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趕流行:流行病偵測與地理學

Gilver
・2014/03/03 ・5675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548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original-850x198

從小到大,流行性感冒、登革熱這些疾病的名稱,總是每年都要流行一次。這些流行病不但「復古」,還能不時「創新」,稍微修改一下樣貌就能捲土重來。那麼,負責疫情發布的相關人員要怎麼讓自己站在潮流最尖端,在第一時間對流行有感、通知大家疫情的來臨呢?本期 M.I.C.加開場「趕流行」邀請到台大醫院羅一鈞醫師和台大地理系溫在弘副教授共同開講,跟大家聊聊專家們怎麼趕流行!

先別說那個了,你知道最近泛科學流行些什麼嗎?

今晚的參加者們有來自敦化國小的馮小弟弟(從昆蟲的異想世界就成為泛科學的忠實聽眾)、科學人文紀錄團隊 MISC.的成員葉先生、光學儀器檢測科技公司的電機技術員,還有不少生醫領域的學生,以及研究野生動物冠狀病毒的學者前來共襄盛舉。

在切入今晚的主題之前,自稱臉書上最「搞威」的編輯Z編先和大家分享最近泛科學都流行些什麼。本月最熱門的第一篇是〈在地震之後:你第一個想到的是誰?〉,解析為什麼地震之後大家會想第一時間上臉書?熱門第二名是〈Google巴士為何引起爭議?〉,討論舊金山居民與Google巴士的愛恨糾葛;第三名則是〈貓薄荷讓貓皇帝龍心大悅的秘密〉,解答那些奴役主人的貓皇帝為何在貓薄荷的挑逗下尊嚴盡失;第四篇則是〈螞蟻也懂折射定律?!〉,探討螞蟻如何怎麼選擇牠們的路線。

那麼,PanSci最近有什麼新鮮事呢?首先,最近有兩個主題:《機巧時代》和《科學再發現》正在火熱徵稿中,如果螢幕前的你正好是個喜歡寫科學文章的人,歡迎來投稿!第二件事,現在除了 pansci.asia和 facebook粉絲專頁以外,也可以在噗浪plurk上找到 PanSci唷。最後,本年度的泛科學盛會「蛻變吧!科學」將在 3月 29日台北科教館舉辦,除了有精采的演講和活動外,更有「科仔七分熟」邀請七位科學家在短短的七分鐘之內分享自己的研究領域,想來一定相當刺激,歡迎大家預留時間,一起來蛻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專家的腳步,來趕流行吧!

羅一鈞:以流行性感冒為例談流行病偵測

羅一鈞醫師現任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臺大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今晚的講題為「走在流行尖端:以流行性感冒為例談流行病偵測」,談談怎麼用偵探的方式來掌握流行病。羅醫師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流感在流行呢?」最簡單的方法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人出現流感症狀的比例推測它正在流行,這個方法從古早時候到現在都管用;而現在,媒體的報導也是消息來源之一,還附上數字和圖表。我們會很想像天氣一樣去預測流行病,因此需要一些科技來收集全國流行病的資訊,以有效掌握流感流行的狀況。

不過,我們不見得能掌握到流行病的全貌。如果政府單位只靠醫院的紀錄來進行疫情調查,很容易出現漏網之魚,例如太晚就醫而死亡、覺得病毒不致命就沒看病、或是轉向民間偏方求助的案例,都會使得醫院無法以偵探調查的方式找到這些個案。以流行病學家的期盼來說,其實相當希望這些患者主動向醫院通報,羅醫師甚至開玩笑說,巴不得能夠有一副能夠迅速辨識出病患的眼鏡!

