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Gene思書齋】明智行為的藝術

Gene Ng_96
・2013/06/28 ・173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35 ・七年級

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 52 Irrwege,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

無論你讀過《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 52 Denkfehler,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與否(請參見〈清晰思考的藝術〉),這本《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 52 Irrwege,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都不容錯過!

讀了《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作者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真的是說故事的高手,先讀了《思考的藝術》,再讀這本《行為的藝術》,對他真的很佩服。他在《行為的藝術》和《思考的藝術》一樣,花了52個小章節,每個章節都只有三頁,就把許多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的觀念解釋得非常清楚、生動、有趣!

《思考的藝術》中文版書名少了一個關鍵詞:「清晰」,《思考的藝術》的德文書名「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譯成中文是「清晰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中文版書名也少了一個關鍵詞:「明智」,《行為的藝術》的德文書名「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譯成中文是「明智行動的藝術」。

杜柏里希望帶領讀者看見行為上的偏誤,讓我們能夠趁機避開它們。能夠幫助我們避開這些陷阱,不但可以清晰地思考,更可以明智地行動!《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雙劍合璧,兩本書都配上詼諧十足的插圖,就像武功秘笈一樣,試圖讓我們打通思考和行為的任督二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杜柏里也坦承,《行為的藝術》不能教我們如何明智地行動,但他可以教我們怎麼愚蠢地行動,所以負負得正,如果我們不犯下書中教導的各種行為偏誤,我們可能就算是明智地行動了吧?《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裡頭各介紹了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和行為偏誤的招數,一個禮拜練習一招非受迫性思考錯誤或行為偏誤,兩年剛好結業…

《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和以下各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大師的武學秘笈也有不少淵源,如果練好了《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的基本功,再練上這些大師的入門功,使出思考錯誤和行為偏誤的招數肯定會更為精進,這是《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提到的大師之功法:

  •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Nassim Nicholas Taleb)的《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Antifragile: 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和《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 丹.艾瑞利(Dan Ariely)的《誰說人是誠實的!》(The (Honest) Truth About Dishonesty:How We Lie to Everyone-Especially Ourselves)、《不理性的力量:掌握工作、生活與愛情的行為經濟學》(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The Unexpected Benefits of Defying Logic at Work and at Home)和《誰說人是理性的!:消費高手與行銷達人都要懂的行為經濟學》(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 請參見〈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獲得「不理性的力量」!〉〈蝦米!誰說人是理性的!?〉
  • 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的《就是要說服你:50個讓顧客乖乖聽話的科學方法》(Yes!: 50 Scientifically Proven Ways to Be Persuasive)和《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請參見〈讓人乖乖聽話的影響力〉
  • 克里斯.查布利斯(Christopher Chabris)和丹尼爾.西蒙斯(Daniel Simons)的《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的操縱》(The Invisible Gorilla: And Other Ways Our Intuitions Deceive Us)(請參見〈六大錯覺的操縱,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 傑生.史威格( Jason Zweig)的《大腦煉金術》(Your Money and Your Brain: How the New Science of Neuroeconomics Can Help Make You Rich

還有這些行為經濟學相關的秘笈:

  • 奚愷元(Christopher K. Hsee)的《別當正常的傻瓜: 避免正常人的錯誤,成為超凡的決策者(全新第2版)》(請參見 〈別當正常的傻瓜了吧!〉

 

閱讀全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明智行為的藝術

文章難易度
Gene Ng_96
295 篇文章 ・ 29 位粉絲
來自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暨碩士班,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遺傳學博士班,從事果蠅演化遺傳學研究。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鳥類的演化遺傳學、基因體學及演化發育生物學研究。過去曾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現任台大科教中心CASE特約寫手Readmoo部落格【GENE思書軒】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個人部落格:The Sky of Gene;臉書粉絲頁:GENE思書齋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0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從中國經典認識大腦系列】「朝三暮四」背後的行為經濟學:人是不理性的
YTC_96
・2023/08/18 ・316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莊子.齊物論》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

