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集眾智以成博學

Write Science
・2012/12/25 ・4702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16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70年代初期的某天,一輛黃色計程車徐行在紐約市公園大道上。從各方面看來,這不過是一件尋常的偶然事件,古往今來終日重複數千次。然而,這趟車其實很特別,因為它和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條約之一,所謂 《公園大道條約》(Park Avenue Treaty)有關。條約的簽署人是共乘計程車的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與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兩位。阿西莫夫在條約中堅稱克拉克是世上最優秀的科幻小說作家(他個人謙居第二),而克拉克則堅稱阿西莫夫為世上最優秀的科學作家(他個人也謙居第二)。克拉克並在自己的小說《三號星球報告》(Report on Planet Three)獻詞頁上加以引用:「根據克拉克-阿西莫夫條款,世上次優的科學作家,謹將此書獻給世上次優的科學小說作家」。


亞瑟‧克拉克(左)和艾薩克‧阿西莫夫(右),《公園大道條約》的簽署者。

該條約代表了逝去時光裡眾所遺忘的真相之一:阿西莫夫廣被視為最傑出的科學傳播工作者之一,雖然後人最常想起的是他的科幻小說(如果你還沒有讀過《基地三部曲》原著,別上網了吧,快去找小說來讀;這篇文章會一直在這)。蘇聯發射名為史普尼克(Sputnik)的人造衛星幾年後,大眾普遍關注的是美國與他國家間的「科學鴻溝」(可說是當今美國落差日漸明顯的先例),當時的阿西莫夫已是一位造詣高且受歡迎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作品豐富,接受度高,極受喜愛。庫爾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曾問阿西莫夫,無所不知是什麼感覺。阿西莫夫答,他自己肩負全知之聲望,感到提心吊膽。

儘管態度謙虛,阿西莫夫的盛名實則當之無愧。從各方面看來,他都是一個博學者,擁有出眾的才智與專業,能跨足人類各領域的浩瀚知識。縱觀歷史,我們還能找到更多像這樣的通才,在流行文化中已眾所周知。也許最有名的就屬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他被視為史上最卓越的機械天才和藝術家。年輕時的達文西師從翡冷翠(Firenze)藝術家韋羅基奧(Verrocchio),終日沉浸在藝術與技能培訓裡:畫草圖、製作金屬、素描、雕刻,與繪畫。達文西的精湛技巧在早年便顯露出來,才會有些傳聞軼事,提到達文西在韋羅基奧的指導下學畫,因其繪畫技巧高超,以至韋羅基奧發誓再也不提畫筆。達文西的一生中創作出許多令人驚嘆的藝術作品,至今仍備受崇敬的像是〈蒙娜麗莎〉(Mona Lisa)、〈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和〈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等。我最喜歡的達文西真跡之一,就是他在西元1473年以阿諾河谷為景的首張畫作草圖。他只用了簡單的線條,但不知怎麼卻能捕捉遠方生氣蓬勃的義大利鄉村景致,雖然實際上我本人從沒去過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托斯卡尼的景觀〉。阿諾河谷的草圖是現下所知最早期、出自李奧納多‧達文西之手的藝術作品。

在我的腦海裡,我想像年輕的達文西在一片綠草如茵的山坡上席地而坐,有紙筆在手,用快速的線條與色調描繪著他的家鄉景致。隨著阿諾河谷的輪廓,蒙特盧普城堡的城牆在畫紙上浮現,他的心思想必徘徊在想像力的沃土上,盡情探索那些受陽光與美景照拂的創想種籽。達文西是不會輕忽這些種籽的。他的天才和創意無人不曉,不僅創作出幾幅西方文化裡最著名的藝術作品,也開創了許多前衛的奇想,像是對飛行與直升機的構思、使用太陽聚焦的能量、以及地殼表面移動的可能等(即今日地質學家所說的板塊構造)。達文西對任何議題皆感興趣,好奇心從不倦勤。他是真正不折不扣的博學者。

人性中很有趣的一個事實是,我們不贊同的行為,卻經常又是我們看重的。史上最受崇敬的科學家們幾乎個個是博學多聞的人:達文西、伽利略(Galileo)、牛頓(Newton)、惠更斯(Huygens)、費曼(Feynman)、和戴森(Dyson)等。但在學術界,我們並不鼓勵博學多聞。我們鼓勵的,是大學教授們心胸狹窄,把全副注意力與努力都投注於狹隘的科學領域裡故步自封,這樣他們就能在定義嚴格而刻板的知識框架中,繼續當世上首屈一指的專家。然而奇特的是,人類在科學上所運用的非凡想像力,卻是仰賴高度跨學科的專業貢獻,需要五花八門的領域中,數以百計個科學家的前仆後繼。

比薩(Pisa)市郊、離文西城(Vinci)西邊約一小時路程之處,有一當今最偉大的科學奇蹟正在成形。天文學家、物理學家,還有計算機科學家與工程學家、雷射技術專家等人,正在合作建造一個長達好幾公里的巨型雷射干涉儀,名為Virgo (http://goo.gl/maps/CYzrE)。在德國漢諾威(Hannover, Germany)外圍的農田,亦建置完成了一個相似於此、但規模較小的天文台,稱為Geo (http://goo.gl/maps/Ozlco)。日本也正在西部著名的神岡天文台(Kamioka Observatory)底下,建造名為Karga的設施。美國兩個大型天文台,LIGO(全名為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至今亦興建完畢了,一座位在華盛頓州高地沙漠東部,靠近漢福德保護區(Hanford Reservation)(http://goo.gl/maps/C1QEj),另一座則在路易斯安那州翠綠的絲柏樹林裡,靠近利文斯頓(Livingston)(http://goo.gl/maps/pifQ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干涉儀已在物理實驗室裡服役了一個世紀,而,上述這些更為龐大的科學儀器則是干涉儀的同輩,只是增強了4000倍,它們配上全國最先進的雷射裝置、隔震系統、世上最大的真空系統、3萬個環境感測器,並連結了一個最強大的電腦網路好作科學分析。這些天文台的目標,是檢測物理學界裡的終極使命: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

