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歷史科目的想像是什麼呢?對於臺灣很多學生而言,無窮盡地背誦人名、地名及事件,似乎是我們對於歷史的共同記憶。但其實,歷史不該與我們的現實生活脫鉤,應該從更切實或更趣味的方式切入,才能對我們的人生發揮意義。泛科學的「M.I.C 講座:早知道」邀請到兩位講者從不同的角度談論歷史,分別是: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呂世浩老師,以及前貓頭鷹出版社社長陳穎青先生,來談談應該「早知道」這樣學歷史的方式。
從思辨學歷史
講者:呂世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呂世浩老師新書主題是秦始皇,他提到這本書的緣起,始於在臺大開設的秦始皇課程。針對這本書的內容,呂老師直接點出:重點並不在秦始皇本人的傳記,而是應該聚焦在與他互動的周遭歷史人物。這些歷史角色所交織出的故事,才是提供我們後世反省與思辨的重要關鍵。
讀歷史有什麼用?
呂老師當年考取臺大歷史系時,親戚朋友均恭喜他考上臺大,卻在得知科系名稱後,面面相覷。呂老師以此例說明大眾對於歷史學的陌生。
古人都說歷史有用,常說「以古鑑今」。現代人聽到歷史,卻覺得好像一點用都沒有,這是為什麼?更進一步地說,現代人的閱讀量比古人大且多,那為什麼只有古人才能體會學歷史的好處,而現代人卻不能?
這些問題,源自於現代人們學習歷史的刻板方法。歷史教育總是關注在記憶及背誦,卻不曾提醒應該如何思考。
現代教育的風格是以培養工匠為目的,這始於工業革命對於勞工的需求所致。在接受知識教育的過程中,大部份的知識並不關注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也不在意人們怎樣完滿自己的人格。而歷史也在這樣的風氣下,形成強調經濟、文化、政治、法律層面等等的一門學科。
相反地,傳統史學在意的是「人」,也就是人應該如何在時代中因應問題,於是可以看到本紀與列傳的書籍。簡而言之,古人以思辨看歷史,而今人以背誦看歷史。兩種方式,形成古今迥然不同的價值。
不能只背誦課本的知識,不要放棄思辨
臺灣人到底有多倚賴課本的知識?以木蘭詩中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古詩為例,「唧唧」在以往國文課本的註釋中均作「織布機所發出的聲音」,但更深刻的思考應該是作「嘆息聲」。這個答案藏在下一句:「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既然只聽見女生的嘆息,那「唧唧」怎麼會是機杼的聲響?
呂老師旁徵博引,以更多的證據說明「唧唧」為表示「嘆息」。
古人學歷史的方式:關鍵處,把書蓋上!
訓練思考,可以從思辨歷史開始。該怎麼做?試著在歷史最關鍵處,學著把書闔上,看古人的決定與自己的決定差距在哪裡,反覆磨練。宋朝呂祖謙與清代左宗棠均使用這種方法練習思考。
以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為例,當他接到秦始皇的詔書要求自盡時,可以先闔起書本,想像如果自己是當時握有龐大軍力的扶蘇,下一步的決定是什麼。翻開書本,我們發現扶蘇二話不說馬上自盡,完全沒有質疑詔書的真偽,這是為什麼?我們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地想,如果換成李世民會這樣做嗎?換成重耳會這樣做嗎?
儘管古人與今人所處環境大相徑庭,但古人與今人所面對的人生課題卻不會差別太大。也就是說,無論古今,眾人所遇到的困境一定十分類似。目前所面對的困境,在久遠的過去,一定也有人經歷過。學習他們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學習不同的人面對事物的態度。當認知這點時,歷史學才會對人生發生意義。
歷史學的價值
歷史學是一門很特別的學問。相較於其他學科需透過推演或推斷得出結論的方式,歷史學驗證歷史的方式是時間與事實的考驗,只有存在某項道理,歷史才會予以保留。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要記住:不要成為知識的奴僕,應該成為知識的主人。也就是,不要依循以往的刻板背誦方法看歷史。
甲骨文-封藏三千年的時空囊
講者:老貓(本名陳穎青)|資深出版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m8Mv9DU9w
老貓先生一上場先向全場觀眾致歉,由於前兩個禮拜摔傷,導致負傷演講。語畢,進入主講主題-甲骨文。
存在三千年的文字:甲骨文
存在三千多年的甲骨文,是商朝人所使用的占卜文字,主要雕刻在龜甲牛骨上。目前已出土約十五萬片,其上的單字超過五千,因辨識困難,當中可識別文字約只一千字。甲骨文在周朝時已不見使用。以時代推斷,武王克商是西元前1046年,而王懿榮發現甲骨文是西元1899年。這之間空窗了三千年,沒有人知道甲骨文的存在。
研究甲骨文的三位人士
