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改變社會 — 教你用電腦做公益!

昱夫
・2014/10/11 ・182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59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是不是常常有滿腔熱血想做公益卻苦無方法?常常坐在鍵盤前卻不知到底怎樣可以讓社會變得更好?你有想過,用電腦也可以做公益嗎?電腦與智慧型裝置現在幾乎已是家家必備的電器(好像很少人會以「電器」稱呼它們),但我們不可能一天24小時都在使用,當它們被閒置時,其寶貴的運算能力就浪費了;有企業提出「用電腦做公益」企劃,希望大家能貢獻自家電腦的部分運算能力,共同來完成許多醫藥、社會福利相關研究的計算,一同成為電腦公益大師吧!

IBM “World Community Grid” 一系列計劃最核心的想法,就是將個人計算機的閒置時間提供給巨量的科學運算,幫助處理以往單機無法處理的巨量數據,進而將研究結果回饋於社會用途,像是研發新藥、氣候變遷模擬、能源問題計算⋯⋯等等。目前正在執行的幾項主要計劃,包含針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在能源、農業面向上找出應對方法;針對癌症病童,尋找蛋白質藥物;運用大量計算資源,篩選分析光化學物質,尋求低成本高效能的太陽能材料;另外像是對各類癌症與愛滋病藥物,也都有各自的專案正在執行。

人人都可負擔的太陽能

能源問題,絕對是當今最重要的議題之一,生活於能源世代的我們,無可避免的必須正視石化能源終會枯竭的事實,尋求再生能源發展更是刻不容緩的挑戰。然後到底什麼樣的新材料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能呢?

在尋找能夠有效吸收陽光、儲存能量、轉換為電力的材料上,IBM計劃使用計算化學,透過理論模擬分析資料庫中最適合作為太陽能光敏材料與燃料電池中高分子膜的分子,並確定如何才能最有效設計製程開發產品;過程中,仰賴著World Community Grid提供的大量運算資源,研究人員可以執行分子結構及電子組態計算,進一步了解候選分子的各項性質(包含力學、光化學等等),經由大資料庫篩選,從而找到最適合的對象材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癌症腫瘤標記研究(Cancer marker)

癌症一直是全世界最可怕的病痛之一,當細胞不受控制地增生,甚至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死亡帶來的威脅也越來越大。不正常的生理機制往往來自於環境或遺傳上的變異,而這些變異可以透過分析身體組織內的一些腫瘤標記(tumor markers, 像是DNA和某些蛋白質)得到了解,腫瘤標記的觀察可以提供我們對於癌症生長的資訊,進一步搭配適合的療法做治療。

World Community Grid的大型運算系統,能夠分析數以萬計的病理數據,透過比對各病患間的腫瘤標記與其病症,科學家便能建立出ㄧ套完整的標記-症狀-療法對照資料庫。將來若是成功,便能實現「個人化療法」的可能性(不同病患依照其腫瘤標記的樣式選擇最適合他的療法),對於醫學研究也有極大的貢獻。

在家也能對抗愛滋

聯合國愛滋計劃署(UNAIDS)估計,於2004年全球約有4千多萬人感染HIV,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目前也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手段能完全根治愛滋病,只能透過藥物試圖延長病患生命。在藥物的開發上,我們主要利用化學模擬計算,依據分子結構來判斷是否能夠抑制HIV病毒,舉例來說,假設希望攻擊的目標是HIV蛋白酶,這是ㄧ種與HIV病毒生長的關鍵分子機器(molecular machine),若能成功開發出對應的蛋白酶抑制劑,便可避免愛滋病的發作;利用分子計算,科學家可以尋找出具有正確分子結構與化學特徵的候選藥物,再從中挑選符合成本與製程的方法來合成,這比起亂槍打鳥式地嘗試來得有效多了!

除了尋找分子結構外,在藥物設計中還需要考慮候選藥物與目標蛋白質的結合,要如何使藥物分子精準地攻擊病毒的要害,甚至配合病毒的變種進行藥物的改變,亦是很重要的問題。World Community Grid針對上述挑戰提供了計算資源,透過演算程式的改進與效能的增加,期望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為愛滋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篇文章中僅僅舉了幾項透過「捐」出運算資源創造公益的例子,看了這些後可以理解,其實公益這件事,真的並不侷限傳統形式上、地域上、甚至網路與現實間的限制,透過自己的電腦運算資源,我們也可以對於公益的科學研究目標作出貢獻。科學,不只是人們探尋知識的領域,也是幫助人群、創造公眾利益的途徑!