重力波可說是人類觀看宇宙的全新方式,它不是透過光,而是透過重力。事實上,你所知的宇宙,包含你曾被教導的一切、在教科書或電視新聞上所學到的種種,本都是由望遠鏡循光發現的。

哈伯太空望遠鏡(左)深入宇宙、拓展了我們的視野,為我們呈現像這樣的船底座星雲(右)的奇景,及一個秘密的恆星誕生地。

這項悠久傳統,是由另一位偉大的博學者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為人類流傳下來的。伽利略在1609年成功製作了一台望遠鏡,並於次年把這個經驗寫進他的知名著作《星際信使》(Sidereus Nuncius)裡。那台大小適中的望遠鏡,正是今日尋常人家在後院使用的望遠鏡前身,也是哈伯太空望遠鏡的濫觴。望遠鏡告訴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然而隨著觀點的改變,宇宙裡仍有大片新疆界等待探索。對重力波的探測,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小型天體物理系統的理解。我們將能直接探測中子星的內部結構(目前所知密度最高的物體),看它們在巨大碰撞間爆炸;我們將能觀賞黑洞的誕生與衰亡,觀察它們的尺寸和旋轉方式;我們將能看見行星墜入混亂的螺旋式軌道,在黑洞周圍揭示其重力場範圍、結構、與形狀。如果我們幸運的話,甚至可以檢測到大爆炸(Big Bang)所引發的重力波回聲,此微弱聲響跨越了漫長的40萬年,遠早在任何望遠鏡發明之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因斯坦在1916年發想出重力波的概念,但他自己幾乎即刻拋棄這個想法,因為據他預料,當時我們並無能力檢測這種物理效應。然而,時空快轉到近代,我們能憑靠的不僅是單一技術,而是眾多改良的技術。今日我們用來探測重力波的這些儀器,是匯集眾人之智與各學科人才之大成,才鑄造出來的。

這些干涉儀是由我們最好的建築承包商籌備興建;它們的巨臂長度驚人,連地球的曲率都有影響。整整4公里的儀器臂,是由直徑1公尺的真空管以螺旋方式焊接製成,管壁不得有任何漏洞或縫隙。熱傳工程師必須在射線管上設計更大型的緩衝設備,讓受日升日落照射下的長臂能自然地收縮和膨脹。地震學家、氣象學家、和電機工程師必須做出約3萬個環境感測器組合而成的網絡,用來監測及報告天文台的狀態與環境。隔震工程師必須謹慎地搭建懸架系統,過濾周遭所有震動噪音,包含廊上走過的人聲、地球另一端地面運動造成的回聲震動、以及十英里外的公路上車輪的轟隆聲。

計算機科學家和網絡工程師已設計了一個計算與資料探測系統,用來處理成千上萬個連結,將數據儲存起來且處理,再將處理過的數據發送到世界各地近1000位合作的科學家手中。專業的光學工程師和雷射物理學家亦建造了一個雷射射入控制系統,這個系統在輸入一道紅外雷射線後,會使其在真空射線管裡上下來回400次,循環總計超過1600公里,然後再將雷射光反射回來,最後統一測量其極微小的距離變化;這些變化代表了宇宙遙遠一角傳遞過來的重力波信號。

看看這條達4公里長的機械臂(左),或瞧瞧計算機系統內部的精密儀器如何與錯綜複雜的感測網絡連結,就會知道LIGO是一台了不起的探測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這壯觀的儀器頂點往下瞭望,視線隨它的手臂延伸至4公里外的探測站,我們很容易為這些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創造力驚嘆不已。這個大型團隊裡的人持續會面、討論、設計、測試,最終成功地建造出一台人類史上最靈敏的科學儀器。這一池人才一路上殫精竭慮模擬每個可能的問題,並設計解決方案。他們碰過無法預料的困難,查出障礙的原因然後找到了答案;有了這些,才讓我們得以持續在發明這條漫漫長路上邁步向前。這些偉大的機器,以及它們為我們所帶來的發現,是這群人奉獻與毅力的證明,也好比是牛頓,惠更斯,和達文西等輩留給人類後代的餽贈。受惠於這般科學儀器,我們成了另一種博學,這並非單憑一己之智力,而是仰賴一個龐大團隊的能力,將好幾十年的研究成果串連在一起。由於這些努力,我們才能安然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屏氣凝神的期待,理所當然地以我們的科學成就為傲。

從空俯瞰位在漢福德的LIGO干涉儀。

置身LIGO的頂點,不得不因兩件事情而讚嘆不已。第一,眼前這個令人敬畏又鼓舞人心的畫面,是全然經由人類的智慧與毅力所構築而成。像LIGO這樣的儀器,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促使人類突破生理感官所強加的偏見與限制,開始聆聽宇宙之中,從未聽聞過的宏偉交響樂。第二,這台機器不僅是天體物理學等學問的開端,新的技術和新的見解更會回流至社會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激勵年輕的一代前進。阿波羅天文探測計畫如此,很多人相信LIGO也是如此。LIGO採用的雷射技術已開啟了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大門,可用來測試飛機零件。

Einstein@Home (如它的手足,Seti@Home)是首次集結家用電腦做科學集體計算之用,能將所有因週一足球之夜而閒置的電腦,化為一台世界級超大計算機。LIGO先進的雷射控制系統,展示了當今雷射運用方法的精確,舉凡從雷射焊接、精密的雷射切割技術,到先進的雷射武器系統皆是。事實上,這些都是無心插柳;創意的種籽萌芽於精緻與粗糙並存的環境裡,在兼容並蓄的沃土中成長。是數大之美,造就了今日的博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Einstein@Home「愛因斯坦回你家」計畫由美國LIGO與德國GEO600兩重力波天文台合作,收集宇宙中的數據,以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重力波的確存在。Seti@Home是和Einstein@Home同樣作法的分散式運算計畫,目的是尋找外星智慧。)

