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如果寶傑邀請你去擔任來賓,你會……?」科博館周副館長表示…

PanSci_96
・2012/10/03 ・2949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90 ・五年級

前因:PanSci小編某日在電腦前面坐著坐到都坐骨神經痛了,於是在經過漫長的三分鐘討論後,決定執行新的自肥企劃-離開電腦,前往台灣各大科學場館玩透透!

後果:本篇是上週二到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拜會副館長周文豪博士的簡要紀錄,當天周副館長跟我們聊了非常多!從博物館學到時事到市政都提出很精彩的看法。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開放至今已經26個年頭,是國內第一座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加上後來成立的植物園、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在台中霧峰區),還有即將納入科博館組織的鳳凰谷鳥園(在南投)及斷層槽溝保存館(在竹山),是台灣科學教育的火車頭之一。相信很多伙伴也跟我一樣,很小的時候就跟著老師或家人來過科博館吧,直到現在,科博館也依舊是超熱門的校外教學跟闔家出遊好去處。

不過這20幾年的歲月中,自然科學有很多新的發現、科技也發展快速,新聞都追不上改變了,更何況是展覽?科博館要如何繼續讓參觀者愛上科學?這問題請教從籌備就參與其中,在科博館付出三十年的周文豪副館長再適合不過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十多年前剛畢業於東海大學生物系的周老師,正逢國內要籌備一座能兼具教育和研究目的的大博物館。當時的籌備計畫主持人漢寶德希望召集年輕人加入,於是找上了正在元培醫專教書還不到一年的周文豪。(就這樣上了賊船偉大的航道)

加入籌備團隊後,周老師才知道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原本以為只是要負責去野外採集標本的他,肩負起無法想像的繁重任務:因為全部的人都沒有經驗、完全沒有館藏、沒有人可以問。加上要跨越學科規劃收藏內容,很多共事的同仁又都同時身負教職,蠟燭得兩頭加上中間一起燒。甚至為了建造國內第一座太空劇場,生物學出身,蛙類權威,但對工程、電機一竅不通的周老師也只好硬著頭皮自己啃文獻,研究美、日、德三國的太空劇場規格怎樣適合科博館。周老師記得很清楚,在當時的提案廠商中,美國的版本電腦化程度高,但一旦故障就很難維修,德國的版本走機械式,功能強大好用,但是投影機的角度有限,螢幕呈現效果不好,於是選擇日本廠商提的版本,也在周老師等人的努力下,讓最先落成的太空劇場一炮而紅。

閒聊結束,以下開始進行提問:

P:為何會對蛙產生研究興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這是我第二次跟別人說這個經歷。其實我當初會對蛙感到興趣,是在小時候…大概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天從學校回家走在家附近的田埂上,看見一隻蛙被我嚇到跳進田裡,Z字型移動在水裡故意擾動泥水,可能是想降低可見度要躲開我。我記得當時還在心裡頭稱讚「這青蛙真是聰明!」於是我一直蹲在田埂上看,直到泥水中的泥土下沉,原來那隻蛙只有半身藏在土裡,也在等他離開,我又跟自己說「還是被我發現了吧!」

P:如果可以放下所有事務,老師最想做的事情是?

周:當個流浪漢。(突然陷入沉默,大家都在等老師說下去)我在法國考察博物館的時候,在巴黎的地鐵看到很多街友徘徊。我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聊些什麼,但是我主觀感覺到他們展現出一種自在、從容的生活態度,和旁邊匆忙來來去去的旅客很不同。如果可以,不需要花大錢,我也想一個人到世界不同地方走走,看看不同的生活風格。

P:你最喜歡跟最討厭科博館哪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這個….其實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我覺得科博館最讓我著迷的一點不是任何一個展場或點,而是裡頭的「人」。跟館內同仁就各式各樣的想法來切磋討論,看著年輕人激發出有創意的新點子,是非常非常快樂的事情。科博館最紅的就是機器恐龍那一區了,吸引了很多人,讓很多人看見了、有興趣了、想了解更多。但是也有專家認為這樣的呈現會誤導,因此科博館時常會有這樣的辯論。

高興地跟小編分享青蛙藝術品的周老師

P:科學跟道德衝突時會站在哪一邊?

