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年年有魚,是森林與大海 愛的心願

eeft_96
・2014/02/06 ・3378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474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C 年年有魚 (2)

年節期間,除了遊樂區的花季,年菜也與森林息息相關:白鯧現撈價每公斤破兩千元的天價,烏魚子也比去年漲三成。「年年有餘」的願望,已真的要變成「年年有魚」的祈求了。驅動這價格背後的,除了盤商的操控、陸客的掃購,根本問題更在中大型經濟魚種的銳減,野生烏魚不來就是不來。若討論如何改善這些根本的惡化,森林健康的維護其實也參上一腳

海岸林是漁業的土地公

森林對於漁業的貢獻,不是那麼顯而易見。但早在百年前的日治時期,就有因為滋養漁業的需求,而劃設不能破壞的法定保安林,這一類的保安林稱為漁業保安林(日文「魚つき保安林」),除了早年漁民即知道海灣及河岸的森林有聚魚效果之外,森林對暴雨及海浪沖蝕的抵抗,也使漁場附近的水質得以維護,港口周遭的地形不被破壞。現在這些保安林分佈在漁港及河口海岸,也常以紅樹林的樣貌出現。

FC 年年有魚 (12)
日本至今仍相當重視漁業保安林,並持續有各種論述。
(圖片出自「宮城の新聞」及「OPRF海洋政策研究財團」)

在台灣西部盛行的沙灘與泥灘海岸,有潮起潮落的海浪拍打,有隨著雨季旱季變化的淡水注入,形成穩定但帶有鹽度及水位節奏變化的環境。濱海的耐鹽的紅樹林不但形成立體的生物棲息環境,供許多蟹貝魚蝦有多藏產卵育幼的環境之外,同時也是整個食物網的最基本。這裡的動物並不是啃食海岸樹林的葉子,而是依賴它掉落水中的葉片花果,分解後的有機碎屑成為沙蠶、線蟲、小魚、小蝦、及螺貝類的食物來源;或更加分解成營養鹽,提供了懸浮在海中或附著在樹林上的藻類的營養來源,再被藤壺、牡蠣、海瓜子等利用。

FC 年年有魚 (1)
泥灘地上的紅樹林是大海生產力發動機。

而南端珊瑚礁岩環境的底質沒有像泥灘沙灘那麼好的保濕效果,對於許多潮間帶的動物來說,要度過退潮時分的驟然乾燥,得靠海岸林植物在礁岩錯綜複雜中的枝幹根系,這裡形成的濕潤潮洞是最好的「避乾港」。溫暖的海水加上茂密的海岸林可以產生相當高的生產力,恆春半島像香蕉灣那樣的熱帶海岸林,是全球陸蟹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方。這些蝦兵蟹將們剛出生時的蚤狀幼蟲,也是近海魚類的食物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C 年年有魚 (13)
礁岩上的的海岸林也提供許多半水域生物的多元棲地,增加潮間帶上下的生產力。

河岸與上游森林造就海中營養的交換場所

FC 年年有魚 (6)
洄游的大尾鱸鰻也需要從森林到海洋的健康。

台灣島東岸一路到北的岩岸陡降地形,除了黑潮及湧升流決定海洋中的生產力之外,在大山與大洋間的短急小溪流,是大多數洄游魚蝦蟹螺必經的生命孔道。有的上溯產下愛的結晶,有的來這裡轉大人,有的下海延續下一代。來來往往的生命,都需要有森林保護的乾淨溪流,也需要來自森林落葉落花落果及各種小動物殘骸的碎屑,或分解在土壤中的營養。東北角浪花拍岸的礁岩上,每到這個東北季風吹拂的季節就會亮綠了起來,還聚集眾多逐浪釣客,這也是靠著乾淨的河溪從森林攜出適量的營養,滋潤出冷涼水溫下繁茂一季的綠藻褐藻,才造就東北角磯釣的盛況。