想親身試試了嗎?See how it works~

參考資料:

文章難易度
昱夫
57 篇文章 ・ 2 位粉絲
PanSci實習編輯~目前就讀台大化學所,研究電子與質子傳遞機制。微~蚊氫,在宅宅的實驗室生活中偶爾打點桌球,有時會在走廊上唱歌,最愛929。

4

9
5

文字

分享

4
9
5
超乎想像的運算力:量子電腦時代來臨,幾件你需要知道的事
科技大觀園_96
・2021/08/14 ・4039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大學 IBM 量子電腦中心主任張慶瑞表示,IBM 希望 15 年內讓量子位元數突破千萬,屆時傳統電腦耗費「萬年」才能計算的線性代數難題,量子電腦在數分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現在密碼學的系統必須調整,立即進入「抗量子」時代。

為什麼「量子電腦」像隻巨獸般無所不能呢?難道它是「超級電腦」的加強版,由更多的位元組成嗎?不是的,傳統電腦和量子電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資料處理形式。

IBM量子電腦的內部構造,上面的一根根的都是同軸電線。(圖/flickr IBM Q,https://www.flickr.com/photos/ibm_research_zurich/32390815144/in/album-72157663611181258/)
IBM量子電腦的內部構造,上面的一根根的都是同軸電線。(圖/flickr IBM Q,) 

神秘的量子行為,連愛因斯坦都無法接受 

傳統電腦以位元(bit)的形式處理資料,每一個位元會在兩種狀態中切換, 這兩種狀態被標為 0 和 1;量子電腦則用量子位元(qubit)來做, 它可以 0、1 的線性組合的疊加態。 

量子位元在疊加態(superposition)時,張慶瑞主任表示,假如把位元的位置以球體標示,南、北極位置分別代表 0 和 1,傳統電腦的位元只能在兩極之間切換,但若是量子位元疊加時,它能在二維球面上任何位置,不限於南北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傳統電腦與量子電腦的位元差別。(圖/沈佩泠繪)
傳統電腦與量子電腦的位元差別。(圖/沈佩泠繪) 

量子電腦的具體表現,可以用「翻硬幣」的量子博弈遊戲來想像,一個黑盒子中有一枚硬幣,你跟電腦輪流去黑盒子裡翻硬幣,你可以選擇翻或不翻,你和電腦都不會知道彼此對硬幣做了什麼,數輪下來,打開盒子如果是人頭朝上就是你勝,反之就是電腦勝。

張慶瑞表示,如果是古典博弈,你跟古典電腦的勝率各是一半一半,因為古典行為只有翻或是不翻,位元只能以 0、1 兩種方式呈現;但量子電腦不一樣,它在黑盒子裡可能不直接翻成正或反面,而可能是將硬幣「轉動」起來,而這個量子轉動,不懂量子策略的人無法察覺。最後,只要你一開蓋觀測,硬幣就會變成反面朝上,量子電腦勝率達百分之百。

這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對吧!連愛因斯坦也難以接受量子力學,他曾說:「是不是只有當你在看它的時候,月亮才在那裡呢?」這個奇怪問題點出「量子行為過程無法被觀測」的神秘性質。沒有人知道在黑盒子裡,量子電腦到底對硬幣做了什麼事情,量子具體處在什麼位置,只要我們一觀測,量子疊加和糾纏等行為便會消失,量子就恢復古典粒子行為。

「要了解這個現象,恐怕要讀個十幾年物理學了。但現在量子電腦都被製造出來,你不如就接受它、用它吧!」張慶瑞笑著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大IBM量子電腦中心主任張慶瑞曾至IBM參訪與量子電腦合照。(圖/張慶瑞提供)
臺大 IBM 量子電腦中心主任張慶瑞曾至 IBM 參訪與量子電腦合照。(圖/張慶瑞提供) 

量子糾纏 帶來雙指數成長的計算能力

量子的神秘力量不只如此,當粒子處於量子狀態時會有糾纏的特性,又稱為「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如同字面上的意思,「糾纏」指的是數個量子綁在一起成為命運共同體,張慶瑞提到,這就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彼此的狀態會連動,力量還能夠加乘,同時處理不同於古典電腦的計算。

