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熱苦瓜水可以抗癌救你一輩子?!」境外專家這麼說能相信嗎?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2019/06/18 ・4548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43 ・八年級

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33

案情

每年三月,台灣就會進入瘋媽祖的三月天,不論基於什麼理由跟隨遶境進香,其中總有一群人是為了自己或親友的平安健康而走,健康、抗癌總是這個時代最能引起大家關注的議題。

日前解剖員就收到親友團傳來的這一則「熱苦瓜~只殺癌細胞」救世救苦的簡訊:

source:MyGoPan

字面又是一則有專業人士背書的訊息,依據解剖員多年的經驗,這個案情肯定不單純。「熱的苦瓜水可以救你一輩子」,這樣斬釘截鐵的戲劇性承諾,解剖員實在無法承受,這則訊息究竟怎麼一回事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剖

一、熱苦瓜水真的是抗癌救星嗎?

乍看這則訊息內容真的很讓人振奮,只要滿滿的苦瓜就能對抗癌症、拯救高血壓,如果是這樣,那麼苦瓜應該就具有「世界最有價值蔬菜」的實力了。但是經過解剖員查找相關資料,恐怕有幾個科學疑點,讓這件事情不是這麼樂觀:

1. 「熱苦瓜~只殺癌細胞!」,一定要熱的嗎?

簡訊中特別提到「熱」苦瓜,一定要熱的苦瓜才會有這樣的療效嗎?解剖員查找了許多關於苦瓜的報導及研究資料,發覺苦瓜確實是一個評價不錯的好食物,例如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在〈苦瓜-瓜中C王的營養成分〉這篇文章中就提到苦瓜好處多多,裡面含有多種胺基酸及無機鹽,可增進免疫能力,激發淋巴T細胞殺手細胞數量增加,強化抗病力和抑制腫瘤成長的能力,特別是維他命C的含量居瓜類之冠,有瓜中C王之稱。

只是從來沒有發現任何文章討論過苦瓜「加熱」後的特別意義,究竟會產生什麼質變?會因此多出什麼特別的療效?可能會因此比較好吃是真的。

2. 「切2~3薄苦瓜片放在杯子裡, 加入熱水,它會變成『鹼性水』,每天飲用,對任何人都有益。」,鹼性食物真的好棒棒嗎?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確實有酸性、鹼性食物之分,苦瓜也是貨真價實的「鹼性食物」。所謂的「鹼性食物」,指的是當食物被我們呼嚕呼嚕的吞下肚子、分解、消化、吸收,經過一連串的代謝反應後,會在我們的身體中產生比較多的鹼性物質,而專家就是利用「食物代謝產物的酸鹼性」來定義食物的酸鹼性,在這樣的分類下,苦瓜就成了專家所謂的鹼性食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鹼性食物很稀罕嗎?其實大部分蔬果代謝產物的鹼性都比較強,像是檸檬、蘋果、豆芽菜、菠菜、杏仁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攝取的鹼性食物,鹼性食物處處都是!假使這則簡訊是真實的話,這種鹼性食物加上熱水的「鹼性水」都需要每天來一杯,那麼不只苦瓜水,檸檬水、豆芽菜水、菠菜水、杏仁水也都可以拿來日日暢飲,用不著說得這麼稀有與神奇吧?!

其次,鹼性食物真的可以改善我們的身體嗎?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隱含了一個民眾心中根深蒂固的迷思──「鹼性食物可以讓人擁有健康的鹼性體質!?」像是大家平時口中所謂的:酸性體質就是吃太多油炸食物跟甜點、容易被蚊子叮就是你的血液太酸、酸性體質容易引發癌症、鹼性食物可以讓身體變得更鹼且更好棒棒…。

其實這種「缺OO就補OO」的想法經常是個誤會,科學上根本就沒有所謂「酸鹼體質」這樣的說法,尤其是2018年底的時候,那位「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Robert Oldham Young先生,才被美國法院狠狠地罰了1億美元,理由是他所主張的論點毫無科學根據,這根本是一場長達數十年的醫學騙局

Robert Young 和他的著作《THE pH MIRACLE: Balance Your Diet, Reclaim Your Health》source:Robert O. Young PhD, DSc, Naturopathic Practitioner

