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三分鐘讓你和伊波拉混熟!

活躍星系核_96
・2014/11/26 ・4008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53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伊波拉也在西非蠢蠢欲動中。為了提供讀者最棒的防疫資訊,沃草的柳林瑋醫師、Re-lab的吳培弘與王成祥、三少二設計的張志祺,還有CDC的鄭皓元醫師花了數週心力,查閱各類文獻,經過多次討論製作出這份最棒的伊波拉資訊視覺畫圖表,希望各位朋友能夠廣為轉發分享!

最強的防疫除了堅強的醫護團隊,更重要的是民眾對於傳染病有正確的認識。讓我們一起攜手,準備迎擊這場伊波拉的挑戰!

6136_PHIL_scientists_PPE_Ebola_outbreak_1995

底圖來源:Scientists wearing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testing samples for the Ebola virus from animals collected in Zaire ~ 1995

自1976年在中非的薩伊(現今的剛果共和國)和蘇丹爆發第一次的伊波拉病毒感染以來,伊波拉病毒已經陸續在非洲爆發過近二十次的大小流行,然而此次在西非爆發的伊波拉病毒疫情,除了是第一次在西非爆發的大規模疫情之外,也是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疫情。以往的疫情感染少則數十人,多則三四百人後即消退,但此次西非疫情,在短短三個月內即突破五百人,之後急速增加,至今更是突破一萬五千人,同時疫情還沒有明顯改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在八月已宣布此次西非伊波拉疫情為「國際間重要公共衛生事件」,號召世界各國幫忙投入防疫,否則放任這把火繼續燒下去,遲早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受到影響,即使遠在東南亞的台灣,也不見得可以完全避免被此一風暴波及。

【參考資料】

3

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初期症狀特異性不高,掉以輕心延遲就醫的結果,往往是病情快速惡化後一發不可收拾,死亡率高達70%。

也因此,疫情發生的初期,並不容易第一時間就確認是伊波拉病毒所造成的疫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9伊波拉病毒主要是「接觸病人體液」而被感染,不會藉由空氣傳染,不容易大規模流行。主要傳播方式為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或其屍體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是間接接觸被感染者體液污染的環境而感染。不會經由空氣、食物或水傳播。院內感染之情況頗為常見,原因多為醫護人員未適當配戴個人防護裝備。

【參考資料】

 

 

4伊波拉病毒感染事實上並不是一個新的病,已被人類發現近四十年(1976年發現),我們已累積足夠認識,以往稱為伊波拉出血熱,疫情發生時致死率可達50%-90%不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歷史上的伊波拉病毒疫情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邊緣村,此次疫情是擴散到人口密集市區,也是史上最大規模一次的疫情爆發。

伊波拉病毒屬於絲狀病毒的一種,宿主為果蝠,到目前為止共有五個亞種被發現,其中三種曾引起人類疫情爆發,本次西非疫情為最常出現疫情爆發,也是致死率最高的亞種「薩伊型」所引起。

雖然殺傷力強,但伊波拉病毒具有套膜,在環境中的存活力並不是特別堅強,標準的消毒方法即可有效的殺死伊波拉病毒。也因此,謹慎的使用個人防護設備和執行環境清消,是對付伊波拉疫情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

雖然在西非疫情疫情失控之後,許多藥廠紛紛加速了疫苗研發的腳步,但目前暫時還沒有已完成研究的疫苗能夠預防伊波拉病毒感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5伊波拉病毒潛伏期為2-21天,在出現症狀之前,病人並不真正具有傳染力。

然而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初期症狀主要有:高燒、頭痛、肌肉痛,常見腸胃道症狀如嘔吐、腹瀉、腹痛。初期並不是十分容易辨識。

因此,相關的接觸史及旅遊史十分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6疾病邁入後期後,開始出現出血症狀(約一半的病人會有),如點狀出血、流鼻血、瘀血、瘀傷,嚴重甚至如腸胃道出血、休克,末期重症者會出現多重器官損傷,併發器官衰竭後死亡。