FC 年年有魚 (4)
森林透過河溪,提供海洋營養。完整海報見【註2】。

而全島海岸間的河口環境,都是森林與海洋的握手的地方。全球大約八成的商業用魚類,在生活史的某個階段依賴這樣的河口環境:有的在這裡出生、有的在這裡度過脆弱的浮游階段、有的在這裡產卵、還有的每天都在這裡進進出出,隨著帶鹽的潮水往內陸吃頓比海中還豐盛的大餐。這個豐盛一方面因為河流攜帶了陸地適量的營養,以及在一段段河流生態系中長大的水生動物們;一方面也因為森林調節出源源不絕的水量,和不會黃沙濁濁的水質,讓在河口有諸多生命繁衍利用,進而交融出更多的生命,再各自往山上走,往海裡去。

FC 年年有魚 (3)
海洋資源的源頭,在河口與森林資源相交匯。完整海報見【註2】。

從山林到河海的一體資源

因為這些關連,百年前就有為了漁業而保護的森林,反倒是百年後,我們常為了特定的景觀審美觀,以及開發的短期經濟利益,忘了這些河岸海岸森林的重要,也忘了上游森林一樣對海洋造成影響。森林的改變間接但長久地傷害了海洋資源,成為魚價飆漲的幫凶之一。

FC 年年有魚 (9)
牡蠣爺爺相信有健康的森林才有豐收的牡蠣,發起造林護林運動。
(圖片出自gov-online.jp)

2011年聯合國森林論壇(UNFF)表揚10位首屆國際森林英雄,當中赫然有位生活生產都在海邊的漁民特別受矚目。這是日本宮城縣經營牡蠣養殖場的山重篤,被稱為「牡蠣爺爺」,在他自1989年發起「森林是大海的戀人」上山造林活動之後,每年六月氣仙沼灣的漁夫們,都會帶著當地居民及學生一起上山照顧森林。因為他們知道山上森林的自然廢棄有機物,會變成養分進入小溪流,再由河川送往大海,因而使袤廣汪洋有了生命力,人們才得以年年有魚有牡蠣【註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牡蠣爺爺做的不是研究,但他們的行動卻如暮鼓晨鐘敲醒了大家:原來漁業的永續也需要照顧到森林!因為河溪這條臍帶是一條水輸送帶,交換的養分全部來自陸地及海底岩體,有了基礎的養分與種源,才靠著陽光靠著海中的地層裂隙的能源,再滋生更上層我們看得到的漁產供應人們食用。

FC 年年有魚 (5)
【上山種下一棵樹】書中,跟著營養鹽「黃腐酸」,從森林旅行到海洋、到餐桌。
(出自小天下出版社)

如今我們富足到卻只剩天價的魚,除了諸多複雜的海洋破壞與全球暖化的影響,還有諸多來自陸地的衝擊卻常被人們忽略。河溪原本是由錯落的石頭泥沙及兩岸森林所共構的「有生命臍帶」,當中諸多大大小小又來來回回的動植物們,也共同組成了這生命的活力機制;現在卻多半成了沒有生命的人造下水道,因而靠著這些生命的吃與被吃、生與死的過程中,靠著交換營養能量而累積起來的食物網不見了。森林的縮減與開發,也造成山壁土砂的崩落或沖蝕直接進入這溜滑梯般的下水道,有的讓流入海洋的水質不再清澈,且有太多土中營養來不及被生命利用,加上城鎮農地的污水排放,共同形成海洋中一區區的優養化卻貧瘠的死區:這裡多的是大魚無法直接利用的水中游離營養或化學污染,少的是能串起食物鏈的浮游動物與中小型水生動植物,有的地方藻類高密度生長耗盡水中氧氣,走到這一步還想年年有魚,難上加難!

FC 年年有魚 (10)NEW
紅黃色的浮游植物高密度區,顯示河流攜出的營養鹽是海洋食物網的源頭。
(出自「挑戰海洋盡頭行動議程」五南出版社中譯版) 

森林是大海的戀人,河溪牽起中間的紅線。

森林是大海的戀人,河溪牽起了紅線,那麼愛的結晶呢?