以上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朝三暮四」的原始出處,用來比喻人的心意不定、反覆無常,也可用在比喻事物變化無定。但你知道這個成語的故事也描述了行為經濟學中人們常見的認知偏誤嗎?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養猴人告訴他的猴子們說:「我決定每天早上給你們三升橡樹果實,下午給你們四升橡樹果實。」然而,猴子們卻很不滿意,覺得早上的份量太少。於是,養猴人說:「好吧,那我們改成早上給四升,下午給三升。」聽到這個消息,猴子們都很高興,以為早上的份量增加了。

「朝三暮四」也討論了認知偏差的問題。 圖/Pixabay

事實上,「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只是改變了早上和晚上給予食物的量,但猴子們卻以為獲得了更多。這個故事要給我們啟示是,人以自我中心的眼光看待事物,沒有固定不變的準則。或許「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現象一般人聽起來覺得有點離譜,應該是猴子們太笨才會有如此愚蠢的行為。但事實上,人類許多不理性的行為從旁觀者來看其實和那些猴子差不多,而這些和我們的認知偏誤有關。

展望理論與框架效應

在「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故事中,猴子們對橡樹果實分配的滿意度,完全是受到訊息的框架影響,可以發現雖然總量沒有改變,但因為參照點改變,他們態度就改變了。在早上給四升,下午給三升的情境下,因為早上比較多,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增加,因此他們感到滿意。但相對的,在早上給三升,下午給四升的情境下,猴子們認為早上怎麼變少了,因此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損失,因此感到憤怒不滿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猴子們會出現這樣的反應和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有關。框架效應是一種認知偏誤,指人們在面對邏輯意義上相同訊息時,根據訊息的呈現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或評價。這代表著訊息的表達方式能夠影響我們的決策和判斷,就彷彿我們的思考被侷限在框架內。

猴子的反應與框架效應有關圖/GIPHY

框架效應的概念是建立在心理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與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 20 世紀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研究,他們在行為經濟學和決策理論有許多貢獻,並證實了人們會因為認知偏誤而產生不理性的判斷。

1979年,他們提出一種描述性模型,用來解釋人們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時做出的選擇。當時的主流經濟學認為人的決定都是理性的,但他們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挑戰了傳統的期望效用理論,證實人們在處理損失和收益時表現出不對稱的行為。

展望理論發現人們對於遭遇損失時的痛苦感受要大於同等數量的收益所帶來的快樂感受,稱作「損失厭惡性 (loss aversion)」,這狀況也和猴子們的表現是相似的,對於損失感到非常不滿意。這凸顯了個人的決策和評估是受到選擇和訊息呈現方式的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框架效應也對風險決策產生影響。當同一風險以不同方式呈現時,人們的反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若醫師說手術有「10% 會失敗」,病人可能傾向認為風險較高,而不用接受手術;但如果使用手術有「90% 成功率」的描述,病人可能會認為風險較低,而願意接受手術治療。

雖然在「朝三暮四」的故事中,猴子們並不用考量收益獲得的機率來做出相對應的風險決策,但事實上,科學家們會使用猴子作為實驗動物,紀錄他們的行為以及特定腦區神經細胞反應來了解人們行為決策的本質,並幫助我們未來規劃更完善的經濟學理論來制定國家政策。

初始效應與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是什麼呢? 圖/Pixabay

除了框架效應,心理學的初始效應和錨定效應的結合也能解釋猴子「朝四暮三」而感到滿意的原因。

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是指在記憶和印象形成過程中,人們對於最早接收到的訊息更容易保持和記憶,並且更重視和注意這些訊息,而對整體印象具有更大的影響力。這可能是因為在一開始時,人們的注意力和認知資源是最充沛的,所以他們對於最早接收到的訊息進行更深入的處理和編碼,導致這些訊息更容易被記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朝三暮四」例子來看,因為初始效應的關係,早上的橡樹果實數量對猴子來說印象可能更深刻。也因為如此,猴子們只關心早上獲得的數量而可能忽略下午的數量。猴子們進而將早上的橡樹果實數量當作錨點,過度偏重此訊息。當飼主把早上的數量從三升增加為四升,猴子們就以為獲得較多,並非常高興。反之,若早上只給三升則猴子誤以為減少,並非常生氣。猴子們的問題是,他們忽略了真正重要的是一整天獲得的橡樹果實總量,而不是只有早上的數量。

