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期間,除了遊樂區的花季,年菜也與森林息息相關:白鯧現撈價每公斤破兩千元的天價,烏魚子也比去年漲三成。「年年有餘」的願望,已真的要變成「年年有魚」的祈求了。驅動這價格背後的,除了盤商的操控、陸客的掃購,根本問題更在中大型經濟魚種的銳減,野生烏魚不來就是不來。若討論如何改善這些根本的惡化,森林健康的維護其實也參上一腳。
海岸林是漁業的土地公
森林對於漁業的貢獻,不是那麼顯而易見。但早在百年前的日治時期,就有因為滋養漁業的需求,而劃設不能破壞的法定保安林,這一類的保安林稱為漁業保安林(日文「魚つき保安林」),除了早年漁民即知道海灣及河岸的森林有聚魚效果之外,森林對暴雨及海浪沖蝕的抵抗,也使漁場附近的水質得以維護,港口周遭的地形不被破壞。現在這些保安林分佈在漁港及河口海岸,也常以紅樹林的樣貌出現。
在台灣西部盛行的沙灘與泥灘海岸,有潮起潮落的海浪拍打,有隨著雨季旱季變化的淡水注入,形成穩定但帶有鹽度及水位節奏變化的環境。濱海的耐鹽的紅樹林不但形成立體的生物棲息環境,供許多蟹貝魚蝦有多藏產卵育幼的環境之外,同時也是整個食物網的最基本。這裡的動物並不是啃食海岸樹林的葉子,而是依賴它掉落水中的葉片花果,分解後的有機碎屑成為沙蠶、線蟲、小魚、小蝦、及螺貝類的食物來源;或更加分解成營養鹽,提供了懸浮在海中或附著在樹林上的藻類的營養來源,再被藤壺、牡蠣、海瓜子等利用。
而南端珊瑚礁岩環境的底質沒有像泥灘沙灘那麼好的保濕效果,對於許多潮間帶的動物來說,要度過退潮時分的驟然乾燥,得靠海岸林植物在礁岩錯綜複雜中的枝幹根系,這裡形成的濕潤潮洞是最好的「避乾港」。溫暖的海水加上茂密的海岸林可以產生相當高的生產力,恆春半島像香蕉灣那樣的熱帶海岸林,是全球陸蟹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方。這些蝦兵蟹將們剛出生時的蚤狀幼蟲,也是近海魚類的食物來源。
河岸與上游森林造就海中營養的交換場所
台灣島東岸一路到北的岩岸陡降地形,除了黑潮及湧升流決定海洋中的生產力之外,在大山與大洋間的短急小溪流,是大多數洄游魚蝦蟹螺必經的生命孔道。有的上溯產下愛的結晶,有的來這裡轉大人,有的下海延續下一代。來來往往的生命,都需要有森林保護的乾淨溪流,也需要來自森林落葉落花落果及各種小動物殘骸的碎屑,或分解在土壤中的營養。東北角浪花拍岸的礁岩上,每到這個東北季風吹拂的季節就會亮綠了起來,還聚集眾多逐浪釣客,這也是靠著乾淨的河溪從森林攜出適量的營養,滋潤出冷涼水溫下繁茂一季的綠藻褐藻,才造就東北角磯釣的盛況。
而全島海岸間的河口環境,都是森林與海洋的握手的地方。全球大約八成的商業用魚類,在生活史的某個階段依賴這樣的河口環境:有的在這裡出生、有的在這裡度過脆弱的浮游階段、有的在這裡產卵、還有的每天都在這裡進進出出,隨著帶鹽的潮水往內陸吃頓比海中還豐盛的大餐。這個豐盛一方面因為河流攜帶了陸地適量的營養,以及在一段段河流生態系中長大的水生動物們;一方面也因為森林調節出源源不絕的水量,和不會黃沙濁濁的水質,讓在河口有諸多生命繁衍利用,進而交融出更多的生命,再各自往山上走,往海裡去。
從山林到河海的一體資源