不用天價的白鯧是愛的結晶,牠們分佈在西部及北部沙泥底質的近海,除了過度底拖與捕撈的壓力之外,白鯧覓食所維生的浮游甲殼類,需要來自健康森林與河溪的營養。想繼續守信的烏魚也是愛的結晶,牠們習慣了森林季節性地釋放足夠的淡水量,也習慣了在營養豐富的河口底泥濾食矽藻;過去守信用地來到台灣南部,還需要適當鹹淡水比例及水溫差異所驅動的洋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過去餐桌上年菜的豐饒,也都是森林與海洋愛的結晶,這些營養與能量上愛的禮物,被稱為森林生態系對海洋及河溪生態系的「支持服務(supporting service)」,而森林長期對氣溫、雨量、河溪水質水量的「調節服務(regulating service)」,更是對大海的悉心呵護。

然而這段上億年的亙古戀情能否繼續,現在都將掌握在我們手中。為了海洋資源的生態功能完整性(ecological functional intactness),為了還能年年有魚,我們需要水域及陸域的整合不切割,從森林到海洋的整體新治理。

FC 年年有魚 (8)
森林退化將導致營養鹽的出流失衡,讓愛的禮物變成災難。

註:

  1. 牡蠣爺爺的觀點已繪製成繪本《上山種下一棵樹》,中文版由「小天下出版社」出版。
  2. 台灣版「森林是大海的戀人」海報,可至【森林我的家】點選下載

 

 <<本文同步刊載於「森林我的家」部落格,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eeft_96
10 篇文章 ・ 0 位粉絲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成立於2007年,以「推動體制內環境教育的落實」、「推動環境學習中心的建構」和「擴大社會對永續環境議題的關注和參與」為願景,持續致力於各式環境學習中心場域之教育推廣與經營管理工作,運用各種媒介平台,向大眾推廣大自然服務及水資源等主題的重要性,並持續累積發展不同主題之環境教育教材供教育單位使用。

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為什麼烏魚子是冬天的食物?關於「烏金」帶來的海產文化!——《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貓頭鷹出版社_96
・2023/03/01 ・181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位朋友大概是想到「墨」和「烏」都是黑的意思,就問我:墨魚也叫烏魚?

我說,不是啦!墨魚是烏賊,烏魚是烏魚子的媽。

我這樣說,他就聽懂了!為什麼呢?因為在台灣,很常看到烏魚子,卻較少看到烏魚。

先民以來的傳統名餚

烏魚最有價值的部位是母魚的卵巢,可鹽漬、曬乾做成名貴的「烏魚子」(台語音oo-hî-tsí)。公魚的精囊則稱為「烏魚鰾」(台語音oo-hî-piō,鰾也寫作膘),一般是直接生煮,也是高貴的食材。

烏魚取出卵巢、精囊後,稱之「烏魚殼」,價值就低了,可煮成烏魚米粉、麻油烏魚等。以前的野生烏魚非常美味,成為很多人童年的美食回憶,但現在大多是養殖烏魚,魚腥味較重。

台灣先民很早就知道烏魚子的美味。台灣清代方志:「子成片,下鹽曬乾,味更佳。」「其子整片下鹽,以石壓之,曬乾,可焙為酒品。」

日本時代台南文人連橫《臺灣通史》說得最清楚:「烏魚之卵,結為一胎,略分為二,長及尺,重十餘兩。漬鹽曝乾,以石壓之至堅,可久藏。食時濡酒,文火烤之,皮起細胞,不可過焦,切為薄片,味極甘香,為臺南之珍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烏魚子是常見的高貴食材。圖/wikipedia

日本也有烏魚子,但產量少而較小。日本人一樣視烏魚子為珍貴的禮物和食物,日文稱之カラスミ(karasumi),這是「唐墨」二字的訓讀音:「唐」訓讀から(kara),「 墨」訓讀すみ(sumi)。日本人覺得烏魚子的形狀很像從中國傳來日本的墨,所以稱之「唐墨」。

根據中研院《臺灣魚類資料庫》,「鯔科」的「鯔」俗稱烏魚、信魚,最大體長可達一公尺。

「鯔」是什麼意思?「鯔」本指江河之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鯔,色緇黑,故名。」緇是黑色的意思,因此鯔魚的本意就是烏魚,以魚背烏黑而得名。