周:科學跟道德的衝突其實多半是政治導致的,說到政治……….(以下消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如果不用顧慮經費,最想對科博館進行什麼大改造?

周:其實科博館永遠都需要改變,最好全部都改。但若要提一個點,我認為是「環境科學廳」。「環境科學廳」處在比較偏僻的展區,參觀的人較少。和其他展廳不同的是,環境科學廳有許多間環境教室,適合小班教學。不過也需要不少的老師願意投入心力,研究如何能讓學生聽一場生動精采的環境科學課。如果能改善那裡的設備,增加很多互動的教學方式,可以幫上很多忙。

P:如果你的子女拒絕相信演化論,而相信神創論,你會怎麼應對?

周:對於否定神創論,道金森在書中已經提了很多,我就沒必要再談他的想法。我是一個基督徒,這種矛盾不是假設,而是時常在我的生活中發生。但我的立場很清楚,聖經,特別是舊約,是人受到神的感動而紀錄下來的,但人知道的很有限,紀錄是會出錯的。我信仰的是這個宗教傳達的精神,而不是將經書當成純歷史書來信仰。不過我老婆就常說我這樣不算是真的基督徒就是了,哈!(周師母和老師是大學班對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如果關鍵時刻主持人寶傑邀請你去擔任來賓,你會怎麼回應?

周:我想應該會婉拒吧。我不太看電視,聽過這個節目,但是我的知識有限,也不是那麼會說話,還是不要上節目比較好。

P:最近看的一本科普書籍是?評價如何?

周:《A Short History of Progress》(中譯:失控的進步) 非常好。光是看南方朔跟王道還兩位寫的序就值得了,書更是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如果你有錢可以用來拍超大規模的電影推廣科學,你會選什麼主題,自己會扮演哪個角色?

周:不用考慮錢的話,我會用動畫與擬人化的方式,將現實世界中發生的很多事情當成範本,用來拍一個以蛙類為主角的故事,但是目的是要讓人類看清楚自己的問題。我也可扮演其中一隻蛙。

P:本身常上網嗎?

周:網路很方便,但我通常是利用網路來找尋需要的資料,例如透過Google Scholar可以快速找到無數的文獻。但網路對我來說也非常複雜,像臉書這樣的社群網站要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長時間閱讀也很不舒服,因此我認為有好有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科博館在經營網路社群上的策略是什麼?

周:科博館有資訊組,負責網路部份,但一直以來因為資源有限,沒有很著力於網路上的社群經營。接下來將會有組織改造,科博館資訊組得降改為資訊科,隸屬營運組,或許會把網路社群經營得更好。但同仁都還是同樣的成員,我最希望的是能夠有個像記者一樣的角色,專門來報導科博館的故事、展覽,讓更多人在網路上能看得到,但並沒有那麼容易。我自己也有想過把自己寫過的文章放在網路上,但我又很矛盾,不想因為網友的回應而沈溺在網路的討論中,卻又會忍不住想去回應……

最後一個問題要反過來由周老師提問了。周老師想問問PanSci的各位伙伴,「你們當中是否有人是因為參觀了科博館,而踏上科學研究的旅程?」如果有,老師認為那麼這三十年就值得了。如果你曾經到過科博館,並受到感動,請在本文下留言,我們會轉達給周副館長。

延伸閱讀:PanSci小編遊台灣科學展館系列

1. 「外星人如果造訪地球,是福是禍?」台北天文館資訊組徐組長表示…
2. 「你對釣魚台的看法是?釣魚台的重要性是什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柯永澤博士表示……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209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科博館熱河生物群特展,一同見證史前龐貝城
Yubari
・2020/02/22 ・1886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14 ・六年級

臺灣,在地球構造學者的眼中,是世界上最值得研究的地點之一。然而臺灣活躍的地質活動,也使岩石中的化石並不容易在千萬年時間中保存下來,加上身為一個年輕的島嶼,臺灣要出土一具恐龍化石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這件事可說是許多人童年裡的一大失落。(還是只有我!?)

