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可見光到紅外線,蘇玉玲博士的天文探索之路

臺北天文館_96
・2017/03/10 ・6240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SR值 499 ・六年級

文/范賢娟|任職於清大育成中心,台北天文館刊物《台北星空》特約採訪。

始終將研究當作樂趣的蘇玉玲博士,感謝所有幫助過她的人,也非常珍惜自己的幸運。圖/網路天文館

亞利桑納大學史都華天文臺(Steward Observa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的蘇玉玲研究員是天文館許多人的好朋友。她現在常年在美國,我們利用她回國參加研討會的空檔前去訪問,蘇博士稱自己很幸運,一直在喜歡的領域做研究,綜合不同來源的資訊來探討未知的事情,有許多有趣的發現,她覺得研究的樂趣就在這裡。

天文啟蒙在大學

把時間提早到她中學的時候,當時她對天文並沒有特別的印象,只以為那是種嗜好,不曉得那也可以是一門學問。她中學比較喜歡戶外科學,對生物的興趣可能還大一點,但在大學的時候她覺得物理是個基礎,有了這項基礎,將來想研究或走向應用都很容易。進入中央大學物理系還有天文方面的課可供選讀,她當時修了蔡文祥老師的「天文觀測」之後就開始對天文產生興趣。她覺得蔡老師的課啟發很多人對天文的興趣,她一想到就萬分感謝。

在這門課以及接下來其他的天文課當中,蘇博士了解到天文也是一種研究,跟物理很像。物理如果做實驗就要有實驗室去蒐集數據,理論就是電腦模擬;天文也是,做實驗就是觀測。蘇博士唸碩士的時候則跟陳文屏老師,研究恆星形成,因為陳老師當時剛從國外回來,有很多新的想法,他還會跟學生分享研究的點滴,這些讓人覺得天文學家的生活很精采,還常常有機會去不同地方開會、觀測,而那些天文臺又是在視野最好的地方,海拔很高、夜晚很暗,這些對蘇博士來說很有吸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文能力有限,天文能力無窮

不過碩士念完想出國的時候申請學校最重要的是看英文,她的托福和 GRE 都考不好,不過還好之前加拿大卡爾加里(Calgary)大學物理與天文系郭新教授來臺灣的時候對蘇博士有深刻的印象,因此他願意提供獎學金,讓蘇博士過去跟著他學習。

郭教授的研究是恆星演化末期的狀態,包括行星狀星雲與漸進巨星分支(Asymptotic Giant Branch, AGB stars)。之前恆星形成的時候周圍的原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ks)還沒形成行星,有很多灰塵。而行星狀星雲與 AGB 星雖是不同階段,但周圍也有很多灰塵,有些會形成盤面,因此還是有許多現象可以比擬。而這個階段的觀察和之前比較大的差異在於此時都來自哈伯太空望遠鏡,不需要自己去觀測,而是寫計畫去申請。

等到蘇博士畢業之後,還有兩個研究議題需要時間完成,因此有一位共同合作的研究員提供經費讓蘇博士過去做博士後研究,在一年中完成了預定的兩項研究。接下來找工作的時候,她同時申請了許多不同的研究單位也曾回中央大學面試,結果亞利桑納大學提供了一個機會,此時仔細看才發現那兒是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資料,主要是中紅外線( 5 ~ 25 或 40 微米)與遠紅外線( 25 或 40 ~ 200 或 300 微米)。這和蘇博士原本擅長的可見光( 400 ~ 700 奈米)、近紅外線(波長 0.75 ~ 1.4 微米)資料很不一樣。

藝術家所繪,想像中史匹哲望遠鏡在外太空的英姿。 圖/NASA

轉換研究領域

亞利桑納大學表示,願意給蘇博士機會是看重她的研究能力,相信她可以很快學會處理這方面的資料。倒是蘇博士自己不大有把握,要去嗎?此時老闆分享自己的求學與工作的差異,原來他過去學的是 γ 射線(波長短於 0.02 奈米)的觀測,那不是差更多嗎?他以自己經驗鼓勵蘇博士不要被自己的過去所限制,既然他們願意給你機會,如果你又有興趣就應該去試試看。所以蘇博士接受那裡的工作,從 2001 年開始重新學習處理遠紅外線與中紅外線的資料,同時也把自己過去所學的知識連結過來,尋找有趣的題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博士剛開始在那邊幾年,史匹哲望遠鏡的準備工作已經接近尾聲,但對她而言有機會接觸到儀器還是很新鮮的事情,讓她看到科學家與工程師光是就儀器的各方面設計及測試都有很多計畫及討論,才深刻了解到太空任務很不簡單,有很多前置作業要處理。尤其這個計劃從構想開始是三十多年前,這些年來許多前輩一起訂定執行這個計劃,設定每個階段的查核點,確定預期目標都能達成才會繼續下階段的事情,讓人見識到這些人嚴謹、務實的一面。

也就是有這樣的態度,美國的太空計劃成功機率才會比較高。拿登陸火星來說,蘇聯、日本至今都沒成功,歐洲雖然有衛星在軌道上繞行,但是登陸失敗。美國則有三分之二的成功機率,說起來是各國最高的。有人覺得美國運氣好,但這也要靠嚴謹務實的態度才能維持較好的成功率。

參與太空任務及轉換研究領域

蘇博士參加這個研究團隊,不久望遠鏡就由三角洲二號火箭( Delta 2 )載上太空,當時同事都去佛羅里達看火箭升空,整個活動就像一場宴會一樣,每個人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自己花心血測試的儀器終於要上太空觀測,緊張的是後續還要做許多檢查:確定望遠鏡能達到預期的高度、太陽能板可以順利打開、儀器在發射的時候沒有損壞……。此外紅外線望遠鏡還要等鏡面和儀器降溫,這差不多要等一個多月才能達到穩定。史匹哲望遠鏡跟在地球後面一起公轉繞太陽,因此它不受地球晝夜的影響,而要有個遮蔽器幫它擋太陽光,因此在公轉軌道上有固定的觀察角度範圍,就像地球在特定季節只能觀察到特別星座一樣。