流行病偵測的實際挑戰

疾病的流行可以畫成一張鐘形的曲線圖。通常在疾病流行之後,感染人數會先上升,感染得差不多了之後開始往下掉。目前各國普遍都有「例行疾病通報」制度防範。然而,通報都在感染靠近高峰的時候才啟動,那時流感併發症通常都已經發生數日,如果政府完全依靠醫院的疾病通報系統就會落後。目前,流感併發症個案監測只針對重症在抓,且有許多緩衝通報的容許時間。為什麼不每個流感案例都呈報呢?因為每年流感病例都很多,若每則都即時通報會造成訊息量過載,而把通報系統拖垮。因此除了例行疾病通報,我們還需要更為警覺的醫生盡早察覺疫情,例如臺大醫院的張淑媛醫師追出首位境外移入的病例、鑑別出 H7N9病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流行病高峰前的更早期,則可以透過哨兵網絡和非正式偵測管道掌握疫情。哨兵網絡的概念是在各個區域都設置警覺系統,只要點設置得夠多,哨兵網絡就能更早發揮作用,目前設全臺灣 85%的急診就診紀錄、以及門診和住院的「全民健保資料庫」,在雲端監測著每周民眾的就醫情形。還有一些哨兵負責「社區流感病毒監測」,收集檢體並交與合約實驗室、醫生協助分析。

全民參與防疫圍堵

還有一些更早的非正式偵測管道存在,比如說當年 SARS在中國民間早有風聲,或是去年 H7N9有民眾在官方發布消息之前,就有網友在微博、PTT上爆卦,這對流行病偵探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管道。另外,也有像 GOOGLE.org以各地區搜尋某些關鍵字的頻度,來歸納流感(flu)和登革熱(dengue fever)的疫情發展。最後,能夠防範未然的全民參與偵測雖然才剛起步,但已有像是臺大防疫先鋒網站來作為傳染病的雙向溝通平台。民眾不但能藉此即時報告消息,還能獲得疾病消息,一舉兩得。

 其實若還要進行更早的傳染病監測,還能做動物疾病監測,例如臺大獸醫系在進行野生動物疾病監測時,在鼬獾身上找到狂犬病的病毒株;以及新聞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無尾熊可能罹患反轉錄病毒死亡,雖然這種病毒不會傳染給人,但可能會傳給其他動物,可能在未來會對人類造成疾病危險,因此防範研究還是重要的,特別是水鳥和養禽。最後,羅醫師很快地跟各位分享一些日常的傳染病防治觀念,包括衣袖遮口鼻、防流感打疫苗等等。

溫在弘:透過地理學看見流行病

溫老師學術背景很有趣,從歷史、人文、社會科學、環境工程、流行病到現在任教於台大地理系,學術歷程相當多元。「地理學家強調視覺化地理環境,疾病這種相對抽象的概念應該也能透過地圖具象化,並藉此看出一些端倪。」溫老師的博士學位是生物環境系統工程,應用實例像是透過對地形的掌握,預測颱風路徑和降雨量,有助於災情搶救與疏散。他接著想:有沒有可能在了解社會中人的模式和病毒傳染的方法之後,透過數理科學的模型來預測疫情擴散?這開啟了溫老師對疾病預測的興趣。

關於地圖和流行病的故事,其中一則著名的故事便是 John Snow在 1854年把霍亂致死的病例描繪在地圖上,進而封鎖了可能是霍亂元凶的抽水幫浦。不過,若用更縱深的歷史來看,把疾病畫在地圖上並不是他的創舉;重點是,當時人們以為霍亂是由空氣傳播,不過 Snow認為倘若真是如此,人口密度越高的地方應該會有更多人死去,但在地圖上則不然。Snow的重要性是推斷出「霍亂不是空氣傳染」,建立了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去確認他的假說。這個歷史故事還有一些後話,像是井在被關閉之前疫情就已經結束,又封井之後曾經一度重啟,卻又沒有病例產生。不過當時還沒有細菌理論,現在則變成了謎團。

從地理學看流行病擴散

地理學可以用來分析流行病的傳播過程、途徑和動態。「疾病地圖」是其中一種表示法,能以顏色深淺在地圖上表示不同區域的染病風險程度。不過,以傳染病來說,它和那些穩定存在的環境暴露因子不同,哪怕只要存在一個病例,都有機會傳染、產生更多的病例,因此病例數目的意義比計算感染比例來得更大,目前疾病管制署(CDC)即是以各地區的病例數目,當成警戒程度的依據。