但不用難過得太早,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就算是化石也可以出國玩。一批來自中國遼西地區的古生物們,現在就入住於台中的科學博物館。特展「熱河生物群」正在舉辦中!而這些貴客在地球科學的研究上,又有什麼樣的貢獻呢?不論你是已經看過展覽的人,或是正在前往看展的路上,都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次的特展,到底有哪些亮點吧!

為了配合來自遼西地區的化石,博物館使用水墨與古中文字體來設計主視覺。(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熱河生物入土安,轉眼又過萬萬年

熱河生物群首先被發現於中國的遼西地區,當時還叫做熱河省,美國地質學家 Grabau 首先將這批化石生物群所在的地層稱作「熱河系 (Jehol series)」。之後隨著該地層出土的化石種類越來越豐富,中國古生物學家顧知微於是將這些生物總稱為「熱河生物群 (Jehol Biota)」。

美國地質學家Grabau(左)與中國古生物學家顧知微(右),兩者對於熱河生物群的研究有極大貢獻。(左圖/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rchives、右圖/Zi 字媒體)

熱河生物群生存的年代距今約 1.25 億年,當時的環境溫暖而潮濕,並且有旺盛的火山活動,水生生物多以淡水湖泊為家。當火山噴發時,有毒氣體會導致周遭生物死亡,落下的火山灰則覆蓋住生物的遺骸,讓化石得以極為良好的保存。因此,熱河生物群在近年也被中國科學家稱為「中生代的龐貝城 (a Mesozoic Pompeii)」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一時期,台灣仍然還在歐亞大陸邊緣的海面之下,距離冒出水面還有一億多年。)

說到熱河生物群,就要先介紹具代表性的三種指標化石(熱河御三家?),分別是東方葉肢介、三尾擬蜉蝣和狼鰭魚。東方葉肢介長得像一隻住在蚌殼裡的蝦子;三尾擬蜉蝣則是昆蟲,特色為明顯的三根尾鬚;狼鰭魚則是一種小型的淡水魚。這三種生物在當時分布最廣泛,最常出現在化石之中,故成為了熱河生物群的指標化石。

在第一個展示櫃,大木…不對,是 Grabau 與顧教授彷彿對我這麼說:「從三種化石中選一個,作為你冒險的夥伴吧。」

飛鳥走獸初現身,綠木青草始開花

認識完熱河御三家,就可以出發去收服更多的熱河生物囉。1.25 億年前,正處中生代的最後一個階段──白堊紀。此時的地球,已經出現了許多現代生物的相近祖先,這次展覽的化石,也包含了昆蟲、魚類、兩爬甚至到原始的鳥類與哺乳類。

除了種類繁多,化石的完整性也是一大亮點。例如胎盤動物的祖先,攀援始祖獸,標本中除了完整的骨骼,甚至也保留了部分毛髮和軟骨組織。另外,一整窩的幼年恐龍和可見皮膚的鸚鵡嘴龍,一再顯示了火山的無情與迅速埋藏,讓我們得以窺見古生物的真實樣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鸚鵡嘴龍標本,部分皮膚清晰可見!

另外在植物方面,也展示了該地區最早的開花植物化石──被稱為中國四朵花之中的遼寧古果十字裡海果。代表了早在一億多年前,開花植物就已經出現,等待著新生代來臨後的大盛開。(終於遇到草系啦~灑花。)

前足換做一雙翼,恐龍變成一堆雞

看完了熱河生物各式各樣的化石之後,最後就是要來挑戰神獸啦。提到中生代的霸主,當然是非恐龍莫屬了,而這次展覽的亮點之一,就是具有羽毛恐龍化石。沒錯,它們準備要飛啦!

展示櫃中有許多具的帶羽恐龍化石,各自也有精美的想像圖。

這次展覽的帶羽恐龍,包含了顧氏小盜龍和奇異帝龍等具有原始羽毛的恐龍,而聖賢孔子鳥與豐寧原羽鳥等化石,則是代表原始鳥類的出現。而一系列化石與演變,證明了現代鳥類的祖先就是恐龍。

(展覽中也展示了數具翼龍化石,但翼龍並無羽毛也非恐龍,因此與鳥類的演化並無太大關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化石繪畫說故事,熱河生物演歷史

本次展覽除了豐富珍貴的標本之外,也有很多文字與繪圖幫助觀眾認識化石。另外還有動畫區與拍照區透過輕鬆的方式來加深印象,即使是一般觀眾也能獲得樂趣。相當用心的特展,大力推薦給對於古生物有興趣,或是假期還不知道去哪裡玩的朋友!