大家都聽過「摩爾定律」(Moore’s law),指的是積體電路上容納的電晶體數量,每隔兩年便會增長一倍,大致說明電腦運算能力會呈指數型的成長,即 2¹ 、2²、2³ 。不過,張慶瑞表示,纏繞特性會讓量子電腦的計算能力以「雙指數成長」,即 2、2、2,這是今年Google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 Hartmut Neven 所提出的,又稱為 “Neven Law” [註1]

去年世界最快超級電腦 Summit 每秒能夠執行 20 億億次(2*1018)的浮點運算,它的非揮發性記憶體(NVRAM)達 800GB(gigabyte,10億位元組) [註2]。但張慶瑞提到,如果能控制量子彼此糾纏,並經過運算的除錯程序,量子電腦就能以 40 個左右邏輯量子位元,達成「兆」位元(1012)才有的運算能力,目前一般認為一個有除錯功能的邏輯量子位元,可能需要一千到一萬左右的物理量子位元組成。

「這很難做到!」張慶端表示,目前 IBM 開放 5 個量子位元供大眾使用,只有兩位元糾纏而已,臺大與 IBM 合作可使用 20 個量子位元,也沒有全部位元糾纏。今年十月 IBM 53 個量子位元的新機器即將上線,預計有 16 個量子位元可以直接糾纏 [註3]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左上是IBM 20qbits系統,圖下是50qbits系統示意圖,可以發現量子位元沒有全部彼此互聯,圖右上則是量子處理器的封裝照。(圖/flickr IBM Q,https://www.flickr.com/photos/ibm_research_zurich/38270974841/in/album-72157663611181258/)
圖左上是 IBM 20qbits系統,圖下是 50qbits 系統示意圖,可以發現量子位元沒有全部彼此互聯,圖右上則是量子處理器的封裝照。(圖/flickr IBM Q

 張慶端進一步解釋,量子難以糾纏是因為粒子是很難達到量子狀態,即便達到量子狀態,要長時間控制它也不容易,像 IBM 就採超導體材料製造量子位元,並以微波控制位元,但超導體必須在接近絕對零度(-273.15℃)的嚴苛環境下運作,亦有相干狀態壽命短等許多問題待克服,目前各國科學家還在尋求不同方式突破,主要當然政府也砸錢支持才會有突破。

為了維持超導體的低溫,量子電腦下方會裝設稀釋冷凍器。(圖/flickr IBM Q Credit: Graham Carlow,https://www.flickr.com/photos/ibm_research_zurich/26774588908/in/album-72157663611181258/)
為了維持超導體的低溫,量子電腦下方會裝設稀釋冷凍器。(圖/flickr IBM Q Credit: Graham Carlow) 

量子電腦的應用:量子通訊、量子金融  

目前世界上量子電腦商業運轉的進程是 IBM 量子電腦 53 位元,去年(2018)Google 發表 72 位元的量子處理器,但並未提供大眾使用。張慶瑞表示,量子電腦至少要 500 位元以上才能逐漸顯現威力,並進入量子優勢的階段。儘管量子電腦離商用還有段距離,不過現階段量子科技已在量子通訊及軟體應用上百花齊放呢! 

IBM量子電腦實驗室,電腦裝在白色的罩子中受保護。(圖/flickr IBM Q,https://www.flickr.com/photos/ibm_research_zurich/38296273694/in/album-72157663611181258/)
IBM 量子電腦實驗室,電腦裝在白色的罩子中受保護。(圖/flickr IBM Q

張慶瑞提到,糾纏的量子之間,當一方狀態改變,另一方也會跟著變,所以開發量子網路系統就能增加訊息傳遞效率,因為知道一方的內容,就能得知另外一方的訊息。再者因為量子不可測量的性質,如果以量子作為秘密鑰匙,任何嘗試取得密碼的行為,都會造成量子狀態改變,因此可確保通訊無法被竊聽。

軟體開發以及應用部分正是「臺大 IBM 量子電腦中心」主攻的部分,張慶瑞提到今年在科技部支持下與 IBM 合作成立量子電腦中心,提供臺灣學界連接進入 IBM Q 系統的服務平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 IBM 提供 20 個量子位元供臺灣的學術界成員使用,主要著墨的部分有兩類,一是處理基礎物理和化學的計算問題;二則是解決特定問題,尋找最佳解,例如:貨車要跑 100 個地點配送貨品,如何配送最有效率;工廠進出貨如何管理最有效率,金融最佳投資與風險控管等。