《噶瑪蘭廳志》(一八五二年):「烏魚,鯔魚也,本草作烏魚.產於溪池者曰溪烏、池烏,產於海者曰海烏。臺地冬港俱有,冬至前到,味甘嫩;冬至後散子回頭,則瘦而味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的「烏金」產業

這段話也解釋了何以烏魚又叫「信魚」,守信的魚。烏魚是洄游性魚類,每年冬季隨北方的大陸沿岸流(親潮)從台灣海峽南下避冬,並在南台灣海域產卵。根據台灣文獻記載,烏魚一般在冬至前十日至台南,稱「正頭烏」,魚肥而味美,魚卵和魚鰾飽滿;產卵後自恆春北返,稱「回頭烏」,魚變瘦、味道也差了。

所以有一句台語俚諺:「冬節烏,較肥豬脚箍。」冬至(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的台語叫「冬節」,冬至的烏魚比豬腳還要肥美。還有一句「鹹水烏,較贏雞肉箍」,意思是海裡的烏魚比雞肉還要好吃。

早在十七世紀荷蘭人統治台灣之前,就有閩、粵沿海漁民前來台灣本島和澎湖捕捉烏魚,最早只在冬天作季節性停留,後來又兼農作,才逐漸定居下來。所以有人說,台灣漢人移民最早是被烏魚吸引來的,烏魚就是「烏金」。

冬天的烏魚子較肥美,因此通常會在冬季收成。圖/wikipedia

台灣的烏魚產業,從荷蘭時代就開始對漁民徵什一稅(十分之一),後來明鄭、大清時代也都跟進。清代方志記載:「官徵稅,給烏魚旗,始許採捕。」清唐贊袞《臺陽見聞錄》(一八九一年):「旗以白布為之,書『烏魚旗』字,並船戶姓名,鈐蓋縣印,插於船首,出海採捕,土人謂之『討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一九九〇年代以來,由於氣候暖化、海水溫度升高,烏魚南下台灣海峽時間變晚,加上中國東南沿岸漁民搶先在台灣海峽北方攔截,造成台灣野生烏魚捕獲量日漸減少,卻因此帶動了台灣烏魚養殖業的興起。現在台灣的烏魚子大都來自養殖烏魚,產量和品質都很穩定,頗受歡迎。

今天台灣市面上的烏魚子,有野生、進口、養殖之分,仍屬高價禮品,一樣是台灣料理的名菜。

——本文摘自《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2023 年 2 月,貓頭鷹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貓頭鷹出版社_96
62 篇文章 ・ 26 位粉絲
貓頭鷹自 1992 年創立,初期以單卷式主題工具書為出版重心,逐步成為各類知識的展演舞台,尤其著力於科學科技、歷史人文與整理台灣物種等非虛構主題。以下分四項簡介:一、引介國際知名經典作品如西蒙.德.波娃《第二性》(法文譯家邱瑞鑾全文翻譯)、達爾文傳世經典《物種源始》、國際科技趨勢大師KK凱文.凱利《科技想要什麼》《必然》與《釋控》、法國史學大師巴森《從黎明到衰頹》、瑞典漢學家林西莉《漢字的故事》等。二、開發優秀中文創作品如腦科學家謝伯讓《大腦簡史》、羅一鈞《心之谷》、張隆志組織新生代未來史家撰寫《跨越世紀的信號》大系、婦運先驅顧燕翎《女性主義經典選讀》、翁佳音暨曹銘宗合著《吃的台灣史》等。三、也售出版權及翻譯稿至全世界。四、同時長期投入資源整理台灣物種,並以圖鑑形式陸續出版,如《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計八卷九巨冊、《台灣蛇類圖鑑》、《台灣行道樹圖鑑》等,叫好又叫座。冀望讀者在愉悅中閱讀並感受知識的美好是貓頭鷹永續經營的宗旨。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在海裡游泳別嗆到水——你會吃到鯨魚大便!
范君寧
・2016/07/27 ・204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14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609165-2590-D31A-404204BEDFE8E4BA
鯨:整個大海都是我的遊樂場……跟廁所!source:Pickup Image

編譯/范君寧

夏天就是要去海邊玩啊不然要幹嘛?不過假如你喜歡游泳、潛水、衝浪,暢快徜徉在大海中的話,你是否曾經想過,你可能正漂浮在某個海洋生物的……排泄物中!?