除了化石,博物館也提供許多繪圖,供民眾寫生(?)和拍照。

參考資料

  1. Shao, T., Zhang, H., Wang, Q., Liu, Y., & Zhang, Y. (2017). A Mesozoic Pompeii: History of the Jehol Biota’s rise and fall.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91(5), 1893-1903.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一圖勝千言,這些訣竅讓《研之有物》好看又好懂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18/12/12 ・5342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498 ・六年級

  • 執行編輯|林婷嫻 美術編輯|張語辰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科普報導的採訪拍攝有哪些眉角?資料視覺化怎麼做?如何做一個科普網站?本文專訪中研院科普媒體《研之有物》的美術編輯張語辰,分享團隊創建兩年來累積的心法。

美術編輯張語辰:從 2016 年底參與創建《研之有物》,是將嚴肅的科學變親切的視覺魔法師。攝影│林婷嫻

做好採訪準備,拍出親近人心的好照片

「以前覺得中研院很嚴肅,好像是個很冰冷的地方,」張語辰回想,「但來工作之後,發現每位研究員談到自己的研究,眼睛都會閃閃發光……」。

《研之有物》的每篇科普報導,是由編輯群採訪研究團隊後,再寫成網路文章、搭配資料視覺化圖片。一開始採訪要拍攝研究員時,張語辰內心有點「挫勒蛋」,會事先預設各種最壞的情況:研究員不想拍照怎麼辦、沒拍到適合的照片怎麼辦,想著想著,心中逐漸累積一百種不想上班的理由。

不過!你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

在《研之有物》工作兩年後,培養出穩紮穩打的攝影步調,張語辰悟出了這個心得:要讓煩惱的事不會發生,就是在採訪之前,先做好所有準備。

編輯群先向受訪的研究員自我介紹、說明來意,接著依據訪綱進行訪談,訪談結束後再為研究團隊拍照,搭配呈現於報導中。 圖說設計│林婷嫻、張語辰

《研之有物》的採訪地點,通常是約在研究員的研究室。張語辰會先在網路搜尋研究員的文章、照片或影片,依據每位研究員的外型風格、研究內容和說話方式,思考適合拍照的姿勢或角度,或是在 Pinterest 蒐集人像照片做為參考。

大部分的政府單位或學者拍照,會擺出「雙手交叉胸前」的姿勢,以表達專業感。但其實這種姿勢,在肢體語言上彷彿用雙手架出一道牆,在受訪者和觀者之間產生距離感。

由於中研院的嚴肅形象已經距離大眾太遙遠,因此《研之有物》的拍攝,通常採取較為親切的半身照或特寫,傳遞「面對面聊天」的感覺,拉近受訪者和讀者之間的距離。

政府單位或學者拍照,不一定要「雙手交叉胸前」,其實有更親切的姿勢可以選擇。 照片來源│Ali Morshedlou, rawpixel, Marius Ciocirlan 圖片重製│林婷嫻、張語辰

 

《研之有物》依據報導的內容,為不同領域的研究員,安排不同的攝影呈現。 攝影│張語辰 照片來源│(左上) 草藥不是吃多就有效!研究員徐麗芬來解惑(右上) 背後中箭、大啖貝類,史前南科住了誰?(左下) 家內性侵 開不了口的原因 (右下) 天才莫札特的傳說很狂?現在只要一鍵就做得到!