「現今 70% 量子電腦相關的新創公司,都只針對一個特定問題來研究與發展量子電腦解決方案。」張慶瑞表示,量子電腦最適合解複雜和大數據的難題,量子人工智慧、量子金融與區塊鏈都是很熱門的題目,

根據 IBM 報告估計,他們期待在 15 年後能進入千萬量子位元時代,也就是有超過 1000 個除錯的邏輯量子位元。屆時不用量子電腦就會喪失競爭力,因此即便現在硬體還不到位,新創公司也要搶奪先機、申請專利。

「我現在常跟大學生開玩笑說,你們及你們的下一代,應該無法脫離量子電腦了!五十歲以上可以不學,但是 20 歲以下必須要立刻開始。」張慶瑞坦言,這兩年大家才驚覺量子電腦的時代即將來臨,但大多並不重視,就如同 1968 年個人電腦剛出現一樣,當時並不知道現在會有人手多機的世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BM 5位元的量子晶片(圖/flickr IBMQ,https://www.flickr.com/photos/ibm_research_zurich/26093923343/in/album-72157663611181258/  )。
IBM 5 位元的量子晶片(圖/flickr IBMQ )。 

在家就能用量子電腦了!跟上前沿科技的第一步 ,從學寫量子電腦程式開始

IBM 在 2016 年就推出 IBM Q5 五位元量子電腦,供大眾在線上體驗量子電腦,在家就可以在 IBM Q Experience上註冊帳號,雲端連線使用它了!

至今全球約有 18 萬名用戶在 IBM 量子電腦上做超過1千萬量子電腦模擬計算,並發表超過 150 篇量子電腦相關文章,台灣目前則有約 50 名用戶 [註4] 。不過目前它沒有辦法像現在電腦一樣友善,有各種軟體直接幫你解答,你必須要自己寫程式告訴它:問題是什麼及如何解決問題。

不過,學習量子電腦的程式語言並不會太難,所以全球目前有許多聰明的高中生也在使用。張慶瑞表示,只是你要懂一點物理與數學,又有 Python 的程式語言基礎,把一些量子概念像是 Hadamard gate(H gate)等概念加入程式中,努力就可以學會。

臺大 IBM 量子電腦中心不定期開設量子電腦的入門課程,臺大校內也有選修課,每個月巡迴到臺灣各大學舉辦量子電腦課程。目前正預備辦理高中老師的培訓,希望也能在高中推廣量子計算的應用,培育未來的人才。九月底科技部也與量子電腦中心合辦「 量子電腦導航」,內容包括:量子電腦與其計算原理、量子程式教學、量子邏輯閘初用,大家可以至臺大 IBM 量子電腦中心查詢相關活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覺得學寫程式太可怕,不妨就下載 IBM 推出的 “Hello Quantum” 的手機遊戲吧!用破關解題的方式,逐步認識量子電腦的運算規則。破關征服它後,說不定你會愛上它。 

臺大IBM量子電腦中心(圖/臺大IBM量子電腦中心提供)
臺大 IBM 量子電腦中心(圖/臺大 IBM 量子電腦中心提供) 
所有討論 4
科技大觀園_96
82 篇文章 ・ 1124 位粉絲
為妥善保存多年來此類科普活動產出的成果,並使一般大眾能透過網際網路分享科普資源,科技部於2007年完成「科技大觀園」科普網站的建置,並於2008年1月正式上線營運。 「科技大觀園」網站為一數位整合平台,累積了大量的科普影音、科技新知、科普文章、科普演講及各類科普活動訊息,期使科學能扎根於每個人的生活與文化中。

0

0
3

文字

分享

0
0
3
史上第一部全自動的計算機——艾肯與 IBM 的恩怨情仇│《電腦簡史》數位時代(八)
張瑞棋_96
・2020/10/12 ・293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27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貝爾實驗室的史提畢茲已經在打造複數計算機,比他更早提案開發數位計算機的艾肯還在苦等。好不容易 IBM 願意開發,美國又捲入二次大戰戰局,究竟艾肯能否如願完成夢想……?

