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豢養動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有些是作為食糧存在,有些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幫手,也有不少是以「陪伴者」的身份在人類歷史中佔據一席之地。但不管目的為何,這些物種在與人類群體互動的過程中,也會自然而然學習、甚至是演化出一定程度的「社交能力」。
從人擇的觀點來看,能覺察到人類情緒並給出相應回應的動物自然「討喜」許多,也比較能從人類這裡獲取資源,大大增強了這些物種生存的本錢。特別是以陪伴人類為主要功能的居家寵物,牠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與人類相處,反而鮮少有機會與同種動物互動,這讓牠們「社會化」的程度又普遍高出其他物種許多。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如狗、馬、豬與山羊等物種有學習辨識人類指令並做出正確回應的能力,甚至還能分辨人類當前的情緒、同時向熟悉的人傳達帶有情感成分的訊息。這些能力讓牠們與人類的互動不只有「指令—行動」的目標導向層面,也會觸及到更深層次的交流,進而產生情感上的依賴與連結感。
然而有趣的是,作為居家寵物的大宗,針對家貓社交能力的實驗研究卻少之又少,果然是因為貓不理人都是人來蹭貓。2020 年英國薩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心理系的 Humphrey 博士與其研究團隊決定開創先河,希望透過動物行為科學的角度進行實驗,看看這些以性格乖張聞名世界的食肉動物到底有沒有把人類放在眼裡。
不是高冷,只是傲嬌
「我家的貓到底在不在乎我?」
這應該是許多貓奴共同的困惑,畢竟貓的行為總是有些捉摸不定。平常找牠的時候愛理不理,真的有事要忙又一直跑來干擾你,如此反復無常讓家貓身上常有「目中無人」、「把人當奴才」的標籤。但是從動物行為科學的觀點來看,貓把不把我們當奴才還不好說,但至少「人類」在這些毛孩心中還是有一定份量的。
過去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的家貓在遭遇到模稜兩可的情境(例如有陌生人出現,無法辨識對方是敵是友)時,會以人類照顧者作為自身反應的依據。這樣的學習機制類似於嬰幼兒的社會學習,也間接證明家貓的確有觀察、識別並學習人類情感反應的能力。
除了被動接收與學習人類情感,家貓也被證實會透過聲音或行為來操弄人類的行為,例如主動發出呼嚕聲、用頭蹭人,或是對他人叫喚特定字詞有反應(通常是名字,但也有可能是與特定行為連結的字詞,像是「吃飯了」)。也有研究發現部分家貓在察覺人類照顧者陷入負面情緒時,用頭蹭人等表達正面情感的行為頻率會增加。然而上述行為都涉及過於複雜的情感面向,再加上貓在實驗室裡出了名的「難搞」,讓 Humphrey 博士必須找到一個更加靜態、且適合用觀察法紀錄的指標行為。
最後研究團隊鎖定了「眨眼」這個動作。但可不是什麼眨眼都算數,而是貓科動物特有的情感表達方式——慢速眨眼(slow blink sequence)。在人類看來只是想睡、無精打采的臉部行為(facial behavior),其實是貓在直接向人類表達放鬆、舒適等正向情緒。特別是眼睛將閉未閉的瞇眼狀態(eyes narrowing)更是跨物種的正向臉部線索,包括人也會有「舒服得瞇起眼睛」或是「眼睛笑成一條線」等表情,讓這個簡單的表情具有極高代表性。
與慢速眨眼相反的是「直接瞪視」。對貓來說,長時間盯著某樣物品代表警戒與觀察,若是其他生物盯著自己則代表潛在威脅。這也是為什麼貓一般喜歡待在角落或高處,就是為了在迴避他人視線的同時確保自己能夠有最好的視野。許多人類在與貓互動時喜歡把貓抱到眼前來個「深刻的眼神交流」,但這樣對貓來說會造成很大的壓力,特別是在行為被拘束、無法自由行動的狀態下,貓只能透過掙扎或出手攻擊來處理自身經驗到的威脅。
或許我們是熱臉貼了貓的冷屁股,但如果從貓的角度來看,打從一開始人類就「表錯情」,讓牠們判斷出錯才爆發衝突。這也是 Humphrey 博士在其研究中試圖解答的問題:如果用人類的邏輯去跟貓互動行不通,那使用貓本身就有的行為來交流呢?
說得更明確一點,如果人類對貓慢速眨眼,貓會把這個行為視為友好的表現嗎?
