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徵才!
最新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搞笑諾貝爾獎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讀力書展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Podcast
請贊助泛科學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犯罪
25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傷害
幻肢痛
文化
測量疼痛
犯罪
疼痛
疼痛程度
痛
痛:牛津非常短講
痛覺
痛覺受器
神經
神經痛
語言
PanSci泛科學
來自YT
信仰本能
地獄
威脅
宗教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評論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9年
2020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7月
8月
9月
11月
人體解析
左岸文化
・2024/03/25
「痛、很痛、超級痛!」你有多痛?疼痛有客觀標準嗎?哪些因素會影響疼痛感受?——《痛:牛津非常短講》
醫生!我全身都好痛好痛喔!快要痛死啦! 疼痛程度可以被機器量測嗎? 文化、語言、詞彙量,會影響個人對疼痛的感受嗎?
傷害
幻肢痛
文化
測量疼痛
犯罪
疼痛
疼痛程度
痛
痛:牛津非常短講
痛覺
痛覺受器
神經
神經痛
語言
7
1
來自 YT
PanSci
・2023/09/11
做壞事會下地獄?地獄信仰跟降低犯罪率有關嗎?
大家對於:「說謊會被閻羅王拔舌頭」、「浪費食物死後就要去地獄吃廚餘」等「超自然威脅」應該都不陌生.可是大家真的有因此乖乖地說實話、把飯吃完嗎……? 相信有地獄的國家犯罪率比較低,但這會不會造成心理負擔呢?
PanSci泛科學
來自YT
信仰本能
地獄
威脅
宗教
民間信仰
泛科學 YouTube 頻道
犯罪
9
0
專欄
法律白話文運動
・2022/01/27
遏止 Deepfake 被濫用,韓日歐各國如何規範 AI 使用?
網紅小玉的「換臉私密影片」犯罪事件,讓社會大眾注意 AI 技術被濫用的嚴重性,呼請修法的聲浪不斷。韓、日、歐各國如何建立 AI 利用規範?或許可成為台灣立法借鏡。
AI
deepfake
N號房
人工智慧
刑法
合成影像
性暴力
換臉
日本
歐盟
法律
深度造假
犯罪
科技犯罪
虛偽影像
韓國
4
1
評論
s1000901
・2021/03/15
有些人天生就是壞人嗎?!— 犯罪基因的發現
在重大刑案的新聞留言底下,常常可以看到有人說:「都是後天教育惹的禍!」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基因
暴力行為
犯罪
犯罪基因
生來犯罪人
社會科學
0
0
引讀人:
麥田出版
麥田圈裡話科學
當人類從走出叢林到探索宇宙;從學會問「為什麼」到破解自然定律……, 即使遇到再神祕的事情,人們都希望能找出一個
文明足跡
活躍星系核
・2020/11/08
拿到嫌犯的手機了,然後呢?想抓到罪證可沒那麼簡單!初探數位鑑識的奧祕
人手一機的時代,手機已經成為警方破案的重要關鍵,究竟鑑識人員要如何從手機中找到關鍵的犯案證據呢?本文將由數位鑑識人員親自現身說法,介紹鑑識人員突破手機防備的手法,帶你直取最關鍵的通訊資料!
嫌犯
手機
犯罪
罪證
鑑識
鑑識科學
6
2
文明足跡
Aaron H.
・2020/08/20
神經科學能看到大腦裡的「犯罪思想」嗎?──法科地史合作企劃
人類的犯罪行為和我們的大腦有關連嗎?認真的研究大腦後,我們能夠透過些什麼來了解犯罪意圖,進而預先防治嗎?
大腦
犯罪
罪犯
4
0
動物世界
麥田出版
・2019/08/30
身體有「恙」成為犯罪鐵證?惱人的蟲子也可能是破案關鍵——《犯罪手法系列3:法醫昆蟲學》
昆蟲研究不僅僅只是對地球生命奧妙的探索,在刑事鑑定上更能成為科學鑑識的大幫手。加州性侵殺人一案,當警方與嫌疑人都被叮咬後,警長敏銳的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最終藉由恙蟲的生長習性、足跡分布,確立了嫌疑人的罪行,成功梳理出案情的真正樣貌,為被害人的死伸張正義。
恙蟲
殺人犯
法醫
犯罪
犯罪手法系列3:法醫昆蟲學
鑑識
2
1
社會群體
林希陶
・2019/07/11
別再把暴力事件與精神疾病連在一起,統計顯示謀殺犯「正常人」才佔高比例
台灣社會每次發生重大謀殺案件,就陷入加害者必然為精神疾病患者的想像。事實上,由精神病患犯下的殺人案很少,少到無法預測。若我們願意冷靜下來想想,找尋一下最新的研究資料,或許還是有機會扭轉這些根深蒂固的不正確想法。
SDGs 目標 16|公平正義與健全司法
屠殺
心智異常
新鎮事件
暴力
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
槍殺
殺人
犯罪
瘋子
精神疾患
精神疾病
謀殺
1
0
犯罪手法系列3:法醫昆蟲學
麥迪森.李.戈夫(Madison Lee Goff) |
麥田
文章導覽
1
2
3
下一頁
繁
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