採訪拍攝,觀察詢問很重要

若取得研究員同意,訪談過程中會進行側拍,需注意的是,由於研究室可能有尚未發表的研究或是審查資料,因此要先確認是否有不便拍攝之處,以及能否使用閃光燈。

採訪前,會先觀察研究室的光源和陳設,請研究員坐在適合側拍的位子,或是研究員較習慣、感到自在的座位。側拍時,張語辰會站在文字編輯的後方(因為受訪者經常會看著文字編輯的眼睛說話),觀察研究員們說話的頻率,跟著節奏按下快門。

「例如,有些研究員說話較慢、思考較久,只要把握停頓的時候,就能拍出沈穩好看的照片」張語辰說明。相對地,有些研究員說話較快就不適合側拍,因為拍出來的表情會千變萬化,這種情況下,就先觀察研究室的物件,訪談結束後再為研究員拍照。

研究室裡的物件和儀器,勝過千言萬語,能表達出研究員的個性、興趣、以及論文中沒寫到的故事。 攝影│張語辰 照片來源│(左上) 活在當代的原住民族巫師,究竟做些什麼? (右上) 當「老外學者」遇上「打架立院」 ──鮑彤專訪 (左下) 鑽石不只能求婚,還能用於生物醫學! MIT 螢光奈米鑽石 (右下) 真菌也會玩樂高?還組合出「天然物」戰艦!

然而,初次見面受訪,就要擺出姿勢讓陌生的攝影師拍照,若非專業的模特兒,實在是件令人尷尬的事;對於長年沉潛於學術的研究員來說,更是害羞。

「這種時候,我會和研究員聊聊辦公室的小東西,或是聊聊他們的小孩,因為研究室經常會擺著和家人的合照,」張語辰說,通常研究員聽到這些話題,會自然地眉開眼笑,表情肢體也不再那麼緊張。先前客座編輯廖英凱,亦曾分享一個拍照秘訣:

請受訪者數到 3 時吸氣、同時按下快門,拍出來的照片會更有精神。因為吸氣時瞳孔會稍稍放大,也會抬頭挺胸。

拍攝結束後,照片並非直接使用,而是會經過「明星夢工廠」的階段,在張語辰的巧手下,透過 Photoshop 或 Lightroom 為研究員調整氣色,去除背景中的雜亂。有時候嘴唇會加上一層紅色,看起來比較溫暖。裁切照片時,也會注意不要截到關節部位,例如手肘和手踝,以免造成畫面有斷裂感。

無法用文字表達,就用圖像傳遞吧!

在研究員的大腦中,有許多畫面無法只用文字表達,必須變成圖片呈現,例如:研究方法、科學儀器的結構、細胞和藥物的作用等等。將這些資料變成圖像,是《研之有物》美術編輯的另一項重任。

資料視覺化的過程,分成兩個階段:文字編輯先準備資料、找好參考圖片,讓美術編輯了解;接著美術編輯發揮想像力,設計排版和閱讀動線,完成圖像。 圖說設計│林婷嫻、張語辰

《研之有物》存在的目的,是希望能拉近學術與大眾之間距離,因此科普圖片簡潔易讀很重要。為了讓閱讀舒適,整體視覺會採用「低飽和度」的色彩,讀起來較不刺眼。由於大多數網友會用手機閱讀文章,製作圖片時也要放大字級,在手機螢幕才能看得清楚。

做科普的圖片,要很直接明確。

複雜比不過簡單,張語辰說,科普圖片的重點,是運用簡單的線條或插畫來表達,並且兼顧易讀性和美感。需要靈感時,會參考 Behance 和 Pinterest 網站上資訊圖表 (infographic) 的作品。另外,《人人都能上手的資訊圖表設計術》這本書,還有美感細胞的《教科書再造計劃》,都是觀摩插畫設計、配置版面的參考。

談到和美術編輯合作的大忌,張語辰思考許久後說:不要跟美編說「你先設計,我再把文案給你」、「先做兩版出來,我再給你文案」。在不知道資料和文案的情況下,憑空想像視覺的風格,這樣就像請美編「隔空抓藥」。

因為製作圖片的第一步,要先想好:這張圖為了什麼而存在。

引起興趣、說明資訊的科普圖片製作

科普圖片有其存在的目的。針對不同目的,要斟酌圖片的資訊量,以及設計的方式。 圖說設計│林婷嫻、張語辰

若是目的是「引起興趣」,圖片只放一句可以讓人記住的話就好,並運用視覺來吸引目光。

例如,宣傳 2017 年中研院開放參觀時,為了提醒民眾攜帶雨傘、外套、食物和水,製作了下方的 Facebook 貼文圖片。為了吸引目光,當時針對網友特性,埋入意想不到的梗:大部分科普讀者會喜歡的「光劍」。在插畫風格上,採用較可愛的扁平化設計,與過往中研院嚴肅的形象產生「反差萌」。

