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編按:對我來說,陰謀論是一種「幻想文」,不該被人們採信,但現實中,卻有為數不少的人,將陰謀論奉為真理。「合乎理性必定是現實,現實也必定是合乎理性。」這不是要討論黑格爾的哲學,而是想藉這句話反思陰謀論的存在,我們不該嘲笑它的荒謬,而忽略支撐起這荒謬現實的理性是什麼?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專題從科學研究,剖析陰謀論的成因與影響。當社會遇到危機,「有個說法總是比較安心」的風氣隨之盛行時,陰謀論也隨之出現。
盤點那些你可能聽過的「傳說」
世上著名的幾起重大事件,幾乎都能找到一個相應的陰謀論(conspiracy theory),像是——
- 為贏得與前蘇聯的太空競賽,美國太空總署(NASA)策劃阿波羅登月,實際上他們根本就沒有上去,登月影片是史丹利·庫柏力克的傑作。
- 911 事件只不過是美國政府向伊拉克合理開戰的前導戲。
- 根本沒有什麼全球暖化,那都是科技公司爭奪利益的藉口。
- 2008 年的金融危機,背後的主謀正是華爾街的某些銀行。
- 地球其實是平的,而且 NASA 正在保護圍繞地球的南極冰牆。
-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是一位出生於肯亞的穆斯林。
距離我們更近的,是 2019 年底導致全球 COVID-19 疫情大噴發的病毒 SARS-CoV-2,到底是哪個邪惡的傢伙散播的,至今仍眾說紛紜。有說是從中國武漢實驗室洩漏的,也有說是美國用來攻擊華人的基因武器,更有人認為,這一切都是 5G 訊號惹的禍。
製造假象,都是為了要圓滿真相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陰謀論。根據《牛津學習者字典》[1],陰謀論指的是人們深信事件發生的背後,有個秘密且掌握強權的組織在背後操弄著 (the belief that a secret but powerful organiz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an event)。
眼尖的你應該不難發現,陰謀論者對於一件事情的結果,往往可以有一個簡單、明確的歸因。而這些故事裡那雙「看不見的手」,往往是握有極大權力的組織,像是政府、財團、銀行、藥廠,甚至是⋯⋯科學家。
此外,和我們平時隨便講講的幹話不同,陰謀論者所提出的說法雖然看起來很荒謬,卻往往很難找到實據加以反駁。
既然如此,人們為什麼需要或製造這些信念呢?
在心理學上,可以用認知本身存在偏誤來解釋:比例性偏誤(proportionality bias)會讓人認為重大事件背後都有個主因,而意圖偏誤(intentionality bias)會使我們假設事件是由某人或某事所策劃。為了尋找支持我們信仰的證據,我們會產生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選擇性地去看那些對論證有利的細節,並忽略掉相互矛盾的資訊,最終導致我們錯估對萬物運作的理解能力。
陰謀論擁護者通常擁有的特質
你相信陰謀論嗎?什麼樣的人會相信那些(現階段)毫無根據或證據不足的鬼話呢?
過去一些研究發現,部分特質可能造就出陰謀論的支持者,像是在團體中被孤立、感到無助[2]、自戀[3]或對他人的不信任與不安全感[4]。
2013 年,一則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5]則指出,相信部分陰謀論(如主張以公民抗命爭取非裔美國人基本權利的馬丁.路德的死,與美國聯邦調查局有關)的人,往往也排斥科學解釋(如二氧化碳影響全球氣候、吸菸可能導致肺癌)。
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心理學家道格拉斯(Karen M. Douglas)等人發現[6]了更有趣的事情——會相信陰謀論的原因,可能源自「參與陰謀的意願」(因為我會這麼做→所以他們會這麼做)。
教育程度越高,越不易受影響?
看完上述研究案例,你不免會想:難道這些人都沒有發現自己的邏輯、推理有問題嗎?這的確是一個思考方向⋯⋯或許他們還真沒發現!