駐足在LIGO的頂點凝視機械長臂,成就的喜悅卻讓我們更篤定:我們應當做得更多才是。這世上需要更多的博學通才,無論規模大小。我們應當解放那些受到束縛的年輕科學家,允其心靈流浪至美妙瘋狂的奇想裡,縱情想像未來的模樣。有時很難知道這種自由無拘能帶來什麼好處,尤其是在這經濟災難與政治衝突不斷的艱困時刻。要那些身為先鋒的科學領導者(「灰鬍子」,我如此稱呼他們)鼓勵青年科學家擁有廣闊的思維,更是難上加難,畢竟任何偉大的新發現,都能輕易地掩蓋前者知識看似微薄的貢獻;科學家的自我(儘管外表虛張聲勢)是很脆弱的。但這仍不能改變我們需要更多博學者的事實,這不只是為了要激勵人類去開拓與探索更多疆界,也是為了用更創新的思維、而非狹隘的觀點,來處理具挑戰性的議題。世上問題如此多,唯有創造性思考才能有所作為。

駐足在LIGO的頂點凝視機械長臂,我不知道若達文西此時也在這,他會怎麼想?我能想像他坐在我身側,有羊皮紙與筆在手,正用有力的線條速寫著LIGO的雙臂、華盛頓東部的灌木沙漠林景、與響尾蛇山的遙遠疊影。我任由思緒遊盪,想像著世界上還未發生的所有可能。

作者:Shane L. Larson
譯者:Angela M.H. (現為自由譯者,歡迎聯繫 angela.mh19@gmail.co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原發表於Write Science[2012-11-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Write Science
1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to practice the craft of communicating scientific ideas.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地震之島的生存法則!921地震教育園區揭開台灣的防災祕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20 ・45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為什麼台灣會像坐在搖搖椅上,總是時不時地晃動?這個問題或許有些令人不安,但卻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現實。根據氣象署統計,台灣每年有 40,000 次以上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超過 1,000 次。2024年4月3日,花蓮的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就經歷了超過 1,000 次餘震,這些數據被視覺化後形成的圖像,宛如台北101大樓般高聳穿雲,再次引發了全球對台灣地震頻繁性的關注。

地震發生後,許多外國媒體擔心半導體產業會受影響,但更讓他們稱奇的是,台灣竟然能在這麼大的地震之下,將傷害降到這麼低,並迅速恢復。不禁讓人想問,自從 25 年前的 921大地震以來,台灣經歷了哪些改變?哪些地方可能再發生大地震?如果只是遲早,我們該如何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合適的地點就在一座從地震遺跡中冒出的主題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921地震教育園區。

圖:跑道捕捉了地震的瞬間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下一個大地震在哪、何時?先聽斷層說了什麼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了一場規模7.3的大地震,震央在南投縣集集鎮,全台 5 萬棟房子遭震垮,罹難人數超過 2,400 人。其中,台中霧峰光復國中校區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面隆起2.6公尺,多棟校舍損毀。政府決定在此設立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這段震撼人心的歷史,並作為防災教育的重要基地。園區內兩處地震遺跡依特性設置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和「地震工程教育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建於原操場位置,為了保存地表破裂及巨大抬升,所以整體設計不採用樑柱結構,而是由82根長12公尺、寬2.4公尺、重約10噸的預鑄預力混凝板組成,外觀為曲線造型,技術難度極高,屬國內外首見,並榮獲多項建築獎。而地震工程教育館保留了原光復國中受損校舍,讓民眾親眼見證地震的驚人破壞力,進一步強調建築結構與安全的重要性。毀損教室旁設有由園區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策劃的展示館,透過互動展示,讓參觀者親手操作,學習地震工程相關知識。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蔣正興博士表示,面積上,台灣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卻擁有高達近4000公尺的山脈,彰顯了板塊激烈擠壓、地質活動極為活躍的背景。回顧過去一百年的地震歷史,從1906年的梅山地震、1935年的新竹-台中地震,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都發生在台灣西部,與西部的活動斷層有密切關聯,震源位於淺層,加上人口密度較高,因此對台灣西部造成了嚴重的災情。

而台灣東部是板塊劇烈擠壓的區域,地震震源分佈更廣。與西部相比,雖然東部地震更頻繁,但由於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災情相對較少。此外,台灣東北部和外海也是地震多發區,尤其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板塊的隱沒地震帶,至沖繩海槽向北延伸,甚至可能影響到台北下方,發生直下型地震,這種地震因震源位於城市正下方,危害特別大,加上台北市房屋非常老舊,若發生直下型地震,災情將非常嚴重。

除了台北市,蔣正興博士指出在台灣西部,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就是彰化斷層的影響,該斷層曾於1848年發生巨大錯動。此外,我們也需要留意西南部的地震風險,如 1906 年的梅山地震。此兩條活動斷層距今皆已超過 100 年沒活動了。至於東部,因為存在眾多活動斷層,當然也需要持續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之所以擔心某些斷層,是因為這些區域可能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能量,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釋放,進而引發地震。地質學家通常會沿著斷層挖掘,尋找過去地震的證據,如受構造擾動沉積物的變化,然後透過定年技術來確定地震發生的時間點,估算出斷層的地震週期,然而,這些數字的計算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綜合大量數據。

挑戰在於,有些斷層的活動時間非常久遠,要找到活動證據並不容易。例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即使不算久遠,但挖掘出相關斷層的具體位置仍然困難,更不用說那些數百年才活動一次的斷層,如台北的山腳斷層,因為上頭覆蓋了大量沉積物,要找到並研究這些斷層更加困難。

儘管我們很難預測哪個斷層會再次活動,我們仍然可以預先對這些構造做風險評估,從過往地震事件中找到應變之道。而 921 地震教育園區,就是那個可以發現應變之道的地方。

圖:北棟教室毀損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921 後的 25 年

在園區服務已 11 年的黃英哲擔任志工輔導員,常代表園區到各地進行地震防災宣導。他細數 921 之後,台灣進行的六大改革。制定災害防救法,取代了總統緊急命令。修訂了建築法規,推動斷層帶禁限建與傳統校舍建築改建。組建災難搜救隊伍,在面對未來災害時能更加自主應對。為保存文化資產,增設了歷史建築類別,確保具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得到妥善照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則是推行防災教育。黃英哲表示,除了在學校定期進行防災演練,提升防災意識外,更建立了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作為教育場所,也是跨部門合作的平台,例如與交通部氣象署、災害防救辦公室、教育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全面的防災教育。園區內保留了斷層線的舊址,讓遊客能夠直觀地了解地震的破壞力,最具可看性;然而除此之外,園區也是 921 地震相關文物和資料的重要儲存地,為未來的地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堪稱園區元老,在園區服務將近 19 年,主要負責日語解說工作的陳婉茹認為,園區最大的特色是保存了斷層造成的地景變化,如抬升的操場和毀壞的教室場景,讓造訪的每個人直觀地感受地震的威力,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小朋友,即使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也能透過這些真實的展示認識到地震帶來的危險與影響。