蘇博士覺得自己很幸運,沒想到亞歷桑納大學給了她機會,讓她接觸到中、遠紅外線,接觸到儀器測試、太空任務這方面的事情,此時,研究主題也跟著轉變,進入「碎屑盤」( debris disks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她碩士的研究針對行星盤,這是行星正在形成時的盤;碎屑盤則是行星已經形成時的情況。前者主要是氣體,灰塵僅有大約 1% ,這是在行星形成前的時候就已經形成。因為角動量守恆,所以物質會形成一個盤面,在中間的原始恆星會藉由吸進盤面上的物質而變大,此時盤面上的物質有部分也會結合在一起而行成微行星( planetsimals ,大約是 1-10 公里左右)。等到恆星形成開始自行發亮之後就會有熱輻射把周遭的物質清掉,所以原始那個前行星盤就會沒了。微行星是形成類木行星與類地行星的基本素材,這些微行星如果沒有成為行星,此時會經過碰撞之後又從大變小。在這過程中類木行星的引力會在其中扮演一個催化碰撞的機制,提高它們碰撞的機率,當這些碎屑很多,形成一個盤面,就是碎屑盤。

小行星帶即是我們太陽系的一個碎屑盤,在地球上看到的黃道光(zodiacal light),就是小行星帶的灰塵反射太陽光。如果換用紅外線部分觀測的話,除了反射光之外因為灰塵也會吸收太陽光產生熱,因此自己會發出紅外線部分的光,這反而會很亮。太陽系的另一個碎屑盤是古柏帶天體,由於那邊的溫度較低,距離較遠,所以不容易觀測,但理論上那兒也是一個碎屑盤。

碎屑盤─擁有解開太陽系形成與演化秘密的天體

碎屑盤是不斷演化的,剛開始會有很多微行星,碰撞的機會較大,產生很多灰塵碎屑,在紅外線比較亮。但之後許多小的灰塵被太陽或恆星的光壓吹到外面去,灰塵會減少,因此就不會那麼亮,地球上還能看到黃道光是因為那距離我們近;至於古柏帶的溫度低,比較亮的部分屬於遠紅外線,再加上距離遠,我們並不容易觀測到那裡的訊息,只是早先航海家太空船出去的時候經過那邊所蒐集的訊息,知道那兒有灰塵,不過當時的資訊很有限。況且太陽系的碎屑盤已經經過 45 億年的演化,很多早期重要演化的證據都已經不存在,所以要研究太陽系碎屑盤詳細演化的過程就只能看別不同年紀的恆星。蘇博士目前的工作就是觀察其他恆星的碎屑盤。

想像從織女星的小行星帶看織女星的情況。圖/http://www.spitzer.caltech.edu/

碎屑盤因為表面積大,同時比較強的波段在紅外線部分,而恆星比較強的波段是在可見光部分,因此只要選對波段,其實是容易觀測的,甚至會比一小點的行星還容易觀測。蘇博士就從觀測到的灰塵分佈去猜想,什麼樣的行星組合,會給這樣的灰塵分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如說我們的太陽系構造是太陽在中心,然後是類地行星、小行星帶、類木行星、古柏帶天體,這邊有兩個碎屑盤,中間隔著類木行星。小行星帶 (~3 AU)和古柏帶天體 (~30 AU) 有很大的空缺。如果我們看到外面的碎屑盤如果有兩個,那我們可以猜它們中心的空缺可能也跟太陽系一樣有幾顆類木行星。

基於紅外線的巡天計畫調查發現,靠近我們的恆星大約有 20% 有碎屑盤。這些多數都是類似庫伯帶型的盤面,距離恆星較遠、較冷而且有較大的表面積。

科學家相信受限於現行探測器的靈敏度,這個數字應該只是一個下限,說不定實際情況比例會更高。至於類似小行星帶的盤面,由於比較靠近恆星主體及較小表面積,其存在性多半由間接證據推論,就史匹哲望遠鏡的解析度無法直接區分出來太陽系外的小行星帶與庫伯帶。

蘇博士就藉由另一個較新的太空望遠鏡—赫歇爾(Herschel)去觀察織女星與北落師門(Fomalhaut)是否有上面理論所預期到的內外兩個碎屑盤。觀察結果恰如預期,兩個系統的內盤都是 10 天文單位左右,外盤則是 100 天文單位左右,比例為 1:10 。因為這兩顆均為較早期的恆星,因此會更有效率地加熱碎屑盤當中的灰塵,所以與類似太陽型態恆星相同溫度的灰塵距離恆星較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博士覺得比較有趣的一個研究,是 2009 年加拿大天文學家馬若士(Christian Marois)發現 HR8799 這顆恆星有 3 顆類木行星在旁邊環繞(稍後又確認還要再加一顆)。根據過去紅外天文衛星(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 IRAS)的觀測,那顆恆星週圍有個盤面,但當時的解析力不夠,看不出是兩個。蘇博士看到那兒有三顆行星被找出來,馬上就申請史匹哲天文望遠鏡的觀測,果然分析出預期的兩個盤面。更棒的是,那幾顆行星的軌道就在這兩個盤面的間隔當中,讓碎屑盤的理論獲得更好的支持。