用眨眼代替招呼,保持社交距離從人貓做起
Humphrey 博士在其研究中總共進行 2 項實驗,一項是觀察當照顧者對貓進行慢速眨眼,貓是否也會給予相同的正向回應;另一項則是將照顧者換成的實驗者,觀察貓在面對陌生人時是否會因為對方的正向表現變得更加放鬆。
在鎖定「慢速眨眼」作為目標行為後,為了能更有效率地分析研究數據,研究團隊參考貓臉部行為編碼系統(CatFACS)拆解慢速眨眼行為,再加上中性的普通眨眼,總計紀錄4種行為:
- 半眨眼(half-blink),指貓的上下眼瞼靠近,但未完全閉合的動作,這可以屬於一系列的動作當中,也可以是個單一動作。
- 闔眼(eye closure),指貓的上下眼瞼完全閉合,且必須維持閉合超過半秒。
- 瞇眼,指貓經過半眨眼後維持在半閉合狀態。
- 眨眼(blink),指貓的上下眼瞼互相靠近後閉合,且必須在半秒內重新打開。
2 次實驗都將實驗室佈置得盡可能接近貓平常活動的空間,降低貓在新空間可能出現的焦慮與不安,也讓行為記錄更貼近自然情境。在第一項實驗中,照顧者會事先接受實驗者訓練如何慢速眨眼,並由事先架設的攝影機記錄貓在「注意到照顧者慢速眨眼」以及「並未與照顧者有任何互動」2 種情境中慢速眨眼與瞇眼的行為頻率。
第二項實驗相對複雜一些。與貓互動的人類改為陌生的實驗者,同樣由是先架設的攝影器材紀錄貓在「實驗者主動對貓慢速眨眼」與「實驗者維持中性表情」2 種情境下慢速眨眼的頻率,以及後續對實驗者表現出來的態度(根據行為指標分為「迴避」、「中性」與「親近」3 種)。
實驗結果發現不管是面對照顧者或陌生人,貓確實都對人類的慢速眨眼行為表現出顯著的正向回應。特別是面對陌生人時,如果人類主動對貓慢速眨眼,除了能觀察到顯著高於中性表情的正向臉部表情回饋,貓也較願意主動親近實驗者。作為首次將家貓置入行為科學實驗情境中得到的研究成果,這兩次實驗確實在方法與樣本數量上有些限制,卻無疑為動物心理學領域打開一扇全新的窗,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家貓與人類之間確實存在相互交流的可能性。
Humphrey 博士在論文中提出一些未來研究方向。包括檢視「慢速眨眼=放鬆」這個連結究竟是貓本身就有的先天機制,抑或是在與人類互動時學會的後天行為?或是從「長時間注視」對貓造成的威脅性來看,慢速眨眼也有可能是為了打破相互瞪視僵局而採用的策略,一方面干擾直視的目光、另一方面又能將潛在威脅維持在視野內。
若要將此研究總結成一句話,那可能會是:貓不是不理人,只是我們用錯了方法。
人類愛貓的歷史雖然已有數千年,但是我們對這個物種其實還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對於這些每天都能睡上將近 20 個小時的陪伴者,我們很容易就會將自己的感受與邏輯投射到牠們身上,導致許多「自以為是」的誤解與衝突。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能算是人類的傲慢。家貓就算擁有辨識人類情緒的學習能力,也不代表牠們非得「學著適應人類」。我們可以透過誘導、制約等方法教會其他動物一些符合人類期待的行為,卻不可能、更不該迫使牠們拋棄刻印在演化脈絡裡的動物本能。例如有些家貓家狗會在人類影響下願意吃蔬菜,卻不代表牠們有辦法承受完全素食的生活型態,還是得透過肉類獲取必要營養。
人類尋求其他動物的陪伴,自然是想營造舒適、放鬆的環境。但是真正的放鬆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包容的前提上,由人類施加的單方面壓迫或許短時間看不出影響,但長久下來肯定會對雙方都造成不良後果。Humphrey 博士的研究只是個開端,如何把這些知識實際運用在生活中才是最關鍵的。
下次在急著抱怨某隻貓很機車、很兇前,先停下你所有具侵略性的動作,嘗試給貓傳達幾次慢速眨眼吧?那可能就是你跟貓第一次真正「友善交流」的機會。
參考資料:
Humphrey, T., Proops, L., Forman, J., Spooner, R., & McComb, K. (2020). The role of cat eye narrowing movements in cat–human 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1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