流行病的地理擴散現象怎麼模擬呢?溫老師表示這種擴散現象和 iPhone流行的模式和「創新擴散」的概念類似。傳染病的模擬致病過程可以簡化四個階段:可感受期、已感染、具傳播力、免疫或死亡,接著進行模擬。最簡化的傳染病模型SIR模型(Susceptible-Infective-Recovered model),是探討在一個存在具傳染力病例的密閉空間裡,何時所有的人都得病?流行高峰是何時?何時全體都免疫?透過數學模型推測最後計算出結果。

接著,「基本再傳播率」(R0)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顯示這個傳染病有多麼威猛。另外,傳染病的擴散常是指數上升,因此所有的傳染病學家都好奇流行病的臨界爆發值是多少,R0就在此時派上用場。這個神奇數字若小於1,則代表疾病不容易傳染,疫情會自動慢慢消失;但若大於1,可以用來計算,讓我們知道應該讓多少人接種疫苗,進行群體免疫的防範措施。

預測,沒那麼容易

然而,真實的防疫決策往往更為複雜,溫老師提出幾個應用實例。如果是像一所有1000人的學校的尺度,有個網站可以用以預測各種防疫情境下介入時間產生的防疫效果。但是,SIR傳染病模型的本假設是均勻碰撞,沒有辦法捕捉社會群聚的特性。

接下來,我們加入社會接觸的過程,來看看複雜的都市尺度。科學人雜誌有一篇文章叫〈模擬城市:天花來了〉,它把每個人的日常行為和人口組成時空關係用數學建模來做統計分析,接著進行模擬,像是接種疫苗或是隔離病患等介入方式,做更細緻的描述及作為防疫決策的參考。

如果要描述全國性尺度的擴散,我會把它分成個人間、群體間到都市間接觸的多層次整合,來模擬整個台灣的疫情擴散情形,例如把人口及戶口普查的資料,用以建構通勤網絡地圖。未來將能夠利用這個結果,模擬在某個點發生的疫情如何透過通勤網絡擴散,在一併與各個層次的接觸做考量,最後還要做情境評估的驗證,慎重評估介入時間對防疫策略延緩疫情高峰和傳播率降低的比例的變化過程。

 傳染病跨越地理與學科的邊界,生醫的知識只能描述疾病的嚴重性,無法去了解疫情的擴散狀況。傳染病的監測還需仰賴交通運輸模式,這又連帶和群體行為模式、異質人口模式等專業學科相關。因此,要做好傳染病的監測,建模和跨越學科邊界的整合科學團隊是不可或缺的。

流感來了,怎知道?

在 Q&A時間裡,Z編問:什麼時候要發布警報好呢?羅醫師表示,以科學面來說流感每年都在流行,但會有閾值門檻、高標低標的差異,也有 N年一次流行潮的預測方法。與之相比,民眾的恐慌更容易被媒體煽動,那其實更像一種「恐慌」的傳染病。有時候,疾管局也可能被媒體逼迫要提早發布警報,但還是要依據實際上全國情報和各地衛生局的監測來做警報發布。

為什麼在冷的時候,流感容易流行呢?羅醫師說,因為流感病毒耐低溫、耐乾燥,溫帶國家的流感容易在較冷的季節流行。但是,熱帶、亞熱帶的病毒有開始演化的跡象,可能和溫度、雨量和人的行為都有關係,比如說冬天人們會群聚,下雨的時候容易待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等等。流行的因素很多,還要考量到疫苗和免疫力的效應。

登革熱的迷思

溫老師以他對登革熱防治的參與經驗,認為「預測」這件事非常困難,且很容易被誤導。事實上,所有建模的模型都有簡化的假設,只能在假設的情形下才能說是對的,而這非常怕被外界放大檢視。建模的目的不應該是預測,而是為了做公共衛生介入的比較。算出數字多少本身沒有意義,比較不同處理和介入早晚才有參考價值,幫助決策的進行。我們應該做的是定性而非定量的解釋。