陳婉茹回憶,之前有爸媽帶著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原本小朋友並不認真聽講,到處跑來跑去,但當他看到隆起的操場,立刻大聲說這他在課本看過,後來便聚精會神地聽完 40 分鐘的解說。

圖:陳婉茹在第一線負責解說工作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除了每看必震撼的地景,園區也透過持續更新策展,邀請大家深入地震跟防災的各個面向。策展人黃惠瑛負責展示設計、活動規劃、教具設計等工作。她提到,去年推出的搜救犬特展和今年的「921震災啓示展」與她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921 大地震時的她還是一名台中女中的住宿生,當時她儘管驚恐,依舊背著腿軟的學姊下樓,讓她在策劃這些展覽時充滿了反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體驗平臺的設計中,黃惠瑛強調不僅要讓觀眾了解災害的破壞力,更希望觀眾能從中學到防災知識。她與設計師合作,一樓展示區採用了時光機的概念,運用輕鬆、童趣的風格,希望遊客保持積極心態。二樓的地震體驗平臺結合六軸震動臺和影片,讓遊客真實感受921地震的情境。她強調,這次展覽的目標是全民,設計上避免了血腥和悲傷的元素,旨在讓觀眾帶著正向的感受離開,並重視防災意識。

圖:地震體驗劇場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籌備今年展覽的最大挑戰是緊迫的時間。從五月開始,九月完成,為了迅速而有效地與設計師溝通,黃惠瑛使用了AI工具如ChatGPT與生成圖像工具,來加快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

圖:黃惠瑛與設計師於文件中討論設計/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蔣正興博士說,當初學界建議在此設立地震教育園區,其中一位重要推手是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他曾在台灣指導十位台灣博士生,這些博士後來成為地質研究的中堅力量。1999年921大地震後,安朔葉教授立刻趕到台灣,認為光復國中是全球研究斷層和地震的最佳觀察點,建議必須保存。為紀念園區今年成立20週年,在斷層館的展示更新中,便特別強調安朔葉的貢獻與當時的操場圖。

此外,作為 20 週年的相關活動,今年九月也將與日本野島斷層保存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強化合作並展示台日合作歷史。另一重頭戲則是向日本兵庫縣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致贈感謝狀,感謝他不遺餘力,長期協助園區斷層保存館的剖面展品保存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右圖:法國巴黎居禮大學安朔葉教授。左圖: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盡力保存斷層跟受創校舍,只因不想再重蹈覆徹。蔣正興博士表示,921地震發生在車籠埔斷層,其錯動形式成為全球地質研究的典範,尤其是在研究斷層帶災害方面。統計數據顯示,距離車籠埔斷層約100公尺內,住在上盤的罹難率約為1%,而下盤則約為0.6%。這說明住在斷層附近,特別是上盤,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台灣主要是逆斷層活動,這一數據清楚告訴我們,在上盤區域建設居住區應特別小心。

2018年花蓮米崙斷層地震就是一個例證。

在921地震後,政府在斷層帶兩側劃設了「地質敏感區」。因為斷層活動週期較長,全球大部分地區難以測試劃設敏感區的有效性,但台灣不同,斷層活動十分頻繁。例如 1951 年,米崙斷層造成縱谷地震,規模達 7.3,僅隔 67 年後,在 2018 年再次發生花蓮地震,這在全球是罕見的,也因此 2016 年劃設的地質敏感區,在 2018 年的地震中便發現,的確更容易發生地表破裂與建築受損,驗證了地質敏感區劃設的有效性。

圖:黃英哲表示曾來園區參訪的兒童寄來的問候信,是他認真工作的動力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在過去的20年裡,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見證了台灣在防災教育上的進步,也承載著無數來訪者的情感與記憶。每一處地震遺跡,每一項展示,都在默默提醒我們,那段傷痛歷史並未走遠。然而,我們對抗自然的力量,並非源自恐懼,而是源自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當你走進這座園區,感受那因地震而隆起的操場,或是走過曾經遭受重創的教室,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展示,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吧,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一起在這裡找尋對未來的啓示,為台灣的下一代共同築起一個更堅固、更安全的家園。

圖: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延伸閱讀:
高風險? 家踩「斷層帶、地質敏感區」買房留意
「我摸到台灣的心臟!」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讓「池上斷層」揚名國際
百年驚奇-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天下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7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2

12
9

文字

分享

2
12
9
跌入黑洞的瞬間,會發生什麼事?——《高手相對論》
遠流出版_96
・2022/05/01 ・154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件視界望遠鏡發佈的第一張黑洞圖片。圖/事件視界望遠鏡, CC BY 4.0

黑洞

根據廣義相對論,一個星體的質量愈大、自身的尺寸愈小,它對周圍空間彎曲的程度就愈厲害。所謂「黑洞」,就是它把周圍空間彎曲得實在是太厲害了,以致連光線都無法從裡面出來。

從外面看,黑洞本身是一個黑黑的洞。但是如果黑洞附近有其他物質,比如星際間的氣體或者帶電的粒子,你會看到它周圍有一個光圈。那些光來自帶電粒子加速度運動產生的輻射。

而普通恆星、質量大體積小的中子星,以及黑洞對時空的彎曲程度都不相同。

與黑洞有關的知識,像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這類書已講了很多,而你需要知道的只是一個概念:「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謂事件視界,就是分隔黑洞內外的一條界線。事件視界以外,光至少還可以離開黑洞;而不管什麼東西一旦進入事件視界,就再也不能逃脫黑洞了。

現在,我們來思考一件特別有詩意的事情——掉入黑洞,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其他地方可不會帶給你這樣的感受。假設你前往黑洞,我坐在遠處的太空船裡看著你,因為強烈的時間膨脹效應,當你接近黑洞的時候,我會看到你的動作變得愈來愈慢。你會比我老得慢!

