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月經那本難念的經:為何人類會有月經?——《瘋狂人類進化史》

PanSci_96
・2017/11/09 ・2650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42 ・八年級

  • 文/史鈞|生物學博士,中國安徽科技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演化論與社會生物學科普寫作,堅持用輕鬆幽默的文筆深入淺出地介紹嚴謹的科學知識,曾先後出版《進化?進化!達爾文背後的戰爭》《一本書讀懂進化論》(羅輯思維獨家定製版)等作品。

幾乎所有女性都要忍受月經帶來的痛苦和不便,還必須承擔潛在的風險——每個月經週期都是一次激素的潮汐,就像海水沖刷海岸,內分泌水準存在明顯的波動,激素波動也會增加卵巢癌等婦科疾病的概率。如果月經初潮後遲遲不懷孕,患乳腺癌的機率也會同步增加。更不要說還有惱人的痛經如影隨形地陪伴左右。很多女性考慮下輩子做男人還是做女人時,都因為月經而放棄了現有性別,她們可能每個月都會憤怒地責問一遍:人體不是演化的產物嗎,那女人為什麼非要來月經呢?每個月定期出血到底有什麼科學道理?

說!經痛到底有什麼道理。source:pxhere

對於演化生物學而言,月經、絕經與痛經,本本都是難念的經,沒有一種現象能得到簡單合理的解釋。因為不但要解釋女人為什麼有月經,還要解釋其他雌性哺乳動物為什麼沒有月經,雖然那不是什麼嚴格的規律,總有一些動物破戒,大象也有月經,有些蝙蝠也來月經。更可怕的是,有時還要回答男人為什麼沒有月經之類愚蠢的提問。

月經怎麼來?為什麼要有月經?

月經的生物學機制非常簡單。女性進入青春期後,卵泡成熟,通過一系列的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增生,在雌性激素高峰期促進卵泡排卵,此後各種激素水準迅速改變。歷經這般風起雲湧、潮漲潮落的洗禮後,如果沒有受孕,則子宮內膜壞死脫落,進而伴隨出血形成月經。

source:wikimedia

有一種有趣的理論,把月經看作保持子宮內膜新鮮程度的手段。子宮內膜是胚胎生長基地,務必保持新鮮與活力,因此需要不斷更新。要想長出新的內膜,就必須定期替換舊的內膜,脫落是最好的措施,至於出血,只是內膜脫落的副作用——脫落的過程必然涉及血管的破裂。這個理論聽起來非常漂亮,但有一個小小的不足,就是不能很好地解釋為什麼月經在動物界不是普遍現象,難道其他動物都不需要更新子宮內膜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有個值得考慮的重要觀點是,子宮屬於開放性器官,雖然有陰道作為屏障,但陰莖帶有大量細菌,精液本身也極易攜帶病原體,它們可能借助精子一同侵入子宮。特別是由於人類隱蔽排卵導致的持續發情和幾乎不間斷的性交,感染概率比定期發情的哺乳動物大為增加,所以子宮有必要定期清洗,最簡單的方法是脫落子宮內膜並伴隨出血,雖然有一定的物質損失,卻能保證機體健康。與人類情況相近的黑猩猩也面臨同樣的困擾,群交造成的污染更為複雜嚴重,子宮當然也需要月經沖洗,而且劑量並不比人類少。有月經的蝙蝠也一樣,牠們多在夜晚活動,漫長的白天無事可做,交配幾乎是唯一的樂趣。

女性的生殖系統,圖/wikipedia commons

很快,這個理論就得到了進一步拓展——月經不僅可能限制病原體,而且可以限制鐵元素,體內含鐵量過高可能導致血紅素沉澱,很多新生嬰兒患有黃疸,大多是血紅素沉澱的結果。身體積聚過多的鐵元素會引發代謝異常,定期排血可以有效調節鐵含量,所以女性幾乎沒有血紅素沉澱症。排鐵還可以限制細菌生長,因為所有細菌都需要鐵元素,瘧原蟲攻擊並裂解紅細胞就是為了得到鐵。但人體鐵元素大多被控制了起來,有多種蛋白專門與鐵結合,叫作螯鐵蛋白,一旦細菌得不到足夠的鐵,就像動物得不到氧氣,根本無法在人體內生存。 download last tv shows from 720zone.online

