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可愛的條件:為什麼你放不下米格魯?

海苔熊
・2013/08/23 ・432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497 ・六年級

credit: CC by Jim@flickr
credit: CC by Jim@flickr

「噢,米格魯宇宙無敵霹靂可愛!」April說,眼睛瞇起來,兩隻手握拳放在雙頰邊。然後把狗狗抱起來摸摸她的頭和下巴。米格魯大大的眼睛舒服地微閉,很開心地舔著她的脖子。

「嘿,其實我一直以來一直有個問題耶。為什麼大家都會覺得米格魯可愛呢?老鼠阿、蟑螂、拉牙什麼的就沒有人會覺得可愛。這其中一定有什麼祕密或規則吧?」我說,清玉等了30分鐘還沒好,讓我微微感到焦躁。

「我不知道耶?就是一種『噢,我要融化了!』的感覺啊。而且,老鼠也有可愛的阿,你看哈姆太郎不是也宇宙無敵霹靂可愛!」好吧,這個答案的模糊度,基本上不亞於「你喜歡什麼樣的男生啊?」

可愛的元素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Hello kitty、皮卡丘或是布丁狗,一定有什麼陰謀的畫法,才會讓大家都覺得它們「很可愛」。隨著年紀長大,雖然我的最愛從哆啦A夢變成拉拉熊,可是我還是相信,可愛一定有其構成元素。所幸,一些學者也真的對「可愛」提出一些看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Lorenz指出,一般來說我們覺得可愛的東西,都有「嬰兒」般的特質[1],如:

  1. 大頭(相對於身體的比例):所謂長大,就是從三頭身變成六、七頭身的過程。所以如果有個玩偶或娃娃是二頭身,我們會覺得它像小嬰兒,升起可愛的感覺。當然,許多事情都過猶不及,比方說湯婆婆
  2. 大額頭(high and protruding forehead,指額頭相對於整張臉的比例):嬰兒總是額頭幾乎佔了整張臉的一半大。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網路正妹拍照喜歡露額頭、或剪妹妹頭,盡量使「額/臉比」高一些。
  3. 大眼睛:嬰兒的眼睛總是相對地又大又水汪汪,惹人憐愛。因此,關於睫毛膏、放大片等等……嗯。

正如你所知道的,娃娃臉(babyfaceness)是外貌吸引力高的因素之一[2, 3],所以不論是動物、玩偶或是真人,只要呈現出「嬰兒」般的臉,就會讓你覺得可愛(當然也要在合理範圍內,否則路上都是把眼睛畫得像少女漫畫一樣大的人,或是傳聞中未來我們的長相,看起來都還是會覺得怪)。

回過頭來想想,拉拉熊(大額、大頭)、哈姆太郎(大眼、大頭)或是Hello Kitty(大額、大頭)或多或少都具有上面這些特色。如果你還是不能想像,請你畫一個小眼、小頭、小額的人,應該很難覺得他可愛吧?

你無法放著不管的Kawaii

為什麼像嬰兒會讓人看了覺得開心、可愛呢?一般來說,我們會覺得嬰兒是弱小、需要被保護的,也因為需要被保護,讓人想靠近、抱抱他或跟他玩耍。日本學者Hiroshi Nittono等人也舉了例子:日文「可愛」(Kawaii)的意思已經由「羞愧、不忍看、心生憐憫」(ashamed, can’t bear to see, feel pity)轉化為「無法讓人放下不管」(can’t leave someone alone, care for)[4, 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研究也顯示,這些大頭大眼圓圓臉的娃娃型基模(Kindchenschema),會讓人感到可愛[6]、想照顧(care taking)[7, 8]、引起你的注意[9, 10]、讓你有開心、微笑的正向情緒[11, 12]等等。

以Glocker等人的研究為例,他們操弄了寶寶的照片,調整他們的眼睛大小、額頭高度與臉的圓潤程度等等,發現越典型的嬰兒臉(如前所述諸點)越讓人覺得可愛,也越讓人想保護、照顧[7]。所以,不論是皮卡丘還是拉拉熊,史迪奇或是Hello Kitty,哈姆太郎或是米老鼠,只要他夠可愛夠像小孩(二頭身、圓臉、大眼、高額),你就會想保護他、無法放著它不管。

不要殺米格魯!!