本文為系列文章,上一篇請見:終端機雛形、遠端操控、數據傳輸的首創者——史提畢茲│《電腦簡史》數位時代(七)

艾肯鍥而不捨,IBM 終於同意開發第一部通用型計算機

1937 年 11 月,還是博士生的艾肯帶著企劃案到 IBM 簡報,希望能說服他們也為科學家開發計算機。是的,很多科學家與艾肯一樣深受計算之苦,IBM 聽完之後深表同意。不過他們希望艾肯先去哥倫比亞大學看看,也許他會在那裡發現他想要的東西。

原來早在 1933 年,IBM 就曾接受天文學教授艾可特 (Wallace Eckert) 的提案,為他改造 IBM 601 商用計算機,用來計算天文物理的方程式。艾可特隨後還自己設計一套控制系統,將改造的 IBM 601、印表機,與打孔機連接起來,成為近乎全自動的機器。如果艾肯可以接受這套系統,IBM 就不用另外開發設計了。

IBM 601 商用計算機。圖:WIKI

艾肯拜訪之後,發現這套系統運作過程還是需要人工介入,不是全自動化。而且這台改造的 IBM 601 主要在於求取內插值,與他設想的通用型計算機相去甚遠,因此仍堅持得重新開發設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IBM 要求他與工程師先擬出詳細規格與研發成本,才能評估是否要投入開發。好不容易報告完成,IBM 高層又爭辯許久,無法取得共識。在此同時,哈佛大學自己內部也有不少的反對聲浪,質疑購置新型計算機的必要性。

直到 1939 年 2 月,IBM 董事長華森 (Thomas Watson) 才終於親自拍板定案,承諾無償為哈佛大學開發艾肯所規劃的「自動循序控制計算機」(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簡稱 ASCC )。恰好此時艾肯也已拿到博士學位,並在哈佛大學取得教職,便順理成章代表哈佛,繼續與 IBM 的團隊合作,自五月開始展開研發工作。

哈佛架構 vs. 馮紐曼架構

ASCC 沿用 IBM 原有的打孔卡片機制來輸入程式,但因為它是通用型計算機,所要執行的程式可能會很長,因此將打孔卡片改為打孔紙帶。打孔紙帶上的程式並不會先載入記憶單元,而是一次讀入一個指令,控制單元馬上根據指令動作。這麼做的好處是不佔用記憶單元,可以節省成本。但缺點是運算速度受限於讀取打孔紙帶的機械動作,結果 ASCC 做一次乘法要費時 6 秒,比楚澤 1941 年就造好的 Z3 還慢。

現代電腦採用的是「馮紐曼架構」,程式與數據都先全部載入記憶單元,然後再開始運作。像 ASCC 這樣,程式與數據分開,不共用記憶單元的架構,後來就稱為「哈佛架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SCC的程式用打孔紙帶輸入。圖:WIKI

ASCC 的運算方式仍是十進位制,因此對 IBM 的工程師而言,只要稍加修改原有運算單元就可以處理加減法。困難點在於 ASCC 要涵蓋三角函數、微分方程、遞迴函數、……等所有數學運算,但這些工程師對高深數學並不在行,無從想像如何設計。艾肯因此扮演關鍵的角色,必須一一拆解運算的步驟,講述給他們了解。

問題是,艾肯給予的只是描述性的說明,而不是數位邏輯,工程師還是得自己想出對應的邏輯電路。沒想到這竟為日後 IBM 與哈佛的決裂埋下了禍因。

艾肯入伍服役,三年後代表海軍徵用 ASCC

1939、1940 這兩年暑期,艾肯全程都待在 IBM 提供諮詢。但到了 1941 年,他被徵召到海軍服役,無法繼續參與研發,只能委託物理系一位研究生接手他的工作。在此同時,IBM 的工程師也改以國防任務為先,無法全心投入 ASCC 的開發,結果原本預計兩年的工程拖到 1943 年底才完成。

1944 年初,ASCC 在哈佛大學的物理研究室完成安裝,長達十五公尺,高兩米四,有 4.3 噸重,零件多達 765,000 個,是當時最大的計算機,直到一年半後才被貝爾實驗室的 Model V 超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SCC 的左半部。圖:WIKI

