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祉均 就讀清大物理系的斜槓理工男,喜歡學習與嘗試新事物。目前對科學和翻譯有點上癮,看到 Netflix 上奇怪的字幕翻譯會皺眉頭。
除了數百萬光年外的遙遠黑洞,現在就連最微小、最難以捉摸的量子現象,也透過成像技術呈現在我們眼前。不過要了解這張照片,得先從量子物理糾纏不清的歷史開始說起。
「你們只是把所有東西名字前面加個『量子』吧?」儘管嘴上這麼吐槽,蟻人在穿梭量子領域時和初代黃蜂女所產生的量子纏結,後來依舊成為劇情的重要推手。
量子纏結描述的正是像蟻人一樣的微小粒子。這些由特定方式成對產生的粒子,兩兩之間具有某種「連結」。
一般在量子系統中進行測量時,粒子的測量值會依據特定的機率來決定,也就是說,測量結果是「隨機」的。但是兩顆纏結的粒子,不論相距多遠,被測量時都會表現出一致(或是相反)的行為。
可以把它們想像成兩顆不斷滾動的骰子,當我們想要壓住其中一顆觀察上面的點數,另一顆的點數也會在那瞬間被決定。如此看來,纏結粒子似乎能夠突破相對論的限制,進行超光速的資訊交換。
量子纏結?那鬼魅一般的遠距效應
然而,老一輩的物理學家對這種觀點十分不能接受。愛因斯坦便曾稱呼量子纏結為「鬼魅一般的遠距效應(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顯示有部分人認為量子纏結的說法聽起來簡直就像星座運勢和心電感應一樣,不該見容於物理科學的基礎架構。
於是,局域隱變數理論 (local hidden-variable theory) 吹起了反攻的號角。這個理論設想:每顆纏結的粒子在成對生成時,便各自攜帶兩份相同的指南,告訴它們被測量時該給出哪種結果。人類目前還沒探知這本「指南」的物理本體,因此被稱為「隱變數」。
儘管乍聽之下有些彆腳,但這個理論確實避開了超光速的難題──一切都是事先決定好的,沒有機率的成分,也不需要傳遞訊息。你很難反對這種說法,因為這種隱藏起來的變數似乎很難用實驗去確認。
哪種理論才正確?用貝爾實驗見真章
兩種理論之間微妙的區別,需要高明的手段來驗明正身。
約翰‧貝爾相信隱變數理論是正確的,因此構思了一個巧妙的實驗:如果纏結粒子真的遵守隱變數理論的隱形指南,那麼他的實驗結果應該會符合貝爾不等式;反之則是量子力學獲勝。
貝爾實驗有點複雜,但其中原理可說是相當聰明,可以參考以下這部影片:
貝爾本人惋惜地表示:「我曾經以為是其他人不願面對事實,不過歷史已經還他們一個公道了。我好希望愛因斯坦是對的。但有時候很合理的說法終究是錯的。」
(p.84, Bernstein, Jeremy (1991). Quantum Profiles)
貝爾實驗已經被多次驗證,而量子纏結現象也早已走入實際應用,像是量子電腦和量子加密技術。不過,一直到 2019 年 7 月,研究人員才首次捕捉到量子纏結的面貌。所以,它究竟長什麼樣子?
所以說,量子纏結到底長什麼樣?
像是黑洞這類的天文奇觀,儘管十分遙遠,畢竟還是個實際的物體。「量子纏結」卻是抽象物理現象。該怎麼拍攝這種東西呢?
如果要拍攝的是「重力加速度」,你可以去拍攝一顆掉落的蘋果。蘋果的位置隨時間的變化會遵守某種數學關係,呈現某種模式或圖案(在這個例子中是一個二次曲線。)只要找出模式,你就可以告訴新聞媒體:「我不是在拍蘋果。我拍到了重力加速度!」
有了這個觀念,讓我們來看看量子纏結的「照片」:
……看不懂沒關係。雖然這不是蘋果,但其實不難懂。
上圖所呈現的其實是貝爾實驗的原始結果,白點代表著影像技術所記錄的「事件數」。我們選用最左邊的圖,幫它加上顏色,並沿著圓心攤開(如紅色框線所示),變成右下角的長條。將事件數繪製成數據點之後,便出現了非常類似圖(一)的曲線!
在這裡必須說明,圖(三)中的曲線和圖(一)並不完全一樣。它們之間還相差幾個物理和數學上的步驟,不過概念上是相同的。
這次的實驗是由格拉斯哥大學的團隊所完成,並刊登在《Science Advances》上。他們利用新穎的材料和極為敏感的成像技術,成功捕捉了貝爾不等式被打破的圖案。
「我們捕捉到的前所未見的影像,巧妙的展示了宇宙最根本的性質,」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Dr. Paul-Antoine Moreau 這麼說:「這個技術帶來了讓人振奮的結果,未來可以被應用在發展中的量子計算領域,或是帶來全新的成像技術。」
參考資料:
- Moreau, P. A., Toninelli, E., Gregory, T., Aspden, R. S., Morris, P. A., & Padgett, M. J. (2019). Imaging Bell-type nonlocal behavior. Science advances, 5(7), eaaw2563.
- Wikipedia: Bell’s theor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