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二十年前,文萊大學的生態學家Ulmar Grafe,在悶熱的泥碳森林裡,搜尋棲息在水杯植物(指有構造可以盛水的植物)中的蝌蚪時,他和他的學生,發現有蝙蝠捲窩在N. r. elongata的葉杯裡。研究人員只把這件事視為偶然,直到幾個月之前,當Grafe讀到Moran早期研究古老豬籠草時。「一切突然明白了」Grafe回想起來,「我說『就是這個!蝙蝠跑到葉杯裡作了些什麼』」。
七個禮拜,每天巡視葉杯,Grafe和他的團隊,發現223株N. r. elongata植物中,超過四分之一會有蝙蝠棲息。而這些蝙蝠全都是哈德威克毛蝙蝠(Kerivoula hardwickii)。這種小於四公分的哺乳類,對於自己的棲身之所非常的挑剔。為了追蹤牠們休眠的位置,研究團隊在17隻蝙蝠背上,黏上一個比迴紋針還輕的無線電發報器。幾天之後,發現蝙蝠只在N. r. elongata的葉杯中休眠。此外,母蝙蝠甚至會和自己的小孩擠在同一個葉杯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N. r. elongata被研究得很徹底,尤其是和蝙蝠的關係。這種植物有個「房間」可供一至兩隻蝙蝠棲息在消化液上方;而葉杯的聯外的通道很窄,所以蝙蝠可以自己擠進去,而不用很費力攀附在黏滑的表面。雖然蝙蝠休眠時,有頭朝下的習慣,他們或許也有大多蝙蝠上廁所時,轉身的習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種關鍵材料,導熱介面材料(TIM,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它的任務就是填補這些縫隙,讓熱可以更加順暢傳遞出去。可以把TIM想像成散熱高速公路的「匝道」,即使主線有再多車道,如果匝道堵住了,車流還是無法順利進入高速公路。同樣地,如果 TIM 的導熱效果不好,熱量就會卡在晶片與散熱片之間,導致散熱效率下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要怎麼提升 TIM 的效能呢?很直覺的做法是增加導熱金屬粉的比例。目前最常見且穩定的選擇是氧化鋅或氧化鋁,若要更高效的散熱材料,則有氮化鋁、六方氮化硼、立方氮化硼等更高級的選項。
典型的 TIM 是由兩個成分組成:高導熱粉末(如金屬或陶瓷粉末)與聚合物基質。大部分散熱膏的特點是流動性好,盡可能地貼合表面、填補縫隙。但也因為太「軟」了,受熱受力後容易向外「溢流」。或是造成基質和熱源過分接觸,高分子在高溫下發生熱裂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導熱膏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出現乾裂或表面變硬。
瑞士洛桑大學(Université de Lausanne)生態暨演化學系的生物學家 Nicolas J. Fasel 博士,收到一封以荷蘭文書寫的電子郵件。[1]裏頭附帶的網址,據說能連結到,在某教堂閣樓裡偷拍的性交影片。[1, 2] Fasel 博士起先懷疑遇到詐騙,然而主旨寫著「大棕蝠陰莖」。他想若是投其所好,未免也太過精準。於是,Fasel 博士冒著風險點開。[1]
她的學生丹尼爾.凡.貝爾倫(Daniel Van Beveren)在孔雀冠羽上裝設了機械振盪器,並且觀察冠羽的擺動。當機器的振盪頻率為二十六赫茲時──也就是一秒振盪二十六次──冠羽擺動得特別劇烈。這是會令孔雀冠羽產生共鳴的頻率,也正好是雄孔雀求偶時擺動尾羽的頻率,因此康恩對我說:「這不可能只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