有民眾好奇,登革熱的防治通常都在暑假,卻容易在11月達到高峰呢?又為什麼11月的時候比較沒有登革熱警報傳出?羅醫師強調:「防禦在於機先」。事實上,疾管局都會定期跟記者回報登革熱疫情,不過登革熱比較容易集中在南部,北部在發生疫情前記者比較不會寫。溫老師則補充,臺灣南部的民眾其實不怎麼怕登革熱的,他們甚至會拒絕防疫同仁進行噴藥,可能是因為風險傳播教育還不夠落實,或是疫情沒有超過閾值或以往的標準,讓民眾覺得登革熱不嚴重。不過,真正叫人擔心的是「登革出血熱」,它的致死率很高,病理機制目前還不瞭解。如果登革熱患病比例增加,登革出血熱的機率可能就會隨之上升,一旦登革出血熱爆發就會造成嚴重的衝擊。因此,蚊蟲防治除了是要控制登革熱的疫情,同時也是防範出血熱的發生。

媒體的影響和經濟變動

2010年媒體曾報導劉小弟疑似因 H1N1疫苗注射發生重症,而下了「疫苗殺人」的標題。羅醫師表示,後來發現其實是因為微小B病毒的感染,卻還是被媒體放大,還因為這件事情讓疫苗接種率大幅降低,幸好後來疫情沒有再快速攀升。這個事件如果要用模型來算,參數會變得頗為複雜,一般來說,疫苗介入模型的預測方向比較像是疫苗如果做不出來?疫苗的保護力會不會不好?這些等等。

那麼,經濟能不能當成是流行病的指標之一呢?羅醫師說,防疫一定跟經濟有利益糾葛,像是在進行動物疾病防治時,管動物的農業局會賠償,但無法完全賠償。雖然動物要為人犧牲顯得可惜,但我們希望不要有任何人因疾病而死。經濟上,邊境的封鎖會衝擊貿易,像是對疾病的恐慌容易造成兩岸交流出現標籤化的情形,所以防疫要先做好,才不會讓經濟有後顧之憂。至於以經濟作為防疫的指標,世界貿易例如醫藥品的買賣、或是落後國家的高價珠寶買賣,也是可參考的指標。另外,現在也有經濟衝擊的建模。以經濟學模型來說,透過投入/產出模式能夠知道某產業的變動對其他產業的關聯,還有對產業上下游造成的影響。至於如何估計介入的時機對經濟造成的社會成本影響,是疾管局正在發展的方向。

 

今晚兩位講師和我們分享了許多他們在預測傳染病的實務經驗。羅醫師為我們介紹疾管局如何掌握疫情,在第一時間發警報、「趕流行」,而且透過今日便利的網路系統,全體民眾都可以協助防疫工作,只盼民眾積極參與;而地理系的溫在弘老師則向我們展示了生醫學的病理研究如何和地理學、社會科學結合,發揮跨領域思維的威力去預測傳染病的散播。有了全民參與,再加上完善的防疫系統,相信國家未來在面對新疾病爆發的時候,能夠反應得更加靈敏,盡其所能地降低疫情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M.I.C. ╳ 民視科學再發現」科學系列講座,由國科會支持,辦理單位為民視文化與PanSci 泛科學。

更多精采的科學內容,每週六上午八點,請收看民視53頻道「科學再發現」

文章難易度
Gilver
28 篇文章 ・ 3 位粉絲
畢業於人人唱衰的生科系,但堅信生命會自己找出路,走過的路都是養份,重要的是過程。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0
1

文字

分享

1
0
1
如何有效預防食媒性疾病 A 型肝炎病毒?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_96
・2023/10/10 ・233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轉載自食藥好文網

圖/envato
  • 文/黃育琳 食品技師

民以食為天,你吃的食物是安全的嗎?

中國大陸上海市在 1988 年曾因毛蚶貝類污染而爆發 A 型肝炎疫情,造成約 30 萬人感染,其中 47 人死亡 [1]

我國於 2014 年 10 月至 11 月期間,急性病毒性 A 型肝炎本土病例達 30 人(其中 25 人住院),經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以下簡稱疾管署)與衛生局調查發現,多數病例於潛伏期間有生食蠔類(牡蠣)、文蛤或蛤蜊等貝類水產品 [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起事件極有可能是所謂的「食媒性疾病」。

何謂食媒性疾病?