西方曾經盛行放血療法。達爾文就曾多次試過,他的女兒安妮就是經放血治療無效後死亡的。現代醫學已經放棄了這種療法,並認為那是愚昧的行為。但用限鐵機制重新加以考察,放血療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就像是人為的月經,放出了血也就等於控制了鐵,進而制約細菌的生長。與之相對應的是,感染期間人體一般會出現暫時性貧血,可能是身體對抗細菌的重要措施,如果隨意補鐵,不但不會提高免疫力,反而會加重感染,這可能是民間在炎症期間忌吃某些含鐵量較高的所謂「發物」的主要原因。可見,體弱貧血有時是一種自我保護。

發燒也可以控制細菌攝入鐵元素,細菌嗜鐵蛋白在溫度升高以後就會失去攝鐵作用,這被看作對抗細菌感染的重要手段。經檢測,月經血的營養物質含量較少而含鐵量較高,似乎正符合限鐵機制的邏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為何其他動物少有月經呢?

其他哺乳動物之所以少見月經,仍然是因為牠們有固定的發情週期,交配次數遠遠少於人類,圖/by Free-Photos@pixabay。

其他哺乳動物之所以少見月經,仍然是因為牠們有固定的發情週期,交配次數遠遠少於人類,細菌感染的威脅也遠遠低於人類,對此不必動用月經的限鐵機制。

這一理論還可以解釋男人為什麼沒有月經。他們不必擔心被別人的陰莖強行帶入外來細菌,就算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也會被控制在腸道內加以解決,所以男人沒有排鐵的必要,當然也就不需要月經。

有一個重要的事實似乎支持這一觀點——對非洲衣索比亞等較不發達地區的調查表明,凡在月經初潮之前就開始性生活,盆腔炎等婦科疾病和宮頸癌發生率顯著增加,這提示月經確實具有抗菌健身的作用,過早開始性生活的女性沒有月經保護,因而更容易感染。

但這個理論並沒有讓月經問題塵埃落定。有調查表明,在月經前後,陰道細菌含量並沒有顯著變化,女性受到感染時月經量也不見增多,和性交攜帶的細菌數量似乎也沒有線性關係。看來真相還在五里霧裡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本文選自:第 8 章 那話兒的進化(女人篇)

月經很髒還有毒?經期知識大蒐集!

本文摘自:《瘋狂人類進化史》好讀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47 篇文章 ・ 2380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女性注意!腸胃不適、小腹凸可能是卵巢癌症狀,定期婦科檢查,及早發現治療
careonline_96
・2023/11/22 ・207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起來就是一般中年婦女,小腹很大,有點脹氣,但她表示沒有特別不舒服,年屆四十工作忙碌要照顧家庭小孩,只覺得自己就是這三四年一直變胖,也不以為意。很久後才看婦科,沒想到一內診,不僅腹部有狀況、腫瘤蔓延到陰道,並且已經轉移到了肺部,是晚期卵巢癌。」

臺中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任許世典醫師指出,卵巢癌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且無特異性,故有高達約 50% 至 75% 的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已是第三或第四期遠端轉移[1]。 

根據國健署公布 109 年國人癌症發生資料統計報告,台灣新診斷卵巢癌個案共有 1,824 人,較 108 年新增 8.77%,名列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七位[2]。許世典醫師說明,卵巢癌的種類相當多,最常見是上皮性卵巢癌,另外非上皮性卵巢癌包括性索基質癌、生殖細胞癌等。

除了生殖細胞瘤一般發生在 30 歲前,平均發生年齡 16 至 20 歲,其餘類別大概好發在 5、60 歲,但是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除了有明確的家族病史建議定期追蹤,不然由於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確,女性朋友需要特別留心身體異常症狀,若發現近一年,每個月有超過 12 次的下列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骨盆腔或腹部疼痛、腹部變大或腹脹、無法正常攝食或很快就有飽足感。

除了想到腸胃科,也需做婦科檢查,才有辦法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許世典醫師以臨床經驗分享,卵巢癌患者確診時的症狀大概分成兩類,大部分患者隨著腫瘤變大,有腸胃不適,或肚脹、腹部變胖,但求助腸胃科檢查後,卻無消化道異常,可能就不以為意因此耽誤黃金治療時間;另一類是急性腹痛到急診就醫,此時卵巢腫瘤常有扭轉或破裂,但因為有症狀,反而能在早期診斷。在此提醒女性朋友,腹部不適或變大,也要考慮到婦產科進一步檢查,以確認婦科狀況。

「很多女性朋友認為自己單身、或沒有性經驗,就不願意進一步檢查。另外很多人雖有接受子宮頸抹片,但是篩檢僅聚焦於子宮頸病變,而非卵巢癌。若有懷疑卵巢問題,當然抽血可以驗卵巢癌指數,但準確度較差。透過陰道或肛門內診、腹部或陰道超音波(但陰道超音波影像比較清楚,更為推薦),更能確認卵巢的狀況!」