蘇博士認為,太陽系外的碎屑盤研究與原生行星盤、太陽系的研究有很密切的關係。好的研究者不必僅聚焦在自己的領域,反而應該廣泛地吸收相關領域的知識,這種跨領域的結合能夠讓學者更有創造力,有機會構思出獨特的新發現。

這是個資訊探索的時代,天文研究也是一樣。有很多大型計畫(例如哈伯、史匹哲與赫歇爾等太空望遠鏡或其他的巡天計畫)累積了很多觀測典藏,並且保存很好。在天文的觀測過程中,這些單位會保留給當初申請計畫的科學家一段時間,之後就完全對外公開,因此其他天文學家稍後可以接觸這些資料。

有的計畫,例如哈伯或者費米( γ 線太空望遠鏡)甚至還提供研究經費來鼓勵大家使用這些公開的典藏數據。蘇博士使用的織女星觀測資料就是已經存在的赫歇爾典藏資料,她並且強調雖然史匹哲與赫歇爾太空望遠鏡已經不再取得新的觀測,但是仍有很多典藏資料等待天文學家去分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博士給年輕人的建議是:當一個人資源有限無法申請到自己的觀測計畫,可以考慮從這些公開資料庫典藏中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去深耕,只要有好的想法以及聰明的分析方式,你有可能會看到之前研究者並未看到的新發現。

這邊有一些給初入門的天文典藏資料研究者的一些資料可以參考:


太空望遠鏡小檔案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

史匹哲望遠鏡屬於NASA的四個重要的太空天文臺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哈伯太空望遠鏡、康普敦γ射線觀測站(Compton gamma-ray Observatory)、錢卓X射線太空望遠鏡(Chadra X-ray Observatory)。史匹哲這名稱是為了紀念史匹哲爵士(Lyman Spitzer, Jr. 1914-1997)。他是20世紀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主要貢獻在於恆星動力學、電漿物理、核融合、太空天文學等領域。他是最早提出應該把大型望遠鏡放到太空去的人,在他的努力下催生了哈伯太空望遠鏡。他提出的年代在1946年,這時候人造衛星還沒升空(1957年才有第一顆人造衛星),甚至連美國太空航空總署(NASA)都還沒誕生,但史匹哲非常有遠見地認為只有太空望遠鏡才能避開大氣的干擾,看到全部波段、更清晰的影像。當時那篇論文名為〈外太空天文臺對天文的幫助〉(Astronomical Advantages of an Extra-Terrestrial Observatory)詳列了各式各樣的理由,而他在接下來的五十年則努力將此構想實現。

史匹哲望遠鏡與地球一樣繞著太陽公轉,落在地球後方。圖/http://commons.wikimedia.org/

史匹哲在 1997 年以 82 歲高齡過世,他在當天還跟普林斯頓的同事討論分析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影像,這是他從 1946 年就夢想的儀器,他為它辛勤奉獻多年,甚至到最後一天還在為它工作,真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這也留下可貴的遺產給後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3 年 8 月 NASA 再度發射一個新的太空望遠鏡,上面有三個儀器,觀察波段從近紅外線、中紅外線到遠紅外線,此外它並非環繞地球,而是繞著太陽公轉,而它的公轉半徑略大於地球,因此會落在地球後面,預計在多年後地球會從後面趕上。為了紀念史匹哲在太空望遠鏡的遠見,因此這個新的太空望遠鏡即以他為名。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需在極冷低溫下運作,大約是攝氏零下 270 度左右,在遠紅外線部分還要靠液態氦去降溫,因此當時帶了 360 公升的液態氦出去,當這些用量耗盡,遠紅外線的工作就停了,現在僅能做近紅外線與中紅外線的觀測。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可以看透灰塵深處更多的訊息,因此對於深埋於灰塵中的胎兒恆星、星系中心、正在形成的行星系統、無法啟動內部核反應的棕矮星、系外行星、巨大分子雲、有機分子等,都有良好的探測能力。

工作人員正在組裝史匹哲望遠鏡。 圖/http://www.spitzer.caltech.edu/

赫歇爾太空望遠鏡(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

這是由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與美國太空總署合作,在 2009 年發射的紅外線望遠鏡,主鏡為一個 3.5 公尺的面鏡,觀察的波段是遠紅外線與次毫米波(55-672微米),這樣的設計有助於觀察到宇宙中最遙遠、最冷峻物體所散發出的長波輻射。該望遠鏡升空後是安放在 L2 日地拉格朗日點(L2 Lagrangian Point)上,那是在地球背對太陽那一面的平衡點上,距離地球 150 萬公里,且繞日週期會跟地球一樣,因此易於天文觀測。

拉格朗日點是在日地力學系統中有五個點到太陽和到地球的引力一樣,L2是在地球背對太陽那一側。 圖/http://sci.esa.int/herschel/

赫歇爾的名稱是為了紀念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他發現了紅外線的存在,也是歷史上第一個發現了天王星的人。

赫歇爾望遠鏡的儀器需要液態氦才能冷卻,因此僅有 7000 小時可以觀測。它在 2013 年 4 月 29 日已經耗盡冷媒,停止工作。

藝術家筆下的赫歇爾太空望遠鏡。 圖/http://sci.esa.int/herschel/

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韋伯太空望遠鏡也是一個由歐洲太空總署和美國太空總署的合作計畫,其太空位置也選在日地系統中的 L2 。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構造更大,主鏡直徑達 6.5 公尺,是由 18 塊六角形的鏡片組裝而成,觀測波段設定在近紅外線與中紅外線,預定在 2018 年升空,這將是未來十年中在太空唯一的紅外線望遠鏡。而其命名是為了紀念美國太空總署第二任署長詹姆士韋伯,在他任內執行了阿波羅登月計畫,把美國太空總署從一個組織鬆散的單位,變成一個有組織、有紀律、可以用尖端科技達成人類太空夢想的一個單位。韋伯太空望遠鏡偵測搜尋宇宙中最微弱的紅外線訊息,希望能看到宇宙開天闢底以來的第一道光、研究星系的形成、探索恆星與行星的形成,甚至找尋生命的起源。