這樣過度依賴最初呈現的訊息並將其錨定的現象也稱作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和框架效應一樣屬於認知偏誤的一種。最早也是由心理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與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觀察到並將其理論化。

1974 年,他們撰寫的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啟發式和偏差(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 Heuristics and Biases)一書中,首次提及錨定概念並分享了一個實驗。他們要求受試者在 5 秒內計算 1 × 2 × 3 × 4 × 5 × 6 × 7 × 8,或者 8 × 7 × 6 × 5 × 4 × 3 × 2 × 1。

由於受試者沒有足夠的時間計算完整的答案,他們必須在進行了幾次乘法運算後做出預估。當序列以較小的數字開始(1 × 2 × 3 × 4 × 5 × 6 × 7 × 8),他們給出的答案中位數估計值為512;而當序列以較大的數字開始時(8 × 7 × 6 × 5 × 4 × 3 × 2 × 1),中位數估計值為 2,250(而正確答案是 40,32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說明了,只因為兩個序列的數字大小排序不同,則讓受試者產生了不同的錨點,進而估算出不同的答案,雖然兩序列的估計值都離正確答案有段距離,但可以發現以數字較小為開頭的序列估算出較小的可能答案。

結論

我們必須跳脫框架的影響。圖/Pixabay

「朝三暮四」這個寓言讓我們知道人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道理,不同的準則和觀點之下會產生不一樣想法。莊子希望人們能超越人世間紛擾,回歸自然,在自然的境界中找到永恆不變的道理。也就是原文中提到「休乎天鈞」的境界,齊物論的核心思想。

框架效應的存在顯示了人們對訊息呈現方式的敏感度和評價的相對性。這提醒我們在面對決策時要謹慎思考,並注意訊息的呈現方式對我們的判斷和行為的影響。

參考資料

YTC_96
11 篇文章 ・ 17 位粉絲
從大學部到博士班,在神經科學界打滾超過十年,研究過果蠅、小鼠以及大鼠。在美國取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之後,決定先沉澱思考未來的下一步。現在於加勒比海擔任志工進行精神健康知識以及大腦科學教育推廣。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討論 ytc329@gmail.com。

3

10
3

文字

分享

3
10
3
尿急可以讓人做更好的決定,但這個決定不一定是好決定—— 2011 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
雷雅淇 / y編_96
・2023/04/01 ・182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車輪餅要選奶油還是紅豆?遊戲機該買 Switch 還是 PS5?要吃麥當勞還是肯德基?父母和伴侶落水應該先救誰?人生中會有很多時候需要做終極二選一,有選擇困難的時候怎麼辦?2011 年搞笑諾貝爾獎醫學獎的得獎研究提供了一個方法:憋尿。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裡,主角謝爾頓(Sheldon)在 PS4 與 Xbox 之間難以抉擇。

搞笑諾貝爾獎頒發給「讓人捧腹大笑,然後發人深省 (achievements that make people LAUGH, then THINK.)」的研究或事件,2011 年的醫學獎頒給兩個研究團隊,表彰他們證明:當人尿急的時候會做出更好的決定,但對其他事情來說這是糟糕的決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當人尿急的時候會做出更好的決定,但對其他事情來說,卻是糟糕的決定呢?圖/Pixabay

憋尿幫助你終極二選一?

