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趕流行:流行病偵測與地理學

Gilver
・2014/03/03 ・5675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548 ・八年級

original-850x198

從小到大,流行性感冒、登革熱這些疾病的名稱,總是每年都要流行一次。這些流行病不但「復古」,還能不時「創新」,稍微修改一下樣貌就能捲土重來。那麼,負責疫情發布的相關人員要怎麼讓自己站在潮流最尖端,在第一時間對流行有感、通知大家疫情的來臨呢?本期 M.I.C.加開場「趕流行」邀請到台大醫院羅一鈞醫師和台大地理系溫在弘副教授共同開講,跟大家聊聊專家們怎麼趕流行!

先別說那個了,你知道最近泛科學流行些什麼嗎?

今晚的參加者們有來自敦化國小的馮小弟弟(從昆蟲的異想世界就成為泛科學的忠實聽眾)、科學人文紀錄團隊 MISC.的成員葉先生、光學儀器檢測科技公司的電機技術員,還有不少生醫領域的學生,以及研究野生動物冠狀病毒的學者前來共襄盛舉。

在切入今晚的主題之前,自稱臉書上最「搞威」的編輯Z編先和大家分享最近泛科學都流行些什麼。本月最熱門的第一篇是〈在地震之後:你第一個想到的是誰?〉,解析為什麼地震之後大家會想第一時間上臉書?熱門第二名是〈Google巴士為何引起爭議?〉,討論舊金山居民與Google巴士的愛恨糾葛;第三名則是〈貓薄荷讓貓皇帝龍心大悅的秘密〉,解答那些奴役主人的貓皇帝為何在貓薄荷的挑逗下尊嚴盡失;第四篇則是〈螞蟻也懂折射定律?!〉,探討螞蟻如何怎麼選擇牠們的路線。

那麼,PanSci最近有什麼新鮮事呢?首先,最近有兩個主題:《機巧時代》和《科學再發現》正在火熱徵稿中,如果螢幕前的你正好是個喜歡寫科學文章的人,歡迎來投稿!第二件事,現在除了 pansci.asia和 facebook粉絲專頁以外,也可以在噗浪plurk上找到 PanSci唷。最後,本年度的泛科學盛會「蛻變吧!科學」將在 3月 29日台北科教館舉辦,除了有精采的演講和活動外,更有「科仔七分熟」邀請七位科學家在短短的七分鐘之內分享自己的研究領域,想來一定相當刺激,歡迎大家預留時間,一起來蛻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專家的腳步,來趕流行吧!

羅一鈞:以流行性感冒為例談流行病偵測


http://youtu.be/s8WCIQzqo0E

羅一鈞醫師現任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臺大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今晚的講題為「走在流行尖端:以流行性感冒為例談流行病偵測」,談談怎麼用偵探的方式來掌握流行病。羅醫師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流感在流行呢?」最簡單的方法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人出現流感症狀的比例推測它正在流行,這個方法從古早時候到現在都管用;而現在,媒體的報導也是消息來源之一,還附上數字和圖表。我們會很想像天氣一樣去預測流行病,因此需要一些科技來收集全國流行病的資訊,以有效掌握流感流行的狀況。

不過,我們不見得能掌握到流行病的全貌。如果政府單位只靠醫院的紀錄來進行疫情調查,很容易出現漏網之魚,例如太晚就醫而死亡、覺得病毒不致命就沒看病、或是轉向民間偏方求助的案例,都會使得醫院無法以偵探調查的方式找到這些個案。以流行病學家的期盼來說,其實相當希望這些患者主動向醫院通報,羅醫師甚至開玩笑說,巴不得能夠有一副能夠迅速辨識出病患的眼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流行病偵測的實際挑戰

疾病的流行可以畫成一張鐘形的曲線圖。通常在疾病流行之後,感染人數會先上升,感染得差不多了之後開始往下掉。目前各國普遍都有「例行疾病通報」制度防範。然而,通報都在感染靠近高峰的時候才啟動,那時流感併發症通常都已經發生數日,如果政府完全依靠醫院的疾病通報系統就會落後。目前,流感併發症個案監測只針對重症在抓,且有許多緩衝通報的容許時間。為什麼不每個流感案例都呈報呢?因為每年流感病例都很多,若每則都即時通報會造成訊息量過載,而把通報系統拖垮。因此除了例行疾病通報,我們還需要更為警覺的醫生盡早察覺疫情,例如臺大醫院的張淑媛醫師追出首位境外移入的病例、鑑別出 H7N9病毒