大海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根據《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期刊》(PLOS BIOLOGY)於2011年八月所提出的報告,大約有兩百二十萬種生物存活在海洋中,在這數不清的生物中,有小到只能藉顯微鏡一窺的浮游生物,更有大到重幾十萬磅的海洋哺乳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海洋並不只是牠們的家,還是牠們的廁所!數百萬種生物每天覓食、生物、排泄都在同個地方,聽起來好像很噁心,但對海洋生物而言,尿與排泄物可以說是最營養的再利用資源,藉由被不斷地消費與回收,維持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全,也於食物網的建立上扮演重要角色。

誰尿得最多?海洋廁所最大的貢獻者

9022303682_e235886fdd_b
source:flickr

無庸置疑地,海中體積最大的動物——鯨魚——就是產出排泄物量的第一名,不過如何實際計算鯨魚的排泄量仍是讓科學家頭痛的問題,根據於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的生物保育學家喬.羅曼(Joe Roman)接受《生命科學》(Live Science)的訪問,目前科學家藉由計算體積較小、易於觀察的海洋生物的每日排泄量,像是海豹、海豚等,再進一步縮放比例成鯨魚的體積,以此估算鯨魚的排泄量。

雖然無法得到確切的數據,但這仍對於鯨魚的排泄量提供一個普遍性的概念。根據《加拿大動物學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於2003年刊出的研究指出,長至18公尺、重量可高達4萬5千公斤的塞鯨,每日有627公升的估計尿量。可長至26公尺、重達72575公斤的長鬚鯨每天則有974公升的驚人尿量,相等於一個人類連續尿上三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個便這麼厲害?鯨魚的海中黃金

16436750168_845fc7b173_b
鯨魚在海裡自由自在地解~放~自~己~ source:Compfight

鯨魚傾向於深潛捕食之前在海面上個廁所,並且排出巨量的、擁有特殊顏色以及濃厚氣味的便便煙雲,其富含高度營養的鯨魚排泄物是名副其實的「海中黃金」。在緬因灣內,科學家估計鯨魚與海豹的糞便提供給浮游植物23,600噸的氮。在南極,鯨魚一天可以吃掉好幾噸富含鐵質的磷蝦,而大部分鐵質會隨著糞便排出,滋養極缺乏鐵質的南極表層水域,豐富整個生態系統。

鯨魚排泄物提供海洋生物氮、磷、鐵等重要營養元素,浮游植物、海藻等小型有機體都是鯨魚排泄物的受益者。但不僅僅到此結束,浮游植物會被浮游動物吃掉,接著浮游動物再被魚吃掉,甚至魚會再被鯨魚吃掉!

鯨魚糞便最大的受益者可說是整個海洋循環系統。鯨魚在深層海域捕食,然後浮上海面排泄,將沉積在深海的稀少重要養分帶到海水表面,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穩固海洋食物鏈的基礎。另外,鯨魚是遷徙距離最遠的哺乳動物之一,藉由來回營養豐富的捕食水域與營養缺乏的繁殖水域,牠們的糞便被從養分富饒的地方運至養分稀缺的地方,幫助海洋生物的生長。因此,無論是縱向或是橫向的營養循環,鯨魚(以及牠的便便)都在海洋的營養循環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WhalePump
鯨魚排泄後的養分經過漫漫長路,在大海中不斷地循環。 source:wikipedia

鯨魚的廁所鯨魚上——人類請用自己的廁所

根據《生態學與環境新領域探索》(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4年七月發表的研究,鯨魚就像是「海洋生態的工程師」,詳述了牠們在生態循環中扮演極重要的一環,以及鯨魚數的下降將會對無數的海洋生物造成災害性的影響。