藝術家根據規畫所繪製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外觀。 圖/http://jwst.nasa.gov/

哈伯太空望遠鏡與韋伯太空望遠鏡,二者主鏡的比較。 圖/http://jwst.nasa.gov/


本文轉載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台北星空》第 65 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臺北天文館_96
482 篇文章 ・ 43 位粉絲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衛生紙」開始的環保行動:一起愛地球,從i開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03 ・160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是否也曾在抽衛生紙的瞬間,心頭閃過「這會不會讓更多森林消失」的擔憂?當最後一張衛生紙用完,內心的愧疚感也油然而生……但先別急著責怪自己,事實上,使用木製品和紙張也能很永續!只要我們選對來源、支持永續木材,你的每一個購物決策,都能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食物」:碳的循環旅程

樹木的主食是水與二氧化碳,它們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利用這些碳元素形成枝葉與樹幹。最終這些樹木會被砍伐,切成木材或搗成紙漿,用於各種紙張與木製品的製造。

木製品在到達其使用年限後,無論是被燃燒還是自然分解,都會重新釋放出二氧化碳。不過在碳循環中,這些釋出的二氧化碳,來自於原本被樹木「吸收」的那些二氧化碳,因此並不會增加大氣中的碳總量。

只要我們持續種植新樹,碳循環就能不斷延續,二氧化碳在不同型態間流轉,而不會大量增加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總量。因為具備循環再生的特性,讓木材成為相對環保的資源。

但,為了木製品而砍伐森林,真的沒問題嗎?當然會有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說:從吸碳到固碳的循環

砍對樹,很重要

實際上,有不少木材來自於樹木豐富的熱帶雨林。然而,熱帶雨林是無數動植物的棲息地,它們承載著地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當這些森林被非法砍伐,不僅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黃碳,也就是那些大量儲存在落葉與土壤有機質中的碳,會因為上方森林的消失重新將碳釋放進大氣之中。這些原本是森林的土地,將從固碳變成排碳大戶。

不論是黃碳問題,還是要確保雨林珍貴的生物多樣性不被影響,經營得當的人工永續林,能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是紙漿和木材的理想來源。永續林的經營者通常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木材反覆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成,因此不用再砍伐更多的原始林。在這樣的循環經營下,我們才能不必冒著破壞原始林的風險,繼續享用木製品。

圖說:人工永續林的經營者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

如何確保你手中的紙張來自永續林?

如果你擔心自己無意中購買了對環境不友善的商品,而不敢下手,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並且從森林到工廠、再到產品,流程都能被追蹤,為你把關每一張紙的生產過程合乎永續。

圖說: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

家樂福「從 i 開始」:環境友善購物新選擇

不僅是紙張,家樂福自有品牌的產品都已經通過了環保認證,幫助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踐環保。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這代表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已經符合多項國際認證永續發展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 i 開始」涵蓋十大環保行動,從營養飲食、無添加物、有機產品,到生態農業、動物福利、永續漁業、減少塑料與森林保育,讓你每一項購物選擇都能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無論是買菜、買肉,還是日常生活用品,都能透過簡單的選擇,為地球盡一份力。

圖說: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2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6
2

文字

分享

0
6
2
歐幾里得望遠鏡開工——目標是尋找暗物質證據!一起從科學家的角度欣賞這片夢幻光景!
PanSci_96
・2024/01/27 ・6276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14 億歐元天文望遠鏡拍出的照片,你看過了嗎?你看到現在這些照片,揭開了宇宙過去與現在、空間與時間所交織的祕密嗎?

今年 11 月 7 日,位在 L2 拉格朗日點的歐幾里得望遠鏡,終於傳回來它升空後的第一批照片。這 5 張照片不只展示了望遠鏡的強大性能,更讓我們窺見過去無法看到的,宇宙深處的幽美與奧秘。就讓我們一起透過這些獨特的照片,來一場探索宇宙的奇異之旅吧!

歐幾里得望遠鏡有什麼厲害之處?

今年 7 月 1 號升空的歐幾里得望遠鏡,任務是觀察宇宙大尺度結構,來研究暗物質與暗能量在宇宙中的分布與性質,讓我們進一步了解自己身處的這個宇宙。

去年七月,接棒哈伯望遠鏡任務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傳回來了升空後的第一批相片,每張照片都美的震撼人心,也帶著我們從全新的視角,眺望遙遠的系外行星、恆星、星雲與早期宇宙。當時,我們製作了一集節目,和大家分享這批照片背後的重要意義。我們也提到,每個望遠鏡在完成校準以後,都會發布一批「開光照」,向外界傳達望遠鏡已經可以順利運作的好消息,同時也讓大家了解這台新望遠鏡身上,背負了哪些重要的使命與任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這次,新升空的歐幾里得望遠鏡也終於完成校正,傳回來不同於韋伯望遠鏡,從另一個視角看宇宙的開光照。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歐幾里得望遠鏡。它的觀測波段是可見光到近紅外線波段,目標是觀測大範圍、不同遠近的宇宙天體。預計在 6 年的服役期間,建立完整清晰的宇宙 3D 立體圖像。只是,剛退役的哈伯太空望遠鏡,主要任務就是可見光波段的研究,去年剛任務正式開始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則是紅外線波段的佼佼者。那歐幾里得望遠鏡有什麼突破之處嗎?這座花費 14 億歐元的望遠鏡當然有它獨到之處,它強大的地方在於,可以在更短時間內獲得更高解析度的照片,同時拍攝更大範圍的宇宙。比如哈伯太空望遠鏡需要好幾天觀測的天體,歐幾里得望遠鏡一個小時就可以搞定,而且解析度更高。