食媒性疾病或稱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illness or foodborne disease)是指經由吃進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等所致的疾病,常見症狀包含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

依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 6 億人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生病,其中 42 萬人死亡,又以兒童占多數。學童在校園中常暴露於共同的飲食及水源,人與人之間接觸密切,傳染病原很容易透過飛沫、糞口與接觸途徑傳播,易造成校園群聚感染事件發生 ​​[3]

但追溯污染源並不容易,食物在種植(或養殖)、採收、儲存、運送、製造、加工、包裝及烹調等任一階段都有可能被污染。且旅行和國際貿易頻繁更是提高被污染食品跨國散播的可能性 ​​[3],使農場到餐桌的食安管理顯得十分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 肝病毒之分布

一開始提到因吃下受 A 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以下簡稱 A 肝病毒)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A 型肝炎,就是很典型病毒型食媒性疾病的例子。

A 肝病毒的流行主要與當地的衛生環境有關,主要流行地區包括亞洲、非洲與中南美洲等地區,尤以東南亞、印度、中國大陸等地區較為嚴重。

在開發中國家,人民多半在嬰幼兒時期,常因攝入受 A 肝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通常 6 歲以下兒童感染約有 70% 無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成年後多半已具有免疫力。

然而在已開發國家,衛生環境大致較佳,很多年輕人並未感染過 A 肝病毒而不具免疫力。臺灣便是如此,大部份的兒童及青少年(尤其是都會地區)都未具 A 型肝炎抗體,使爆發流行的風險增加 [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 肝病毒之特性與感染症狀

A 肝病毒是一種無套膜,直徑約為 27 nm 的 RNA 病毒,潛伏期約 15~50 天,其所引起的 A 型肝炎,屬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1]

患者臨床症狀包含發燒、肌肉酸痛、疲倦、食慾不振、腹部不適、噁心、甚至嘔吐等,持續幾天後,病人會出現有茶色尿或併有眼白變黃(即黃疸)的徵兆,急性 A 型肝炎並無特殊療法,通常採一般的支持性療法即可痊癒 ​​[1]

而 A 肝病毒主要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最可能被污染的食品或飲料如水果、蔬菜、貝類、冰和水(包括冷凍或未經澈底加熱),感染者沒有確實洗手並接觸其他東西也會造成病毒傳播 [1]

不過 A 肝病毒的生命力頑強,對胃腸道極端的 pH 值和酶之耐受性高,能在不利條件下存活,被污染的食物需加熱超過攝氏 85 度且持續至少一分鐘才足以使 A 肝病毒失去活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加上只要有極少量病毒顆粒存在便足以使人致病,所以即使食品所含的病毒量很低,仍具有食品中毒之風險 [4]

透過電子顯微鏡所拍攝的 A 型肝炎病毒。圖 /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透過電子顯微鏡所拍攝的 A 型肝炎病毒。圖 /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食品從業人員基本要求《食品良好衛生規範》

為了避免食品受到病毒污染,食品從業人員的「衛生管理」就非常重要,我國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為了確保食品業者之衛生管理,已制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The Regulations on Good Hygiene Practice for Food, GHP)。

GHP 是食品業者確保其食品在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儲存、販賣、輸入、輸出等過程中的安全衛生與品質,是最基本要求,所有食品業者皆應實施 GHP,在 GHP 附表二即說明:

食品從業人員經醫師診斷罹患或感染 A 型肝炎、手部皮膚病 、出疹、膿瘡、外傷、結核病、傷寒或其他可能造成食品污染之疾病,其罹患或感染期間,應主動告知現場負責人,不得從事與食品接觸之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是安全衛生品質的基本要求,卻還是有不少業者會疏忽,導致感染事件重蹈覆徹。

最佳預防方式就是注重衛生管理

除了 A 肝病毒之外,諾羅病毒、E 型肝炎病毒及沙波病毒皆是常見的病毒型食媒性疾病,這些病毒感染均無特效藥物可治療,僅能採用良好的支持性療法幫助病人痊癒。

因此最佳的預防感染方式就是做好衛生管理,包含:

