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年長者留意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條件放寬,65 歲即可接種!

careonline_96
・2024/01/30 ・253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5 歲民眾可以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囉!」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醫科曹玉婷醫師指出,「為了長者提升保護力,避免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導致嚴重併發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已從 71 歲放寬至 65 歲,並納入 13 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1],大家一定要趕緊帶家中長輩到醫療院所接種!」

曹玉婷醫師說明,肺炎鏈球菌可潛伏在鼻腔,並透過飛沫傳染,許多人原本就處在健康帶菌的狀態,但是在免疫力下降的時候,肺炎鏈球菌便趁虛而入,造成感染[2],例如在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之後,可能出現次發性肺炎鏈球菌感染[3]

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出現發燒、咳嗽、氣喘、噁心、胸痛、頭痛等症狀[4]。曹玉婷醫師表示,如果肺炎鏈球菌侵入血液造成菌血症,將會侵襲各個器官,演變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可能出現肺炎、中耳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腹膜炎、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危及性命[5]

全年皆有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病例,不過冬季與春季是發病高峰期。肺炎鏈球菌感染好發於於人口密集機構,例如護理之家、托兒所等擁擠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較常出現在5歲以下嬰幼兒、65 歲以上老年人[6]。曹玉婷醫師分享,根據 2019 至 2022 年的統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定病例中,65 歲以上民眾占了 45.4%[7]。相較於其他年齡層,65 歲以上民眾的住院率較高,且可能需要住進加護病房,死亡率也比較高[8]

因此疾病管制署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放寬至 65 歲,除了放寬公費疫苗接種年齡至 65 歲,現在還納入 13 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曹玉婷醫師表示,肺炎鏈球菌可區分為 92 種以上血清型,大約有 30 種血清型會造成人類的感染,所以會針對較常見的血清型製作肺炎鏈球菌疫苗,例如 23 價多醣體疫苗即是能夠預防 23 種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9]

目前台灣有 13 價結合型疫苗(PCV13)與 23 價多醣體疫苗(PPV23),兩者皆屬不活化疫苗。曹玉婷醫師說,根據研究,先接種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再接種 23 價多醣體疫苗(PPV23)能夠產生較佳的保護力[10]

2023 年 10 月起,長者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放寬製 65 歲以上族群,建議符合資格的民眾,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保護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病管制署建議:

  1. 從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可先接種 1 劑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若是高風險對象,可於接種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 後,間隔至少 8 週後再接種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
  2. 曾接種過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或 PCV15)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若是高風險對象,可於接種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 後,間隔至少 8 週後再接種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
  3. 曾接種過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 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11]。 

曹玉婷醫師分享「左流右肺」的口號,幫助民眾記憶在接種流感疫苗時,可同時分不同部位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既可提升兩種保護力,不用多跑一趟醫院。

除了 5 歲以下嬰幼兒、65 歲以上老年人之外,還有一些是不論年齡都屬於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危險群。曹玉婷醫師表示,例如具有慢性疾病(包括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脾臟功能缺損或接受過脾臟切除、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含括愛滋病毒感染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或器官移植患者、人工耳植入者、腦脊髓液滲漏患者等[12]

建議符合高危險族群輪廓的民眾主動向醫師諮詢,評估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自身保護力。曹玉婷醫師說明,根據研究,接種 13 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可以提升自身保護力,還有助於降低鼻腔帶菌率,進而減少經由飛沫傳染肺炎鏈球菌的機會,保護身邊的高危險群[13]

若身邊有高危險群的民眾也可以考慮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輝瑞協助刊登(PP-PRV-TWN-0124-202312)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為提升民眾免疫保護力,10月2日起分三階段擴大65歲以上民眾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3.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Bacterial factors required fo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oinfection with influenza A virus
  4.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秋冬防疫 三針有幸」,65歲以上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第二階段開打,呼籲長者儘速接種新冠XBB、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3重保護力
  8. Zarabi, N., Aldvén, M., Sjölander, S., Fues Wahl, H., Bencina, G., Johnson, K. D., & Silfverdal, S. A. (2023). Clinical and economic burden of pneumococcal disease among adults in Sweden: A population-based register study. PloS one, 18(7), e0287581.
  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疾病介紹
  10. Intervals Between PCV13 and PPSV23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1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1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13. SpringerLink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careonline_96
555 篇文章 ・ 278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伺服器過熱危機!液冷與 3D VC 技術如何拯救高效運算?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5/04/11 ・319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 高柏科技 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我們談論能擊敗輝達(NVIDIA)、Google、微軟,甚至是 Meta 的存在,究竟是什麼?答案或許並非更強大的 AI,也不是更高速的晶片,而是你看不見、卻能瞬間讓伺服器崩潰的「熱」。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搭載 Blackwell 晶片的輝達伺服器接連遭遇過熱危機,傳聞 Meta、Google、微軟的訂單也因此受到影響。儘管輝達已經透過調整機櫃設計來解決問題,但這場「科技 vs. 熱」的對決,才剛剛開始。 

