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衛七號星系軌道示意圖。圖/嵌入自國家太空中心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於 7 月 16 日成功觀測到第一筆大氣層和電離層剖線資料,並於 7 月 17 日反演處理完成。
福衛七號於臺灣時間今年 6 月 25 日下午 14 時 30 分,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由美國 SpaceX 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搭載發射升空。同日下午 20 時 48 分,福衛七號在軌道繞行第三圈時,進入臺灣地面站的通訊範圍,成功與位在中壢與台南的地面站進行通聯。
福衛七號緊接著展開各項次系統檢查,目前各項功能測試結果均為正常。在 7 月 16 日成功觀測到第一筆大氣層和電離層剖線資料後,國研院太空中心將持續對最新掩星訊號的接收技術和無線電射頻信標儀和離子速度儀進行測試,針對衛星特性和環境,進行衛星運作參數的最佳化。
關於掩星觀測,可參考:以GPS測知氣象資料,認識福衛七號獨特的「掩星觀測技術」
目前的觀測仍屬測試階段,待最佳化之後,相關團隊將合作,進行福衛七號資料的驗證與氣象預報影響評估。預計發射後第7個月,科研團隊確認資料無誤後,電離層和氣象資料將免費開放各界使用,有興趣者可由國家太空中心網頁取得。
- 本文改寫自國家實驗研究院新聞稿,原標題為〈福爾摩沙衛星七號成功觀測到第一筆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