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
0

文字

分享

0
7
0

察覺症狀及早治療巴金森病,延緩病程演進、維持生活品質

careonline_96
・2022/11/17 ・240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最近幾個月我的左手都會抖。」70 多歲的老伯伯說,「這是不是廣播節目在講的巴金森病啊?」

單側手抖是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南投佑民醫院神經科主任林圻域醫師指出,進一步了解病情後發現,老伯伯已經失眠一年多,而且胃口比較差、心情也比較低落。也就是說,可能在 1、2 年前就開始出現非動作症狀,直到就醫前三個月才出現動作症狀。

「巴金森病的治療會同時考量動作症狀與非動作症狀,並依照病程發展來調整藥物。當時讓他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搭配左旋多巴,動作症狀有明顯改善。」林圻域醫師說,「經過 1、2 個月的用藥,在沒有使用安眠藥或舒緩情緒的藥物下,失眠跟情緒低落這些非動作症狀都有獲得改善。」

到目前為止已經治療 3 年多,老伯伯每天都會外出散步運動,巴金森病幾乎都維持在第 2 期,可以自己回診,行動自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手抖到臥床,及早治療延緩巴金森病程演進

巴金森病的病程通常可分成 5 個階段。林圻域醫師指出,巴金森病第 1 期,剛發病時,可能從單側手腳開始出現顫抖或僵硬,這些症狀通常還不會影響生活。

巴金森病第 2 期,雙側都出現症狀,生活就會受到一些干擾,可能在吃飯時用湯匙、用筷子就沒有那麼靈活。

巴金森病第 3 期,患者走路的平衡能力越來越差,多半需要使用柺杖輔助行走,很容易跌倒。

巴金森病第 4 期,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包含吃飯、洗澡、自己的衛生需求,都無法獨力完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巴金森病第 5 期,患者幾乎都是坐輪椅或是臥床,完全仰賴他人照顧。

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巴金森病,並積極接受治療,能夠延緩病程進展,讓患者保有更多的生活功能。

有耐心的積極治療,延長用藥蜜月期

目前治療巴金森病比較常用的藥物,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林圻域醫師解釋,左旋多巴對於動作症狀的效果很明顯,另一個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的效果也很好,可以同時改善動作及非動作症狀,例如憂鬱、睡眠障礙等。巴金森病的用藥比較複雜,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的年紀還有比較明顯的症狀,選擇合適的藥物。

憂鬱、失眠皆是巴金森病常見的非動作症狀,林圻域醫師說,在接受藥物治療時,我們也希望患者能夠養成運動的習慣,每天都能夠外出運動,走一走、曬曬太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確診巴金森病後,有些患者會期待能夠治癒,」林圻域醫師說,「我們需要跟他們解釋說,這是一種退化性疾病,沒有辦法完全根治,不過若能好好接受治療,可以維持生活品質,幾乎跟正常人一樣,還是可以外出旅遊、運動。」

因為巴金森病的用藥比較複雜,在用藥過程中,不見得隨時都能讓患者感覺狀況很好,林圻域醫師提醒,如果有用藥問題或是覺得身體的靈活度沒有很好的話,請務必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要調整藥物,千萬不要自己增加藥量,否則會縮短用藥的蜜月期,而且服用左旋多巴的劑量越高,越容易提早出現藥效波動的副作用,例如突然變得很僵硬或出現搖頭晃腦等不自主運動。

關於巴金森病的治療策略,林圻域醫師解釋,如果患者比較年輕,可能先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延長用藥蜜月期。如果患者年紀較大,可能就使用左旋多巴,再搭配多巴胺受體促效劑。

在家就能做,早期發現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是退化性疾病,發生率會隨著年紀而越來越高,50 歲以上的民眾,都應該要定期自我檢測。林圻域醫師說,目前常用的檢測方式是手指操,手指操的操作非常方便,檢測靈敏度也不錯。只要伸出左手,張開五隻手指,食指與拇指重複開合 25 下,然後換到右手,食指與拇指重複開合 25 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可以請家屬觀察兩側手指開合的速度跟大小,如果兩側差不多,也都蠻靈活的話,大概巴金森病的機率就不高。」

林圻域醫師說,「如果有巴金森症狀,兩側手指頭開合的速度跟節奏就會不一樣,有問題的那一側通常會比較慢,開合的角度也會變小。大部分巴金森病都是從一側開始,通常會變得不靈活,甚至像黏住一樣打不開。出現這樣的狀況的話就要趕緊到神經內科做檢查。」

貼心小提醒

林圻域醫師叮嚀,雖然巴金森病沒有辦法根治,但是透過定期用藥、規律運動,其實可以讓巴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能力維持得很好,能夠自己照顧自己的狀態。家屬、患者要與醫療團隊密切配合,若觀察到症狀有變化,請務必回診與醫師討論,千萬不能擅自增加藥量!