歐幾里得太空望遠鏡。圖/wikimedia

其實看它們的任務目標就能很快理解,現在在天空上的韋伯和歐幾里得,雖然有部分任務重疊。但韋伯更著重在尋找系外行星與觀察星系、恆星系統的演化。歐幾里得呢,則是將視野放大到整個宇宙,希望了解暗物質、暗能量在整個宇宙間扮演的角色。所以比起韋伯太空望遠鏡著重在拍攝小範圍、高解析度的天體照片,歐幾里得望遠鏡一開始的設計,就是要在短時間內掃描更大片的宇宙。因此,歐幾里得望遠鏡也確實成為建立宇宙 3D 立體圖像的最佳望遠鏡,定期的大範圍掃描天空,讓我們能一窺宇宙隨時間的演化動態。

那麼,就讓我們來欣賞歐幾里得望遠鏡的第一批照片吧!

歐幾里得望遠鏡第一批照片公開!

第一張照片,像是在宇宙這張巨大的黑布上,撒下大小珍珠。它是一張距離地球 2.4 億光年,英仙座星系團的影像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宇宙中有許多星系團,英仙座星系團就是其中之一,裡面包含超過 1000 個星系,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除此之外,這張照片不僅清楚拍下了星系團,如果將照片放大來看,還會發現背景中有許多過去難以看到的星系,數量超過 10 萬個,最遠的甚至達 100 億光年。為什麼第一批照片要選擇拍攝星系團呢?因為研究星系團能幫助我們了解宇宙大尺度結構,進一步推算暗物質與暗能量的比例。

宇宙中的星系分佈其實是不均勻的,有些地方有許多星系,有些區域則幾乎沒有。整個宇宙中天體的分布看起來就像是一張巨網。可是,為什麼宇宙的大尺度結構是網狀的呢?天文學家認為宇宙大爆炸之後,物質在宇宙中的分佈會有些微的不均勻。當宇宙逐漸冷卻,氣體物質密度較高的地方會因為重力吸引而塌縮。但因為溫度很高,高溫產生的巨大壓力又讓氣體團反彈回來,就像擠壓一個壓力球一樣。來回震盪的過程中氣體會像聲波朝四面八方傳遞出去,稱為重子聲學振盪(BAO,baryon acoustic oscillations)。最後整個宇宙就像下毛毛雨時的池塘,形成由許多漣漪交織的網狀結構,波腹的地方氣體密度較高,變成星系高度聚集的區域,我們稱為星系團。其他地方氣體密度低,形成的星系數量較少,就像是宇宙間的孔洞。

而根據宇宙學家計算,要形成星系團、宇宙網(cosmic web)這類的宇宙大尺度結構,只靠已知物質提供的重力是不夠的,很可能還有許多我們還不了解的物質參與其中,也就是暗物質。這張照片不僅能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大尺度結構,更彰顯歐幾里得望遠鏡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幫助科學家深入了解暗物質的分佈與本質。

第二張照片是螺旋星系 IC342,離地球只有 1100 萬光年,算是離地球很近的星系,但由於它被明亮的銀河系盤面擋住了,觀測的難度非常高。歐幾里得望遠鏡利用近紅外線儀器穿透塵埃進行觀察,並移除許多銀河系中的恆星光芒,最後才形成這張極高解析度的照片,展現了它觀測隱藏星系的實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C342。圖/Judy Schmidt

這個螺旋星系在天空中的大小相當於一個滿月那麼大,要一次觀測這樣大範圍的天空,同時保有超高解析度,目前只有歐幾里得望遠鏡才辦得到。由於螺旋星系 IC342 和銀河系很像,觀察它的演化有助於科學家理解銀河系的形成過程。未來歐幾里得望遠鏡也會觀測更多隱藏星系和遙遠的天體,繪製出它們的 3D 分佈圖。

第三張照片是不規則星系 NGC 6822。雖然跟 IC342、銀河系一樣也是星系,但形狀不是螺旋而是不規則的。

透過光譜分析,我們知道這個星系中的重元素含量很低。重元素是透過大質量恆星核融合所產生的,重元素含量少表示星系裡的恆星才剛形成,也就是一個很早期、相對年輕的星系。科學家認為,在宇宙早期星系剛開始演化時,大部分的星系就長得像這樣,質量小、形狀也不太規則。之後這些小星系會因為重力吸引其他星系,彼此相撞、融合成更大的星系,逐漸產生旋轉的結構,形成像銀河系這樣的大質量螺旋星系。所以藉由觀測這些早期星系,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星系的形成過程。

另外,照片中一顆顆藍色的圓形區域,是球狀星團。球狀星團中的星星都是由同一團氣體產生,是宇宙最早形成的天體之一,有些甚至比星系本身還早。透過觀測這些球狀星團的運動,能協助我們更了解這個星系的形成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球狀星團大部分分佈在星系的外圍,以很慢的速度繞行星系,可能要好幾年才能觀察到要它們的運動。那科學家要怎麼知道這些星團是如何移動的呢?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其中一種方式就是觀察到它們與星系本身互動所留下的痕跡。在歐幾里得望遠鏡傳回來的第四張照片中,就呈現了這些細節。第四張照片是球狀星團 NGC 6397,一個繞行銀河系的球狀星團。

