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世界是怎麼形成的?《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香料之王:胡椒的世界史與美味料理;關於人類的權力、貪婪和樂趣》(Pfeffer: Rezepte und Geschichten um Macht, Gier und Lust)、《青花瓷的故事》(The Pilgrim Art: Cultures of Porcelain in World History)和《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達爾文也喊Yes的樂觀演化》(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ity Evolves)會告訴你,現代世界是貿易給打造出來的。
《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作者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卻認為,一般經常從純經濟角度描述我們如今身處的全球化世界,可是事實上,從長期視角來看,全球化根本就是一種生物現象,如果不從生物地理和生態學的角度來探討,我們就無法充分完整地理解現代世界的形成和全球化的過程和結果。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學術界和書市造成大震撼的《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利用生物地理解釋了人類文明的差異。
查爾斯.曼恩是《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科學》(Science)與《連線》(Wired)雜誌的特派記者,他也為《財富》(Fortune)、《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史密森》(Smithsonian)、《科技評論》(Technology Review)、《浮華世界》(Vanity Fair)以及《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撰稿。
哥倫布意外「發現」美洲,對西方人來說,是無比重要的。《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Food: A History)作者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在《一四九二:那一年,我們的世界展開了》(1492: The Year Our World Began)把現代世界的主要元素追溯到關鍵的1492年。《一四九二》檢視當時全世界的財富和權力如何分配,不同的宗教和文明如何劃分世界版圖,全球經濟又如何越來越緊密相連。費南德茲─阿梅斯托表示,1492年發生的事甚至改變了全球生態系統。此外,費南德茲─阿梅斯托也指出,我們熟悉的個人主義及「世界是人類共同的家」的觀念,也都在1492年逐漸成形、浮現。
查爾斯.曼恩的另一本書1491: New Revelations of the Americas Before Columbus,描寫了歐洲人「發現」之前的美洲世界。《1493》則追溯到1493年哥倫布在美洲建立根據地。從這一年開始,原本彼此相隔的大陸產生混亂的交流與碰撞,稱之為「哥倫布大交換」(The Columbian Exchange),對生態學家而言,這是恐龍滅絕後最重要的事件。雖然美洲仍和歐亞非大陸分離,不過就生態而言,現在更像是過去的盤古大陸(Pangaea)。
美國歷史學家艾弗瑞.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The Columbian Exchange: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 中,首先提出「哥倫布大交換」這個觀念。哥倫布大交換是一場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生物、農作物、人種(包括黑奴)、文化、傳染病等的突發性交流。1492年 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是世紀性大規模航海的開始,也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繫的開始,引發各種生態上的巨大轉變。
哥倫布大交換對地球上的每個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歐洲人也因此帶來新的疾病。美洲的原住民因為沒有抵抗力,所以造成很多人喪生並且大量的文化流失。初估這次的災害造成了美洲的人口至少50-90%的人口喪生,估計當時死亡1,500到1,650萬人左右。
哥倫布大交換也替兩個半球帶來了人口增加和多樣的新作物品種和牲畜。在當時的探險者將它們帶回歐亞大陸之後,原產自美洲的玉米、馬鈴薯、橡膠、辣椒、可可、菸草、花生、蕃茄、番石榴、木薯、木瓜、向日葵、番薯、四季豆、腰果、胡桃、香草便成為歐亞大陸的重要作物。《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文明を変えた植物たち―コロンブスが遺した種子)探討了來自美洲的植物對打造現代世界的正面意義。可是《1493》卻要指出,「哥倫布大交換」帶來的其實也是一場生態災變,在物種、病菌、文化、人種的大混合中,逐漸形塑出我們此時此刻的現代世界。
克羅斯比並且在《生態帝國主義》(Ecological Imperialism: The Biological Expansion of Europe, 900-1900)一書,進一步寫到歐洲人征服了紐、澳後,也改變了它們的自然景觀但。當歐洲人開墾了紐澳,紐澳的許多生物很快隨之滅絕,連帶生態景觀也「歐洲化」了。
查爾斯.曼恩深受艾弗瑞.克羅斯比的《哥倫布大交換》和《生態帝國主義》影響,甚至不厭其煩地多次請求後者更新卅幾年前出版的《哥倫布大交換》,一直到克羅斯比煩不勝煩火大斥責查爾斯.曼恩為何不自己去寫一本時,查爾斯.曼恩就趁機當作是克羅斯比的許可。查爾斯.曼恩試圖以 廣闊的視野拼湊出一段精巧而另類的歷史,描述哥倫布首航以來世界出現的深刻變化。他顯示了全球化的成本和效益是一體的兩面。
他旁徵博引了生態學家、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的最新研究,重新詮釋了幾百年的世界史,還發現今日最激烈的政治爭端(移民、貿易政策與文化戰爭)的根源, 說明了歐洲與美洲的生態衝突如何實際上轉變人類歷史的每個面向。他還把1943年後的世界稱作「同種新世」(homogenocene),從1493年起,不同大陸的花園菜埔也將種植著愈來愈類似的植物,而細菌、昆蟲和糞便也隨著全球化而四處趴趴走,被偷運出巴西的橡膠籽也改變了許多國家的生態。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