許世典醫師指出,特別針對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得到卵巢癌的風險相較正常人高兩倍以上[3],即便是沒有腹脹、腹痛等的腸胃道症狀,亦應定期做卵巢的追蹤檢查,以確保若有卵巢病變能及早被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他腫瘤通常會先切片化驗以確認是否是惡性細胞才行開刀,但目前卵巢癌診斷不建議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下做細針抽取,由於要避免若腫瘤破裂,一般建議直接開刀手術,完整移除腫瘤。若最初無法確定惡性與否,也可在發現腫瘤後追蹤一、兩個月後,再次確認這個腫瘤有無變化,才進行開刀。

早期卵巢癌,在可完整移除卵巢腫瘤不弄破腫瘤的前提下,可考慮微創手術,降低疤痕,但若腫瘤太大,有破裂風險,或已有腹內轉移,建議以開腹手術為主。年輕的女性,若病灶局限於單邊卵巢,可討論保有生育功能的手術方式。

許世典醫師說明,卵巢癌雖然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經晚期,但只要積極治療並與醫師互信,即便是晚期也有機會延續存活期。上文中年婦女案例,手術後化學治療,雖中間有復發但開刀拿掉剩餘腫瘤後,透過癌症精準治療基因檢測,選定適用的標靶藥物後,自確診經過三四年的時間,不僅回歸工作、日常生活,並且腫瘤全部都不見了。

許世典醫師指出,中榮有非常好的手術團隊及先進醫療,因此患者存活率比歐美的平均值更高,並且中榮進行多項卵巢癌臨床試驗,輔以衛教師追蹤患者療程進度需求,再加上病友支持團體,提供患者全人照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認識卵巢癌:台灣癌症基金會
  2.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22,Dec 29。中華民國109年癌症登記報告
  3. Chang, W. et al. (2014, April). Endometriosis and the Subsequent Risk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0
3

文字

分享

0
0
3
妳的月經褲有毒嗎?
胡中行_96
・2023/10/30 ・279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把『發誓』絕沒穿過的 Lunapads 跟 Thinx 月經褲,寄給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核能科學家 Graham Peaslee 博士。」2020 年 1 月 7 日,美國《Sierra》雜誌專欄作家 Jessian Choy 發表〈我的月經褲有毒〉一文,說 Thinx 的兩款有機月經褲,分別含有 3,264ppm 和 2,053ppm 的全氟/多氟烷化物(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並指控廠商刻意添加。[1]Jessian Choy 的說法不完全正確:那些數值其實是氟的濃度,不過的確能代表 PFAS 是否很多[2]

不明廠牌的月經褲。圖/Vulvani on Wikimedia Commons(Edited;CC BY-SA 4.0

全氟/多氟烷化物

PFAS 是一堆化學物質的總稱,其中以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的運用最為廣泛。[3]PFAS 具有耐熱,又防油、水的特性,做出來的塗料,可見於衣物、家具、黏著劑、食物包裝、耐熱不沾黏的廚具,以及絕緣電線等產品。[4]PFOS 與 PFOA更是消防用品水成膜泡沫(Aqueous Film-Forming Foam;AFFF)的主要成份。[3][註1]PFAS 滲透土壤而汙染水源,無法於環境中分解,[4]並在野生動物與人體內累積。[3, 4]

目前 PFAS 對人類產生嚴重影響的證據有限,[3]低濃度環境暴露的傷害也尚不確定。[4]已知可能與高濃度 PFAS 相關的症狀,包括:體內膽固醇含量微升、嬰兒出生體重稍減、兒童對疫苗的反應略降、肝臟酵素和某些荷爾蒙變化,還有增加腎臟癌、睪丸癌,以及孕婦高血壓的風險等。[3, 5]

集體訴訟和解

Thinx 公司分別在麻州和加州被告,後來又整併為集體訴訟。這些健康沒有受到傷害的告訴人,指稱又叫作「永久性化學物質」(forever chemicals)的長鏈 PFAS,雖然逐漸從美國退場;但是廠商卻改用短鏈的PFAS。她們認為Thinx的網站,不該宣稱產品不含有害化學物質。[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 年 12 月,此案於紐約達成和解。「和解不代表 Thinx 承認錯誤」,該公司的發言人表示:「我們否認訴訟中的所有指控。」儘管堅持產品的設計從來就不含 PFAS,Thinx 公司同意負擔 5 百萬美金,讓 2016年 11 月 12 日至 2022 年 11 月 28 日間,購買其產品的消費者,在 2023 年 4 月中之前,上網申請退費。每人最多 3 件,每件退美金 7 元;或領取 6.5 折,最高折抵 52.5 元的折價券一張。[6]

他們也承諾繼續確保製作過程不刻意添加 PFAS,同時照常要求原料供應商遵守此規範。另外,還會改變行銷用語,例如:寫明產品經過抗菌處理等。[6]總之,美國 Thinx 公司的事件落幕了。但是消費者從此高枕無憂了嗎?