當星團經過星系中的高密度區域,比如暗物質集中區、旋臂或星系盤面,星團中的星星會受到不同強度的重力吸引,使得星星彼此遠離,這個力量稱為潮汐力。顧名思義與潮汐的產生是相同的原理,由於地球各處受到太陽與月亮的重力總和不相同,在重力較強的地方海水受拉伸而漲潮,重力較弱的地方就會退潮。同樣道理,球狀星團在靠近星系中心的一側受重力較強,遠離星系的一側則較弱,球狀星團因而被拉伸,形成一條由星星組成的尾巴,稱為潮汐尾。

透過觀測潮汐尾,就可以了解球狀星團,乃至星系的演化過程。如果沒有潮汐尾,也可能代表有暗物質暈阻止外層恆星逃脫,能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暗物質在星系當中的分佈。但要瞭解潮汐尾的形成過程,必須有星團中每顆星星的移動資料,也就是需要同時進行大範圍、短時間、高精度的觀測。而歐幾里得望遠鏡的優勢此時就能充分發揮,它可以一次拍攝整個球狀星團,而且只須一小時就可以得到這張高解析度的照片,連裡面的很暗的星星也看的一清二楚。只要每隔一段時間拍攝一張照片,就可以製作成動畫,了解星團中星體的運動軌跡。

最後,我們來介紹最後一張照片。它看起來最為夢幻,猶如一張宇宙中以繁星點綴的絲綢。它是距離地球約 1375 光年的馬頭星雲,也是離我們最近,正在形成新生恆星的區域。在星雲的上方(照片之外),有一顆明亮的恆星:獵戶座 sigma 星,這顆星輻射出的紫外光激發了位在馬頭後方的星雲,形成明亮、宛若薄紗的區域。組成馬頭的暗星雲氣體則因為溫度較低,只有些微的熱輻射,形成較為黯淡的前景,並稍微遮掩背後的明亮星雲。前後星雲層層堆疊,就像一幅宇宙給我們的水彩畫。更進一步,藉由歐幾里得望遠鏡高解析度的照片,科學家得以從中看到更多類木星、棕矮星、嬰兒恆星等,協助科學家了解星雲中的恆星形成過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wikimedia

對了,在我們介紹韋伯望遠鏡時有提到過,這些宇宙照通常不是它可見光波段下,真正我們肉眼所見的樣貌。而是選定特定波長後透過顏色校正,甚至將不同波段的照片疊合,才得到的結果。也就是說,選則不同的電磁波波段,或是採取不同的調色方式,得到的照片都會有不同風味。

所以如果你覺得這張淡麗的馬頭星雲不滿意,也有這張,特別強化氫元素的紅色光譜與氧元素藍色光譜後,成為一張猶如滅世風格,帶有點詭譎濾鏡的另一種美照,是不是跟剛才的氛圍完全不一樣呢?

馬頭星雲。圖/wikimedia

順帶一提,對我來說,一樣是星雲照片,韋伯望遠鏡校色出來的照片還是覺得比較好看。例如之前介紹過的,韋伯望遠鏡開光照之一的船底座星雲。還有原本是望遠鏡大前輩哈伯代表作,後來韋伯又重新翻拍的創世之柱,都更令人讚嘆不已,對比與彩度都高上許多,給人一種正在仰望廣闊宇宙的壯烈感。

韋伯望遠鏡所拍攝的船底座星雲。圖/wikimedia
創生之柱,左哈伯、右韋伯。圖/PanSci YouTube

我們更了解這個宇宙了嗎?

我們對於宇宙的瞭解還太少,目前宇宙中的已知物質,包括元素週期表上的所有原子,根據計算只佔宇宙質能的 5%,剩下的估計都是暗物質與和能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宇宙的奧秘就像一張複雜的拼圖,每拼上一小塊,都會給我們一些線索,猜測周圍的拼圖可能會是什麼。當拼的夠多,我們終有一天能得知宇宙整體的圖畫長什麼樣貌。恆星形成、星系演化方式、暗物質、暗能量等等,都各自是一塊塊重要的拼圖,唯有了解它們才能逐步得知暗物質與暗能量的奧秘。

舉例來說,暗物質所提供的重力在星系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最被科學界接受的冷暗物質(cold dark matter)模型,假設暗物質是由質量很大的粒子所組成,透過重力吸引聚集成許多小塊,小塊暗物質再彼此融合成更大的暗物質團塊,質量足夠大的團塊就可以吸引夠多的氣體,形成早期星系,之後再彼此融合成為更大的螺旋或橢圓星系。但透過數值模擬,科學家發現這個模型有些問題。理論上來說應該要有數百到數千個小衛星星系,繞行像銀河系這麼大的螺旋星系旋轉。但是天文學家實際上只觀測到約十個小星系繞行銀河系,這是著名的衛星遺失問題(Missing satellite problem)。

因此科學家又提出更多暗物質模型,比如與冷暗物質相對的熱暗物質(warm dark matter)模型,可以透過熱運動所產生的壓力抵銷重力,使得小暗物質團塊變得不穩定,從而解釋為何小星系的數量這麼少。除了熱暗物質以外,還有眾多的暗物質模型。但要證明哪個模型是正確的,就需要更多觀測數據與星系演化的模擬結果進行比較,才能得到答案。

不過看過歐幾里得望遠鏡傳回來的第一批照片,並了解其中代表的重要意義,就能充分感受到我們離解開這個謎團又更近了一步。還沒完,預計於 2027 年升空的羅曼太空望遠鏡(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與歐幾里得望遠鏡相同,都肩負研究暗能量與暗物質的重要任務。兩座望遠鏡將一同一個從可見光,一個從紅外線波段觀察大範圍宇宙,期待能為科學家帶來寶貴的數據,解開這盤旋好幾十年的謎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問問大家,在這批照片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張呢?