【參考資料】

 

 

7伊波拉病毒真正的來源不明,目前認為自然環境中最可能的宿主為果蝠,會傳染到人類身上導致之後的疫情爆發,源頭常為人類直接接觸動物宿主或被感染的動物,如猴子或猩猩等後也跟著被感染後發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次西非疫情的源頭目前推測可能是在幾內亞靠近獅子山與賴比瑞亞邊境,三國交界附近的一個小村莊中開始,也可能是因為和野生動物的接觸而被感染。但因為西非並不是之前伊波拉病毒疫情常出現的地方,因此等到大家發現這波疫情其實是由伊波拉病毒所引起,已經是疫情發生並慢慢散布出去的幾個月後了。

目前疫情最嚴重的仍以一開始的西非三國為主:幾內亞,獅子山,和賴比瑞亞。幾內亞的鄰國馬利最近開始出現零星個案,後續疫情是否會繼續延燒也值得關注。

伊波拉病毒會持續在非洲出現零星流行,有其社會及文化上的意義。例如當地經濟水準極低,無法完全脫離和野生動物會有接觸的生活方式(狩獵,採集,打野味);會接觸屍體的葬儀文化;衛生醫療體系的不足。

伊波拉病毒感染需要很好的支持性治療,照顧的醫護人員需要完善的防護裝備,阻止疫情擴散需要非常多的公衛人力投入,此次疫情會迅速擴大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為流行爆發在人口較多的首都,在一開始輕忽的狀況下,病人數量短時間內累積到當地的衛生醫療體系難以負荷的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8反觀台灣,相對來說是風險較低的國家,其原因有二:

第一,台灣與西非雖有交流,但人數不多。旅客往來最頻繁的,還是歐洲跟美國,這些才是風險最高的國家。但中國與非洲國家貿易往來日漸密切,也依舊不容輕忽。

事實上台灣每個月跟西非疫區國家的往來人數不到10人,在這些國家紛紛實施出境管制的狀況下,真正會接觸到伊波拉病人的機會極低。

其次,台灣相較西非,醫療及防疫體系相對完善,在SARS的慘痛經驗後,政府與民間合作建立了完整的防疫體系和應變準備,不僅在H1N1大流行時展現了亮眼的成績,後來又經過H7N9的考驗,相信即使伊波拉病毒出現,在做好準備的狀況下,也能夠像是奈及利亞和塞內加爾一樣,有效地把可能的流行爆發阻絕下來。

【參考資料】

 

 

10即使如此,還是有賴於每個人的瞭解與合作,才夠一起把伊波拉病毒的風險降到最低,身為一個台灣人,現階段我們能做的有:

  1. 掌握疾管署的旅遊風險警告:幾內亞、賴比瑞亞及獅子山等3國的旅遊警示為第三級:警告(Warning),如非必要不要前往該地區。
  2. 如果非不得已得前往疫區,盡可能不要接觸病人或野生動物,並注意個人衛生與適當防護。
  3. 從疫區回國,有相關旅遊史、接觸史的民眾,若在返國21天內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千萬記得打1922疾管署防疫專線,會有專人協助你就醫。若已自行就醫,務必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接觸史。

【參考資料】

 

 

11由於伊波拉病毒感染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若是一時輕忽就極為可能造成進一步的流行爆發,因此每個人都能夠對伊波拉病毒有基本的認識,對現在世界上的疫情能夠有即時的更新和掌握,事實上是防疫工作很關鍵的一點。

要成功阻止傳染病的流行,每個人的參與都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吧!疾管署的網站隨時都會更新疫情的第一手消息,三不五時上去更新最新訊息,你的一小步,就是防疫的一大步!

【參考資料】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人體吸收新突破:SEDDS 的魔力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5/03 ・1194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紐崔萊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營養品的吸收率如何?