接近黑洞不一定就會掉進黑洞裡,事實上,因為黑洞的尺寸往往比較小,想掉進去也不容易。你完全可以把黑洞當作一顆普通的行星,繞著黑洞轉幾圈,你完全是自由落體運動,不會感到任何不適。但是因為黑洞本身的重力場太強,把時空彎曲得太厲害,所以你轉的這幾圈,在我眼中可就太漫長了。如果你轉兩圈再回來找我,可能我已經老死,而你歸來仍是少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如果你覺得在周邊轉兩圈不過癮,想進入事件視界看看黑洞裡面是什麼情況,那可就麻煩了。

跨越事件視界⋯⋯會怎樣?圖/envato elements

在事件視界上,你的時間膨脹將會達到無窮大。

也就是說,當你跌入黑洞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你愈走愈慢、愈走愈慢,最後你的身影將永遠停留在事件視界上。

我感覺到你再也不動了,你那一刻的形象永遠都保留在我的世界中。你那一瞬間,是我的永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時間膨脹是相對於我而言的,你自己不會感覺到這一點,你只會自然地跌入黑洞中。經過事件視界的那一刻,你不會有任何異樣的感覺。黑洞並沒有在邊界線上為你舉行歡迎儀式,你看到的黑洞內部也可以有光線,你眼中的事件視界內外沒有什麼差別。

然而這是一條有去無回的路,你將會被黑洞殺死,但你不是撞到什麼地方摔死的,而是黑洞把空間彎曲得太厲害,可能你身體下半部分的重力會比身體上半部分的重力強很多,這個差異會把你撕裂⋯⋯。

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但是我們可以從黑洞附近的星體運動方式判斷它的存在。天文學家已經有充分的證據,在宇宙中找到了很多個黑洞。

有關黑洞的知識都是其他物理學家研究出來的,愛因斯坦沒有回頭看相對論帶來的這場爆炸。他只想做最重要的研究,我們下一章再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2
遠流出版_96
59 篇文章 ・ 30 位粉絲
遠流出版公司成立於1975年,致力於台灣本土文化的紮根與出版的工作,向以專業的編輯團隊及嚴謹的製作態度著稱,曾獲日本出版之《台灣百科》評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民營出版社」。遠流以「建立沒有圍牆的學校」、滿足廣大讀者「一生的讀書計畫」自期,積極引進西方新知,開發作家資源,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閱讀生活,矢志將遠流經營成一個「理想與勇氣的實踐之地」。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集眾智以成博學
Write Science
・2012/12/25 ・4702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16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70年代初期的某天,一輛黃色計程車徐行在紐約市公園大道上。從各方面看來,這不過是一件尋常的偶然事件,古往今來終日重複數千次。然而,這趟車其實很特別,因為它和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條約之一,所謂 《公園大道條約》(Park Avenue Treaty)有關。條約的簽署人是共乘計程車的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與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兩位。阿西莫夫在條約中堅稱克拉克是世上最優秀的科幻小說作家(他個人謙居第二),而克拉克則堅稱阿西莫夫為世上最優秀的科學作家(他個人也謙居第二)。克拉克並在自己的小說《三號星球報告》(Report on Planet Three)獻詞頁上加以引用:「根據克拉克-阿西莫夫條款,世上次優的科學作家,謹將此書獻給世上次優的科學小說作家」。


亞瑟‧克拉克(左)和艾薩克‧阿西莫夫(右),《公園大道條約》的簽署者。

該條約代表了逝去時光裡眾所遺忘的真相之一:阿西莫夫廣被視為最傑出的科學傳播工作者之一,雖然後人最常想起的是他的科幻小說(如果你還沒有讀過《基地三部曲》原著,別上網了吧,快去找小說來讀;這篇文章會一直在這)。蘇聯發射名為史普尼克(Sputnik)的人造衛星幾年後,大眾普遍關注的是美國與他國家間的「科學鴻溝」(可說是當今美國落差日漸明顯的先例),當時的阿西莫夫已是一位造詣高且受歡迎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作品豐富,接受度高,極受喜愛。庫爾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曾問阿西莫夫,無所不知是什麼感覺。阿西莫夫答,他自己肩負全知之聲望,感到提心吊膽。

儘管態度謙虛,阿西莫夫的盛名實則當之無愧。從各方面看來,他都是一個博學者,擁有出眾的才智與專業,能跨足人類各領域的浩瀚知識。縱觀歷史,我們還能找到更多像這樣的通才,在流行文化中已眾所周知。也許最有名的就屬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他被視為史上最卓越的機械天才和藝術家。年輕時的達文西師從翡冷翠(Firenze)藝術家韋羅基奧(Verrocchio),終日沉浸在藝術與技能培訓裡:畫草圖、製作金屬、素描、雕刻,與繪畫。達文西的精湛技巧在早年便顯露出來,才會有些傳聞軼事,提到達文西在韋羅基奧的指導下學畫,因其繪畫技巧高超,以至韋羅基奧發誓再也不提畫筆。達文西的一生中創作出許多令人驚嘆的藝術作品,至今仍備受崇敬的像是〈蒙娜麗莎〉(Mona Lisa)、〈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和〈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等。我最喜歡的達文西真跡之一,就是他在西元1473年以阿諾河谷為景的首張畫作草圖。他只用了簡單的線條,但不知怎麼卻能捕捉遠方生氣蓬勃的義大利鄉村景致,雖然實際上我本人從沒去過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托斯卡尼的景觀〉。阿諾河谷的草圖是現下所知最早期、出自李奧納多‧達文西之手的藝術作品。

在我的腦海裡,我想像年輕的達文西在一片綠草如茵的山坡上席地而坐,有紙筆在手,用快速的線條與色調描繪著他的家鄉景致。隨著阿諾河谷的輪廓,蒙特盧普城堡的城牆在畫紙上浮現,他的心思想必徘徊在想像力的沃土上,盡情探索那些受陽光與美景照拂的創想種籽。達文西是不會輕忽這些種籽的。他的天才和創意無人不曉,不僅創作出幾幅西方文化裡最著名的藝術作品,也開創了許多前衛的奇想,像是對飛行與直升機的構思、使用太陽聚焦的能量、以及地殼表面移動的可能等(即今日地質學家所說的板塊構造)。達文西對任何議題皆感興趣,好奇心從不倦勤。他是真正不折不扣的博學者。