  1. 英仙座星系團,大尺度的宇宙圖像,原來長這樣。
  2. 螺旋星系 IC342,我們的鄰居竟然這麼漂亮,這麼具有螺旋力。
  3. 馬頭星雲,有層次感的星雲照,真的令人目不暇給。
  4. 更多你喜歡的照片,或希望我們來介紹的天文照片,分享給我們吧!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PanSci_96
1259 篇文章 ・ 23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秋季星空中一抹光亮:北落師門殘屑盤的觀測史——《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_96
・2024/01/19 ・4118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謝承安/ EASY 天文地科團隊成員,因喜愛動畫《戀愛中的小行星》開始研究小行星,現就讀臺大物理系。
  • 林彥興/清大天文所碩士, EASY 天文地科團隊總編輯,努力在陰溝中仰望繁星。
  • Take Home Message
    • 殘屑盤是恆星周遭的盤狀結構,由於北落師門殘屑盤離地球僅 25 光年,數十年來天文學家時常會藉由觀測它以了解殘屑盤的特性。
    • 去(2023)年韋伯望遠鏡的觀測結果與過去不同,顯示北落師門殘屑盤其實分成多個部分,更讓他們相信北落師門中有多個行星環繞。
    • 韋伯望遠鏡提供的影像還揭露許多來源未知的構造及現象,例如內側殘屑盤與內側裂縫等,都有待繼續探索。

北落師門(Fomalhaut)又稱南魚座 α 星,是秋季星空中著名的亮星之一。去年 5 月,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天文學家加斯帕(András Gáspár)為首的研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發表,他們藉由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簡稱韋伯望遠鏡),在北落師門周圍殘屑盤(debris disk)中首次發現了「系外小行星帶」的存在。韋伯望遠鏡拍下美麗的照片,也瞬間席捲各大科學與科普媒體的版面(圖一)。

圖一:韋伯望遠鏡在波長約 25 微米(μm)的中紅外線拍攝的北落師門影像,首次呈現北落師門殘屑盤中的三層結構。(NASA, ESA, CSA, A. Pagan (STScI), A. Gáspár (University of Arizona))

天文學家選擇北落師門作為目標並非偶然。半個世紀以來,北落師門一直是天文學家研究殘屑盤時的首選目標之一。韋伯望遠鏡的新影像為我們帶來什麼新發現?過去與現在的觀測方式又有什麼差異?本文將帶著大家一起回顧北落師門殘屑盤的觀測史。

行星相互碰撞後的殘屑盤

殘屑盤是環繞在恆星周遭,由顆粒大小不一的塵埃所組成的盤狀結構。如果讀者們聽過行星形成的故事,也知道行星是從恆星四周、由氣體與塵埃組成的「原行星盤」(protoplanetary disk)中誕生,那你或許會認為殘屑盤可能就是行星形成後剩下的塵埃。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恆星形成初期的數百萬年間,原行星盤中的氣體和塵埃會被恆星吸積或是吸收恆星輻射的能量後蒸發,同時也會聚集成小型天體或行星,這些原因都會使原行星盤消散。而殘屑盤則是由盤面上的小行星等天體們互相碰撞後,產生的第二代塵埃組成(圖二)。

圖二:殘屑盤想像圖(NASA/JPL-Caltech)

這些塵埃發光的機制主要有兩種。第一,塵埃本身可以散射來自母恆星的星光,從而讓天文學家能在可見光與近紅外波段看到它們。第二,塵埃在吸收來自恆星的星光之後,以熱輻射的形式將這些能量重新釋放。由於恆星的光強度與距離成平方反比,愈靠近恆星,塵埃的溫度就愈高,因此發出的輻射以近紅外線為主;反之,愈是遠離恆星,塵埃的溫度就愈低,發出的光就以中遠紅外線為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觀測目標:北落師門

北落師門殘屑盤的觀測始於 1983 年。當時,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的紅外線天文衛星(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 IRAS)發現北落師門在紅外線波段的亮度異常高,代表周圍很可能有殘屑盤圍繞。由於北落師門離地球僅約 25 光年,這項發現引起眾多天文學家的關注,並在未來數十年前仆後繼地拿出各波段最好的望遠鏡,希望藉此深入了解殘屑盤的特性。其中,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 HST,簡稱哈伯望遠鏡)、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 ALMA)與韋伯望遠鏡擁有非常好的空間解析度,因此能夠清楚地觀測殘屑盤的結構。

● 哈伯的觀測

2008 年, NASA 公布哈伯望遠鏡在 2004 與 2006 年對北落師門的觀測結果(圖三),讓天文學家首次清晰地看到北落師門殘屑盤的影像。這張照片是哈伯望遠鏡以日冕儀(coronagraph)在 600 奈米(nm)的可見光波段下拍攝,中間的白點代表北落師門的位置,而周圍的環狀亮帶正是因散射的北落師門星光而發亮的殘屑盤,放射狀的條紋則是日冕儀沒能完全消除的恆星散射光。除此之外,天文學家還發現有一個亮點正圍繞著北落師門運行,並認為此亮點可能是一顆圍繞北落師門的行星,於是將它命名為「北落師門 b 」。很可惜在往後的觀測中,天文學家發現北落師門 b 漸漸膨脹消散,到 2014 年時就已經完全看不見了。因此它很可能只是一團塵埃,而非真正的行星。

圖三:哈伯望遠鏡於 2008 年公布的北落師門。中間白點代表北落師門的位置,周圍環狀亮帶是因散射北落師門的星光而發亮的殘屑盤,放射狀條紋則是沒完全消除的恆星散射光。右下角亮點當時被認為是圍繞北落師門的行星,但很可能只是塵埃。(Ruffnax (Crew of STS-125);NASA, ESA, P. Kalas, J. Graham, E. Chiang, and E. Ki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 Clampin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Greenbelt, Md.), M. Fitzgerald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ivermore, Calif.), and K. Stapelfeldt and J. Krist (NASA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Pasadena, Calif.)