可是,這還是沒有辦法完全解釋最近很夯的米格魯實驗問題。為什麼相對於把大白鼠抓去動物實驗,我們會比較「不忍」米格魯被抓走呢?這裡我想討論的不是道德或正當性的問題,而是情感性的問題:同樣都是生命,這個「比較不忍心的感覺」究竟是從何而來?

根據前面的推敲,一種可能是「米格魯比較可愛」,今天如果是大白鼠和米格魯要被犧牲,你可能對後者比較不忍;但如果是米老鼠與史努比要擇一犧牲,你可能就比較難抉擇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種解釋是「斑比效應」:有些人會極力反對射殺可愛的動物(如鹿),卻不會反對殺那些「不可愛」的動物。不過,這裡仍然牽涉到三個問題:

  1.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傾向。
  2. 並沒有明確的實驗指出此效應「特別容易」出現在哪些人身上。
  3. 除了像嬰兒之外,還有什麼主導著我們「不忍、想保護牠」?畢竟斑比、米格魯雖然可愛,但並不像嬰兒啊?

針對(3),我的推測如下。

試想,當火災發生要逃難的時候,如果你僅存一點時間拿鳥籠,或抱起狗逃跑,你會選擇救鳥還是救狗?一般來說,如果兩個你養的一樣久,你還是可能會先救狗(內心OS:反正鳥會飛)。人們對演化上接近人(如哺乳類)、或是被塑造成具有人性的動物,比起不像人、不親近人的動物有更多情感連結。因此,在針對「你是否贊成以此動物做為實驗對象」的研究中,如果要讓動物被囚禁、疼痛、或犧牲,相對於老鼠或鳥(rats, mice, pigeons),人們會比較反對狗(dog)與靈長類(primates)被傷害[13-15]。

第三種解釋是從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切入。一般來說,我們會喜歡又「溫暖」又有「能力」的人(warmth and competence)[16],倘若不能兩全,讓人感到溫暖者,總是比讓人覺得冷漠者更令人喜歡。相較於大白鼠,米格魯經過訓練後可能會打獵、看門,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我們分手傷心難過的時候給予安慰,不論是「溫暖」或「能力」都大勝大白鼠,我們當然會比較喜歡米格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從寵物依戀的角度(Pet attachment),我們的確會對所飼養的寵物形成情感的依戀[17, 18],這份依戀甚至不亞於你的朋友或情人[19]。研究也顯示,對寵物有高度依戀的飼主,對於貓狗死亡或離去所感受到的悲傷,甚至可以達到臨床診斷的標準[20, 21]。或許是因為貓狗比起大白鼠更「可能」成為人類的寵物,我們對貓狗更可能有情感的投射和依戀,也更不忍他們被殺害。

我們,都欠動物太多、太多

「可能是因為米格魯可愛、溫暖、又像人,所以我們才不忍心……」我話都還沒說完,她就打斷我。

「難道那些米格魯就該白白去送死嗎?牠們這麼可愛,卻要……你到底有沒有良心啊?而且我也沒有說我不關心哈姆太郎的死活啊!」她說著低了頭,又是生氣又是傷心。我很想跟她解釋大白鼠並不是哈姆太郎(倉鼠才是),更想跟她說明,縱使是倉鼠和米格魯,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被抓去做實驗犧牲,大部分的人還是會選擇倉鼠而不是米格魯。可是這句話才到喉頭,就被我吞了下去。因為我想到多年前在做美白生物實驗的Joyce跟我說的一段話。

「實驗室裡有100隻倉鼠是歸我管的,每天每天,我都要跟他們相處10個小時以上。你可能無法相信,但每一隻倉鼠,都有不同個性,左耳打一個洞的那隻,食物還沒來,就急著靠近,右耳兩個洞的那隻,每天都在睡覺,頭頂上有小花紋路的那隻,每次都躲在籠子角落……。每當要扭頸犧牲牠們的時候,我都得說服自己:牠們是到天堂去當小天使。但我心裡還是很難過。不論這些動物對科學、對美白貢獻了多少,我們還是欠牠們很多很多。因為我們變白的那一陣子,是用他們的一輩子換來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並不比任何動物高尚,但我們也跟某些動物一樣,喜歡和自己相近的種族相處、喜歡能讓自己感到開心或快樂的夥伴。人本來就有所喜好、有自己願意維護捍衛的東西。承認自己並不總是公平的對待每一項事物、觀點與生命,並不是軟弱的體現,相反地,是一種勇敢的看見[22]。