人性中很有趣的一個事實是,我們不贊同的行為,卻經常又是我們看重的。史上最受崇敬的科學家們幾乎個個是博學多聞的人:達文西、伽利略(Galileo)、牛頓(Newton)、惠更斯(Huygens)、費曼(Feynman)、和戴森(Dyson)等。但在學術界,我們並不鼓勵博學多聞。我們鼓勵的,是大學教授們心胸狹窄,把全副注意力與努力都投注於狹隘的科學領域裡故步自封,這樣他們就能在定義嚴格而刻板的知識框架中,繼續當世上首屈一指的專家。然而奇特的是,人類在科學上所運用的非凡想像力,卻是仰賴高度跨學科的專業貢獻,需要五花八門的領域中,數以百計個科學家的前仆後繼。

比薩(Pisa)市郊、離文西城(Vinci)西邊約一小時路程之處,有一當今最偉大的科學奇蹟正在成形。天文學家、物理學家,還有計算機科學家與工程學家、雷射技術專家等人,正在合作建造一個長達好幾公里的巨型雷射干涉儀,名為Virgo (http://goo.gl/maps/CYzrE)。在德國漢諾威(Hannover, Germany)外圍的農田,亦建置完成了一個相似於此、但規模較小的天文台,稱為Geo (http://goo.gl/maps/Ozlco)。日本也正在西部著名的神岡天文台(Kamioka Observatory)底下,建造名為Karga的設施。美國兩個大型天文台,LIGO(全名為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至今亦興建完畢了,一座位在華盛頓州高地沙漠東部,靠近漢福德保護區(Hanford Reservation)(http://goo.gl/maps/C1QEj),另一座則在路易斯安那州翠綠的絲柏樹林裡,靠近利文斯頓(Livingston)(http://goo.gl/maps/pifQ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干涉儀已在物理實驗室裡服役了一個世紀,而,上述這些更為龐大的科學儀器則是干涉儀的同輩,只是增強了4000倍,它們配上全國最先進的雷射裝置、隔震系統、世上最大的真空系統、3萬個環境感測器,並連結了一個最強大的電腦網路好作科學分析。這些天文台的目標,是檢測物理學界裡的終極使命: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

重力波可說是人類觀看宇宙的全新方式,它不是透過光,而是透過重力。事實上,你所知的宇宙,包含你曾被教導的一切、在教科書或電視新聞上所學到的種種,本都是由望遠鏡循光發現的。

哈伯太空望遠鏡(左)深入宇宙、拓展了我們的視野,為我們呈現像這樣的船底座星雲(右)的奇景,及一個秘密的恆星誕生地。

這項悠久傳統,是由另一位偉大的博學者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為人類流傳下來的。伽利略在1609年成功製作了一台望遠鏡,並於次年把這個經驗寫進他的知名著作《星際信使》(Sidereus Nuncius)裡。那台大小適中的望遠鏡,正是今日尋常人家在後院使用的望遠鏡前身,也是哈伯太空望遠鏡的濫觴。望遠鏡告訴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然而隨著觀點的改變,宇宙裡仍有大片新疆界等待探索。對重力波的探測,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小型天體物理系統的理解。我們將能直接探測中子星的內部結構(目前所知密度最高的物體),看它們在巨大碰撞間爆炸;我們將能觀賞黑洞的誕生與衰亡,觀察它們的尺寸和旋轉方式;我們將能看見行星墜入混亂的螺旋式軌道,在黑洞周圍揭示其重力場範圍、結構、與形狀。如果我們幸運的話,甚至可以檢測到大爆炸(Big Bang)所引發的重力波回聲,此微弱聲響跨越了漫長的40萬年,遠早在任何望遠鏡發明之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因斯坦在1916年發想出重力波的概念,但他自己幾乎即刻拋棄這個想法,因為據他預料,當時我們並無能力檢測這種物理效應。然而,時空快轉到近代,我們能憑靠的不僅是單一技術,而是眾多改良的技術。今日我們用來探測重力波的這些儀器,是匯集眾人之智與各學科人才之大成,才鑄造出來的。

這些干涉儀是由我們最好的建築承包商籌備興建;它們的巨臂長度驚人,連地球的曲率都有影響。整整4公里的儀器臂,是由直徑1公尺的真空管以螺旋方式焊接製成,管壁不得有任何漏洞或縫隙。熱傳工程師必須在射線管上設計更大型的緩衝設備,讓受日升日落照射下的長臂能自然地收縮和膨脹。地震學家、氣象學家、和電機工程師必須做出約3萬個環境感測器組合而成的網絡,用來監測及報告天文台的狀態與環境。隔震工程師必須謹慎地搭建懸架系統,過濾周遭所有震動噪音,包含廊上走過的人聲、地球另一端地面運動造成的回聲震動、以及十英里外的公路上車輪的轟隆聲。

計算機科學家和網絡工程師已設計了一個計算與資料探測系統,用來處理成千上萬個連結,將數據儲存起來且處理,再將處理過的數據發送到世界各地近1000位合作的科學家手中。專業的光學工程師和雷射物理學家亦建造了一個雷射射入控制系統,這個系統在輸入一道紅外雷射線後,會使其在真空射線管裡上下來回400次,循環總計超過1600公里,然後再將雷射光反射回來,最後統一測量其極微小的距離變化;這些變化代表了宇宙遙遠一角傳遞過來的重力波信號。

看看這條達4公里長的機械臂(左),或瞧瞧計算機系統內部的精密儀器如何與錯綜複雜的感測網絡連結,就會知道LIGO是一台了不起的探測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這壯觀的儀器頂點往下瞭望,視線隨它的手臂延伸至4公里外的探測站,我們很容易為這些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創造力驚嘆不已。這個大型團隊裡的人持續會面、討論、設計、測試,最終成功地建造出一台人類史上最靈敏的科學儀器。這一池人才一路上殫精竭慮模擬每個可能的問題,並設計解決方案。他們碰過無法預料的困難,查出障礙的原因然後找到了答案;有了這些,才讓我們得以持續在發明這條漫漫長路上邁步向前。這些偉大的機器,以及它們為我們所帶來的發現,是這群人奉獻與毅力的證明,也好比是牛頓,惠更斯,和達文西等輩留給人類後代的餽贈。受惠於這般科學儀器,我們成了另一種博學,這並非單憑一己之智力,而是仰賴一個龐大團隊的能力,將好幾十年的研究成果串連在一起。由於這些努力,我們才能安然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屏氣凝神的期待,理所當然地以我們的科學成就為傲。