  1. 個人衛生:準備食品前及進食前,還有如廁後皆要確實洗手。
  2. 在飲食衛生:飲水要煮沸再飲用,所有食品都應清洗乾淨並澈底加熱,不生食。
  3. 環境衛生:維護廁所環境清潔,廚房及飲食用具要保持清潔。
圖/envato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8。急性病毒性 A 型肝炎  疾病介紹。
  2.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23。A 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16。食媒性疾病防治 教師指引手冊。臺北市: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4. Bozkurt, H., Phan-Thien, K. Y., van Ogtrop, F., Bell, T. and McConchie, R. 2021. Outbreaks,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norovirus and hepatitis a virus contamination in berries: A review.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61:1 116-138.
所有討論 1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_96
65 篇文章 ・ 21 位粉絲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依衛生福利部組織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成立,職司範疇包含食品、西藥、管制藥品、醫療器材、化粧品管理、政策及法規研擬等。 網站:http://www.fda.gov.tw/TC/index.aspx

0

4
2

文字

分享

0
4
2
今夏登革熱來勢洶洶,該怎麼防治?有疫苗嗎?
PanSci_96
・2023/09/21 ・267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啊!蚊子!」

登革熱好嚴重,但,還會更嚴重。過往紀錄顯示登革熱的疫情高峰,常常到 9 月才大規模爆發?這聽起來有點反直覺,我本來還以為應該是最熱的 7、8 月?但其實啊,就是要等天氣稍微降溫,當大家開始出門,不是躲在冷氣房的時候,反而比較容易傳播登革熱。

而根據近期疾管署的統計顯示,台灣各地的登革熱已經發生 4,338 例本土病例,是從 2015 年登革熱在全台造成 43,419 例之後,登革熱疫情最嚴重的一年,我們真的要注意小心!只要出門,防蚊措施不能免!

不過……話說回來,難道就沒有疫苗可以一勞永逸預防登革熱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幾年沒聽說的登革熱,怎麼突然又「熱」起來?

這個我們就要講到台灣登革熱的發生模式,其實台灣沒有登革熱本土病毒株,所以每當登革熱疫情過去之後,登革熱病毒就會在台灣消失,而下一次的登革熱發生,就必須是境外移入的登革熱患者由國外輸入到國內,而且必須要在登革熱可被傳播的期間,被病媒蚊叮咬並傳播出去,才會造成本土的病例,所以從這點我們可以知道登革熱流行,有兩個有效的控制條件:第一、即時發現境外移入病例,直接隔絕病毒在境外。第二、控制台灣本土病媒蚊數量,以及密度,讓登革熱病毒難以傳播出來。

那過去幾年為什麼都沒有發生登革熱的流行呢?因為 2020 年開始因為 COVID-19 疫情封鎖國境,根據疾管署的資料,2020 年到 2022 年,這三年加起來全國僅有 144 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而 2023 年至今已經有 158 例登革熱境外移入案例,而在 2015 年登革熱大流行時,更有 354 例境外移入案例,這也表示台灣登革熱疫情的發生,與境外移入登革熱案例息息相關。

臺灣 2023 年登革熱病例分布。圖/衛福部疾管署

尤其,台灣許多行業仰賴東南亞國家的移工,很多台灣廠商也在東南亞國家設廠,彼此之間的旅遊往來也越來越多,所以東南亞國家的登革熱疫情嚴重與否,與台灣是否會發生登革熱流行,有著高度相關。

把積水倒掉!杜絕登革熱,從減少病媒蚊產卵點開始

每年到了春夏交際時,政府都會宣導要防治病媒蚊,做好居家附近的環境衛生管理,大家耳熟能詳的【巡、倒、清、刷】四字口訣,為的是減少積水,那麼孳生源的減少,真的能夠有效防治登革熱發生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時我們要提到登革熱病媒蚊的生殖營養週期。週期的開始是一隻未吸血的雌蚊,開始尋找適合的吸血對象,在吸飽血後,這隻雌蚊需要等待約 2 到 3 天,讓體內的卵發育成熟,接著雌蚊就會開始尋找有水的地方產卵。而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產卵場,都偏好小型的水域,就像廢棄輪胎內的積水、盆栽下方的接水盆等等,當雌蚊把卵都產下來後,就完成了一個生殖營養週期,接著她會再繼續尋找下一個吸血的對象,不斷循環下去。在實驗室內條件充足的環境下,最快 3 天就可以完成一個週期,而在野外一般環境中,科學家認為 5 到 7 天可以完成一次週期。