若圖片目的是「說明資訊」,要避免圖片文字量過多,讓人讀起來覺得有壓力,只要放上重點或關鍵字即可。設計排版時要注意閱讀動線,電腦和手機都是由左往右、由上而下閱讀。

以〈災前改善社會不公,更是真正地救人一命〉文章為例,若想讓網友信服研究員提出的研究發現,尤其是顛覆傳統觀念的觀點,要先讓網友了解這項研究是用什麼方法分析資料,以及為什麼使用這個研究方法。

困難的是,「研究方法」在學術論文通常寫成好幾頁,在科普報導中,如何簡化成一兩張圖片來呈現?

試著用「一句話」來說明「這項研究在做什麼」。

首先,文字編輯要試著用「一句話」來表達這項研究在做什麼,並藉由這句話,讓美術編輯掌握圖像化的方向。

前述這項研究探討的問題,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不同社會階層」的受災機率是否相同。因此,如下圖所示,張語辰以人物的穿著打扮,來凸顯社會階層的身分:醫生、工人、農民、家庭主婦。

資料視覺化案例。 圖說設計│張語辰 圖片出處│災前改善社會不公,更是真正地救人一命

上圖中也比較兩種不同的統計模型,搭配文章說明,協助網友了解為什麼這種研究方法可以探討「受災機率是否相同」的問題。

對於專業的學者而言,有些會認為科普圖片太簡化、或是不夠科學精確。然而,若是天平的兩端放著「貼近科學專業」與「讓大眾看懂」,《研之有物》編輯群通常會盡量傾向「讓大眾看懂」,以達到科學普及的目標。

網站規劃巧思:讓讀者短時間內掌握重點

科普報導完成後,需要一個刊登圖文的網站。《研之有物》網站採用 WordPress 架設,可以把這個系統想像成「自助餐」,有各式各樣現成的介面樣式、外掛工具,可以滿足建置網站的需求,但不一定完全符合你的胃口。

若要讓網站「客製化」成期待的「套餐」,就要基於 WordPress 的網站架構,另外和網頁設計人員、前端工程師合作,優化使用者介面 (UI)、調整 CSS 樣式、設定上稿後台等等。

《研之有物》網站的使用者介面很單純,主要功能就是「閱讀」,並想辦法延長網友的閱讀時間。因此在介面設計上,張語辰安排了兩項巧思:雲朵重點框框、Q&A 聊天頭像。

介面巧思一:提醒重點的雲朵框框(黃底標示處)。 圖片出處│斷開中文的鎖鍊!自然語言處理 (NLP)

若你曾經在捷運或火車上,看過別人用手機閱讀文章,可能會發現他的閱讀方式是:打開網頁 → 手指快速往下滑 → 關閉網頁。過程可能不到一分鐘。

眼前這位讀者,並非過目不忘的武功奇才,而是多數網友沒耐心看完一篇網路文章。考量這種閱讀行為,在每篇《研之有物》報導中,會將研究的重點、研究員主要的思想,安排在醒目的雲朵框框中,就像漫畫人物講話時,旁邊會冒出的雲朵。

就算讀者快速「滑」完一篇文章,也能看到醒目的雲朵框框,在短時間內掌握「大致的重點」。

此外,《研之有物》有許多專訪研究員的文章,會以 Q&A 的方式呈現。在這種 Q&A 報導中,通常話題不會太嚴肅,會以聊天的方式解釋科學原理,或是論文沒寫的研究故事。

為了讓讀者有互動的感覺,張語辰為「訪問者」和「受訪者」繪製專屬頭像,讀起來像是看著兩個人在聊天。

介面巧思二:Q&A 聊天頭像(黃底標示處)。 圖片出處│「中研院院長在做什麼?」網友提問廖俊智

美編的哀愁與快樂

來到中研院成為《研之有物》的美術編輯之前,張語辰是在活動公司工作,工作內容包含佈置活動空間、設計平面宣傳物等等。而《研之有物》的美術編輯,則偏向雲端上的作業,包含文章編排、資料視覺化、臉書貼文設計等等,以及最重要的任務——採訪時為中研院的研究員拍照。