從空俯瞰位在漢福德的LIGO干涉儀。

置身LIGO的頂點,不得不因兩件事情而讚嘆不已。第一,眼前這個令人敬畏又鼓舞人心的畫面,是全然經由人類的智慧與毅力所構築而成。像LIGO這樣的儀器,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看待宇宙的方式,促使人類突破生理感官所強加的偏見與限制,開始聆聽宇宙之中,從未聽聞過的宏偉交響樂。第二,這台機器不僅是天體物理學等學問的開端,新的技術和新的見解更會回流至社會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激勵年輕的一代前進。阿波羅天文探測計畫如此,很多人相信LIGO也是如此。LIGO採用的雷射技術已開啟了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大門,可用來測試飛機零件。

Einstein@Home (如它的手足,Seti@Home)是首次集結家用電腦做科學集體計算之用,能將所有因週一足球之夜而閒置的電腦,化為一台世界級超大計算機。LIGO先進的雷射控制系統,展示了當今雷射運用方法的精確,舉凡從雷射焊接、精密的雷射切割技術,到先進的雷射武器系統皆是。事實上,這些都是無心插柳;創意的種籽萌芽於精緻與粗糙並存的環境裡,在兼容並蓄的沃土中成長。是數大之美,造就了今日的博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Einstein@Home「愛因斯坦回你家」計畫由美國LIGO與德國GEO600兩重力波天文台合作,收集宇宙中的數據,以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重力波的確存在。Seti@Home是和Einstein@Home同樣作法的分散式運算計畫,目的是尋找外星智慧。)

駐足在LIGO的頂點凝視機械長臂,成就的喜悅卻讓我們更篤定:我們應當做得更多才是。這世上需要更多的博學通才,無論規模大小。我們應當解放那些受到束縛的年輕科學家,允其心靈流浪至美妙瘋狂的奇想裡,縱情想像未來的模樣。有時很難知道這種自由無拘能帶來什麼好處,尤其是在這經濟災難與政治衝突不斷的艱困時刻。要那些身為先鋒的科學領導者(「灰鬍子」,我如此稱呼他們)鼓勵青年科學家擁有廣闊的思維,更是難上加難,畢竟任何偉大的新發現,都能輕易地掩蓋前者知識看似微薄的貢獻;科學家的自我(儘管外表虛張聲勢)是很脆弱的。但這仍不能改變我們需要更多博學者的事實,這不只是為了要激勵人類去開拓與探索更多疆界,也是為了用更創新的思維、而非狹隘的觀點,來處理具挑戰性的議題。世上問題如此多,唯有創造性思考才能有所作為。

駐足在LIGO的頂點凝視機械長臂,我不知道若達文西此時也在這,他會怎麼想?我能想像他坐在我身側,有羊皮紙與筆在手,正用有力的線條速寫著LIGO的雙臂、華盛頓東部的灌木沙漠林景、與響尾蛇山的遙遠疊影。我任由思緒遊盪,想像著世界上還未發生的所有可能。

作者:Shane L. Larson
譯者:Angela M.H. (現為自由譯者,歡迎聯繫 angela.mh19@gmail.co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原發表於Write Science[2012-11-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Write Science
1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to practice the craft of communicating scientific ideas.

0

16
2

文字

分享

0
16
2
和鳥類學飛翔,讓人類學會飛行奧秘——《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像科學家一樣,發明、創造和製作STEAM科展作品》
快樂文化
・2021/01/30 ・3697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12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飛行的物理學

「觀察在稀薄高空中飛翔的老鷹,牠的翅膀是如何鼓動著空氣,讓沉重的身體得到支撐。物體對空氣施加的力量,等於空氣對物體施加的力量。」15 世紀末,達文西在筆記本如此寫道。達文西僅憑觀察,就掌握飛行的原理了。

飛行的原理讓達文西深深為之著迷。他發明人力驅動的飛行器,試圖證明人類能否飛上天,還設計人類可以操縱的翅膀。他仔細研究飛行中的鳥,並且提出飛行的假說:「鳥類張開寬寬的翅膀,加上短短的尾巴,準備起飛,」他接著寫道,「鳥類必須用力抬起翅膀,然後放下翅膀拍動下方的空氣。」

金鵰的翅膀善用空氣分子,身體起飛與降落。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上圖的金鵰比空氣重,但是翅膀造形卻能善用空氣分子,讓身體起飛與降落。金鵰飛行的時候,你認為氣流通過翅膀上方與下方時,哪邊的速度較快?量量看, 1 公尺有多長,是金鵰身體的長度;再量量看 23 公尺有多長?這是牠的翅膀展開的長度!再想像一下:金鵰拍動翅膀、凌空起飛的模樣。你認為翅膀上方還是下方的氣壓比較大?可以解釋原因嗎?

達文西的《鳥類飛行手稿》。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上圖的字跡與插圖,出自達文西的《鳥類飛行手稿》 (Codex on the Flight Of Birds)。他的研究,造福許多後世的科學家,包括丹尼爾•白努利 (Daniel Bernoulli)。他在 1738 年解釋了空氣流動的科學原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白努利認為:鳥類飛行時, 因為翅膀結構的關係,空氣通過翅膀上方的速度較快, 使得氣壓較低,而空氣通過翅膀下方的速度較,使得氣壓較高。翅膀上方與下方的壓力差,進而造成了升力。

編按:解釋飛機能升空飛行的物理概念,除了白努利概念外,尚有其他因素,例如飛行時的角度、飛機造形和其他效應等。

有許多物理概念可以解釋飛機能升空的原因。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飛機為什麼可以在天上飛?

開始調查吧!

