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臺北天文館《臺北星空》第 102 期
- 文/歐陽亮|天文愛好者,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員,曾獲 2001 年尊親天文獎第二等一行獎,擔任 2009 全球天文年特展解說員。
歷史看似客觀,其實卻是史學研究者「主觀建構」而成的。科學也是如此,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大設計》的「金魚缸論證」說明,人類完全沒有辦法知道是否存在「純粹客觀的真實」,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困在一個類似金魚缸的世界裡……。
大家覺得小時候課堂上最「曲折離奇」的科目是什麼?以灑狗血的程度來看,應該是我們的歷史課,然而最無趣的好像也是它。為什麼明明該像電影一樣有趣,卻會讓人感到索然無味?那是因為要講的故事實在太多,硬是濃縮成重點後就無聊到只能死背了。
不過歷史看似客觀,其實卻是史學研究者「主觀建構」而成的,意思就是說:歷史並不等於往事,而是被寫出來的成果;[1]不一定是真實的,因為劣史充斥。[2]其實,科學也是如此,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大設計》的「金魚缸論證」說明,人類完全沒有辦法知道是否存在「純粹客觀的真實」,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困在一個類似金魚缸或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般的世界裡,追問「模型是否真實」毫無意義,只能問模型是否符合觀測,除非你能夠打破宇宙邊緣的魚缸玻璃,或是吞下「駭客任務」那顆紅色藥丸。
有哪些古天文概念被「主觀建構」而成?
人類用不說話的星星們所建構出來的古代天文學歷史,也不乏許多主觀形成的案例,例如:
一、預告皇朝危急命運的重大天象「熒惑守心」(圖 1)被統計出竟有 74% 記錄沒有發生過,因此曾被懷疑是為政治而偽造。但是後來有人重新探討,發現大多錯誤並非故意造假,只是現代媒體喜歡聳動的政治陰謀論,讓這種誤解難以消除。
二、利用「歲差」偏移量推算古星圖是哪個年代繪製的數學方法看似很科學,多年來已被許多研究者採用。然而二十年前卻有學者發現,此法僅適用於高精度數據(宋皇祐年間與之後的星表),若是唐代或更早之前的觀測,其誤差將大到無法定出可靠的年代(圖 2),因此,最好還是以文獻考證來推定年代較為妥當。[3]
三、記錄在甲骨文裡號稱人類史上第一顆新星或超新星的記錄「新大星並火」、或是古老的日珥記事「三焰食日大星」,可能只是部份學者的誤解,因為甲骨學還沒有穩固的研究基礎,專家們的意見經常不一致(請參閱上一期專欄「甲骨─假古?」)。
四、對於星宿為何是二十八個,大部份研究都認為是起源於月亮的週期,但也有人提出是因為土星「年鎮一宿」,不過從史記可知,土星在星宿成形的時代並不重要,週期也不是二十八年,且它同樣無法解釋星宿寬窄不一的問題。
五、早期學者認為三垣比四象或二十八宿早出現,[4]因為人類對事物的認知總是先粗略而後細緻,而數字最少的三垣看似最粗略。然而他沒注意到歷代星象劃分的演變,也沒注意到步天歌原本順序是把三垣放在二十八宿之後,後來才被改到前面,導致三垣似乎比二十八宿還重要的錯覺。[5]
六、天上的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各自以轄下的七個星宿串聯成四種神獸圖案」,其實只是後人的想像,因為在緊接著四象創始期(商周兩朝)之後的漢代並沒有這種畫法,當時二十八宿大部份有其獨自的意象(圖 3)。
七、明代後期徐光啟等人在改曆時為了繪製新的星圖,就以傳統星官大略形象對照傳教士帶來的西方星圖與星表來畫出,卻沒有參考前代實際測量數據,因此與宋元星官出現甚大差異,打破傳承千年以上的傳統,增添了中西對照的混亂局面。
常見的古籍錯誤有哪些種類?
其實除了上述這些有趣或美麗的誤會,若僅就「錯字」來看,即使是現代的書也會經常出現,更不用說以抄寫來流傳的古書了。歷代以來,古籍錯誤的來源包括:抄錯、刻錯、斷句位置錯、假借字、避諱字、篇章顛倒、注雜進正文、託古、偽書等,[6]至於天文記載中最常出現的錯誤種類有哪些?