工作過程中,偶爾會有受到考驗、或不如意的時候,張語辰會想著:「這是過程,直到下一次做好另一件事,再肯定自己。」

而快樂的時候,是在社群媒體看到網友回饋「研之有物某篇文章的圖片很好看」,或是看到受訪的研究員將拍攝的照片,滿意地換成個人 Facebook 的大頭照。

如果有意為學術或政府的科普盡一份心力,張語辰認為勝任的條件很單純:只要對科普有熱忱,並且真誠地待人,就能好好地做好這件事。

延伸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原文標題為〈視覺篇】這幾招,讓政府的科普報導更親切!〉,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34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魚會吵架嗎? 看嚴宏洋博士談「魚類溝通的多樣性」小感
活躍星系核_96
・2016/11/09 ・259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39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周文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

先感謝嚴宏洋大師於 2016 年 11 月 4 日「週末 Let’s go! 分享大師視野」帶來的講題「魚類的溝通多樣性」。題目改成「嚴宏洋的溝通多樣性」也合適,他演講的肢體語言特多、表情豐富,又演又講的,堪稱「唱作俱佳」,儼然名嘴大師。

嚴宏洋老師演講畫面。圖/作者提供
嚴宏洋老師演講畫面。圖/作者提供

猶記得 E. O. Wilson 於 2007 年獲頒「TED Prize」時,頒獎後給了一個 24 分鐘的演講,我至今未忘他說了一段話:

「單單一克的泥土裏就有 6000 新種細菌,一百億個細菌;那麼一噸沃土就有近四百萬種的細菌。我們要問:那些傢伙到底在裡頭幹嘛?答案是:我們根本不知道。」

台灣海域有 3130 種魚類,約占世界總數的十分之一,物種多樣性奇高。我們同樣要問:「那……這些傢伙到底在海裡幹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天,聽了一席「宏洋」之講,讓我們很輕快、可以不猶豫地回應:「我們知道,牠們一直在海裡『溝通』。」嚴大師真不是蓋的,這位老調皮有令人無法不愛他的特質,他用自己的研究鋪陳這次演講,原汁原味,最是了得。

說起「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條魚!」還真有這麼一回事。魚,多樣的溝通方式有聽覺、視覺、嗅覺、味蕾、費洛蒙、側腺、放電等,除了側腺,我們人類也都有了。那您說:「放電呢?」「呵!不是說有的姑娘眼睛會放電嗎?」(hmmm……筆者只能說,千萬別跟我老婆說啊!)

整理一下演講中魚類的「眼、耳、鼻、舌、身」的溝通特性。

:不同深度的海域因能到達的光波長不同,生活其中的魚類能夠看到的光色也不相同。有些魚類小時候生活在淺水域,適應紅光環境,長大後移往深處,改適應藍或紫光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耳能感知水下的聲音與震動;有的魚能發音求偶、搶地盤。量音大、頻率低、能持久等要素,可做為求偶搶地盤的輸贏判斷。

:外鼻孔就只有嗅覺,並沒有呼吸功能。在迴游的過程中,嗅覺扮演重要的角色,能分辨原棲地的味道;在水產養殖上,可在飼料內加入小卷粉,那是魚類喜歡的味道,能引誘魚來吃,否則飼料白費、血本無歸。

:魚的舌是個閒差,因為魚的味蕾可分佈到口腔內壁、口的附近、或全身幾處,用來感知水中的化學訊號。

: 1.身上的色彩有偽裝、欺敵甚至有廣告彰顯的功能;2.有些魚種可分泌費洛蒙或警戒物質,行種間溝通,具交配或避敵作用。3.有些魚種會發出電流,或演化出接收生物電場的受器,進行種間、種內溝通或攻擊獵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嚴大師習得一身武藝,念一口好魚經,曾被延聘到巴拿馬美洲熱帶鮪魚協會(IATTC)協助養殖上的問題,在那兒黃鰭鮪的幼魚死亡率居高不下。他重托,鉅金禮聘飛往解決,一到養殖場,右眼一瞄、左眼一掃,馬上洞悉癥結。他運用幼魚的視覺特性,只換了燈泡改變養殖場的照明波長,就把存活率提升超過八成,真嚴神也!