[延伸閱讀]

1. Lorenz, K., Die angeborenen Formen möglicher Erfahrung. Zeitschrift für Tierpsychologie, 1943. 5(2): p. 235-409.

2. Cunningham, M.R., MEASURING THE PHYSICAL IN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 QUASI-EXPERIMENTS ON THE SOCIOBIOLOGY OF FEMALE FACIAL BEAU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0(5): p. 925-93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 Zebrowitz, L.A., K. Olson, and K. Hoffman, Stability of babyfaceness and attractiveness across the life-sp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4(3): p. 453-466.

4. Shogakukan, Nihon kokugo daijiten, 2000, Shogakukan: Tokyo.

5.Nittono, H., et al., The Power of”Kawaii”: Viewing Cute Images Promotes a Careful Behavior and Narrows Attentional Focus. PLoS ONE, 2012. 7(9): p. e46362.

6. Alley, T.R., Head shape and the perception of cuten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1. 17(5): p. 650-65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7.Glocker, M.L., et al., Baby Schema in Infant Faces Induces Cuteness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 for Caretaking in Adults. Ethology, 2009. 115(3): p. 257-263.

8.Alley, T.R., INFANTILE HEAD SHAPE AS AN ELICITOR OF ADULT PROTECTION. Merrill-Palmer Quarterly-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3. 29(4): p. 411-427.

9.Brosch, T., D. Sander, and K.R. Scherer, That baby caught my eye… Attention capture by infant faces. Emotion, 2007. 7(3): p. 685-689.

10. Brosch, T., et al., Beyond fear – Rapid spatial orienting toward positive emotional stimuli.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19(4): p. 362-370.

11. Hildebrandt, K.A. and H.E. Fitzgerald, ADULTS RESPONSES TO INFANTS VARYING IN PERCEIVED CUTENESS. Behavioural Processes, 1978. 3(2): p. 159-172.

12.Schleidt, M., et al., “Caring for a baby” behavior: Reactions of passersby to a mother and baby. Man-Environment Systems, 1980. 10(2): p. 73-82.

13.Plous, S., Attitudes toward the use of animal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psychology major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6. 7(6): p. 352-358.

14.Ormandy, E.H., C.A. Schuppli, and D.M. Weary,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the Use of Animals in Research: Effects of Invasiveness, Genetic Modification and Regulation. Anthrozoos, 2013. 26(2): p. 165-184.

15.Plous, S., Attitudes toward the use of animal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Psychologis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6. 51(11): p. 1167-1180.

16.Cuddy, A.J.C., S.T. Fiske, and P. Glick, Warmth and Competence as Universal Dimensions of Social Perception: 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and the BIAS Map,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P.Z. Mark, Editor. 2008, Academic Press. p. 61-149.

17. Sable, P., PETS, ATTACHMENT, AND WELL-BEING ACROSS THE LIFE-CYCLE. Social Work, 1995. 40(3): p. 334-341.

18.Johnson, T.P., T.F. Garrity, and L. Stallones,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LEXINGTON ATTACHMENT TO PETS SCALE (LAPS). Anthrozoos, 1992. 5(3): p. 160-175.

19.Beck, L. and E.A. Madresh, Romantic partners and four-legged friends: An extension of attachment theory to relationships with pets. Anthrozoos, 2008. 21(1): p. 43-56.

20.Wrobel, T.A. and A.L. Dye, Grieving pet death: Normative, gender, and attachment issues.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2003. 47(4): p. 385-393.

21.Brown, S.E. and A.H. Katcher, Pet attachment and dissociation. Society & Animals, 2001. 9(1): p. 25-41.