除了個人成長背景,我們在這方面的訓練,多半源自學校教育;而一些研究[7]也發現,教育程度的高低可以預測一個人是否傾向相信陰謀論。然而問題是,一個人在教育裡所受的影響可謂五花八門,哪一個才是最關鍵的因素?是知識內容,社交經驗,還是其他情感面的東西?
為了能離真相更近一步,芬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社會與組織心理學助理教授普洛伊楊(Jan-Willem van Prooijen),2016 年於《應用認知心理學》(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發表一項研究[8],致力探討「教育程度」與「對陰謀論的信仰」間的關係。
思考問題、低無力感才是關鍵
普洛伊楊根據過往研究,針對認知複雜度 (cognitive complexity)、對自己與社會的掌控能力 (experiences of control)、自尊(self-esteem)與社會地位(social standing)等領域進行研究。這 4 個因素不僅被認為是教育所帶來的核心成果,同時也可以用來預測一個人是否相信陰謀論。
在第一個子研究裡,他製作了線上問卷,並在芬蘭一個面向廣泛讀者群的科普雜誌中推廣、招募受測者,企圖透過這個問卷瞭解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是否相信陰謀論的說辭。
不過,由於受測者的學歷普遍較高,可能會產生樣本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因此他的第二個子研究,又加入了具代表性的受測者,以解決這個問題。
結果發現,兩個子研究的問卷分析都顯示,越不傾向以簡單的方案解決複雜的問題,且認為對自身或社會有更大控制力的人(即越不容易產生無力感),也越不容易相信陰謀論的說法。我們幾乎可以說,這群人在面對陰謀論時往往仍存有一絲懷疑。
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理所當然地,把「相信陰謀論」歸因於教育程度不足,作者也在研究中解釋,「教育」裡所包含的多種心理因素,如分析思考的能力,才是影響人們是否信奉陰謀論的關鍵。
有個確定的說法比較安心
陰謀論的出現,其實反映著我們對這個世界運作的直觀理解,即根據現有知識與經驗「合理推斷」出「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普洛伊楊教授在另一篇針對陰謀論與社會危機的歷史研究中[9],也將個人相信陰謀論,歸因於社會危機帶來的「恐懼」、「不確定性」與「失控感」。就情感面來看,有個說法擺在那裡總是令人安心。
然而,每個事件背後的真相究竟為何,顯然不是學著李組長眉頭一皺,三言兩語就能帶過的。或許只有不斷提問、尋找解答,才不會被成見蒙蔽雙眼。
參考資料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d.). conspiracy theory.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 Abalakina‐Paap, M., Stephen, W. G., Crag, T., & Gregory, W. L. (2002). Beliefs in Conspiracies.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 20(3), pp. 637-647).
- Cichocka, A., Marchlewska, M., & Golec de Zavala, A. (2016). Does Self-Love or Self-Hate Predict Conspiracy Beliefs? Narcissism, Self-Esteem, and the Endorsement of Conspiracy Theories.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Vol. 7(2), pp. 157-166).
- Goertzel, T. (1994). Belief in Conspiracy Theories.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 15(4), pp. 731-542).
- Lewandowsky, S., Oberauer, K., & Gignac, G. E. (2013). NASA Faked the Moon Landing—Therefore, (Climate) Science Is a Hoax: An Anatomy of the Motivated Rejection of Science.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 24(5), pp. 622-633).
- Douglas, K. M., & Sutton, R. M. (2011). Does it take one to know one? Endorsement of conspiracy theories is influenced by personal willingness to conspire. In Social Psychology (Vol. 50(3), pp. 544-552).
- Oliver, J. E., & Wood, T. J. (2014). Conspiracy Theories and the Paranoid Style(s) of Mass Opinion. I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58(4), pp. 952-966).
- van Prooijen, J.-W. (2017). Why Education Predicts Decreased Belief in Conspiracy Theories. In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Vol. 31(1), pp. 50-58).
- Van Prooijen, J. W., & Douglas, K. M. (2017). Conspiracy theories as part of history: The role of societal crisis situations. Memory studies, 10(3), 3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