近兩百年來,捕鯨行為愈趨嚴重,導致鯨魚數量減少了60%到90%(舉南半球藍鯨為例,其數量在上個世紀減少了99%,從約32萬7000隻下降到1180隻!)這造成生態系統中重要營養鹽循環的困難。另外,食物鏈底層的浮游生物無法取得重要的生長養分,數量減少,造成整體食物鏈生態不穩定,嚴重地破壞海洋系統的平衡。

不過,也千萬別想著「嗯嗯如果鯨魚便便數量不夠,啊不然我也來貢獻我的大便吧」這樣的事情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洋中的鯨魚糞便變得少見,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人類糞便。隨著人口增加,爆炸性的人口所產生的過多排泄物無處去,許多地區將未經處理的排泄物倒入湖泊、河流、海洋,其帶來的髒汙疾病汙染生態系統甚劇。人畜排泄物汙染海水、產生許多海洋病原體,目前已知的例如沙門氏菌屬、霍亂弧菌、志賀氏菌屬等,若人類又吃下受到汙染的魚類、貝類,可能引發腹瀉、腸胃炎、肝炎等等

下次到海邊玩、想為大海盡一份心力的時候,別留下垃圾(包含你的黃金)、留給海洋生物們一個乾淨的家,這就是最好的貢獻了!

 

原文出處:How Much of the Ocean Is Whale Pee (and Worse)?, Mindy Weisberger, June 25, 2016

參考文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范君寧
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泛科學實習編輯,政大新聞系,一個食量很大的奇怪女子,近期的目標是每天好好運作腦袋,不要生鏽。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來趟時空旅行─回顧當代有森林的大歷史
eeft_96
・2014/03/11 ・3536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37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森林生態系與日常生活的關係相當密切,最近才剛上映的電影─KANO[1](嘉農),時空背景正是20世紀初的昭和台灣,在片中:

  1. 濱田拿著新改良的香蕉二號,為了替棒球隊找個教練而前往拜訪近藤先生──他那有著塌塌米與竹捲簾的木屋
  2. 竹竿模擬了滑球的軌跡,球員們對著軌跡奮力揮舞球棒
  3. 戴著斗笠的農夫們停下插秧,看嘉農少棒在田埂上練跑
  4. 八田與一乘著木船在嘉南大圳巡視
  5. 濱田告訴吳明捷,被釘上釘子的木瓜樹會結出肥碩的果實,連唯一一株沒被釘釘子的木瓜樹也會因此受到激勵,努力長大……。

在〈KANO〉的場景裡處處離不開自然元素,而片中沒提到的,甚至還有當時更重要的樟腦、林業發展等等……。

1. Koshien
木屋、木鎮、紙、毛筆…都是昭和時代人們利用自然資源的方式之一。( 圖源:KANO )

森林的呵護,1 年 365 天 24 小時不打烊

嘉南大圳放水的那一刻,深深地烙印在某些人的心中。讓我們把森林拉進歷史的舞台,再重新整理一下上述場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曾文溪與濁水溪的上游森林供給溪流養分,流進嘉南大圳、灌溉了嘉南平原與河域
  2. 稻米、香蕉、木瓜等填飽我們的肚皮,而斗笠為農夫遮蔭……
  3. 上游的森林涵養了水源、調節水文與氣候
  4. 人們利用林產物,發展出書法與棒球等休閒、娛樂文化,以及蘊於其中的精神信仰……

我們可以把這些森林生態系所提供的服務歸納成上面四種:供應(provisioning)、調節(regulating)、支持(supporting)、文化(culture),這是從遠古到現今,我們一直從森林生態系所得到的服務。

2. 森林功能
森林生態系對人類的四大功能。(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2005 )

想想看失去了森林生態系,嘉南大圳會變得怎麼樣吧!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民政府為了以木材換取資金,多數山林被砍伐,結果導致冬春兩季的水源水量驟減、烏山頭水庫淤泥日增,於是嘉南大圳的水量也越來越少。照這樣來看,森林生態系難道不是在〈KANO〉時代背後,最默默也最重要的支持者嗎?