藥物和營養補充品,似乎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關鍵分子,可能無法全部被人體吸收?那該怎麼辦呢?答案或許就在於吸收率!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團吧!

你吃下去的營養品,可以有效地被吸收嗎?圖/envato

當我們吞下一顆膠囊時,這個小小的丸子就開始了一場奇妙的旅程。從口進入消化道,與胃液混合,然後被推送到小腸,最後透過腸道被吸收進入血液。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其實充滿了挑戰。

首先,我們要面對的挑戰是藥物的溶解度。有些成分很難在水中溶解,這意味著它們在進入人體後可能無法被有效吸收。特別是對於脂溶性成分,它們需要透過油脂的介入才能被吸收,而這個過程相對複雜,吸收率也較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有聽過「藥物遞送系統」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開發了許多藥物遞送系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自乳化藥物遞送系統(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簡稱 SEDDS),也被稱作吸收提升科技。這項科技的核心概念是利用遞送系統中的油脂、界面活性劑和輔助界面活性劑,讓藥物與營養補充品一進到腸道,就形成微細的乳糜微粒,從而提高藥物的吸收率。

自乳化藥物遞送系統,也被稱作吸收提升科技。 圖/envato

還有一點,這些經過 SEDDS 科技處理過的脂溶性藥物,在腸道中形成乳糜微粒之後,會經由腸道的淋巴系統吸收,因此可以繞過肝臟的首渡效應,減少損耗,同時保留了更多的藥物活性。這使得原本難以吸收的藥物,如用於愛滋病或新冠病毒療程的抗反轉錄病毒藥利托那韋(Ritonavir),以及緩解心絞痛的硝苯地平(Nifedipine),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除了在藥物治療中的應用,SEDDS 科技還廣泛運用於營養補充品領域。許多脂溶性營養素,如維生素 A、D、E、K 和魚油中的 EPA、DHA,都可以通過 SEDDS 科技提高其吸收效率,從而更好地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藥品能打破過往的限制,發揮更大的療效,也就相當於有更高的 CP 值。SEDDS 科技的出現,便是增加藥物和營養補充品吸收率的解決方案之一。未來,隨著科學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會有更多藥物遞送系統 DDS(Drug Delivery System)問世,為人類健康帶來更多的好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7 篇文章 ・ 30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2

1
0

文字

分享

2
1
0
物理學家說,公車的窗戶開這幾扇才通風
胡中行_96
・2023/01/09 ・1777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流感盛行的嚴冬,您可曾為了開窗與否,天人交戰?還是在搭公車的時候,選擇開走道對面的窗戶,凍死別人,造福自己?通風能降低感染空氣傳播疾病的風險,但交通工具的窗戶到底要怎麼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墨西哥物理學團隊發揮所長,在 2022 年 12 月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推薦開公車窗戶的方法。[1]

公車模型

COVID-19 疫情期間,防疫資訊滿天飛。因為事關人命,「♪ 雖然我曾經這樣以為/♪ 我真的這樣認為」,並不能做為給予建議的理由。許多公衛措施的效益,例如: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等,都被嚴厲地以科學的方法檢視。這群墨西哥物理學家著眼於通風的機制,想瞭解到底挑哪個位置的窗戶,打開多少扇,對公車內的空氣品質最好。當然,他們並未唱著林憶蓮的〈為你我受冷風吹〉,親自搭車實測,被風吹到掉眼淚;而是打造了一台小模型來實驗,再以電腦模擬運算。[1, 2]

公車模型:A 是風速計;S 為二氧化碳偵測器;窗戶被黑虛線框出;二氧化碳則由中央車底灌入。圖/編輯自參考資料 1,Figure 1b、8a和8b。CC BY 4.0)