雌蚊吸飽血後,等待卵發育成熟,就會開始尋找有水的地方產卵。圖/Giphy

猜猜看一隻雌蚊一次可以產下多少卵?答案是 50-200 顆卵。也就是說,一隻雌蚊經歷一次生殖營養週期,假設生男生女一樣多,也就可以有 25-100 隻新出生的雌蚊。吸血的蚊子等於放大了 25-100 倍的數量,所以一隻蚊子在適合環境下,經歷三代之後最多就可以有 1,000,000 隻雌蚊產生。

我們透過蚊蟲的生活史反推,這僅僅只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把積水容器清除可以減少蚊蟲數量嗎?如果把你居家附近的積水容器清除的話,其實會讓蚊子找不到產卵的地方,你家附近的蚊蟲的確就會減少,其中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如果蚊子一直沒有辦法產卵,就會將體內的卵回收成為自身的營養,等待再進入一次生殖營養週期,因此減少雌蚊下一代,自然整體蚊蟲的數量就會減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E 效應是什麼?有沒有疫苗可以防治登革熱?

除了防治病媒蚊以外,有沒有可以預防登革熱感染的疫苗呢?

其實,登革熱疫苗的開發非常困難,主要的原因是在人類中流行的登革熱病毒有四種血清型別,而不同型別之間的前後感染,有時候會造成前一型感染產生的抗體,幫助後面另外一型的登革熱病毒感染細胞,使病毒就更容易感染細胞,而這個現象也就是抗體依賴增強效應,簡稱 ADE 效應。

當 ADE 效應產生,也就容易造成較嚴重的病症,而 ADE 效應也是登革熱出血熱產生原因之一,也正是因為有 ADE 效應,登革熱的疫苗開發的難度相當大,因此這隻疫苗需要同時產生對抗四型登革熱的有效抗體,還要避免 ADE 效應的產生。

雖然有 ADE 這個大魔王擋在前面,那麼究竟能不能做出登革熱疫苗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登革熱疫苗的難度在於要克服 ADE 效應。圖/pixabay

其實,在 2015 年賽諾菲巴斯德藥廠曾經有世界上第一支可施打的四價登革熱疫苗 Dengvaxia,但這隻疫苗僅能夠使用在「感染過登革熱」的人身上,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支疫苗打在「未感染過登革熱」的人身上,當他們感染登革熱時,會產生 ADE 效應,反而變得更嚴重。

不過近期有了轉機,日本武田製藥的 TAK-003 已經完成三期試驗,在歐盟、英國、巴西、印尼、泰國、阿根廷獲得上市許可,根據 TAK-003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JM 和柳葉刀 Lancet 發表的論文,在施打 2 劑後,12 個月可以達到 80.2% 的不感染保護力,18 個月後即便感染,也有 90.4% 的重症保護力,而在施打後 4 年半的持續追蹤,仍然保有 61.2% 的不感染保護力,而且對重度登革熱保護力也有 84.1%,更重要的是,跟 Dengvaxia 相比,不論是否曾經感染過登革熱,都可以施打這個新疫苗,不用擔心 ADE,除了 TAK-003 外,台灣還參與了默沙東藥廠的 V181 和默克藥廠的 TV003 兩支候選疫苗的臨床試驗,可惜的是,台灣還沒有通過 TAK-003 的上市許可。

但自從 1970 年代開始研發的登革熱疫苗,面對一道又一道難關,過了五十多年後,似乎終於有疫苗可以幫助人類對抗登革熱了!

登革熱正在蔓延中,你有什麼好的防蚊秘方嗎?你或認識的人得過登革熱嗎?當時的感受是什麼呢?歡迎與我們分享。最後也想問問,你會想打最新的登革熱疫苗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PanSci_96
1216 篇文章 ・ 212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