巴金森病友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 Facebook,提供許多關於巴金森病的照護、復健與經驗分享,家屬與病友都可以共同學習、交流。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454 篇文章 ・ 271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巴金森病治療重點提醒,延長用藥蜜月期可以這樣做!
careonline_96
・2023/08/15 ・206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因為手抖、肩膀痛而發現巴金森病。義大醫院神經科戴逸承醫師指出,因為工作的關係,患者想要改善動作症狀,便使用的藥物而出現較強的購物衝動。

在與醫師詳細討論後,她了解到運動的重要性,便開始每天運動至少三十分鐘,經過三個月左右,她使用的藥物劑量可以降到原本的一半,動作症狀還是控制得非常好,而且購物衝動也消失了。

巴金森病患的症狀有很多種,常見的是手抖、僵硬、動作變慢等。戴逸承醫師指出,一般而言僵硬與動作變慢對藥物的反應比較好,所以有些患者在服藥之後,因為手抖的狀況不會有明顯進步,所以會考慮使用其他方法治療。

巴金森病的病程可分成五期,每個階段使用的藥量不太一樣。如果患者為了讓症狀改善而擅自調整藥量,可能會縮短用藥蜜月期,增加藥效波動的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巴金森病患者在開始服藥的時候,藥效持續的時間會超過藥物的半衰期,讓症狀明顯改善。戴逸承醫師說,例如巴金森病常用的左旋多巴,半衰期約 2 個小時左右,可是剛開始使用左旋多巴的病患,藥效可以撐到 6 個小時,甚至 8 個小時。

這是因為腦部還有內生性多巴胺,患者只要稍微補充多巴胺,就能夠改善症狀,所以服用左旋多巴之後,藥效可以撐很久,而被稱為「用藥蜜月期」。

隨著巴金森病程進展,患者腦部內生性多巴胺減少,必須仰賴外源性多巴胺來改善症狀,所以在剛服藥時能發揮藥效,但在藥物濃度降低之後,病人便會覺得沒有辦法活動,像斷電一般。

用藥蜜月期會因為使用的藥量、生活習慣而有所不同,平均大概 3 至 5 年不等。戴逸承醫師說,如果巴金森病患者很配合,依照指示服藥、維持規則運動、作息正常、睡眠充足、沒有喝酒,用藥蜜月期可能會比較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藥蜜月期也和疾病進展,內生性多巴胺減少有關,戴逸承醫師說,就算完全不吃藥,經過幾年之後才開始吃巴金森藥物,用藥蜜月期還是一樣會縮短,因為內生性多巴胺越來越少。

為了延長用藥蜜月期,在疾病早期會希望能夠控制藥物在一定的劑量以內。戴逸承醫師說,同時要想辦法增加內生性多巴胺,例如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就是很好的方法,例如一天運動 30 分鐘、一個禮拜運動 5 天,每天睡眠的時間至少要 6 個小時。

「部分患者會因為工作的關係,而自行增加左旋多巴的劑量,想要維持動作正常。」戴逸承醫師說,「建議不要自行調整藥物,若有相關需求,都可以和醫師討論,醫師會根據工作需求、生活型態,協助調整藥物。」

在巴金森病早期,可能搭配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戴逸承醫師說,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能夠幫助改善動作症狀,而且未來若出現藥效波動,波動的幅度會比較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藥效波動就是有吃藥就會動,甚至會亂動,出現沒辦法控制的異動症;藥物濃度降低之後患者就變得很僵硬,像斷電一般。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的病患,當出現藥效波動時,波動的幅度會比較緩和。

隨著巴金森病的進展,用藥可能需要持續調整。戴逸承醫師說,建議患者就近治療,不必舟車勞頓,也可以經常和醫師討論症狀的變化、藥物的反應,讓醫師能夠適時調整。

有些巴金森病患者或家屬會尋求偏方,戴逸承醫師說,在嘗試任何偏方之前,最好要跟您的主治醫師討論,以免花錢又傷身、得不償失。

肩膀痛、腳拖地可能是巴金森病警訊

「有研究發現,部分被認為是五十肩的患者,其實是巴金森病!」戴逸承醫師提醒,若是覺得肩膀不舒服、疼痛,走路時腳抬不高、有點拖地,這些可能是巴金森病早期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0 歲以上民眾可以每個月用手指操自我檢測,步驟很簡單,在家就能做。戴逸承醫師說,請先將右手五指張開,接著拇指與食指輕按 25 下,然後換到左手拇指與食指輕按 25 下。如果發現雙側手指開闔的速度不同、角度不同,請盡快至神經科就診,才能及早發現巴金森病!