在正常飲食和身體狀態下,無論是酸性食物還是鹼性食物,一旦吞下肚,人體中各種複雜又強大的器官們就會使出他們的洪荒之力,妥善的處理好食物消化後的產物,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在最適當的酸鹼值。例如每天固定到廁所噓噓、呼吸時吐出的二氧化碳,這些都是身體調節酸鹼值的重要活動,使體內的血液系統都維持在穩定、健康的酸鹼值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如果你的身體真的有異於常人的酸性、鹼性,那就代表你的代謝系統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問題,有很大的可能性是重症患者,甚至病入膏肓了,像是慢性腎臟衰竭的病患,他們的身體就很有可能會呈現酸性。所以一味追求「鹼性水」的療效,是一個徹底的誤解。

3. 「熱苦瓜水能釋放一種抗癌物質,這是在醫藥領域有效治療癌症的最新進展。熱苦瓜汁對囊腫及腫瘤產生影響,被證明能夠補救所有類型的癌症。」,這麼全能的抗癌聖品真的存在嗎?

簡訊裡面把「某一種」但是卻沒有明說是「哪一種」的抗癌物質形容地十分神奇,這種來源不清楚的科學研究成果經常是這類型簡訊的共通特點,大部分的情形多是言過其實。解剖員隨機地檢視國內外有關苦瓜的幾則研究成果,例如2015年屏科大生物科技系研究團隊從苦瓜中分離出「三萜類化合物」,能顯著預防老鼠皮下腫瘤的生長,只是這是作用在老鼠的狀況,距離人類身上的應用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著名的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網頁中也有關於苦瓜療效的相關研究彙整,提到苦瓜萃取物在實驗室中殺死老鼠白血病細胞並減緩乳腺癌的生長,但尚不清楚這些效應是否發生在人類身上;其他包括2017年2018年部分國外專業期刊的研究結果,也都有類似的結論。

苦瓜在現階段或許是很不錯的食物,但是有簡訊所宣稱的這麼神奇功效嗎?顯然並沒有。

source:kon072

二、原來「苦瓜」本來是「檸檬」?

這一則簡訊中也提到了「苦瓜汁內的胺基酸和苦瓜多酚,能調整高血壓,有效預防深靜脈栓塞,調整血液迴圈,減低血液凝塊。」關於食用苦瓜的好處,確實有許多都和降血糖、糖尿病相關[1],鼓勵大家多吃健康的苦瓜,其實也不是一件壞事,只是解剖員在資料檢驗的過程中,竟然發現了這一則簡訊的孿生兄弟,驚訝到下巴差點掉下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一篇相似度超過90%的簡訊,標題是:「熱檸檬~只殺癌細胞」,沒有看錯,真的通篇簡訊只有「苦瓜」跟「檸檬」的差別,除了多增加一句「冰凍檸檬水只有維他命C,就如蕃茄需要煮熟才有茄紅素」這句之外,就連「苦瓜多酚」也不過就是換成「檸檬多酚」。

在經過一番抽絲剝繭後,解剖員終於發現謠言的原始版本,其實已經在中國流傳好一段時間了。根據中國上觀新聞﹙2018年7月﹚記者的考查,這是從幾年前「熱檸檬水能抗癌」的謠言所演變出來的,中間還一度成為「熱鴨梨水能抗癌」,最後才演變為「熱苦瓜水能抗癌」的版本,三者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不同的只是把「熱檸檬水」換成「熱鴨梨水」,再換成「熱苦瓜水」。

不幸的是,這些謠言不單只在網站之間傳播,還在微信﹙Wechat﹚上大量流傳。「熱鴨梨水能抗癌」甚至成為了2018年6月微信十大謠言的第一位。

微信在中國是類似於FB和LINE的混合體,具有「朋友圈」﹙即動態信息﹚、訂閱「官方帳號」和傳播分享訊息的綜合功能,在中國擁有巨大的使用群體。更不幸的是,這個像是複製喪屍的簡訊,竟然也就這麼輕易地登陸台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境外專家「跨海」推廣苦瓜療效?