我們蒐集資訊,一起設計翅膀,就跟達文西一樣!我們將蒐集涵蓋翅膀形狀、空氣與運動方面的資訊,也跟達文西一樣,提出許多問題。

問題:淚珠的形狀,和飛行有什麼關係?

下圖的形狀,好像淚珠的一側。看到這種形狀,是否讓你聯想到它與飛行的關係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翼型會聯想到噴射機的機翼或鳥翼的形狀。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答案:這就是翼型。

淚珠的形狀,我們稱為「翼型」。這樣的造形,可能讓你想起噴射機的機翼或鳥翼的形狀。翼型的前端是較厚的圓弧,後端則逐漸變薄、變窄。

飛行中的翼型向前挺進,空氣分子往上也朝下移動。翼型下方的空氣分子,移動的速度慢於上方滑過的空氣分子。空氣分子移動速度較慢,造成的氣壓就比較大。想像一下:翼型下方的空氣,等於處在被壓縮的狀態,翼型下方,較強的氣壓向上推,造成的力量稱為「升力」

模擬飛行中翼型的空氣分子移動狀態。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受到鳥類的啟發

看到鳥翼的切面,居然就是翼型,你是否大吃一驚呢?說穿了,航太工程師就是從飛行中的鳥類得到靈感。移動的翼型會切過空氣,與周圍的空氣產生了力的作用。空氣分子——渺小不可見卻能施展強大的力量,從四面八方擠壓著翼型。翼型向前移動的時候,因為與空氣產生了交互作用而起飛。

將書本平放在桌上一隻手塞到書本下方,然後把書托起來。你的手在書下施展的壓力,就像慢速通過翼型下方的高壓。另一方面,通過翅膀上方的空氣,移動速度較快,形成了較低的氣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空氣分子在機翼上的賽跑

讓我們進一步調查

問題:通過翼型上方的空氣,是否因為空氣要通過的距離較長,因此速度才會變快?

答案:根據美國的國家太空總署 (NASA) 工程師分析,機翼上方空氣的速度很快,只是為了比下方空氣更早抵達機翼後方,而不是因為距離較長。機翼上方的低壓空氣,其實速度更快!

畫出你的翼型

畫出屬於你自己的翼型,請標示以下項目

  • 高壓區
  • 低壓區
  • 快速移動的空氣
  • 慢速移動的空氣
  • 空氣流動的方向
  • 升力的方向
嘗試畫出屬於自己的翼型。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和達文西一起賞鳥

達文西不只觀察飛行中的鳥,他也細看鳥的各種狀態,而且反覆觀看。他寫下筆一三己,問自己問題,例如:鳥類用什麼樣的方式使用翅膀?然後想辦法找出解答。以上這些行為,就是「觀察」。

當個自然觀察家吧!住家附近就可以好好賞鳥。不管你住在哪裡,都有機會走出家門,觀察鳥類百態及其飛行方式。記得帶著筆記本、鉛筆、色鉛筆與望遠鏡,可能的話帶一台相機,現在就抽出時間邁向戶外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的觀察記錄將充滿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看到小鳥,先用肉眼觀察。接著,以素描記錄觀察到的現象:畫出鳥類的輪廓,有沒有值得注意的花紋或樣式?先畫下外形,然後加上顏色:鳥喙是什麼顏色?腳呢?也花點精力注意體型大小:和其他鳥類相較,有多大或多小呢?有沒有攝食?歌聲或叫聲怎麼描述呢?鳥類如何起飛?如何降落?鳥類會順風起飛嗎?其他數據、記錄地點、天氣與賞鳥的時段,都要記錄下來。

用相機記錄身旁觀察到的現象。圖/Pixabay

以飛機工程師的方式來思考!

用另一種角度來看翼型。機翼後緣窄窄的後翼往上或往下,會有怎樣的效果呢?飛機工程師設計噴射機的時候,讓機翼的後緣可以伸展或彎折,透過這樣的方式讓空氣分子流動,達成特殊目的。如下圖所示請利用本小節的訊息,預測這樣設計的目的,並把假說寫在筆記本裡。

機翼不同構型讓空氣分子流動,達成特殊目的。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下圖是根據達文西的設計而重建的機械翅膀。翅膀的形狀不像翼型,但是從喇叭似的形狀看來,功能就是壓下空氣分子,以產生向上的升力。這款翅膀有沒有讓你想起某種哺乳動物呢?

根據達文西的設計而重建的機械翅膀。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根據達文西的設計而重建的機械翅膀很像哺乳動物蝙蝠。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一起動手玩:創造一個翼型

實驗材料:影印紙、膠帶、30 公分長的直尺、鉛筆(最好是六角鉛筆)、吹風機

實驗步驟

  1. 輕輕彎折紙張,以垂直方向對摺。這時紙張會有淺淺的摺線,並且出現翼型般的曲面。
  2. 把紙張轉成水平方向,曲面朝下。將上半張紙的邊緣往後移 1.27 公分,用膠帶固定。
  3. 把直尺伸到紙張底下,在 5 公分處用膠帶把尺和紙黏在一起;紙張的邊緣也要和直尺黏合。
步驟 1-3 的操作示範。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4. 把鉛筆放在距離直尺 12.7 公分處,和直尺垂直擺放,並以膠帶黏和。

步驟 4 的操作示範。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5. 將吹風機設定最小風量模式,待會對著翼型的吹端吹。你認為吹風機啟動後,會發生怎樣的現象?請先寫出假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 現在測試你的實驗設計與假說。找個夥伴握住鉛筆兩端,翼型曲面朝向你。這時再啟動吹風機的小風量模式,直尺會怎樣?你感到翼型的升力了嗎?

步驟 5-6 的操作示範。圖/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

實驗背後的科學

如同你所認知,通過翼型上方的空氣,移動的速度比翼型下方的空氣快。翼型下方的空氣分子在較高的壓力下受到擠壓。氣壓較高的空氣分子,向上推擠。翼型下方的高壓及上方的低壓,組合起來造成了升力!

——本文摘自《天才達文西的科學教室:像科學家一樣,發明、創造和製作STEAM科展作品》,2020 年 10 月,快樂文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快樂文化
5 篇文章 ・ 1 位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