他們參考一輛 9.92 x 2.5 x 2.2 公尺,地板內側離路面 0.4 公尺的實體公車,打造出約 1/10 大的壓克力模型。如圖所示,車體透明,僅窗戶用黑色虛線框出,方便觀察;裡面有二氧化碳偵測器(CO2 sensor)、風速計(anemometer);以及可裝卸的 3D 列印乘客,方便創造空車和滿載等狀態。由於假人不會呼吸,所以得從模型的中央車底灌入二氧化碳,代替真實的吐氣。測試氣流時的車速,則主要設定在每小時 50 公里。[1]

實驗項目

這個實驗從下列兩個角度,來探討通風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開啟的窗戶數目:從不開窗、開 2 扇或 4 扇,到全部開啟等,都嘗試一輪。[1]
  2. 窗戶的位置:一般常見的公車,窗戶都是開在車體兩側,也就是乘客座位的旁邊。不過,科學家在模型的車頭,挖了 2 個長方形的氣窗,看看這種設計的效果又是如何。[1]

實驗結果

研究團隊發現,在一般擁有左右兩排窗戶的公車上,氣膠(aerosols,又稱「氣溶膠」或「懸浮微粒」)的擴散與排出,均受車內負壓造成的吸力驅動。打開 4 扇,也就是左右各 2 扇窗戶最通風;全開也不會加快氣膠排散,或減少累積。氣流促使氣膠向車頭聚集;有些從前面離開的氣膠,會由後面的窗戶回流;而氣膠在車裡停留的時間,平均為 6 分鐘。不過,當科學家拿出他們改造的新型公車,馬上就超越了傳統公車開 4 扇窗的成效。[1]

有別於市面上常見的款式,這種新型公車的前方擋風玻璃,靠近車頂處,多了兩個氣窗。如下圖所示,公車移動時,前方氣窗會進氣,產生一股推力帶動通風,而不再仰賴車內負壓的吸力。空氣從前方灌入,通過座位區域,再由車尾原本就設在兩側的窗戶出去;不像開 4 扇的,氣流無法完全貫穿車體。[1]

左:一般有兩排窗戶的公車;右:車頭設氣窗的新款公車。圖/參考資料 1,Figure 1c(CC BY 4.0)

以公車滿載 50 人的狀況為例,車速每小時 50 公里時,新款公車內的通風換氣速率,為每人每秒 100 公升;遠高於英國急難科學顧問團(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of Emergencies,簡稱SAGE),在 COVID-19 疫情期間建議的 8 至 10 公升。就算行車速度只有每小時 9 公里,也還能符合 SAGE 的標準。同時,車內氣膠的總量減少,在車速每小時 50 公里的狀態下,滯留的時間降至 50 秒。[1]

公車向左行駛時,開不同窗戶的通風情形。影/參考資料 1,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2(CC BY 4.0)

尚待研究的變因

既然新款公車這麼通風,何不趕快上市?上述實驗未涵蓋的數個變因,其實仍有待探究。比方說,3D 列印的假人沒有體溫,真實的公車坐滿活人乘客時,車內的溫度可能較高。如果再考量各地天候,造成的車外氣溫差異,這裡關於氣體流動的結論,便不見得適用。[1]更何況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市區,開窗搞不好會弄得灰頭土臉,大概也無益於呼吸功能。假如將來臺灣除了密閉且附空調的公車,也有這種墨西哥的新式車款,身為乘客的您,會想搭哪一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Alexei Pichardo-Orta F, Luna OAP, Cordero JRV. (2022) ‘A frontal air intake may improve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in urban buses’. Scientific Reports, 12, 21256.
  2. 滾石唱片ROCK RECORDS(01 JUN 2012)「林憶蓮Sandy Lam【為你我受冷風吹 Suffer for you】Official Music Video」YouTube.
所有討論 2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1

4
0

文字

分享

1
4
0
食品業者如何在 COVID-19 染疫風險中,兼顧食品安全?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_96
・2022/01/18 ・312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過去的兩年,食品業者都在努力對抗 COVID-19,避免員工染疫,同時持續種植、製造及銷售食品,並且努力維持食品安全倡議與計畫。這是全球性的挑戰,台灣也是如此。無法遠端上工的食品業者們,如何兼顧防疫,讓食品能夠安全生產呢?