解剖到這裡,就不得不抱怨一下簡訊開頭這位北京陸軍總醫院的陳惠仁教授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什麼這麼多事呢?後來才發覺,原來陳惠仁教授也是受害者之一,2018年3月他也因為不勝其擾而特別撰寫專文澄清,其中也包括了他的官方聲明和呼籲,指出「熱檸檬水能抗癌」的謠言是有人冒用發表。陳教授的專長是血液病學,從未做過食物抗癌的研究,也從未在網絡上、微信上發表過任何食物抗癌的文章,對他來說,這也是天上掉下來的一場災難。

解剖員利用另一個專門用於辨別訊息真偽的中國官方帳號—「全民較真」,針對「苦瓜水」和「陳惠仁」為關鍵字作搜索,有一篇潘戰和醫師的查證﹙2018年6月﹚,大致上也註解了網絡上各種「熱XX水能抗癌」都是假訊息。

圖片來源:Wechat「全民較真」官方帳號

這則簡訊最耐人尋味的地方是,原本在中國流傳的謠言訊息,到底是怎樣登陸台灣的呢?依據解剖員的研判,起碼有兩個路徑促成了這件事。第一個可能路徑最簡單,就是個別用戶把微信收到的假訊息「複製貼上」到LINE或FB之上,再透過「群組」、「一般訊息」或「動態訊息」等功能轉發出去。畢竟,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人民互動頻繁,同時擁有微信、LINE和FB的用戶,並不在少數。

第二個路徑則可能是透過內容農場大舉登陸台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剖員發現,在著名內容農場網站「每日頭條」裡面,就收藏了一堆這樣的文章。譬如,「熱檸檬水」就有:〈熱檸檬水~只殺癌細胞〉﹙2018年1月﹚、〈熱檸檬汁有抑制癌細胞作用〉﹙2018年1月﹚、〈一杯熱檸檬水的秘密〉﹙2018年1月﹚;「熱鴨梨水」有〈只殺癌細胞,最新發現!〉﹙2018年11月﹚這一則;「熱苦瓜水」則有:〈苦瓜的妙用〉﹙2018年7月﹚、〈熱的苦瓜水可以救你一輩子,你不知道的冷知識!〉﹙2018年7月﹚、〈熱的苦瓜水可以救你一輩子!〉﹙2018年11月﹚等。雖然很難確定謠言一定是先登陸內容農場再散播出去,但可以確定的是內容農場所帶來的推播作用。

從這一個苦瓜療效的散播過程來看,可以發現原來科學專家變成假新聞苦主的現象是不分國籍、不分海內外的,就算是對岸的專家苦主也可以輕易地飄洋過海來台灣傳遞福音,加上這些境外專家的名號並不是那麼地被台灣民眾所熟知,所以更容易被誤導。在這一個假新聞製作門檻如此低的時代,專家的名號特別容易被移花接木地濫用,因此民眾如果看見科學家、醫生、研究者、教授等響亮稱謂就立即雙腿一軟、俯首稱臣,那可就成了假新聞傳遞的最甜蜜溫床。

解剖總結

這些境外而來的假新聞之所以能夠跨海之後仍然如此活躍,一方面當然拜民眾們的熱心自主轉換系統(從微信轉到LINE),二方面也靠內容農場的推波助瀾。

科技網站蘋果仁就曾分析指出,「壹讀」「每日頭條」這類內容農場往往可以穩站在Google 搜索結果的前方,原因之一是這些內容農場有很多文章最初都是先刊登在中國微信官方帳號,再經由內容農場轉移出來由簡轉繁,優化修改後再發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微信官方帳號的內容對Google的搜尋技術而言是很不友善的,所以原文的出處及相關的澄清文章並不容易同步被搜索到,導致這些境外的科學假訊息就像是「二次公害」一樣,繼續換一個地方迷惑民眾。

綜合前述分析,本解剖室給予以下評價(20顆骷髏頭):

策劃/寫作:陳儀珈、曾雅榮、黃俊儒、賴雁蓉(用筆畫排序)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新聞解剖室_96
37 篇文章 ・ 12 位粉絲
「科學新聞解剖室」是由中正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研究室所成立的科學新聞監督平台,這個平台結合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解剖專家及義工,以台灣科學新聞最容易犯下的10種錯誤類型作為基礎,要讓「科學偽新聞」無所遁形。已出版《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有關10種錯誤的內涵,請參見《別輕易相信!你必須知道的科學偽新聞》一書)。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531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1999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2003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2024年為止,已有130件優良綠建築、31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EEWH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1998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圖說: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EEWH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52.8%。