安裝好才兩個月,艾肯便在當年四月重返哈佛,不過這次他是以海軍少校的身分回來接管 ASCC。戰爭時期國事為先,海軍決定徵用 ASCC,交由最熟悉的艾肯全權負責,帶領隨行人員計算雷達、磁場等軍艦遭遇的問題。

事實上,在海軍徵用前一個月,ASCC 就曾經為國效力。馮紐曼帶著兩位數學家前來,用 ASCC 計算原子彈的內爆模型,只是當時曼哈頓計畫仍屬絕對機密,哈佛與 IBM 的人員都不知道與原子彈有關。

艾肯獨攬發明之功,IBM 憤而與哈佛決裂

儘管 ASCC 已被海軍徵用,但這畢竟是 IBM 投入大量金錢與人力為哈佛開發的,預訂的捐贈典禮還是要照常舉辦,而艾肯自然是負責籌辦的最佳人選。捐贈典禮於 1944 年8 月舉行,不料艾肯準備的新聞稿中,竟然只將自己一人列為 ASCC 的發明者,完全沒有提及與他一起研究的那幾位 IBM 工程師。

IBM 董事長華森勃然大怒,刪除原本要給哈佛大學日後維持機器運作的經費,雙方的合作就此畫上句點,哈佛大學也乾脆將 ASCC 重新命名為「哈佛馬克一號」(Harvard Mark I)。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次大戰結束後,艾肯退役回歸教職。即使沒有 IBM,他仍分別於 1947 年與 1949 年,為海軍開發出功能更強的哈佛馬克二號與馬克三號。

第一宗有蟲的真實案例,程式 debug 的由來

值得一提的是,1947 年 9 月 9 日這一天,海軍的程式設計師發現馬克二號總是出錯,他們檢查了半天,最後發現原來是一隻蛾在繼電器上造成短路。他們把這隻蛾取下,用膠帶貼在工作日誌上,除了註明是在 F 板塊的第 70 號繼電器發現,還戲謔地寫上「發現第一宗蟲的真實案例」(“First actual case of bug being found”)。

原來打從 1870 年代開始,蟲 (bug) 這個字就用來形容機器中的瑕疵。如今竟然是一隻真正的昆蟲造成程式執行發生錯誤,而將牠移除後就恢復正常,從此電腦程式的偵錯工作就叫 ”debug” 了。

「發現第一宗蟲的真實案例」。圖:WIKI

艾肯心血雖成昨日黃花,百年樹人影響更久遠

其實艾肯代表海軍徵用哈佛馬克一號時,美國陸軍委託另一批人馬打造的計算機已在祕密進行中,所用的真空管開關速度遠勝繼電器,艾肯這些機電式計算機很快就要被電子計算機淘汰。儘管如此,哈佛馬克一號仍是電腦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是第一部真正全自動化的計算機,只要用打孔紙帶輸入程式與數據,就能自動完成計算,並將計算結果印製成表格,過程中完全不需人力介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艾肯而言,他也成功擔起傳承的使命,實現百年之前巴貝奇未竟的分析機夢想。

其實艾肯更大的貢獻在於作育英才。除了直接教導出霍普 (Grace Hopper) 、王安、……等舉足輕重的人物(霍普當年是海軍少尉,跟著艾肯去接管哈佛馬克一號,她後來寫出第一個編譯器,還領頭開發出第一個高階商用電腦語言「COBOL」;王安則是創辦「王安電腦」,首創電腦文書處理。),艾肯還首開先例,在哈佛大學開設可攻取碩士與博士學位的計算機學程,引領美國大學設立電腦科系的風潮。

這些艾肯直接與間接培育出來的電腦人才,比起他開發設計的計算機,對於電腦發展產生更久遠的影響。

張瑞棋_96
423 篇文章 ・ 953 位粉絲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0

0
3

文字

分享

0
0
3
人口普查、打孔卡片、IBM——第一台插電的計算機│《電腦簡史》數位時代(一)
張瑞棋_96
・2020/08/24 ・323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19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計算機從齒輪時代邁入新的數位時代,有兩個重大變革,一是硬體零件,一是運算方式。硬體改用電子元件取代機械齒輪,運算方式則從類比轉為數位化。不過光數位化還不夠,還必須從十進位改為二進位,才可以在貯存、運算或傳輸各方面都達到最佳效果。這過程並非一蹴而成,而是多位先驅——或提出理論架構,或動手發明——闢出不同的進路,最後才匯聚成現代電腦的樣貌。

本文為系列文章,上一篇請見:將類比計算機推向顛峰,也為未來科技舖好沃土的凡納爾.布希│《電腦簡史》(二十四)

人口普查統計搞了八年!怎麼辦?