圖片來源:s_kawee

食物中毒的汙染源頭,比供膳場所更前端

食媒性疾病(Foodborne illness,俗稱食物中毒)是全世界持續發生的議題,而且在一些情況下會產生危機,以台灣來說:

  • 根據 Surveilla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Taiwan(Medicine, February 2021)的研究,在 2014 到 2018 年間,食物中毒事件患者數為 26,847 人,平均每年有 5,370 人。
  • 2019 年,台灣有 503 件食物中毒案件,患者數為 6,944 人,創下 23 年來新高。
  • 2020 及 2021 年已發現有許多食物中毒的攝食場所是發生在學校,2020 年,台中市的三所不同學校,共有 130 名學生發生食物中毒;新北市的一所國小有 106 名學生及教職員因為有食品中毒症狀 (food poisoning symptoms)被送往醫院。

雖然學校及供膳之營業場所已被列為食物中毒的主要重點,但汙染的源頭需要追溯到更前端的食品供應鏈(supply chain),這表示食品安全在食品生產及配送等各個層面的重要性。

但是食品公司要如何確保食品安全與如何保護員工免於 COVID-19 感染之間取得平衡,尤其居家工作(work-from-home)這個選項,對食品產業來說是不切實際的。

在保護員工的前提下,讓食品安全生產

在疫情流行期間,艾奇森集團 (The Acheson Group, TAG) 持續與客戶合作,幫助客戶在食品安全及保護員工進行食品生產間取得平衡,以下是對 COVID-19 防護措施之一些建議,同時亦可遵守食品安全規範。

COVID-19 防護措施:與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應對,是一個全新的挑戰,COVID-19 是一種未知的疾病,這使得大家更難知道要如何好好的保護員工及民眾。但隨著我們對這個病毒的了解越多,就能了解病毒在工作場所傳播的風險,我們以金字塔管制階層(Hierarchy of Controls Pyramid,詳見圖一)為基礎,開發一個降低風險的策略 (Risk Mitigation Strategy),這種管制階層的建立可以降低在工作場所傳染或傳播疾病的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些管制措施中,業者可以採用 4 種基本但必須的規範,能保護員工又可確保營運持續性(business continuity):

  1. 員工健康檢查:員工抵達後,每天定期量測體溫,並詢問員工目前的健康狀況、旅遊史及密切接觸者,問題要包括在過去 24 小時內有無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嗅覺或味覺喪失 (anosmia)、疲倦或疲勞、喉嚨痛、頭痛、腸胃道疾病,如腹瀉(diarrhea)等,並詢問該員工是否在出現症狀前 48 小時內,接觸過有 COVID-19 症狀的人或已確診患有 COVID-19 的人。
  2. 社交距離:員工之間保持 2 公尺的社交距離,區隔有助於防止已受 COVID-19 感染的人傳染給其他員工,雖然在廠房內難以進行,但公司可以採用輪班方式及錯開休息時間、減少休息室椅子數量、盡可能增加設置格欄(placing barriers)、增加生產班次或放慢生產線速度等策略,讓員工之間的距離可以拉遠,也可以在廠房周圍張貼海報,提醒員工要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
  3. 個人衛生:勤洗手並避免碰觸臉、鼻子、眼睛和嘴巴,可以減少 COVID-19(與其他疾病)的傳播,若能同時做到上述兩者,即使我們手不小心接觸到傳染性飛沫,也可以確保不會轉移到鼻子、眼睛和嘴巴。洗手要用肥皂及水至少 20 秒,如果無法執行,要使用酒精含量至少 60% 的洗手液,如果手已經明顯弄髒了,要先用肥皂及水洗手,再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4. 口罩:儘管戴口罩的文化在台灣已經根深蒂固,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廠房內以及戶外群聚時,戴口罩有助於減少病毒的傳播。口罩的選擇要有兩層或多層緊密編織、透氣、可清洗的不織布(fabric),如棉或亞麻;第三層(中間層) 是過濾型的不織布,如聚丙烯不織布,可以增加防護力。重點是口罩的貼合度及過濾性(而不是增加層數),口罩大小要夠大,至少可以完全覆蓋鼻子及嘴巴,且緊密貼合臉的兩側、沒有縫隙,而且仍然能夠輕鬆的呼吸。