圖說: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圖說: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說: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圖說: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圖說: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8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圖說:樹林藝文綜合大樓。/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4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BIM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3D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BIM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FM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說: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2

7
1

文字

分享

2
7
1
阿不就你最聰明?COVID-19 的陰謀論研究:越「信邪」的人確診率越高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1/11/18 ・304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COVID-19 疫情爆發至今,已在全世界感染將近 2.5 億人,並奪去超過 5 百萬條人命。這個不斷變異、對各地醫療體系施壓的可怕病毒,在許多人心中,卻仍只是一個「比感冒嚴重一點的小病」?

不只是輕忽病毒殺傷力,不少人甚至認為整個疫情是各國政府相約策劃出來的驚天大陰謀,目的就是要透過「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箝制人民自由,甚至連施打疫苗與住院治療等手段,都被染上「植入晶片」、「安裝奈米機器人」以侵害隱私的陰霾。

聽起來很荒謬嗎?但這些陰謀論(conspiracy theory)卻在過去一年間蓬勃發展,現在已是許多國家防疫政策不得不正視的隱憂。

有些人質疑病毒的存在,或上街捍衛不戴口罩的自由。圖/Pexels

不只是一個「假故事」這麼簡單

所謂的陰謀論是什麼?用比較淺白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難以驗證」卻又帶有「明確惡意」的故事,目的在於影響社會大眾對於當前社會、族群,甚至是單一個人的觀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陰謀論將加深聽眾的刻板印象

不過相較於有明確「寓意」的故事,陰謀論的影響(或者說破壞)是更加全面且恐怖的,特別是當議題具有時間緊迫性,任何的耽擱都有可能造成難以預料的負面後果。

以台灣抗疫時期流竄的假消息為例,大家多少都可能在社群軟體上看過「政府隱藏疫情」、「很多人染疫被醫院私下處理掉」、「開發疫苗是在圖利藥廠」等說法。具備媒體識讀能力的我們,或許能一笑置之,甚至有餘力去導正身邊親友的觀念。但你試著想像一下,那些沒有相關資源、信以為真的人,他們會發生什麼事情?

在疫情凶猛的當下,若人民對政府與醫療院所失去信任,自然就會對「求助」產生疑慮,進而錯過寶貴的通報與治療機會。國外有不少誤信自然、甚至是宗教療法的 COVID-19 確診者,在堅信醫院「不懷好意」的前提下,對於住院治療與已被證實有限的感染控管手段極度排斥,平白讓自身症狀惡化、並將疫情擴散出去。

覺得這是危言聳聽嗎?現在有直接的研究數據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人民對政府與醫療院所失去信任,配合防疫措施的意願就會下降,平白讓自身症狀惡化、並將疫情擴散出去。圖/Pexels

相信「陰謀論」者,確診率相對高

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心理學家楊威廉・馮・普羅伊恩(Jan-Willem van Prooijen)領隊,在荷蘭當地進行三波大規模收案,試圖找出「陰謀論」與「確診比例」之間的關聯性。在分析數千人份的受訪資料後,團隊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

  1. 相較於不採信 COVID-19 陰謀論的人,相信陰謀論的民眾顯著抵觸快篩或 PCR 等篩檢手段。而在那些已經做了篩檢的人中,相信陰謀論者的染疫比例也顯著高於不相信陰謀論者。
  2. 相信 COVID-19 陰謀論的人,在疫情爆發期間比較容易違反群聚指引,頻繁進出人很多的場合、與陌生人接觸(例如出席多人活動、在家舉辦派對等)。
  3. 相信 COVID-19 陰謀論的人,有較高比例在疫情期間失去工作,或是收入受到嚴重影響,以至於整個家庭的經濟受挫。
  4. 相信 COVID-19 陰謀論的人,較有可能經驗到被所處社交圈排斥的現象。亦即不相信陰謀論者傾向單方面斷開與相信者之間的聯繫,而不是相互排斥的狀況。
  5. 相信 COVID-19 陰謀論的人,有較高比例在疫情期間發生身心健康惡化,使得日常生活遭受影響。