計算機什麼時候開始用電的?上一篇提到凡納爾.布希與學生於 1926 年發明的「連續積分儀」首度利用電錶與可變電阻,但其實這並不是第一台插電的計算機。事實上,早在特斯拉於 1896 年為西屋公司電建立交流電網之前,就已經出現使用電力的計算機了。

1880 年,美國展開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調查員挨家挨戶詢問各項基本資料,在表格上填寫完成後,統一送回華府的「美國普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進行各項統計與交叉分析。當時美國人口已超過五千萬人,如此龐大的資料全賴人工作業,最後花了八年的時間才處理完畢。

當時美國普查局有個新進的菜鳥叫何樂禮 (Herman Hollerith),前一年才從大學畢業,在這次普查負責工業數據的統計。他看見局裡堆積如山的普查資料,已經可以預見處理起來勢必曠日廢時,於是與部門主管畢林斯 (John Shaw Billings) 討論是否有更好的作法。畢林斯告訴他有一種雅卡爾織布機,利用打孔卡片自動編織圖案,或許可以用這樣的原理打造一部機器,幫忙統計資料。何樂禮聽了記在心裡,開始私下進行研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樂禮 (Herman Hollerith) 攝於1888年。圖/WIKI

如果結合打孔紙帶與繼電器……

一年後,普查計畫的主持人轉任 MIT 校長,回頭挖角何樂禮到 MIT 機械系任教,於是他只在普查局待了兩年,就於 1882 年前往波士頓。何樂禮在 MIT 執教之餘,仍抽空繼續研究自動統計的機器,不過教學工作遠比他想像的繁重,於是過了一年他就辭去教職,到華府的專利局工作。如此一來他有更多時間來設計機器,也可以順便學習如何為自己的發明布局專利。

1884 年,何樂禮提出第一項專利申請。在這個原始設計中,何樂禮用的是打孔的紙帶,紙帶上每一排有 26 格,藉由在不同位置打洞,來代表一個人的年紀、性別與人種。其中年紀就佔了 20 格,十位數與個位數各有 10 格代表 0 到 9,在其中兩格打洞表示歲數,因此只能記錄 00 到 99,百歲人瑞就沒辦法了。

紙帶通過滾輪時也會經過一排電刷,有打洞的那幾格,電刷會接觸到紙帶下方的金屬而構成電流迴路,對應的繼電器隨之啟動(裡面的電磁鐵通電後,產生磁力吸引金屬條移動),帶動計數器。整卷紙帶全部跑完,各項數字也就自動累加完畢。這就是史上首度使用電流的計算機——不過它只停留在設計圖的階段,並沒有真的製造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打孔卡片取代紙帶,租賃合約取代買斷

因為何樂禮很清楚這樣一部機器仍無法應付人口普查。紙帶能再增加的寬度有限,所承載的資訊量遠遠不及普查的項目。此外也無法再進一步分類統計,例如不同性別或不同人種的年齡分布。因此何樂禮將專利申請送出去後,立即著手改善,最後他從當時的火車票得到靈感,用打孔卡片取代紙帶,一張卡片記錄一個人,便能放進更多個人資料。

何樂禮設計的打孔卡片。圖/WIKI

同時他改用矩陣式的探針穿過卡片上的洞,與孔洞下方的水銀凹槽接觸,就可以從特定組合的電路得出對應項目的分類統計;若要做不同項目的統計分析,只要更換不同的探針頭就可以了。此外,何樂禮還裝設了卡片歸類匣,共有 22 格。卡片經過探針頭後,電子訊號同時打開它應歸類的格子,操作人員就知道這張卡片應該放置何處,不需要再靠人工判讀比對。