在流行病高峰前的更早期,則可以透過哨兵網絡和非正式偵測管道掌握疫情。哨兵網絡的概念是在各個區域都設置警覺系統,只要點設置得夠多,哨兵網絡就能更早發揮作用,目前設全臺灣 85%的急診就診紀錄、以及門診和住院的「全民健保資料庫」,在雲端監測著每周民眾的就醫情形。還有一些哨兵負責「社區流感病毒監測」,收集檢體並交與合約實驗室、醫生協助分析。

全民參與防疫圍堵

還有一些更早的非正式偵測管道存在,比如說當年 SARS在中國民間早有風聲,或是去年 H7N9有民眾在官方發布消息之前,就有網友在微博、PTT上爆卦,這對流行病偵探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管道。另外,也有像 GOOGLE.org以各地區搜尋某些關鍵字的頻度,來歸納流感(flu)和登革熱(dengue fever)的疫情發展。最後,能夠防範未然的全民參與偵測雖然才剛起步,但已有像是臺大防疫先鋒網站來作為傳染病的雙向溝通平台。民眾不但能藉此即時報告消息,還能獲得疾病消息,一舉兩得。

 其實若還要進行更早的傳染病監測,還能做動物疾病監測,例如臺大獸醫系在進行野生動物疾病監測時,在鼬獾身上找到狂犬病的病毒株;以及新聞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無尾熊可能罹患反轉錄病毒死亡,雖然這種病毒不會傳染給人,但可能會傳給其他動物,可能在未來會對人類造成疾病危險,因此防範研究還是重要的,特別是水鳥和養禽。最後,羅醫師很快地跟各位分享一些日常的傳染病防治觀念,包括衣袖遮口鼻、防流感打疫苗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溫在弘:透過地理學看見流行病


http://youtu.be/p9Dbx8Y_ZuM

溫老師學術背景很有趣,從歷史、人文、社會科學、環境工程、流行病到現在任教於台大地理系,學術歷程相當多元。「地理學家強調視覺化地理環境,疾病這種相對抽象的概念應該也能透過地圖具象化,並藉此看出一些端倪。」溫老師的博士學位是生物環境系統工程,應用實例像是透過對地形的掌握,預測颱風路徑和降雨量,有助於災情搶救與疏散。他接著想:有沒有可能在了解社會中人的模式和病毒傳染的方法之後,透過數理科學的模型來預測疫情擴散?這開啟了溫老師對疾病預測的興趣。

關於地圖和流行病的故事,其中一則著名的故事便是 John Snow在 1854年把霍亂致死的病例描繪在地圖上,進而封鎖了可能是霍亂元凶的抽水幫浦。不過,若用更縱深的歷史來看,把疾病畫在地圖上並不是他的創舉;重點是,當時人們以為霍亂是由空氣傳播,不過 Snow認為倘若真是如此,人口密度越高的地方應該會有更多人死去,但在地圖上則不然。Snow的重要性是推斷出「霍亂不是空氣傳染」,建立了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去確認他的假說。這個歷史故事還有一些後話,像是井在被關閉之前疫情就已經結束,又封井之後曾經一度重啟,卻又沒有病例產生。不過當時還沒有細菌理論,現在則變成了謎團。

從地理學看流行病擴散

地理學可以用來分析流行病的傳播過程、途徑和動態。「疾病地圖」是其中一種表示法,能以顏色深淺在地圖上表示不同區域的染病風險程度。不過,以傳染病來說,它和那些穩定存在的環境暴露因子不同,哪怕只要存在一個病例,都有機會傳染、產生更多的病例,因此病例數目的意義比計算感染比例來得更大,目前疾病管制署(CDC)即是以各地區的病例數目,當成警戒程度的依據。

流行病的地理擴散現象怎麼模擬呢?溫老師表示這種擴散現象和 iPhone流行的模式和「創新擴散」的概念類似。傳染病的模擬致病過程可以簡化四個階段:可感受期、已感染、具傳播力、免疫或死亡,接著進行模擬。最簡化的傳染病模型SIR模型(Susceptible-Infective-Recovered model),是探討在一個存在具傳染力病例的密閉空間裡,何時所有的人都得病?流行高峰是何時?何時全體都免疫?透過數學模型推測最後計算出結果。