不僅僅是輝達,微軟甚至嘗試將伺服器完全埋入海水中,希望藉由洋流降溫;而更激進的做法,則是直接將伺服器浸泡在冷卻液中,來一場「浸沒式冷卻」的實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安全嗎?從大型數據中心到你手上的手機,散熱已經成為科技業最棘手的難題。本文將帶各位跟著全球散熱專家 高柏科技,一同看看如何用科學破解這場高溫危機!

運算=發熱?為何電腦必然會發熱?

為什麼電腦在運算時溫度會升高呢? 圖/unsplash

這並非新問題,1961年物理學家蘭道爾在任職於IBM時,就提出了「蘭道爾原理」(Landauer Principle),他根據熱力學提出,當進行計算或訊息處理時,即便是理論上最有效率的電腦,還是會產生某些形式的能量損耗。因為在計算時只要有訊息流失,系統的熵就會上升,而隨著熵的增加,也會產生熱能。

換句話說,當計算是不可逆的時候,就像產品無法回收再利用,而是進到垃圾場燒掉一樣,會產生許多廢熱。

要解決問題,得用科學方法。在一個系統中,我們通常以「熱設計功耗」(TDP,Thermal Design Power)來衡量電子元件在正常運行條件下產生的熱量。一般來說,TDP 指的是一個處理器或晶片運作時可能會產生的最大熱量,通常以瓦特(W)為單位。也就是說,TDP 應該作為這個系統散熱的最低標準。每個廠商都會公布自家產品的 TDP,例如AMD的CPU 9950X,TDP是170W,GeForce RTX 5090則高達575W,伺服器用的晶片,則可能動輒千瓦以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散熱不僅是AI伺服器的問題,電動車、儲能設備、甚至低軌衛星,都需要高效散熱技術,這正是高柏科技的專長。

「導熱介面材料(TIM)」:提升散熱效率的關鍵角色

在電腦世界裡,散熱的關鍵就是把熱量「交給」導熱效率高的材料,而這個角色通常是金屬散熱片。但散熱並不是簡單地把金屬片貼在晶片上就能搞定。

現實中,晶片表面和散熱片之間並不會完美貼合,表面多少會有細微間隙,而這些縫隙如果藏了空氣,就會變成「隔熱層」,阻礙熱傳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種關鍵材料,導熱介面材料(TIM,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它的任務就是填補這些縫隙,讓熱可以更加順暢傳遞出去。可以把TIM想像成散熱高速公路的「匝道」,即使主線有再多車道,如果匝道堵住了,車流還是無法順利進入高速公路。同樣地,如果 TIM 的導熱效果不好,熱量就會卡在晶片與散熱片之間,導致散熱效率下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要怎麼提升 TIM 的效能呢?很直覺的做法是增加導熱金屬粉的比例。目前最常見且穩定的選擇是氧化鋅或氧化鋁,若要更高效的散熱材料,則有氮化鋁、六方氮化硼、立方氮化硼等更高級的選項。

典型的 TIM 是由兩個成分組成:高導熱粉末(如金屬或陶瓷粉末)與聚合物基質。大部分散熱膏的特點是流動性好,盡可能地貼合表面、填補縫隙。但也因為太「軟」了,受熱受力後容易向外「溢流」。或是造成基質和熱源過分接觸,高分子在高溫下發生熱裂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導熱膏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出現乾裂或表面變硬。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高柏科技推出了凝膠狀的「導熱凝膠」,說是凝膠,但感覺起來更像黏土。保留了可塑性、但更有彈性、更像固體。因此不容易被擠壓成超薄,比較不會熱裂解、壽命也比較長。

OK,到這裡,「匝道」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的問題是:這條散熱高速公路該怎麼設計?你會選擇氣冷、水冷,還是更先進的浸沒式散熱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液冷與 3D VC 散熱技術:未來高效散熱方案解析

除了風扇之外,目前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電腦快速散熱呢?圖/unsplash

傳統的散熱方式是透過風扇帶動空氣經過散熱片來移除熱量,也就是所謂的「氣冷」。但單純的氣冷已經達到散熱效率的極限,因此現在的散熱技術有兩大發展方向。

其中一個方向是液冷,熱量在經過 TIM 後進入水冷頭,水冷頭內的不斷流動的液體能迅速帶走熱量。這種散熱方式效率好,且增加的體積不大。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萬一元件損壞,可能會因為漏液而損害其他元件,且系統的成本較高。如果你對成本有顧慮,可以考慮另一種方案,「3D VC」。

