章以及舉辦實體活動,分享天文、太空與地球科學的大小事

4

31
3

文字

分享

4
31
3
一窺生物分子私底下在幹嘛!低溫電子顯微技術原子等級突破
linjunJR_96
・2020/12/08 ・146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30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物體中的蛋白質分子通常長得非常複雜,不是幾行化學式能解決的。如果想把它的分子結構鉅細靡遺的描繪出來,你有幾種選擇。

讓人類發現 DNA 雙股螺旋的 X 光晶體學

其中一個是 X 光晶體學,也就是讓許多蛋白質分子一同排列成整齊的晶體,接著將 X 光打進去,用繞射圖案進行分析。從 1950 年代以來,科學家便常常使用這種技術來探索分子結構。DNA 的雙股螺旋結構便是透過 X 光晶體學被發現。

圖 1/著名的 51 號照片 (Photograph 51)。葛斯林 (Raymond Gosling) 和富蘭克林 (Rosalind Franklin) 拍到了DNA晶體所繞射出的X型圖樣,帶領了華生與克里克等人提出了雙股螺旋的模型。圖/Raymond Gosling, King’s College London

不過這種方法有其根本上的限制。X 光晶體繞射後的強度很弱,必須藉由晶體內多個重複且整齊的晶格,進行同步繞射來增強訊號,因此沒辦法處理太大的蛋白質分子(單位體積內重複晶格太少),或是結構複雜的蛋白質(像是核糖體是由兩個次單元組成的),而且因為 X 光晶體學仰賴的是晶體結構的繞射,那些無法好好結晶的蛋白質,便不在它的防守範圍內,而細胞中許多的蛋白質都很難形成整齊的晶體。

另外,就算可以成功的結晶,被結晶的蛋白質分子也無法呈現出平常運作時的多種風貌,產生的影像也無法捕捉關於分子的任何動態資訊。

不斷跨越解析度門檻的低溫電子顯微技術

於是我們有另一個選項:低溫電子顯微技術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待觀察的分子被凍結在超低溫環境中,而研究人員用電子束轟炸分子,透過電子留下的影像來還原分子的立體結構。這種技術不需要蛋白質進行結晶,不過解析度普遍較差,最後的影像往往只能看出幾個模糊的團塊,因此通常只會用在大的蛋白質分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低溫電子顯微的解析度有明顯的進步。左方為 2013 前的解析度,右方為 2013 年後。 圖/Martin Högbom,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隨著相關領域人員的持續努力,低溫電子顯微的解析度已經大有進展。2017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便是頒給三位科學家在高解析度低溫電子顯微技術方面的突破。前一陣子的紀錄保持者是日本團隊對缺鐵基蛋白 (apoferritin) 的研究,解析度到達 1.53 埃。不過如果想要清楚的呈現個別原子,解析度差不多需要到達 1.5 埃,還差了一些。

在今年十月 Nature 期刊的一篇最新研究中,一個跨國研究團隊利用改良過的電子束與分析軟體,成功達到了 1.25 埃以上的解析率,足以清楚標示出每顆原子的位置。

聽起來很厲害,不過這代表的是什麼?

低溫電子顯微技術的突破,有助於人類了解複雜蛋白質是如何運作的。圖/giphy

由於生物分子可以在行動中被降溫並「定格」,我們現在能夠清楚的看見蛋白質這類複雜的分子機械如何運作,清楚到每顆原子的動態都盡收眼底。毫無疑問地,這樣的技術將為分子與結構生物學帶來重要的進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原子等級的解析度只適用於結構較堅硬的蛋白質分子。做為下一階段的目標,研究團隊希望能將同樣的技術運用在一般柔軟的大型蛋白質結構,並達到一樣好的解析度。在結構生物學的領域中,使用低溫電子顯微鏡的研究人口逐年成長,而這次的技術突破有望繼續加速這個趨勢。

參考資料

  1. Yip, K.M., Fischer, N., Paknia, E. et al. Atomic-resolution protei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by cryo-EM. Nature 587, 157–161 (2020).
  2.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breaks the atomic resolution barrier at last
  3. X-光晶體繞射學與結構生物學
所有討論 4
linjunJR_96
33 篇文章 ・ 846 位粉絲
清大理工男。不喜歡算數學。喜歡電影、龐克、和翻譯小說。不知道該把科普當興趣還是專長,但總之先做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