接著,「基本再傳播率」(R0)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顯示這個傳染病有多麼威猛。另外,傳染病的擴散常是指數上升,因此所有的傳染病學家都好奇流行病的臨界爆發值是多少,R0就在此時派上用場。這個神奇數字若小於1,則代表疾病不容易傳染,疫情會自動慢慢消失;但若大於1,可以用來計算,讓我們知道應該讓多少人接種疫苗,進行群體免疫的防範措施。

預測,沒那麼容易

然而,真實的防疫決策往往更為複雜,溫老師提出幾個應用實例。如果是像一所有1000人的學校的尺度,有個網站可以用以預測各種防疫情境下介入時間產生的防疫效果。但是,SIR傳染病模型的本假設是均勻碰撞,沒有辦法捕捉社會群聚的特性。

接下來,我們加入社會接觸的過程,來看看複雜的都市尺度。科學人雜誌有一篇文章叫〈模擬城市:天花來了〉,它把每個人的日常行為和人口組成時空關係用數學建模來做統計分析,接著進行模擬,像是接種疫苗或是隔離病患等介入方式,做更細緻的描述及作為防疫決策的參考。

如果要描述全國性尺度的擴散,我會把它分成個人間、群體間到都市間接觸的多層次整合,來模擬整個台灣的疫情擴散情形,例如把人口及戶口普查的資料,用以建構通勤網絡地圖。未來將能夠利用這個結果,模擬在某個點發生的疫情如何透過通勤網絡擴散,在一併與各個層次的接觸做考量,最後還要做情境評估的驗證,慎重評估介入時間對防疫策略延緩疫情高峰和傳播率降低的比例的變化過程。

 傳染病跨越地理與學科的邊界,生醫的知識只能描述疾病的嚴重性,無法去了解疫情的擴散狀況。傳染病的監測還需仰賴交通運輸模式,這又連帶和群體行為模式、異質人口模式等專業學科相關。因此,要做好傳染病的監測,建模和跨越學科邊界的整合科學團隊是不可或缺的。

流感來了,怎知道?

在 Q&A時間裡,Z編問:什麼時候要發布警報好呢?羅醫師表示,以科學面來說流感每年都在流行,但會有閾值門檻、高標低標的差異,也有 N年一次流行潮的預測方法。與之相比,民眾的恐慌更容易被媒體煽動,那其實更像一種「恐慌」的傳染病。有時候,疾管局也可能被媒體逼迫要提早發布警報,但還是要依據實際上全國情報和各地衛生局的監測來做警報發布。

為什麼在冷的時候,流感容易流行呢?羅醫師說,因為流感病毒耐低溫、耐乾燥,溫帶國家的流感容易在較冷的季節流行。但是,熱帶、亞熱帶的病毒有開始演化的跡象,可能和溫度、雨量和人的行為都有關係,比如說冬天人們會群聚,下雨的時候容易待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等等。流行的因素很多,還要考量到疫苗和免疫力的效應。

登革熱的迷思

溫老師以他對登革熱防治的參與經驗,認為「預測」這件事非常困難,且很容易被誤導。事實上,所有建模的模型都有簡化的假設,只能在假設的情形下才能說是對的,而這非常怕被外界放大檢視。建模的目的不應該是預測,而是為了做公共衛生介入的比較。算出數字多少本身沒有意義,比較不同處理和介入早晚才有參考價值,幫助決策的進行。我們應該做的是定性而非定量的解釋。

有民眾好奇,登革熱的防治通常都在暑假,卻容易在11月達到高峰呢?又為什麼11月的時候比較沒有登革熱警報傳出?羅醫師強調:「防禦在於機先」。事實上,疾管局都會定期跟記者回報登革熱疫情,不過登革熱比較容易集中在南部,北部在發生疫情前記者比較不會寫。溫老師則補充,臺灣南部的民眾其實不怎麼怕登革熱的,他們甚至會拒絕防疫同仁進行噴藥,可能是因為風險傳播教育還不夠落實,或是疫情沒有超過閾值或以往的標準,讓民眾覺得登革熱不嚴重。不過,真正叫人擔心的是「登革出血熱」,它的致死率很高,病理機制目前還不瞭解。如果登革熱患病比例增加,登革出血熱的機率可能就會隨之上升,一旦登革出血熱爆發就會造成嚴重的衝擊。因此,蚊蟲防治除了是要控制登革熱的疫情,同時也是防範出血熱的發生。