由於電腦技術的發展,大部份古天象記錄可以用計算來檢驗,只有流星、客星、太陽黑子等不適用。[7]不過,這必須建立在「電腦中的宇宙模型符合觀測」的信念上,才能藉由計算來判斷史書哪裡出錯,然而這種模型有其極限,例如越久遠的日食就越難確定發生地點與時間,因為地球自轉會緩慢變化,月球軌道也會,且不太規則。這種誤差難以完全掌握,修正模型時卻還得依靠不太精確的遠古記錄,因而形成一種循環論證。[8]
目前學者們從上述有限的校驗過程找出的天文記錄錯誤主要有:抄錯與脫漏、摘錄與編纂錯、原始記錄錯誤(認錯星或記錄粗糙)、計算結果當成觀測結果、字型相近、發音類似、從連串的編年體實錄中摘要時誤認年月、主詞簡略或漏寫造成前後文誤連、[9]還有日食預報「寧濫勿缺」等,[10]因為日食未報是嚴重失職、未見則是吉兆,因此日食錯誤率有時候更高於其他天象。
另外,理論上年代越久錯誤會越多,然而統計上顯示隋代的錯誤明顯偏高許多(圖 4),[11]目前已知《隋書》天文志編修於唐代初期,與《晉書》天文志的作者相同,都是著名的傳奇人物李淳風,只是《晉書》較早完成,難道隋書錯誤特別多不是作者與編輯出問題,而是原始資料就出錯造成的?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北落師門」一星在三本史書中的敘述有些什麼差別(圖 5)。
《史記》天官書第五:「旁有一大星為北落。正義: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西南。天軍之門也。長安城北落門,以象此也。」( 古籍連結一、連結二)
《晉書》天文上:「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西南。北者,宿在北方也;落,天之藩落也;師,眾也;師門,猶軍門也。長安城北門曰北落門,以象此也。」(連結一、連結二)
《隋書》天文中:「北落師門一星,在羽林南。北者,宿在北方也。落,天之蕃落也。師,眾也。師門,猶軍門也。長安城北門曰北落門,以象北也。」(連結一、連結二)
史記之正義為唐代張守節(約 624~705 年武則天時期)所撰,年代與李淳風(602~670 年)相近,因此三者有著幾近相同的文句,只有最後一句「以象此也」的「此」在隋書變成了形狀相似的北」字。然而若就文意來看,用「此」字比較符合上下文。[12]
像這種小錯誤就無法用電腦回溯而得的天象來找出,只能多方比對典籍才會發現。因此,即使是用電腦確認了隋代「可複驗的天象」錯誤偏多,但是從「此」字來看,不難看出隋書抄寫者錯誤率偏高的可能。
另外,還有一種途徑可以找出錯誤:古天象記錄是由天文官記載的候簿逐步轉寫到奏章、日曆、起居注、實錄,最後才摘要寫入正史,因此,歷代保存的實錄成為珍貴的原始資料。從明實錄可知,其錯誤比率遠低於明正史,[13]可用來對比正史,找出記錄日期時用數字轉到干支造成的轉換錯誤,以及五大行星因字型相近造成的記錄錯誤等。可惜的是,明代以前的實錄保存下來的很少。
只不過網路發達的現在,隨手一點就可以查到以前在圖書館必須翻遍群書才能找到的資料,還有幾個人會去查證各種訊息的真實性?古書校注者經常在挑出這類錯誤,但現代資訊量過大,錯誤的出版品與複製貼上的電子文件已經越來越難逐一修正了,維基百科說不定哪天會變成處處陷阱的「危機」百科。古有「一字千金」之故事,不知現代是否還有人在意?
附註:
-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三民書局,1997,頁 24;另見頁 225:作判斷時不能不有某種觀點。
-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頁 330。
- 胡維佳〈唐籍所載二十八宿星度及石氏星表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第 17 卷第 2 期,1998。
- 高魯《星象統箋》,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33,頁 1;亦可參見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二冊,明文書局,1985,頁 25。
- 潘鼐《中國恆星觀測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頁 184。
-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里仁書局,2000,頁 152~153、279~282。
- 劉次沅《諸史天象記錄考證》,中華書局,2015,前言頁 2。
- 劉次沅、馬莉萍《中國歷史日食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頁 21。
- 劉次沅《諸史天象記錄考證》,前言頁 15~17。
- 劉次沅〈魏晉天象記錄校勘〉,《中國科技史雜誌》,2009第一期,頁 69。
- 劉次沅《明實錄天象記錄輯校》,三秦出版社,2019,前言頁 3:歷代史書天象記錄之錯誤率統計。
- 另外在較晚的宋史裡亦寫為「以象此也」。
- 劉次沅《明實錄天象記錄輯校》,前言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