3D VC 的原理很像是氣冷加液冷的結合。3D VC 顧名思義,就是把均溫板層層疊起來,變成3D結構。雖然均溫板長得也像是一塊金屬板,原理其實跟散熱片不太一樣。如果看英文原文的「Vapor Chamber」,直接翻譯是「蒸氣腔室」。

在均溫板中,會放入容易汽化的工作流體,當流體在熱源處吸收熱量後就會汽化,當熱量被帶走,汽化的流體會被冷卻成液體並回流。這種利用液體、氣體兩種不同狀態進行熱交換的方法,最大的特點是:導熱速度甚至比金屬的熱傳導還要更快、熱量的分配也更均勻,不會有熱都聚集在入口(熱源處)的情況,能更有效降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整個 3DVC 的設計,是包含垂直的熱導管和水平均溫板的 3D 結構。熱導管和均溫板都是採用氣、液兩向轉換的方式傳遞熱量。導熱管是電梯,能快速把散熱工作帶到每一層。均溫板再接手將所有熱量消化掉。最後當空氣通過 3DVC,就能用最高的效率帶走熱量。3DVC 跟水冷最大的差異是,工作流體移動的過程經過設計,因此不用插電,成本僅有水冷的十分之一。但相對的,因為是被動式散熱,其散熱模組的體積相對水冷會更大。

從 TIM 到 3D VC,高柏科技一直致力於不斷創新,並多次獲得國際專利。為了進一步提升 3D VC 的散熱效率並縮小模組體積,高柏科技開發了6項專利技術,涵蓋系統設計、材料改良及結構技術等方面。經過設計強化後,均溫板不僅保有高導熱性,還增強了結構強度,顯著提升均溫速度及耐用性。

隨著散熱技術不斷進步,有人提出將整個晶片組或伺服器浸泡在冷卻液中的「浸沒式冷卻」技術,將主機板和零件完全泡在不導電的特殊液體中,許多冷卻液會選擇沸點較低的物質,因此就像均溫板一樣,可以透過汽化來吸收掉大量的熱,形成泡泡向上浮,達到快速散熱的效果。

然而,因為水會導電,因此替代方案之一是氟化物。雖然效率差了一些,但至少可以用。然而氟化物的生產或廢棄時,很容易產生全氟/多氟烷基物質 PFAS,這是一種永久污染物,會對環境產生長時間影響。目前各家廠商都還在試驗新的冷卻液,例如礦物油、其他油品,又或是在既有的液體中添加奈米碳管等特殊材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把整個主機都泡在液體裡面的散熱邏輯也與原本的方式大相逕庭。如何重新設計液體對流的路線、如何讓氣泡可以順利上浮、甚至是研究氣泡的出現會不會影響元件壽命等等,都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高柏科技目前已將自家產品提供給各大廠商進行相容性驗證,相信很快就能推出更強大的散熱模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流感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恐致命?如何預防?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方式介紹!
careonline_96
・2024/06/14 ・273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 48 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教授兼科主任陳宜君醫師指出,「如果肺炎鏈球菌由上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可能侵襲各個器官,演變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患者的狀況可能兵敗如山倒,而住進加護病房;可能因而器官衰竭,如肝腎功能受損,嚴重甚至導致洗腎。這些情況都讓家屬很難過、無法接受。」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數,在 2023 年底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且感染案例數創三年新高1,民眾務必提高警覺。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統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患者中,65 歲以上民眾佔了 44.5 %2。陳宜君醫師提醒,換言之有 55.5 % 是 65 歲以下民眾,比例超過一半。肺炎鏈球菌對各個年齡層都有影響,所以不是只有老年人,各年齡層都要注意。

不可輕忽!肺炎鏈球菌潛伏體內,流感合併肺鏈重症高四倍!