因為這些關連,百年前就有為了漁業而保護的森林,反倒是百年後,我們常為了特定的景觀審美觀,以及開發的短期經濟利益,忘了這些河岸海岸森林的重要,也忘了上游森林一樣對海洋造成影響。森林的改變間接但長久地傷害了海洋資源,成為魚價飆漲的幫凶之一。
2011年聯合國森林論壇(UNFF)表揚10位首屆國際森林英雄,當中赫然有位生活生產都在海邊的漁民特別受矚目。這是日本宮城縣經營牡蠣養殖場的畠山重篤,被稱為「牡蠣爺爺」,在他自1989年發起「森林是大海的戀人」上山造林活動之後,每年六月氣仙沼灣的漁夫們,都會帶著當地居民及學生一起上山照顧森林。因為他們知道山上森林的自然廢棄有機物,會變成養分進入小溪流,再由河川送往大海,因而使袤廣汪洋有了生命力,人們才得以年年有魚有牡蠣【註1】。
牡蠣爺爺做的不是研究,但他們的行動卻如暮鼓晨鐘敲醒了大家:原來漁業的永續也需要照顧到森林!因為河溪這條臍帶是一條水輸送帶,交換的養分全部來自陸地及海底岩體,有了基礎的養分與種源,才靠著陽光靠著海中的地層裂隙的能源,再滋生更上層我們看得到的漁產供應人們食用。
如今我們富足到卻只剩天價的魚,除了諸多複雜的海洋破壞與全球暖化的影響,還有諸多來自陸地的衝擊卻常被人們忽略。河溪原本是由錯落的石頭泥沙及兩岸森林所共構的「有生命臍帶」,當中諸多大大小小又來來回回的動植物們,也共同組成了這生命的活力機制;現在卻多半成了沒有生命的人造下水道,因而靠著這些生命的吃與被吃、生與死的過程中,靠著交換營養能量而累積起來的食物網不見了。森林的縮減與開發,也造成山壁土砂的崩落或沖蝕直接進入這溜滑梯般的下水道,有的讓流入海洋的水質不再清澈,且有太多土中營養來不及被生命利用,加上城鎮農地的污水排放,共同形成海洋中一區區的優養化卻貧瘠的死區:這裡多的是大魚無法直接利用的水中游離營養或化學污染,少的是能串起食物鏈的浮游動物與中小型水生動植物,有的地方藻類高密度生長耗盡水中氧氣,走到這一步還想年年有魚,難上加難!
森林是大海的戀人,河溪牽起中間的紅線。
森林是大海的戀人,河溪牽起了紅線,那麼愛的結晶呢?
不用天價的白鯧是愛的結晶,牠們分佈在西部及北部沙泥底質的近海,除了過度底拖與捕撈的壓力之外,白鯧覓食所維生的浮游甲殼類,需要來自健康森林與河溪的營養。想繼續守信的烏魚也是愛的結晶,牠們習慣了森林季節性地釋放足夠的淡水量,也習慣了在營養豐富的河口底泥濾食矽藻;過去守信用地來到台灣南部,還需要適當鹹淡水比例及水溫差異所驅動的洋流。
我們過去餐桌上年菜的豐饒,也都是森林與海洋愛的結晶,這些營養與能量上愛的禮物,被稱為森林生態系對海洋及河溪生態系的「支持服務(supporting service)」,而森林長期對氣溫、雨量、河溪水質水量的「調節服務(regulating service)」,更是對大海的悉心呵護。
然而這段上億年的亙古戀情能否繼續,現在都將掌握在我們手中。為了海洋資源的生態功能完整性(ecological functional intactness),為了還能年年有魚,我們需要水域及陸域的整合不切割,從森林到海洋的整體新治理。
註:
- 牡蠣爺爺的觀點已繪製成繪本《上山種下一棵樹》,中文版由「小天下出版社」出版。
- 台灣版「森林是大海的戀人」海報,可至【森林我的家】點選下載。
<<本文同步刊載於「森林我的家」部落格,與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