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望遠鏡
12 篇文章・ 1 位粉絲

因為地球的大氣層對許多波段的天文觀測影響甚大,天文學家便設想若能將望遠鏡移到太空中,便可以不受大氣層的干擾得到更精確的天文資料。目前已有不少空間望遠鏡在太空中運行,例如:觀測可見光波段的哈伯太空望遠鏡

引自維基百科

對相關內容有興趣嗎?按下「追蹤」,輕鬆掌握所有新內容!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12/29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於美東時間 12 月 25 日升空,預計發射後 13 天會在拉格朗日點 L2 完全展開,29 天完成最後軌道修正,並持續校正各項儀器。​
・2021/10/21
在談完了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源起、技術與運行軌道之後,本系列的終章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JWST能為天文領域帶來哪些突破?
・2021/10/14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會設置在「被引力遺忘的角落——拉格朗日點」,在這個空間中,小質量物體能保持與地球、太陽相對位置不變,以相同的週期旋轉,這樣的特性大幅減少了所需的燃料。
・2021/10/07
作為 NASA 最新一代旗艦級太空望遠鏡,韋伯望遠鏡在性能上當然必須立下標竿!然而如何設計才能讓它擁有強大的觀測能力呢?這個問題出乎意料的簡單,那就是「口徑越大越好」。
・2021/10/02
紅外線太空望遠鏡,能幫助天文學家望穿星塵、搜尋其中低溫的物體,例如宇宙最早期的星系,而這份重責,終於能從超齡服役的哈伯望遠鏡,交棒給即將起飛的韋伯望遠鏡。
・2021/01/14
哈伯太空望遠鏡可說是世上最著名的科學儀器之一。1990 年升空的它在這三十年中,拍攝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奇景。然而,隨著時光流逝,垂垂老矣的哈伯剩下的時日恐怕已經不多。在今 (2021) 年十月韋伯太空望遠鏡升空之後,NASA 的下一個旗艦級太空望遠鏡,將以相仿的體型,卻百倍於哈伯的觀測能力幫助天文學家更深入了解宇宙的奧秘。它就是「南希.葛莉絲.羅曼太空望遠鏡」。羅曼到底是誰?他究竟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呢?這個望遠鏡和哈伯有什麼不同?本篇文章帶你一探究竟!
・2019/12/21
鹿林天文臺是臺灣最重要的光學天文基地,兼具研究與教育功能,基地內設置了數座小型可見光望遠鏡。然而,除了硬體設備之外,鹿林天文臺還能善用地理優勢進行觀測。在臺灣近百年的天文發展史上,鹿林天文臺就締造了多項紀錄,包括首度發現小行星、首度發現超新星、首度發現彗星、首度發現近地小行星及首度進行小行星命名。
・2017/03/10
作為一名天文學研究者,蘇玉玲博士認為自己很幸運可以一直待在喜歡的領域做研究,持續享受著研究的樂趣。不過在成功的背後除了幸運,也要歸功於她不給自己設限,勇於嘗試不熟悉的事物,才有後來的際遇。她也給了有志的年輕人建議,不必擔心資源不夠,只要有心,也能在現有的資料中找到前所未有的發現。
・2015/04/24
1990年的今天,哈伯太空望遠鏡在歷經波折後終於發射升空,由發現號太空梭安置在559公里高的軌道。肩負著天文學家的殷切期盼,開始以前所未有的視野向宇宙深處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