綜上所述,「相信 COVID-19 陰謀論」已不只是讓執政者頭痛的社會現象,而是可能會對個人福祉產生影響的選擇。當然,如果你對科學研究有點概念,會知道上述的幾點結論都只是「相關性」,而不是具有指向性的因果。即便在相信 COVID-19 陰謀論的族群中,確實有這些現象存在,卻也不能直接將負面後果歸咎在這件事上。

然而相對的,這些關聯性卻能給我們更多想像空間,去推斷可能的脈絡與風險。

每個人對 COVID-19 陰謀論的看法,與染疫的機率具有相關性。圖/Pexels

誰更容易被帶風向?「年齡」其實不是關鍵

講到容易被假消息哄騙的族群,台灣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會是不熟悉網路世界、缺乏戒心的老年族群。然而在國外針對 COVID-19 陰謀論的研究中,普遍發現年齡與相信陰謀論之間確實存在相關——只是剛好反過來,是年輕族群更常陷入這些邏輯死結中。這其實也不意外,因為在更複雜的背景變項分析中,相信陰謀論與「教育程度」、「有無穩定工作」、「識字與否」、「社經地位」皆表現出顯著相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注意的是,這些相關呈現出來的推論並不是「XXX 比較好騙」之類的能力導向,更多是在提醒我們,媒體識讀能力有很大一部份建立在個人的「資源」與「背景」上。

以網路為例,習慣從舊世代接收資訊的人,在查證與資訊更新的效率上自然比不過網路原住民;但是相對的,欠缺社會歷練、思想上不夠成熟的年輕人,在面對似是而非的論述時,往往會比社會人士更難做出正確判斷。教育程度也是,雖說常理來看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具備看穿陰謀論邏輯漏洞的能力,但同樣的有可能被自身專業蒙蔽、開始鑽牛角尖。

還有一個影響程度同樣重要,卻很難被分析的背景變項,那就是生活環境的「歷史與文化」。

以歐洲來說,醫療服務雖然不像美國那樣昂貴,但卻受限於地廣人稀,醫療院所的密集程度並不像台灣「三步一診所,五步一醫院」那樣誇張,看病成本還是高上不少。因此,這些國家的人民對於醫療體系的依賴心偏低,在疫情爆發期間也不乏有「這只是個小感冒,放著就會好」的樂觀發言。在這樣先入為主的思考下,具有急迫性的防疫衛教很難普及,甚至會引發人民反感、形成讓陰謀論孳生的溫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民對於醫療體系的依賴心偏低的地區,急迫性的防疫衛教很難普及,甚至會引發人民反感、給陰謀論孳生的溫床。圖/Pixabay

醒醒吧!真的沒這麼多陰謀啦

相較於過度樂觀、輕忽 COVID-19 威力的西方世界,經歷過 SARS、對傳染病破壞力心有餘悸的台灣人,面對疫情的警惕程度自然高出不少,卻也催生與他國截然不同的陰謀論。人家都是覺得政府在誇大疫情、恐嚇人民,反而是防守成效卓越的台灣,防疫團隊得一天到晚面對「蓋牌」的指控,也算是一種扭曲的「肯定」?

這也點出另一個有趣的事實:COVID-19 陰謀論是有地域性的。特別是「台灣」vs. 「歐美」,便能直接看出國情、人文脈絡的影響力。

可惜的是,不管陰謀論背後的心理活動有多有趣,我們在這個非常時刻還是得回來面對現實:相信陰謀論的可能影響。

其實在普羅伊恩博士的研究中已經有跡可循,相信 COVID-19 陰謀論大多也會有不遵守防疫指引、輕忽自我防護的狀況,再加上不願意去做篩檢,以致於一旦確診便會迅速擴散。與其說是陰謀論害的,倒不如歸咎在人自己的疏忽與大意上,陰謀論只是剛好推了最後那一把。但是平常被推這一把,可能就只是生個小病、受點教訓,而在非常時期,代價很可能是你我都承受不起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2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2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