看病友和家屬在討論哪些話題:
幸福巴士 – 搜尋(facebook.com)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情緒低落、便祕、嗅覺變差,巴金森病「非動作」症狀會較早出現!
careonline_96
・2023/06/15 ・234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我先生最近左手都會抖,走路也不太穩。」老太太向醫師描述症狀,老先生則是悶悶不樂坐在一旁。

「這樣多久了?」醫師問。

「大概半年多了,一直想帶他看醫生,他就是不肯,整天都關在家裡。」老太太無奈的說。

巴金森病病人常會因為動作症狀就醫,例如單側手會不由自主的抖動、步伐變小變慢、動作僵硬沒力、容易跌倒等。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羅彥宇醫師指出,由於吞嚥功能較差,所以在講話時會感覺口水很多,甚至有流口水的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花蓮為例,多數人是在 70 歲左右發病,和健保資料庫的統計差不多。羅彥宇醫師說,病人大多是在發現動作症狀約半年後都沒有改善,才到醫院就診。不過如果仔細詢問非動作症狀,例如情緒高低起伏不定或低落、便祕、說夢話、夜間頻尿、味覺喪失等,大概都超過 1、2 年以上,只是病人不曉得這些症狀可能與巴金森病有關。

「隨著大家對巴金森病的認識增加,病人和家屬都比較有自覺,多數會主動就醫,確定診斷時大約落在第二、第三期。」羅彥宇醫師說,「不過也有大約 1、2 成的病人不清楚巴金森病到底是什麼,可能是因為頭暈或其他狀況就醫,而意外被醫師發現罹患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的動作症狀會讓病人平衡變差、容易跌倒,需要照顧者的協助。羅彥宇醫師說,在出現動作症狀前,便可能出現多種非動作症狀,睡眠障礙會讓病人一直講夢話、頻繁起床上廁所,憂鬱則讓病人情緒低落、不想出門、想法變得很負面、對原本喜歡的東西失去興趣、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

「情緒低落、高低起伏不定是相當常見的非動作症狀,還沒有出現動作障礙的巴金森病人,大概就有 40% 會出現這些症狀,這可能讓病人心情更負面、焦慮。有時候病人手抖惡化是因為焦慮,所以並不是去加藥控制手抖,而應該使用藥物去控制焦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彥宇醫師說,「根據研究,非動作症狀對生活品質有較大的影響,也會對照顧者造成更大的負擔。」現在也有可以治療巴金森病合併憂鬱症狀的藥物,每次回診主動把自身狀況和醫師提出討論,才能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懷疑巴金森病,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手會抖、小碎步、動作變慢、平衡變差等動作障礙時,要盡快至神經科檢查。羅彥宇醫師提醒,研究發現,有 3 個非動作障礙能夠幫助檢測巴金森病,第 1 個是長期嚴重便祕,第 2 個是晚上睡覺時常說夢話,第 3 個是嗅覺變遲鈍。這 3 個非動作障礙通常在動作障礙出現之前大概 5 年、10 年,甚至更久就出現。

此外,110 年健保資料庫顯示,巴金森病病人十年內因其他病症就醫件數,排名第一的是憂鬱症,其次為睡眠障礙,這些非動作症狀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警訊,且較難與巴金森病做連結,大家要提高警覺。

50 歲以上民眾每個月可以利用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先將五指張開,右手拇指與食指輕按 25 下,然後換左手拇指與食指輕按 25 下。如果發現雙側手指開合的速度、角度不同,請盡快至神經科檢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神經科醫師會詳細了解病史,並評估動作症狀與非動作症狀。羅彥宇醫師說,為了排除其他問題,會安排腦部多巴胺轉運體掃描來評估腦部多巴胺系統的狀況。

還有一個診斷標準是病人對於左多巴藥物的反應,也就是說治療本身也是診斷。羅彥宇醫師解釋,典型的巴金森病人吃藥之後症狀會明顯改善。

每個病人的病程都不太一樣,有些是以手抖為主,有些是以姿態僵硬為主。羅彥宇醫師說,「我的門診中,有位 70 歲的女性對藥物的反應很好,已經追蹤了 10 年,行動依然跟一般人相同,看不出異樣。」

治療巴金森病的藥物有很多種,包括左多巴、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等,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控制動作症狀和非動作症狀,幫助維持生活品質。羅彥宇醫師說,照顧者可以協助觀察藥效發揮的狀況,幫助醫師調整用藥,若在使用藥物有出現不舒服的地方,便需於回診時和醫師討論,不要自行調整藥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病人習慣依照三餐來吃藥,不過晚餐和中餐間隔時間通常會比較長,所以大概在傍晚 4、5 點的時候病人就會覺得很累。」羅彥宇醫師說,「這部分也可以和醫師討論,調整服藥的時間。」