22.Brown, B., 不完美的禮物. 2013, 台北: 心靈工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2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1

0
4

文字

分享

1
0
4
成體幼體大不同:為什麼哺乳類的幼崽這麼「萌」?——《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
商周出版_96
・2023/11/20 ・176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法分辨成體和幼體的生物

小孩與大人不一樣。但是有些生物的幼體形態與成體型態相同。

舉例來說,鱷魚的幼體與成體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剛破蛋而出的鱷魚寶寶已經具有完整的鱷魚外形,出生後逐年長大,巨大的鱷魚可以長達好幾公尺。不過鱷魚的成長速度在不同環境和溫度下不盡相同,光從大小無法判斷年紀,只看外形也無法分辨是成體或幼體。有些生物的成體和幼體的形態則相差甚遠,好比蝴蝶和蛙類;也有些生物的成體和幼體沒有太大區別,如同鱷魚。

這兩類生物的差別是什麼?

海葵就是幼體和成體相差很多的生物。海葵幼體是一種很像水母的生物,叫做「浮浪幼蟲」 。浮浪幼蟲在海中自由自在漂游,找到喜歡的岩石區時就會落腳,落腳後就不再移動,附著在岩石上長成海葵。移動是海葵幼體的重要任務,長大後的海葵則是肩負產卵留下子代的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蛙類和蝴蝶的成體與幼體形態也各不相同,不過任務分配上與海葵不同,負責移動的是成體不是幼體。
由此可見,如果一個生物的幼體與成體各有不同任務,彼此的形態就不會相同,而沒有區分任務的生物就具有相同形態。

人類的大人與小孩 

我們人類又是什麼情況呢? 

人類不會因為長大而生出翅膀或尾巴消失。人類的大人和小孩的外型非常相似,但並非完全相同的個體。舉例來說,嬰兒在我們眼中看起來就很可愛。

小孩子可愛的祕密在於他們的寬額頭。嬰兒的眼睛和鼻子集中在臉的下半部,額頭顯得很寬闊,寬額頭會使得整張臉看起來就惹人憐愛。而且嬰兒頭大、四肢短,整體感覺圓滾滾的,帶有人類大人不具備的「可愛感」。假如出現了一個比成年人更巨大的嬰孩,所有人應該還是能夠辨識出他是個嬰兒。人類不像鱷魚,我們不會分辨不出來誰是大人、誰是小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的大人和小孩具有不同的外型。除了人類,貓狗的寶寶也長得很可愛,即便是凶猛的獅子與灰狼,牠們的幼崽看起來還是很討喜。哺乳類動物的一大特徵,就是「幼體很可愛」。

哺乳類動物的一大特徵,就是「幼體很可愛」。圖/pexels

嬰兒為什麼可愛?

哺乳類動物的嬰兒擁有可愛的外型。

人類出生後先是嬰兒,嬰兒長大是兒童,童年時期的人類依然保有他們的可愛,但是在長大的過程中卻會漸漸失去這種特質。

蛙類的成體和幼體雖然具有不同形態,但是蝌蚪並不是很可愛;蝴蝶小時候是毛毛蟲,反而比較多人覺得毛毛蟲噁心,只有少數人認為牠們可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既然如此,哺乳類動物的嬰兒為什麼會可愛?

原因就在於,嬰孩需要大人的保護。哺乳類動物具有育幼行為,牠們的子代需要親代的養育。小孩的可愛外形是為了獲得大人的保護。烏龜以堅硬的龜殼防身,毛毛蟲透過毒毛保護自己,而哺乳類動物的嬰兒則是把「可愛」當護身符。 

嬰兒的寬額頭惹人憐愛。圖/pexels

嬰兒的額頭很寬。為什麼額頭寬看起來就比較討人喜歡呢?因為大人的腦袋裡內建了寬額頭等於可愛的程式。 證據就是只要額頭寬,不管是不是嬰兒看起來都很萌。不過額頭寬並不是為了可愛。

如果說紅燈是「停止」的信號,寬額頭就代表「不可以攻擊」與「要保護他」的信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哺乳類動物來說,大人要保護小孩,小孩要被大人保護。大人與小孩的外型相似卻又不盡相同,因為他們肩負不一樣的任務。這樣說來,小孩的任務是什麼呢?小孩的任務很明確,就是「長大」。一個人要有健全的童年,才能成為健全的大人,這就是小孩的任務。

不過近年來人類的大人和小孩越來越難區別了。 總覺得不像小孩的小大人一直在增加,長不大的巨嬰也很多。

——本文摘自《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每一種生命的成長都有理由,都值得我們學習》,2023 年 8 月,商周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2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