1886 年,何樂禮完成了改良後的原型機,取名為「何樂禮電力製表系統」(Hollerith Electric Tabulating System)。經由畢林斯的協助,這部機器獲得巴爾的摩公共衛生署 (Baltimore Department of Health) 用來做死亡統計,取得不錯的成效,於是隨後紐澤西州以及紐約市的公共衛生署也陸續採購使用。從巴斯卡以降,多少計算機先驅充滿期待卻無法達成的事——計算機的商業化,終於在何樂禮手中達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當然要歸功於何樂禮結合打孔卡片與電流控制,讓計算機展現巨大的效能。但除了技術因素之外,還有一個成功關鍵在於新的商業模式。何樂禮並不是直接將機器賣給客戶,而是透過西屋電氣這樣的大公司提供租賃服務,讓客戶每月支付租金即可。如此一來客戶就不會因為購置金額龐大而裹足不前,何樂禮也能取得資金專心研發,瞄準最大的目標—— 1890 年的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大放異彩,商用市場勢如破竹

其實何樂禮根本沒有對手,另外兩家參與標案的廠商仍是用人工作業,測試成績遠遠落後,因此美國普查局毫不猶豫地選用何樂禮電力製表系統。結果這次只花了六年就處理完畢,雖然只比上次縮短兩年,看起來不多,但其實美國人口已成長到將近六千三百萬人,比十年前增加了四分之一。

此外這次調查的項目也變多了,資料量大幅增加下,卻用更少的人力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其實大部分的人力與時間都花在前置作業,他們得先將回收的調查表製成打孔卡片),已足以證明何樂禮這部機器確實有極大的效益。

用於1890年人口普查的自動製表機。圖/WIKI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樂禮十年磨一劍,威震江湖。問題是人口普查十年才一次,在取得下次標案前,難道要喝西北風?何樂禮趕緊尋找新的客戶,他發現鐵道公司是最佳對象,因為如我們之前在巴貝奇的章節提到,隨著鐵路不斷增建,客運量與貨運量快速成長,鐵道公司每天都需要大量人力進行結算。如果獲得鐵道公司採用,就可以帶來穩定的收入。

不過原來針對人口普查設計的機器只能算是加法器,而鐵道公司進行結算時,加減乘除都會用到。因此何樂禮將萊布尼茲的步進滾筒整合進來,原本滾筒表面九根突起長條是以機械方式帶動齒輪,改成接觸導電而啟動繼電器,便能同樣用電流完成四則運算。何樂禮順便裝設了自動輸送卡片的機制,就不需靠人工一張一張的放進卡片。此外,他還從電話交換總機獲得靈感。當時仍是靠人工將電話線路在「插接板」(Plugboard) 上插拔來接通電話,何樂禮也在探針頭上加裝插接板,如此不用更換探針頭就能切換不同的交叉統計。

何樂禮終於在1896 年九月,獲得紐約鐵道公司同意採用這部全新的「整合製表機」(Integrating Tabulator)。有了這家全美第二大鐵道公司的合約,何樂禮在三個月後就放膽創業,成立「製表機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他不但再次贏得 1900 年人口普查標案,而且到了 1908 年,他的公司已經有三十家大型客戶,除了鐵道公司,還有壽險公司、公家機構,以及製造業。

公司合併誕生 IBM,影響電腦發展一世紀

不過事必躬親的何樂禮也因為業務擴張而健康亮起紅燈,於是在一位金融家的規劃下,於 1911 年讓公司與另外三家分別製造時鐘、打卡鐘,與精密磅秤的公司合併為「計算—製表—記錄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簡稱C-T-R)。何樂禮本身轉任技術顧問,繼續為新公司效力十年才功成身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24 年,C-T-R公司更名為定位更明確、更具雄心的名稱:「國際商業機器公司」,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 IB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BM的前身——“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 。圖/WIKI

雖然公司名稱用的是「商業機器」,但如我們所見,百年來IBM 一直都是以計算機為事業核心。這當然都源自於何樂禮的發明與開拓出來的商用市場,在他奠定的基礎上,IBM繼續成長茁壯,不斷在電腦的發展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除了孕育出 IBM,何樂禮對於電腦的技術創新也做出直接的貢獻。是他率先引進電力,開啟計算機從機械式轉向電子式之路;是他率先將打孔卡片實際用於計算機(雖然是巴貝奇最早提出,但畢竟他的分析機從未建造出來),引領後世繼續使用打孔卡片將近一世紀;也是他率先將插接板用於變更運算,而為後來的可程式化計算機仿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何樂禮的自動製表機與現代電腦還有一大段距離,但是計算機能跳脫窠臼,往現代電腦邁進,何樂禮絕對居功厥偉。

張瑞棋_96
423 篇文章 ・ 953 位粉絲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