媒體的影響和經濟變動

2010年媒體曾報導劉小弟疑似因 H1N1疫苗注射發生重症,而下了「疫苗殺人」的標題。羅醫師表示,後來發現其實是因為微小B病毒的感染,卻還是被媒體放大,還因為這件事情讓疫苗接種率大幅降低,幸好後來疫情沒有再快速攀升。這個事件如果要用模型來算,參數會變得頗為複雜,一般來說,疫苗介入模型的預測方向比較像是疫苗如果做不出來?疫苗的保護力會不會不好?這些等等。

那麼,經濟能不能當成是流行病的指標之一呢?羅醫師說,防疫一定跟經濟有利益糾葛,像是在進行動物疾病防治時,管動物的農業局會賠償,但無法完全賠償。雖然動物要為人犧牲顯得可惜,但我們希望不要有任何人因疾病而死。經濟上,邊境的封鎖會衝擊貿易,像是對疾病的恐慌容易造成兩岸交流出現標籤化的情形,所以防疫要先做好,才不會讓經濟有後顧之憂。至於以經濟作為防疫的指標,世界貿易例如醫藥品的買賣、或是落後國家的高價珠寶買賣,也是可參考的指標。另外,現在也有經濟衝擊的建模。以經濟學模型來說,透過投入/產出模式能夠知道某產業的變動對其他產業的關聯,還有對產業上下游造成的影響。至於如何估計介入的時機對經濟造成的社會成本影響,是疾管局正在發展的方向。

 

今晚兩位講師和我們分享了許多他們在預測傳染病的實務經驗。羅醫師為我們介紹疾管局如何掌握疫情,在第一時間發警報、「趕流行」,而且透過今日便利的網路系統,全體民眾都可以協助防疫工作,只盼民眾積極參與;而地理系的溫在弘老師則向我們展示了生醫學的病理研究如何和地理學、社會科學結合,發揮跨領域思維的威力去預測傳染病的散播。有了全民參與,再加上完善的防疫系統,相信國家未來在面對新疾病爆發的時候,能夠反應得更加靈敏,盡其所能地降低疫情吧!

 

「M.I.C. ╳ 民視科學再發現」科學系列講座,由國科會支持,辦理單位為民視文化與PanSci 泛科學。

更多精采的科學內容,每週六上午八點,請收看民視53頻道「科學再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Gilver
28 篇文章 ・ 3 位粉絲
畢業於人人唱衰的生科系,但堅信生命會自己找出路,走過的路都是養份,重要的是過程。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流感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恐致命?如何預防?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方式介紹!
careonline_96
・2024/06/14 ・273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 48 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教授兼科主任陳宜君醫師指出,「如果肺炎鏈球菌由上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可能侵襲各個器官,演變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患者的狀況可能兵敗如山倒,而住進加護病房;可能因而器官衰竭,如肝腎功能受損,嚴重甚至導致洗腎。這些情況都讓家屬很難過、無法接受。」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數,在 2023 年底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且感染案例數創三年新高1,民眾務必提高警覺。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統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患者中,65 歲以上民眾佔了 44.5 %2。陳宜君醫師提醒,換言之有 55.5 % 是 65 歲以下民眾,比例超過一半。肺炎鏈球菌對各個年齡層都有影響,所以不是只有老年人,各年齡層都要注意。

不可輕忽!肺炎鏈球菌潛伏體內,流感合併肺鏈重症高四倍!

