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一名染上伊波拉的賴比瑞亞官員Patrick Sawyer進入奈及利亞的大城拉哥斯(Lagos),不久之後病逝 [新聞來源]。和他接觸過的人也染上了伊波拉病毒 [新聞來源],突然之間奈及利亞也成為國際關注的伊波拉疫區。
8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公開呼籲不是疫區的國家也能做好防疫的準備,再加上奈及利亞是在非洲除了南非之外最多台灣僑民所在的國家,所以疾病管制署於8月25日派遣防疫醫師羅一鈞、蔡懷德前往奈及利亞,協助當地台胞防範伊波拉病毒感染。返國後,羅醫師接受泛科學專訪,談談奈及利亞當地的狀況。
「對當地民眾來說,伊波拉病毒只是眾多恐懼中再多一項而已。」羅醫師補充道,其實當地很多事情沒受到國際媒體關注,像是伊斯蘭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佔領了東北部小鎮果扎(Gwoza),而且殺害了至少數百位居民,政府軍卻無力反擊。奈及利亞重要城市也三不五時會遭受恐怖攻擊,不久前首都的購物中心爆炸,20多人罹難。還有水患、霍亂、武裝衝突……這些不受國際關注的事件,傷亡人數都遠遠超過死了7個人的伊波拉病毒。或許在地球另一端的我們,對於疫情的恐慌還甚於當地居民。
奈及利亞人口超過1.7億,是重要的產油國,又是非洲重要的交通樞紐,所以疫情特別受到國際媒體關注。但是將奈及利亞與最嚴重的疫區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相提並論並不公平,根據WHO統計,到8月31日為止的死於伊波拉感染的1800多例中,奈及利亞只有7位。
拜小兒麻痺和拉薩熱所賜
「以當地政府的效率來看,奈及利亞能夠快速成立應變中心其實很令人驚訝」,羅醫師說。和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相比,奈及利亞的經濟比較強盛,公共衛生體系也比較完整,但除了這兩個原因之外,「奈及利亞能夠快速應付伊波拉病毒可說是拜當地的小兒麻痺還有拉薩熱(Lassa Fever)所賜」。
奈及利亞是全世界仍被列為小兒麻痺疫區的三個國家之一(另外兩個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為了要根除小兒麻痺,國際組織投入相當多的醫療資源,奈及利亞各地設有小兒麻痺應變中心(En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 EOC),而且有常駐的單位在從事防疫行動,包括WHO、美國疾病管制局(CDC)、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無國界醫生(MSF)、E-Health、紅十字會、軍方、還有當地的流行病學調查訓練班。這些單位平常就有醫療網路監控小兒麻痺疫情,當伊波拉病毒出現在奈及利亞的拉哥斯城,他們就被調派改去應付伊波拉疫情。因為早就合作已久,夥伴間彼此都熟識,所以省去了國際合作團隊初見面的磨合期。而且這些常駐單位已經非常熟悉當地的文化,這對於密切追蹤病患來說就非常重要。舉例來說,E-Health擅於利用數位科技從事流行病調查,在伊波拉疫情出現後,他們就設計了一款APP,讓調查人員能夠藉由智慧型手機記錄每位追蹤個案的體溫還有所在位置,並回傳到應變中心,能更確實也更便利掌握疫情。「要是這系統沒有先存在奈及利亞,光是要招集國際團隊進駐,就得花上兩三週,還得磨合、分配任務,那時候疫情就更難控制了。」
「小兒麻痺提供了伊波拉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基礎,拉薩熱則是實驗室支援。」和伊波拉病毒一樣,拉薩熱也是一種出血熱疾病,致死率也很高。為了對抗拉薩熱,奈及利亞境內設有多座第三級生物性防護(BSL-3)實驗室,還有行動實驗室。因此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檢驗伊波拉病毒,確定發燒的病患是不是真的感染伊波拉病毒。「在疫情發生之前,老天給一個恩賜,奈及利亞有足夠的專家還有設備,所以命運和西非三國就完全不一樣。」
謠言致死人數比病毒還多
伊波拉疫情應變中心底下有五個小組特別的是設有「闢謠小組」。關於伊波拉病毒的謠言不斷出現,羅醫師說:「有個說法是謠言超過24小時之後就會變成真的,大家就會深信不疑。」所以闢謠小組的任務就是在蒐集謠言,然後儘快查證並澄清。謠言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跟疫情有關,像是哪裡又出現感染個案、又有感染個案移入…等等;另一類謠言就是跟預防/治療有關。「他們沒有用LINE,但是這類謠言還是透過像SMS的簡訊系統來散佈。」羅醫師舉例,像是當地謠傳「經科學證實」在午夜12點用鹽水洗澡可以預防伊波拉病毒。「真的很多人轉,連使館官員還有醫院醫生都收到朋友提醒『記得晚上要用鹽水洗澡』的簡訊或者電話。」鹽的價格在那段期間還漲了3成!