可是他也感嘆了,怨說:「我們成了成功的受難者。事情一次解決後,隔年就不再找我們去了,早知道就應該有些謀略,先留一手分幾年完成,可多賺一點……。」顯然他在基礎研究上成功得意,但在應用戰略上失算了,只能怪老頑童本性純真。欸……這也難能可貴啦。

筆者雞婆地問:「在許多生物族類中,可清理出許多演化適應的戰術(strategy)類型,但魚類有沒有戰略(tactics)?」大師的回應改日再來討論。

兩隻魚同時放電會怎樣?

演講途中,大師要二位學生上台演示,讓二人面對面相隔 3 公尺,一聲令下二人同時前進,當兩人要相碰時,兩人各向一邊閃開,並沒撞上。為什麼沒撞上?我們想像得到,當兩人越走越近時,二人都在注意對方往哪個方向閃,以至於在即將接觸那一刻驟下判斷閃過去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師用此演示來說明弱電魚平常以同一頻率放電,可是當兩魚相遇時,放電頻率竟然會錯開,形成一高一低的情形,稱為避免干擾反應(Jamming Avoidance Response)。過去我們稱此為性狀錯位(Characters displacement)的例子,發生在族群或相近物種間,演化導致性狀錯位利於資源區隔,但這兒是同種魚個體間的頻率錯位,可避免相互干擾。

曾閱讀一則科學報導,說:鳥為何在空中不會相撞?因為基因讓鳥在閃避時都向右,所以面對面而來的二隻鳥各自向右閃而避開了。可是,大師所提的是放電頻率相閃,由誰決定誰往高頻閃誰往低頻閃?如何決定?說實在,這和二人或二鳥「左右相閃」是不同的。大師答說,一開始,正面遭遇二魚所發出的頻率確實會上下震盪,不知如何是好,可是過一下子就頻率錯位了。總之,錯位之前會有一段過程,到底在這過程中發生什麼事?令人好奇。

魚有自由意志嗎?

有學生舉手發問:「請問魚有沒有『自由意志』。」又是一個大哉問。筆者大學時老師就提過,就我所知,「人有無自由意志」本身就是一個吵不完的大問題,更不用說「動物」了!

演講結束後我遇上該生,便問他為何有此一問,特別是他已是哲學系學生,課堂上應該會有相關討論。他說:「只想聽科學家親口說。」好樣的,這才是求知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自由」一詞定義多元時,辯論就沒有了結的一天。我用「simple and elegant」的思維,選用德國神經生物學家 Martin Heisenberg 的觀點來說明。Heisenberg 採用康德的說法:如果一個人出於自願,為其所欲為,就可以稱之「自由行事」。Heisenberg 主張只要人類的適應行為是自發性的,就可視為「自由」。看起來,Heisenberg 主張人有自由意志。

行動(action)和反應(reaction)是 M. Heisenberg 用來論述的兩個詞彙,其區別在於前者不依靠外界的刺激。動物有許多行為模組,根據大腦的反應與隨機變化而被激化。當動物在無心理準備、訊息不明、不及因應之際,就必須找到可供調適的模組。大腦會隨機、持續地被提前激化,或擱置另選模組,直到完成「反應」。

Heisenberg 強調:「有很多證據顯示,動物的行為不能化約為反應。」他的實驗顯示果蠅會主動產生避開危險的行為,並有穩定的方向感。

至於兩隻弱電魚相遇,各自調整脈衝頻率成一高一低,是「自由意志」嗎?恐怕有得聊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增進社會大眾對科學有更深入的瞭解,科技部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資源,共同規劃出一系列近週末的大眾科學教育專題演講,邀請不同科學領域的傑出專家學者,深入淺出地引領大眾窺探科學發現的趣味與甜苦,並融入人文、倫理、藝術與社會關懷的對話,以期兼顧科學普及與人文涵養的提升。

  • 演講直播網址1: http://ppt.cc/LmJQs
  • 備用直播網址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0eBh68c7E

(演講錄影近期可上科技部「科技大觀園」網站瀏覽。)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