看完昭和時代的台灣之後,接下來就讓我們將搭上時光機,看看森林在不同時代與地域所面臨的議題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寡頭政治與安全威脅,帶森林與文明走向衰敗

回到西元前 6000 年的兩河流域,蘇美、巴比倫的君王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廟宇[2],使原本森林茂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樹木一棵棵倒下。征服巴比倫的西臺人首先發展出冶鐵技術,由於熔鑄銅、鐵礦的唯一燃料就是木材,也導致植被覆蓋加速消失。

同樣的情形發生在西元前1200年的地中海東岸,以色列、腓尼基為了榮耀耶和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興建大型宮殿,於是環繞王國的雪松林被砍伐殆盡[3]。如今,兩河流域與地中海東岸為大量荒漠所覆蓋。

為了建立強大軍事力量,羅馬時期的義大利半島幾乎失去所有森林[4]。西元 400 多年時匈奴入侵一直到西元1400多年,期間更曾歷經黑死病,中世紀歐洲的森林得到休養與喘息。然而為了對抗穆斯林、開拓貿易,歐洲諸國設法運用緜長海岸線的優勢,並建立起龐大艦隊,再一次,不管是遠洋貿易或是爭奪海權,木頭都是船隻不可或缺的材料。

崛起的海上強權英格蘭,在 17 世紀初強烈感覺到木材短缺,於是將手伸往波羅的海與斯堪地那維亞的森林,更晚則是北美殖民地。18 世紀初與工業革命後,由於木材短缺的狀況相當急切,一些地方發展出以煤作為替代燃料的方式,稍稍舒緩歐洲國家對木材的急迫需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來說,出於安全威脅、以及權力集中的寡頭政治,古代西方文明過度耗用森林生態系,而一併將文明自身帶進歷史的墳墓。近代西方國家一方面發展出新的材料科技──煤礦與石油,作為燃料替代了木材;另一方面則以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等方式,將問題輸出到海外其他國家,以取得更多、更廉價的林產物供應。

上述兩種解決方式不僅為世界帶來了更多的安全威脅,也迎來了新的挑戰──氣候變遷。

舊挑戰沒走、新挑戰接踵而來:氣候變遷與全球化

當代的國際環境政治,除了過去主要的安全威脅與權力集中問題之外,由於全球性的森林砍伐、化石燃料的使用等等,因此而生的氣候變遷,直接也間接地成為森林生態系的新威脅[5]。
除此之外,不僅歐美主流生活方式耗用大量自然資源,這種生活方式同樣影響了非西方國家,成為許多社群競相仿效的價值與風格──帝國殖民主義與全球化的結果衝擊了許多社群,並導致許多社群的傳統環境知識逐漸流失。

一個具體的例子是海地。海地在大航海時代便成為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在島上印地安人滅絕之後,西班牙人從非洲販運大量黑奴到海地。1697 年海地被割讓予法國,為法國人種植甘蔗、咖啡、棉花、菸草與靛青。1803 年,海地經過十多年的獨立戰爭,宣布脫離法國獨立,西方國家紛紛發動經濟制裁殺雞儆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缺乏島上原生印地安人的傳統環境知識,也受困於經濟制裁,貧窮的海地居民為求生計紛紛砍伐森林,作為生活所需的燃料或者換取金錢。最後,海地喪失 98 %的林地,坡地失去森林、抓不住土壤,儘管 2004 年珍妮颶風沒有登陸海地,泥流仍吞沒了村莊、毀壞橋樑,造成疾病肆虐與 3000 多人死亡。相較於同一座島嶼上還保有茂密森林的多明尼加,在那次颶風中只有8人死亡。除此之外,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的強度與頻度增加,同樣為海地投下威脅的陰影。

1999 年的馬來西亞,因為濫伐所導致的森林衰退,與氣候變遷所導致的乾旱併聯在一起,引發了森林火災,迫使叢林蝙蝠到農民養豬場附近的果園覓食。豬隻吃下蝙蝠糞便,感染尼帕病毒(Nipah virus)再傳給豬農,造成 101 人死亡、100 萬頭豬遭撲殺。最終,病毒仍流竄到東南亞其他國家。