用鹽水洗澡就洗澡嘛,但另一則謠言就比較嚴重了-「喝溫的鹽水可以治療伊波拉」,所以就有人拼命喝,喝到腎衰竭而死亡,或許聽信謠言死亡的人數,還比感染伊波拉死亡的人數多。另外還有像「可拉果(Kola nut,一種非常苦的果子)治伊波拉」的謠言,「噢,那真的很苦,我被騙去咬過,超苦的」羅醫師接著說,還好這東西除了很苦之外沒有太大的危害,謠言後來也被政府澄清。這類謠言之所以能夠在奈及利亞盛行,最主要的原因是醫療不方便。羅醫師提到,當地的醫院不是很普遍,而且像是急診的掛號費就大約是台幣1千元,但居民的月收入也才介於5千到8千之間而已,所以民眾寧可聽信偏方,到真的無效才會去醫院求診。
控制疫情的根本在於人心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專家認為,非伊波拉疫區的先進國家必須要有兩點準備:快速動員病理學調查專家的能力、良好的社會心理支持團隊。能夠快速動員專家才可以在疫情爆發初期就確切掌握病人以及接觸者,避免疫情擴散。
「心理社會支持團隊」由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師組成。「感染這個病毒也會有很大的心理衝擊」,舉例來說,感染的病患被隔離了會擔心自己是否會康復,還是只能等死?如果無法說服他們配合隔離;他們不會等死,會想辦法逃走尋求有效的治療,像是賴比瑞亞的官員Patrick Sawyer之所以前往奈及利亞,就被懷疑是為了尋求更好的醫療(賴比瑞亞全國不到100位醫師)。就算疑似病例願意自主隔離定期回報體溫,但是鄰居對病毒的恐慌也會干擾這位病患,迫使他離開那裏;即使隔離後確認是陰性,但鄰居還是會擔心是否醫院誤判,也會擔心本來沒病卻在前往醫院隔離的過程染上了伊波拉。這些心理因素都會造成傷害,所以很需要心理社會支持小組介入。人在面臨未知的事情時會恐慌;染病的人恐慌自己會死,沒病的人恐慌自己會得病。「控制疫情的根本在於人心」,羅醫師說。
在台灣也不必太擔心伊波拉疫情,疾管署除了派遣防疫醫師前往疫區了解狀況之外,也在8月中舉辦過演習,模擬發燒病患在機場撿疫之後,專門應變的人員穿戴防護裝由預先規劃的路線將病患送往指定的隔離醫院。疾管署也已經成立「緊急應變小組」,掌握疫情資訊,也確保各區應變醫院做好收治病患的準備。羅醫師說:「自從SARS之後,台灣就劃分成6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有應變醫院還有隔離醫院。我們會確保這些醫院有足夠的資源還有醫療人員可以正確操作隔離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