第一位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末國子監祭酒王懿榮,他於西元1899年發現甲骨文字。當時他因病需以龍骨入藥,因此偶然發現龍骨上的文字筆畫,與自己所學的青銅器金文筆畫非常類似。但不幸,隔年八國聯軍攻入,王懿榮自殺。之後他的兒子將其收藏的甲骨片轉賣給劉鶚,劉鶚根據自己的研究,出版《鐵雲藏龜》,這是第二位對於甲骨文研究作出貢獻的人士。第三位是民國初年的王國維先生。他利用甲骨片上所記錄的時間,證實了司馬遷於史記所記錄的商朝年代更替是確實存在的。
說甲骨,解甲骨
以時間體系為例,甲骨文中的「日」是模擬太陽的形狀,以一個近似圓圈的造型出現。而「月」,雖然有滿月的圓形形象,但因為圓形已被「日」借用,因此模擬其陰晴圓缺的造型。
老貓講解甲骨文中的「日」。
甲骨文中的「旬」,原本是代表「十日」。在當時,甲骨文視作為占卜的文字。商人迷信至每十天就會進行一次占卜,以得知未來十天的命運。「旬」字也成為時間的名詞。另外,商朝亦確立了「年」與天干地支系統的文字。
在神鬼秩序上,如同「祭」的古字,左邊是肉,右邊是手,表示「手捧著肉」的行為。這暗示了祭祀時需要牲禮的行為。商朝人很喜祭祀,在幾個字上都能看到端倪,如「天」、「帝」、「且」、「示」、「祖」、「宗」等都能看到祭祀活動對於商朝的重要性。
「祭」的甲骨文:左邊是肉,右邊是手,四周圍噴濺的點狀,可能代表肉汁或是血水。
從甲骨文中,也能夠得知商朝好戰的個性。如「族」字,是弓箭手與旗幟的組合。代表擁有武器的一方是我族類的概念。這樣與武力相關的概念也包含在「我」、「弓」、「矢」、「彘」、「疾」。
甲骨文的「族」:前面是旗幟,後方是弓箭手。
從甲骨文也可以推斷商朝的生活脈絡。例如「女」字,甲骨文的形象是女性跪坐。相同地,「飲」字也是一個人字跪坐地上做飲用動作。可以猜想,商朝當時並不存在椅子,與人相處多為跪坐姿態。
Q & A 時間
Q:老貓為什麼投入甲骨文研究?有沒有什麼工具推薦給對甲骨文有興趣的朋友?
A:因為我退休了,退休總要找點事情做(眾人笑)。我自己很喜歡文字,我發現甲骨文是大眾最陌生的文字形式。所以雖然沒有專業背景,但是我可以依靠自己對文字的熱愛,把它轉化成一般大眾可以接受的知識內容。遺憾的是,台灣擁有豐富的甲骨文遺跡,目前收藏在南港中研院的史語所,但北台灣卻沒有甲骨文相關的課程。目前大部份的知識內容,都是靠前人的研究或是自己另外買書累積起來的。
Q:請問老貓,解甲骨文時,怎麼確認自己的解讀正確?
A:學者的解讀很重要。甲骨文與金文之間有深厚的關聯。王懿榮也是因為憑藉對金文的認識,才發現龍骨上的甲骨文字。中國的文字有變化的過程,從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近代的楷體。古文字學者會藉由青銅器的金文筆畫,來確認甲骨文的部分,逐字推敲,以確認各部分的意涵。
Q:甲骨文佐證太史公的史記,但是我們怎麼確認歷史是真的?
A:(呂世浩老師回答)我想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層次:
考古學與歷史學的分別在哪裡?
歷史是真的嗎?
針對第一個問題,考古學是第一手資料,放在地底的東西很少,被我們挖出來的東西更少。也就是,我們其實是用一小部分的物件來猜測那個朝代的全貌。考古是實物,但也是猜測,會與事實有落差。歷史學雖然是第二手資料,但它是經由後人整理出一件事情或是一個朝代的全貌。我會認為,這兩者不能兼廢。
那這樣的確就會衍生出第二個問題:歷史是真的嗎?這個人的解讀是對的嗎?如果是這樣,我會想問:「那什麼是真的?」如果不是當事人寫的就不可信;那,當事人所寫的回憶錄可信嗎?我們的記憶可信嗎?即便是錄音、錄影,都只能補捉一小部分。如果能夠把一個人的一生記錄下來,我們要相對地花一輩子的時間去了解這個人嗎?
在我的想法:沒有真實的歷史,但有歷史的真實。在歷史學當中,會不斷地利用各種證據,來考究、來逼近最真實的歷史。如果你認為這樣的歷史不夠真實,就必須提出更可信的資料來推翻。如同科學一般。如果不承認現有資料,也不提出證據,使用這樣的論點來說明學歷史是無用的。這樣幾近等同於人文學的崩盤了。因為人文學的所有基礎,就建立在這套歷史上。
演講後的大合照
【關於 M. I. C.】
M. I. C.(Micro Idea Collider,M. I. C.)微型點子對撞機是 PanSci 定期舉辦的小規模科學聚會,約一個月一場,為便於交流討論,人數設定於三十人上下,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 14 分鐘內與大家分享相關科學知識或有趣的想法,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加速對撞激盪出好點子。請務必認知:參加者被(推入火坑)邀請成為之後場次講者的機率非常的高!
本場演講由科技部「科普資源整合運用推廣計畫」支持,PanSci泛科學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共同舉辦。感謝 平安文化 支持科普好書 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 閱讀更多科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