除了 5 歲以下嬰幼兒、65 歲以上老年人之外,還有許多族群屬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高危險族群,包括慢性病患(如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者、腦脊髓液滲漏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3

此外,原本健康民眾在感染流行性感冒、新冠肺炎等病毒後,呼吸道黏膜免疫會受到影響,續發性細菌感染的機會上升。陳宜君醫師說,台大醫院兒科團隊發表過一個很重要的研究,發現單純得到流感的患童約有 5 % 會住加護病房,而流感合併肺鏈的患童約有 20 % 會住加護病房4,顯示流感合併肺鏈比一般流感的重症風險高出四倍之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肺炎鏈球菌主要存在鼻腔黏膜,當免疫力正常時不會產生問題,但當黏膜免疫力下降時,便可能侵入組織,造成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感染;而免疫力低下患者,便可能發展成重症。陳宜君醫師說,患者會出現發燒、咳嗽、氣喘、噁心、胸痛、頭痛、呼吸急促等症狀,可能進展為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敗血症等,危及性命5

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預防勝於治療

面對肺炎鏈球菌感染,預防永遠勝於治療!陳宜君醫師說,肺炎鏈球菌經由飛沫散播,所以可以透過戴口罩、勤洗手、避開擁擠密閉的空間,更積極的做法就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鏈球菌可分為 92 種以上血清型,其中約有 30 種血清型會造成人類的感染,所以會針對較常見的血清型製作肺炎鏈球菌疫苗6。目前台灣有結合型疫苗(PCV)與多醣體疫苗(PPV)。

多醣體疫苗(PPV),通常不具備長期免疫記憶。陳宜君醫師解釋,結合型疫苗(PCV)可以誘發 T 細胞免疫,有助產生免疫記憶,提供較長時間的保護力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顯示,接種一劑結合型疫苗(PCV)後,再接種一劑多醣體疫苗(PPV),有助提升免疫記憶,提供較長時間的保護力,並使保護範圍更廣,能有效降低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8。因此,疾病管制署針對 65 歲以上民眾提供公費疫苗政策:接種 1 劑 13 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 1 劑 23 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以保護年長者免於重症威脅9

不過,一般年輕族群亦不可輕忽。陳宜君醫師提到,因為肺炎鏈球菌疫苗是準備讓健康民眾施打,所以在研發疫苗時,對安全的要求非常高。結合型疫苗(PCV)與多醣體疫苗(PPV)皆為不活化疫苗,免疫不全者皆可接種,且能夠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國際建議在左手臂接種流感疫苗,在右手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關於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方式,疾病管制署建議:

  • 從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可先接種 1 劑結合型疫苗(PCV),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多醣體疫苗(PPV)。若是高風險對象,可先接種 1 劑結合型疫苗(PCV)後,間隔至少 8 週後再接種多醣體疫苗(PPV)。
  • 曾接種過 1 劑結合型疫苗(PCV)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多醣體疫苗(PPV)。若是高風險對象,可於接種結合型疫苗(PCV)後,間隔至少 8 週後再接種多醣體疫苗(PPV)。
  • 曾接種過多醣體疫苗(PPV)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結合型疫苗(PCV)10

「肺炎鏈球菌感染不只造成肺炎!」陳宜君醫師叮嚀,「狀況許可時,建議及早接種疫苗,做好預防措施,才能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

註解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65 歲以上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三階段開打,呼籲長者接種(access date 2024/3/8)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hr4M-Qmi3Fu2KPC3En2a6Q?typeid=9 ↩︎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
  3. Hsing, T. Y., Lu, C. Y., Chang, L. Y., Liu, Y. C., Lin, H. C., Chen, L. L., Liu, Y. C., Yen, T. Y., Chen, J. M., Lee, P. I., Huang, L. M., & Lai, F. P. (2022).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luenza with or withou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o-infec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 Taiwan yi zhi121(5), 950–957. https://doi.org/10.1016/j.jfma.2021.07.012 ↩︎
  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accessed date 2024/03/08)
    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oAznsrFTsYK-p12_juf0kw
    ↩︎
  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疾病介紹(accessed date 2024/03/08)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MEYvHLbHiWOcLfQKKF6dpw
    ↩︎
  6. Pollard, A. J., Perrett, K. P., & Beverley, P. C. (2009). Maintaining protection against invasive bacteria with protein-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s.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9(3), 213–220. https://doi.org/10.1038/nri2494 ↩︎
  7. Intervals Between PCV13 and PPSV23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cdc.gov)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6434a4.htm ↩︎
  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為提升民眾免疫保護力,10月2日起分三階段擴大65歲以上民眾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accessed date 2024/03/08)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q9_r5mAOvcpIPSUvrjGFpw?typeid=9 ↩︎
  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
  1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輝瑞協助刊登(PP-PRV-TWN-0166-20240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