若能強制執行上述策略和管制階層中的其他策略,將有助於降低 COVID-19 的傳播,以及因為受 COVID-19 感染而導致員工缺勤。

「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關鍵

食品安全:台灣在 2016 年制定的食安五環政策,與美國的食品安全法規有一些相似之處,尤其是著重於可追溯性(traceability)的「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系統」,不論是在美國、台灣,以及全世界,我們發現食品鏈(food chain)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關鍵,上述提到的,台灣學校食品中毒案件也證明其重要性,雖然汙染源可能發生在學校,但也可能是從食品供應鏈中被帶入,所以要了解汙染發生在哪個環節,才是預防和去除汙染源的關鍵。

雖然可追溯性在台灣和美國都不是新的策略,但在疫情期間更顯重要,供應商也面臨一些挑戰,食品製造商、零售商和餐飲業者要確保他們的供應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盡可能達到健全及徹底落實。

食品業者應保持關注其他食品安全領域包括:

  • 環境監測及管制:環境管制計畫 (Environmental Control Program, ECP)是客製化系統(customized system)的規範,有助於降低加工環境中的汙染風險,包括遵守一般作業規範、良好的衛生(proper sanitation)、製程管制(process controls)、預防維護(preventive maintenance)和矯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s),並確保上述這些措施皆符合法規要求。
  • 回收及危機處理之管理:即使在良好的情況下,食品汙染仍然會發生,所以產品回收也會發生,做好產品回收的準備,不僅保護消費者,更是對品牌的保護。尤其是在一些危機情況,譬如疫情期間,業者如何管理產品回收,取決於業者對產品回收的準備情況。
  • 過敏原:2016 年,台灣將食品過敏原標示規範,從 6 項主要食品過敏原,增加為 11 項,施行日期剛好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高峰期(2020 年 7 月),所以很容易被忽視,但重要的是,所有食品公司都必須備製好系統性的過敏原檢測及管制規範,這不僅是為了確保符合法規規範,更是要保護消費者。
  • 法規及全球標準:每個國家皆有特定的法規規範食品業者,但是在全球競爭下,業者通常還需要遵守全球標準,例如全球食品安全倡議  (Global Food Safety Initiative, GFSI),其中許多標準在疫情期間臨時進行調整,以符合各國「宅在家(stay-at-home)」的規範,但是,隨著許多地區的疫情開始趨緩,完整的標準規範將恢復施行,許多業者需要重新評估操作情況,以確保在面對 COVID-19 的同時,沒有遺漏任何重點。

雖然臺灣在2021年中出現 COVID-19 病例增加,目前在民眾努力配合下疫情逐漸趨緩,但對食品安全的需求會持續管制。因此,業者必須要在 COVID-19 與持續性食品安全議題間取得平衡,以確保可保護員工、消費者,以及業者本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文獻

  1.  Surveilla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Taiwan(Medicine, February 2021)
  2. 食安五環政策
  3. 供應鏈風險評估及管理
所有討論 1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_96
28 篇文章 ・ 8 位粉絲
創會於2013年,這是一個同時能讓產業界、學術界和公領域積極交流合作及凝聚共識的平台。期望基於科學實證,探討營養、食品安全、毒理學、風險評估以及環境的議題,尋求最佳的科學解決方法,以共創全民安心的飲食環境。欲進一步了解,請至:ww.ilsitaiw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