● ALMA 的觀測

ALMA 對北落師門的完整觀測於 2017 年亮相,他們展示出更加清晰漂亮的環狀結構,且位置與哈伯望遠鏡的觀測吻合。正如前面提到,殘屑盤中的塵埃溫度愈低,放出的輻射波長就愈長。因此 ALMA 在 1.3 毫米(mm)波段觀測到的影像,主要來自離殘屑盤中恆星最遠、最冷的部分。

圖四: ALMA 於 2017 年拍攝的北落師門殘屑盤,展示出清晰漂亮的環狀結構。(Sergio Otárola|ALMA (ESO/NAOJ/NRAO);M. MacGregor)

● 韋伯望遠鏡的觀測

最後則要來看去年韋伯望遠鏡所使用中紅外線儀(mid-infrared instrument, MIRI)拍攝的影像(圖五)。與之前的觀測不同,這次的影像顯示北落師門的殘屑盤其實分成幾個部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韋伯望遠鏡在 25 微米波段觀測到的北落師門殘屑盤。(NASA GSFC/CIL/Adriana Manrique Gutierrez;NASA, ESA, CSA, A. Pagan (STScI), A. Gáspár (University of Arizona))

首先,哈伯望遠鏡與 ALMA 之前就已觀測到的塵埃環,它的半徑約 136~150 天文單位(AU)、寬約 20~25 AU,而溫度則落在約 50~60 K,與太陽系的古柏帶(Kuiper belt)十分相似,因此被稱為「類古柏帶環」(KBA ring)。雖然在觀測上的溫度相似,但其實此塵埃環與北落師門的距離是古柏帶到太陽的四倍;不過北落師門光度約為太陽的 16 倍,根據前述提及的平方反比關係,才導致兩者的溫度相近。此外,在更外層名為「暈」(halo)的黯淡結構則對應古柏帶外圍天體密度較低的區域。

再來,韋伯望遠鏡還發現了更多未解的謎團:內側殘屑盤(inner disk)與中間環(intermediate ring)。其實早在本次韋伯望遠鏡的觀測之前,天文學家就已經從北落師門的光譜推測,北落師門的殘屑盤中除了存在前面提過的類古柏帶環之外,應該還有另一批更靠近恆星、溫度更高的塵埃,溫度與大小對應太陽系中的環狀小行星帶。但當韋伯望遠鏡實際觀測後,卻發現與太陽系的環狀小行星帶相比,北落師門有著相當瀰散的內側殘屑盤。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呢?目前天文學家也不清楚,仍待進一步研究。

最後,在類古柏帶環與內側殘屑盤之間,還存在著一個半長軸約 104 AU 的「中間環」,在太陽系中則沒有對應的結構,這項新發現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它的來源。

此外,雖然北落師門 b 最終被證實並不是一顆行星,但這並不代表北落師門旁沒有行星環繞。最初,殘屑盤的形成原因是由小行星等天體不斷碰撞所產生,經過不斷地碰撞合併,其實就有可能已經產生直徑數百到數千公里的行星。從北落師門的殘屑盤還可以推論,在內側殘屑盤與中間環之間可能有一顆海王星質量以上的行星,它就像鏟雪車般清除軌道上的塵埃,從而產生「內側裂縫」(inner gap)的結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天文學家也藉由數值模擬發現,如果僅考慮來自北落師門的重力影響,類古柏帶環應該要比觀測到的更寬才對。因此他們推測,很可能在類古柏帶環內外兩側有兩顆行星,像控制羊群的牧羊犬一樣以自身的重力限制塵埃移動,才產生了這麼細的塵埃環。

● 更多的殘屑盤觀測

北落師門雖然是一顆年齡僅4.4億年的年輕恆星,卻已經是一個擁有殘屑盤、形成行星的成熟恆星系統。而來自韋伯望遠鏡的最新觀測結果,無疑讓天文學家更深入地認識殘屑盤中複雜的結構,也更令他們相信北落師門系統中有多個行星環繞。

不過,北落師門系統仍舊有許多未解之謎。例如為什麼太陽系有著環狀的小行星帶,北落師門卻是瀰散的內側殘屑盤?在無數的恆星中,究竟是太陽系還是北落師門的殘屑盤構造比較常見?殘屑盤中是否有行星存在?如果有,在北落師門的演化歷史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這些問題都有待更多的觀測與理論模擬來解答。

在北落師門之後,觀測團隊預計將韋伯望遠鏡指向天琴座的織女星(α Lyr, Vega),以及位於波江座的天苑四(ε Eri),兩者都是離地球非常近且擁有殘屑盤的恆星。其中織女星的溫度與質量比北落師門更大,而天苑四的質量與溫度雖然比太陽小,卻有強烈的磁場活動。藉由觀測不同系統中殘屑盤的性質差異,並與太陽系進行對比,不僅能更加認識殘屑盤的起源、與行星的交互作用,更能理解我們自己的恆星系中,數百萬顆的太陽系小天體從何而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JWST 原始資料的處理過程影片介紹,非常值得一看!

  •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4 年 01 月號〉
  •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延伸閱讀

  1. Galicher, R. et al. (2013). Fomalhaut b: Independent analysis of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public archive data.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769(1), 42.
  2. MacGregor, M. A. et al. (2017). A complete ALMA map of the Fomalhaut debris disk.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842(1), 8.
  3. Gáspár, A. et al. (2023). Spatially resolved imaging of the inner Fomalhaut disk using JWST/MIRI. Nature Astronomy, 1–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707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