貼心小提醒

大家對於巴金森病的動作症狀,如手抖、僵硬、小碎步等,較為熟悉,不過在動作症狀出現之前,可能已經出現其他非動作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或起伏不定、說夢話、夜間頻尿、嚴重便祕、嗅覺變差等,大家要提高警覺。每個月使用「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幫助早期發現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友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acebook,提供許多關於巴金森病的照護、復健與經驗分享,家屬與病友都可以共同學習、交流。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憂鬱、便秘、失眠也是巴金森病的症狀,50 歲以上建議每月「手指操」自我檢測
careonline_96
・2022/10/18 ・2150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0 歲的王女士,因為右手會顫抖而就診,屏東寶建醫院神經內科李杰勳醫師分享,患者走路的速度較慢,會小碎步向前走,姿態有點不穩。除了這些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之外,家屬亦發現患者變得比較封閉,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不太跟鄰居、朋友打交道,甚至有時候會抱怨說「我老了、沒有用了,不如死掉算了。」

因為家屬有警覺到患者出現自殺的念頭,便趕緊就醫檢查。李杰勳醫師說,經過訪談,患者確實有憂鬱的現象,於是便調整巴金森病的藥物,除了治療動作症狀,同時也改善情緒方面的非動作症狀。經過治療後,家屬便明顯感受到患者的狀況有進步,動作改善了,心情也變好許多。

不只是老化!年過 50,每月自我檢測巴金森病

在屏東,巴金森病患者就醫時通常已發展到比較後期,例如步態、走路不穩才就醫。李杰勳醫師說,因為老人家們對巴金森病的認知較少,尤其是偏鄉地方,患者常會覺得動作變慢、手抖只是退化的現象,而沒放在心上,容易錯過治療時機。

巴金森病是一種持續進展的疾病,並非單純的老化現象,李杰勳醫師強調,年紀越大,罹患巴金森病的機會越高,建議 50 歲以上的民眾每個月以手指操自我檢測。手指操的做法相當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檢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先把右手的五指張開,用拇指與食指輕按 25 下,然後換成左手的五指張開,用拇指與食指輕按 25 下。如果發現動作變慢、停頓、開合大小改變、手指打不開,便要盡快至神經內科就診。

憂鬱、便祕、失眠都是巴金森病警訊

提到巴金森病,大家都會想到相關「動作症狀」,例如手會顫抖、動作變慢、步伐變小、姿態前傾、平衡困難、關節僵硬、面無表情、字體變小等,但是巴金森病還可能伴隨多種「非動作症狀」。李杰勳醫師表示,根據統計,40%~60% 的巴金森病患者有憂鬱症,而且可能在還沒診斷巴金森病之前,就開始有憂鬱的現象。會出現憂鬱症,有部分是巴金森病對腦部功能造成影響,也有些是因為動作障礙、行動不便、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使患者越來越憂鬱。

巴金森病患者也可能出現嗅覺異常、失眠、失智等狀況,另外大概有 60% 的病人會合併便秘的問題。巴金森病的非動作症狀可能比動作症狀更早出現,也會隨著病程越來越嚴重。

「就憂鬱症而言,家屬常須扮演重要的角色,」李杰勳醫師說,「因為家屬較容易在生活中觀察到患者情緒低落、負面思考、甚至有自殺念頭,所以能夠主動告知醫師。醫師也會在問診過程中仔細觀察是否有憂鬱的跡象,並給予適當的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巴金森病的主要治療藥物有左旋多巴、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等,李杰勳醫師解釋,某種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本身有兩種效果,除了可以治療動作症狀,也可以改善憂鬱的狀況。若發現巴金森病患者同時有憂鬱症狀,可優先使用該多巴胺受體促效劑。

左旋多巴能夠有效改善動作症狀,但是巴金森病用藥的蜜月期大概只有 5 年至 10 年,爾後會漸漸出現藥效波動,當藥效消退時,患者就像突然停電一般,動作變慢、僵硬。當藥效發揮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頭部、手、腳、軀幹等不自主亂動。

對年紀較大的巴金森病患者,可以使用左旋多巴治療。李杰勳醫師說,至於比較年輕的患者,剛開始可能會先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控制動作症狀,維持生活品質,並延長用藥蜜月期。若還有其他症狀,再適時調整藥物。

貼心小提醒

巴金森病是種慢性病,患者與家屬要與醫療團隊長期配合,李杰勳醫師提醒,「家屬若察覺到患者有失智、憂鬱等狀況,可以提供較完整的資訊,幫助醫師做判斷。家屬也要觀察患者用藥之後的反應,看看動作症狀與非動作症狀是否能夠改善。如果有任何用藥、照護的問題,都可以回門診與醫療團隊討論,隨著調整藥物,希望患者在動作、情緒、或其他狀況都可以改善,維持生活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病友和家屬在討論哪些話題:
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