除了 5 歲以下嬰幼兒、65 歲以上老年人之外,還有許多族群屬於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高危險族群,包括慢性病患(如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者、腦脊髓液滲漏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3

此外,原本健康民眾在感染流行性感冒、新冠肺炎等病毒後,呼吸道黏膜免疫會受到影響,續發性細菌感染的機會上升。陳宜君醫師說,台大醫院兒科團隊發表過一個很重要的研究,發現單純得到流感的患童約有 5 % 會住加護病房,而流感合併肺鏈的患童約有 20 % 會住加護病房4,顯示流感合併肺鏈比一般流感的重症風險高出四倍之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肺炎鏈球菌主要存在鼻腔黏膜,當免疫力正常時不會產生問題,但當黏膜免疫力下降時,便可能侵入組織,造成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感染;而免疫力低下患者,便可能發展成重症。陳宜君醫師說,患者會出現發燒、咳嗽、氣喘、噁心、胸痛、頭痛、呼吸急促等症狀,可能進展為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敗血症等,危及性命5

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預防勝於治療

面對肺炎鏈球菌感染,預防永遠勝於治療!陳宜君醫師說,肺炎鏈球菌經由飛沫散播,所以可以透過戴口罩、勤洗手、避開擁擠密閉的空間,更積極的做法就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鏈球菌可分為 92 種以上血清型,其中約有 30 種血清型會造成人類的感染,所以會針對較常見的血清型製作肺炎鏈球菌疫苗6。目前台灣有結合型疫苗(PCV)與多醣體疫苗(PPV)。

多醣體疫苗(PPV),通常不具備長期免疫記憶。陳宜君醫師解釋,結合型疫苗(PCV)可以誘發 T 細胞免疫,有助產生免疫記憶,提供較長時間的保護力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顯示,接種一劑結合型疫苗(PCV)後,再接種一劑多醣體疫苗(PPV),有助提升免疫記憶,提供較長時間的保護力,並使保護範圍更廣,能有效降低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8。因此,疾病管制署針對 65 歲以上民眾提供公費疫苗政策:接種 1 劑 13 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 1 劑 23 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以保護年長者免於重症威脅9

不過,一般年輕族群亦不可輕忽。陳宜君醫師提到,因為肺炎鏈球菌疫苗是準備讓健康民眾施打,所以在研發疫苗時,對安全的要求非常高。結合型疫苗(PCV)與多醣體疫苗(PPV)皆為不活化疫苗,免疫不全者皆可接種,且能夠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國際建議在左手臂接種流感疫苗,在右手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關於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方式,疾病管制署建議:

  • 從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可先接種 1 劑結合型疫苗(PCV),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多醣體疫苗(PPV)。若是高風險對象,可先接種 1 劑結合型疫苗(PCV)後,間隔至少 8 週後再接種多醣體疫苗(PPV)。
  • 曾接種過 1 劑結合型疫苗(PCV)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多醣體疫苗(PPV)。若是高風險對象,可於接種結合型疫苗(PCV)後,間隔至少 8 週後再接種多醣體疫苗(PPV)。
  • 曾接種過多醣體疫苗(PPV)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結合型疫苗(PCV)10

「肺炎鏈球菌感染不只造成肺炎!」陳宜君醫師叮嚀,「狀況許可時,建議及早接種疫苗,做好預防措施,才能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

註解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65 歲以上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三階段開打,呼籲長者接種(access date 2024/3/8)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hr4M-Qmi3Fu2KPC3En2a6Q?typeid=9 ↩︎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
  3. Hsing, T. Y., Lu, C. Y., Chang, L. Y., Liu, Y. C., Lin, H. C., Chen, L. L., Liu, Y. C., Yen, T. Y., Chen, J. M., Lee, P. I., Huang, L. M., & Lai, F. P. (2022).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luenza with or withou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o-infec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 Taiwan yi zhi121(5), 950–957. https://doi.org/10.1016/j.jfma.2021.07.012 ↩︎
  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accessed date 2024/03/08)
    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oAznsrFTsYK-p12_juf0kw
    ↩︎
  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疾病介紹(accessed date 2024/03/08)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MEYvHLbHiWOcLfQKKF6dpw
    ↩︎
  6. Pollard, A. J., Perrett, K. P., & Beverley, P. C. (2009). Maintaining protection against invasive bacteria with protein-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s.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9(3), 213–220. https://doi.org/10.1038/nri2494 ↩︎
  7. Intervals Between PCV13 and PPSV23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cdc.gov)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6434a4.htm ↩︎
  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為提升民眾免疫保護力,10月2日起分三階段擴大65歲以上民眾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accessed date 2024/03/08)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q9_r5mAOvcpIPSUvrjGFpw?typeid=9 ↩︎
  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
  1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輝瑞協助刊登(PP-PRV-TWN-0166-20240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呼吸道病毒肆虐怎麼辦?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增強!
careonline_96
・2024/03/20 ・284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呼吸道病毒正在社區蔓延中!疾管署統計顯示,隨著過年、連假民眾南來北往移動,今年 2 月全國類流感就診率達近兩年新高〔1〕,可見社區中潛藏各類呼吸道病毒。而肺炎鏈球菌也是社區常見致病菌之一,全年都有肺炎鏈球菌感染的病例發生,而冬季至春季為高峰期〔2〕。成大醫院內科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教授歐弘毅醫師表示,肺炎鏈球菌常潛伏在鼻腔內,可透過飛沫傳播,易受感染的族群主要是未滿 5 歲的嬰幼兒和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3〕