生態系崩潰不僅造成災區居民的苦難,同時也將問題帶回西方國家:在許多西方國家,氣候難民成為社會內部尖銳對立的引爆點。英國國家黨議員 Richard Barnbrook 原本隸屬工黨,後來因故改投陣營。他指出,因為氣候變遷的影響,英格蘭南部缺水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然而東南方卻仍要展開大型造屋計畫。Richard Barnbrook 表示,移民問題與環境問題之間的關聯其實很簡單:「要是有更多人移入,就表示會有更多綠地被水泥叢林覆蓋。」

森林生態系的衰退案例層出不窮,對社會安定的衝擊全面而廣泛。考慮到傳統國民所得帳(GNP/GDP)並未計入生態系的非使用價值,2005 年的《千禧年生態系評估報告》將森林的「調節」、「文化」等功能量化,希望將這些價值納入決策者的決策架構之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 森林價值量化思考(2)
地中海國家年收益,「牧業、木材與燃料」計入市場經濟價值,其餘為未計入市場經濟價值計算的部分。
單位為2005年美元/公頃。(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2005 )

4. 森林價值量化思考
生態系服務:土地利用方式轉變前後(Canada:完整的濕地→密集型農業、Cameroon:永續林業→小規模種植、Thailand:完整紅樹林→養蝦場、Cambodia:傳統森林利用→不永續的伐木模式)經濟收益比較。
單位為2005年美元/公頃。(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2005 )

旅途上的燈塔:更多的參與、更好的溝通

將隱藏在背後的生態系價值公諸於世,這種努力雖多但只是其中一步,作為技術性量化工具,科學語言的對象仍然相當有限。此外,要將普遍的理論架構對應到複雜的真實世界,仍有重重的困難必須面對。

讓我們回顧當代森林生態系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權力集中的決策架構、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脅、氣候變遷、全球化(不可持續生活風格、傳統環境知識流失)、現代社會的多重互賴……等。森林生態系衰退,儘管影響是全面的,給不同的社會、社群、個體所帶來的衝擊卻不均質。人們因此而生的衝突認知,更為溝通投下不確定的陰影。好消息是,越來越多人體認到一種社會溝通模式是有效的:多元利害相關人參與決策過程、小而美的社群規模、互相合作且彼此分享的文化價值,以及對永續經營生態系的共同關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趟時空旅行後,我們依稀可以在過去羅馬時代,看到這樣的共同關切。普林尼在《自然史》裡是這麼書寫的──

“樹木與森林是賜給人類,最至高無上的禮物。森林提供人類食物、它們的樹葉提供人類柔軟的地毯與床鋪、它們的樹皮提供人類予滋養。……”

註:

  1. 馬志翔監製、黃志明及魏德聖監製的電影,說的是昭和時代,嘉義農林打進甲子園的故事。
  2. 吉爾伽美什史詩(The Epic of Gilgamesh)
  3. 舊約歷代志(The Old Testament)
  4. 自然史(Naturalis Historia, Plinius)
  5.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談氣候變遷下的物種危機〉

※ 延伸閱讀:

  1. 臺灣的非拓墾性伐林(1600-1975),陳國棟
  2. 〈森林。我〉
  3. The Role of Wood in World History. (K.J.W. Oosthoek)
  4.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2005
  5. 大遷移:暖化如何影響你我的未來》,傅季強譯(Forecast: The Consequences of Climate Change, from the Amazon to the Arctic, from Darfur to Napa Valley. Stephan Faris)
  6. 恢復力》,李振昌譯(Resilience: Why Things Bounce Back. Andrew Zolli & Ann Marie Healy)

本文同步刊載於「森林我的家」部落格,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eeft_96
10 篇文章 ・ 0 位粉絲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成立於2007年,以「推動體制內環境教育的落實」、「推動環境學習中心的建構」和「擴大社會對永續環境議題的關注和參與」為願景,持續致力於各式環境學習中心場域之教育推廣與經營管理工作,運用各種媒介平台,向大眾推廣大自然服務及水資源等主題的重要性,並持續累積發展不同主題之環境教育教材供教育單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