荷蘭特文特大學行銷傳播與消費者心理學系的米賈姆 (Mirjam A Tuk) 從一次聽演講時不小心喝太多咖啡得到靈感,讓他想知道「當人們需要控制膀胱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於是他和研究團隊一起設計了實驗,一群喝一點水和另一群喝很多水的受試者,在 40 分鐘後水到達膀胱的時候,開始要受試者回答一系列的問題,例如「會選擇明天收到 480 元還是 30 天後拿到 900 元?」等問題。實驗發現,當人們很想上廁所、不得不控制膀胱的時候,反而更比較願意延遲滿足、變得更有耐心,且有助於控制衝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結果令人驚奇的地方,因為許多心理學研究都支持過於克制反而會使人「自我耗盡 (ego-depletion)」,讓他們對其他事情更難以控制自己。米賈姆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膀胱控制在某些程度上來說,是自動的、無意識的過程。

不過這不代表尿急就是好事,另一個一起得獎的研究則發現,當人很想尿尿的時候,注意力和工作記憶會顯著下降,而且糟糕的程度和酒醉(血液中酒精濃度 0.05%)、疲勞(持續清醒 24 小時)相似,而在尿尿警報解除後認知就會回到原來的水平。

當人很想尿尿的時候,注意力和工作記憶會顯著下降,就和喝醉時類似。圖/PIxabay

研究團隊讓八位健康成年人每 15 分鐘喝 250c.c. 的水,直到他們很想上廁所、再也忍不住為止,並在這個時候讓他們進行自評和認知測驗。

不過,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呢?研究成員之一、耶魯醫學院的皮特札克 (Robert Pietrzak)  教授解釋,有很多工作是無法隨時想去上廁所就能去上廁所的。例如:長途卡車司機、醫護人員等,這個研究提醒大家,當你在憋尿的時候,很可能會干擾正在執行的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挑戰人類的憋尿極限?勸你還是不要比較好

人到底可以憋尿憋多久?會不會憋死掉?一天又會尿尿幾次呢?

膀胱是可以伸縮的器官,成年人的膀胱可以儲存約 400~500cc 的尿液,膀胱和大腦有直接溝通的專線,約四分之一滿的時候就會有尿意。尿尿的次數也和膀胱的大小有關,成年人平均一天尿尿 6~7 次,不過在 4~10 次之間都屬正常範圍;小小朋友和嬰兒的膀胱比較小,一天會尿尿 10 次或以上。

憋尿對身體的影響大多是長期累積而來的:如果沒有定期排空膀胱,最常見的是細菌滋生造成尿道感染,和因為都憋著導致膀胱肌肉在該放鬆的時候無法放鬆,極少極少出現憋尿憋到漲破膀胱的狀況。

偶而一兩次憋尿、試試看是不是會做比較理性的決定還無妨,但還是要養成想上廁所時不要憋太久,尿尿時不要急、要盡量排空的好習慣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About the Igs
  2. The Impulsive cli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3. Inhibitory spillover: increased urination urgency facilitates impulse control in unrelated domains
  4. Bladder control – DW – 10/05/2011
  5. How needing a wee affects your decision making – Big Think
  6. Full Bladder, Better Decisions? Controlling Your Bladder Decreases Impulsive Choices
  7. IG Nobel prize goes to University of Twente researcher
  8. Lifespan researcher wins Ig Nobel Prize
  9. Ig Nobel Award Winners: Do Humans Think Less Clearly When They Have To Urinate? | HuffPost Weird News
  10. Why Having To Pee While Driving Is As Bad As Drinking
  11. Ig Nobel Prize: Humor and Science – Yale Scientific Magazine
  12. The effect of acute increase in urge to void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healthy adults
  13. How Long Can You Go Without Peeing? Risks, Complications, Concerns
所有討論 3
雷雅淇 / y編_96
38 篇文章 ・ 1223 位粉絲
之前是總編輯,代號是(y.),是會在每年4、7、10、1月密切追新番的那種宅。中興生技學程畢業,台師大科教所沒畢業,對科學花心的這個也喜歡那個也愛,彷徨地不知道該追誰,索性決定要不見笑的通吃,因此正在科學傳播裡打怪練功衝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