「糖尿病患的抵抗力較差,感染肺炎鏈球菌後,出現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的機會較高。」歐弘毅醫師說,「這些患者發病後常常是兵敗如山倒,相當危險,可能住院超過一個月。事先做好預防措施,才是最佳的策略!」

歐弘毅醫師說明,感染肺炎鏈球菌時,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燒、畏寒、咳嗽、氣喘、呼吸急促、胸痛、頭痛、嘔吐等症狀。肺炎鏈球菌會導致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在免疫力下降時,還可能侵入血液中造成「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的臨床表現相當多樣,包括敗血症、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等〔4〕,嚴重可能進展為敗血症,危及性命。

小心提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進展快速,年紀較大的民眾,以及罹患糖尿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病、慢性肺臟病、慢性肝病、惡性腫瘤、免疫功能缺失及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等患者,建議做好預防措施,若出現相關症狀,一定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接受合適的治療〔5〕

面對肺炎鏈球菌威脅 提前預防醫師建議這樣做!

由於肺炎鏈球菌可潛伏鼻腔中,呈無症狀的帶菌狀態,健康成人中約有 5% 至 10% 的帶菌率,孩童則有 20% 至 40% 的帶菌率〔6〕,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經由飛沫散播,因此大家團聚、出遊的時候,要提防肺炎鏈球菌。歐弘毅醫師說,想預防肺炎鏈球菌要勤洗手、戴口罩、盡量避開人潮,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符合資格的民眾要趕快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條件已放寬至 65 歲,而且還增加一劑 PCV13 疫苗。接種一劑 PCV13 疫苗和一劑 PPV23 疫苗能讓保護範圍更廣,保護力持續更久!」

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

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能夠發揮顯著的保護效果,降低幼童、老年人、慢性病患等高危險群遭到感染的機會,也有助於降低鼻腔帶菌率,進而減少經由飛沫傳染肺炎鏈球菌的機會,保護身邊的高危險群。

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條件放寬、納入 PCV13 疫苗

目前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主要有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 與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可以預防一些常造成感染的血清型。歐弘毅醫師說,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 能夠誘導身體產生抗體,但是免疫反應持續時間較短。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 可以活化 T 細胞,產生長期的免疫記憶,保護效果可維持 10 年以上〔7〕

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已放寬條件至 65 歲〔8〕,而且納入 PCV13 疫苗。疾病管制署建議,從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可先接種 1 劑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若是高風險對象,可於接種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 後,間隔至少 8 週後再接種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9〕

65歲民眾,趕快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

曾接種過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或 PCV15)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若是高風險對象,可於接種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 後,間隔至少 8 週後再接種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曾接種過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 的民眾,可於間隔至少 1 年後再接種 1 劑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3 價結合型疫苗 PCV13 與 23 價多醣體疫苗 PPV23 皆屬不活化疫苗,可以和流感疫苗或新冠肺炎疫苗同時接種。歐弘毅醫師說,建議採「左流右肺」,在左手接種流感疫苗,右手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幫助提升保護力。

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安全性高,極少出現嚴重副作用。少部分民眾可能出現注射部位紅腫、疼痛的反應,通常會在幾天內恢復〔11〕。除了公費接種外,歐弘毅醫師說,隨著預防接種觀念的進步,也有許多人會選擇自費接種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身旁的家人免於肺炎鏈球菌的威脅。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accessed date 2024/02/15) https://nidss.cdc.gov.tw/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疾病介紹 (accessed date 2024/02/21)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MEYvHLbHiWOcLfQKKF6dpw
  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accessed date 2023/11/30) 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oAznsrFTsYK-p12_juf0kw
  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 (accessed date 2024/01/27) 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oAznsrFTsYK-p12_juf0kw
  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核心教材 (accessed date 2024/02/21) https://www.cdc.gov.tw/File/Get/Y8nl11jalunxgmqu5SG4DA
  7. Intervals Between PCV13 and PPSV23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q9_r5mAOvcpIPSUvrjGFpw?typeid=9
  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為提升民眾免疫保護力,10 月 2 日起分三階段擴大 65 歲以上民眾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accessed date 2023/10/05)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q9_r5mAOvcpIPSUvrjGFpw?typeid=9
  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1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4/01/27)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1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accessed date 2023/12/15)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ORBnRmMgImeUqPApKawmw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