送驗更多產品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旗下的商品評測網站「剪線鉗」(Wirecutter),曾經推薦過 Thinx 的月經褲,所以大概覺得欠讀者一個交代。2023 年,他們一口氣寄了各品牌的衛生棉、衛生棉條、月亮杯、月經褲、失禁褲和漏尿墊等,總共 44 種產品去聖母大學。[2]

那位曾捲入 Thinx 月經褲風波的 Graham Peaslee 博士,這回跟研究生 Alyssa Wicks 等人,針對產品鉅細靡遺地做了超過 200 次氟濃度的檢測。比方說,Wicks 把棉條給支解成棉條本體、繩子、導管和包裝紙;月經褲的布料分層拆開;還從衛生棉的雙面與外包膜取樣,通通分別檢驗。[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全部產品都至少有微量的氟:近半應該是受到汙染(> 50 ppm),而其中 8 件則為刻意添加(> 300 ppm)Thinx 的產品在送驗的 10 件月經褲裡,含量最低,只有 26 ppm。另外有個號稱絕對沒有 PFOA 和 PFOS 的廠牌,卻高達兩萬多 ppm。至於多數的衛生棉皆有汙染的現象,而醫療級矽膠月亮杯和棉條的含量則非常低。[2]

月亮杯。圖/Marketing City to Sea on Unsplash

下個月怎麼辦?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用月亮杯或棉條,更何況臺灣買得到的,未必是那些在美國驗過的廠牌。如果已經習慣了環保又方便的月經褲,下次生理期怎麼辦?「我自己就有還沒扔掉的 Thinx」,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婦科教授 Marya Zlatnik 說。[2, 7]既然環境裡到處是 PFAS,「對我而言,這不是最重要的一個。」[2]

要是做不到如此灑脫呢?事實上 Thinx、Modibodi、Aisle、Bambody、Selenacare 和 Chantelle 等品牌的月經褲,都持有 OEKO-TEX 認證;[8-10]而臺灣廠牌月亮褲®的產品,則通過 SGS 檢驗。[11]兩者檢測的項目,均包含 PFOS 跟 PFOA 在內的諸多 PFAS。[11-13][註2]如果依然擔心有微量汙染,根據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環境科學及科技》(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的論文,衣物水洗、晾乾後,PFAS 的濃度會降低。[14]因此,請記得月經褲買來,第一次穿著前一定先要清洗乾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備註

  1. 根據環保團體「看守台灣」的報導,環保署已將 PFOA 和 PFOS 列管,2022 年 12 月 31 日後不得用於消防泡沫中。[15]
  2. 本文列舉的品牌,大概都可以在臺灣的店面或從網購買到。根據《紐約時報》「剪線鉗」網站報導,Thinx 的所有產品都具 OEKO-TEX 認證,[8]但是不曉得有無涵蓋外銷及聯名的部份。筆者發現 Thinx 與 Kotex(靠得住)合作的月經褲,紐澳版盒底確實有註明。不過,類似的商品在臺灣康是美的網站上,似乎沒有特別標榜,[16]還請讀者選購時自行確認。其他像是 Chantelle 和 Selenacare,在臺灣的銷售網站,有提及 OEKO-TEX 認證;[9, 10]月亮褲®則是公佈 SGS 的檢驗報告。[11]

參考資料

  1. Choy J. (07 JAN 2020) ‘My Menstrual Underwear Has Toxic Chemicals in It’. Sierra.
  2. Redd N. (10 AUG 2023) ‘We Had 44 Period and Incontinence Products Tested for Forever Chemicals. Many Were Contaminated.’ Wirecutter, The New York Times.
  3. PFAS Health Stud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ccessed on 18 OCT 2023)
  4.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02 MAY 2022) ‘Per- and Polyfluorinated Substances (PFAS) Factsheet’. U.S. National Biomonitoring Program.
  5. What are the health effects of PFAS?’. (01 NOV 2022) 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U.S.
  6. Treisman R. (19 JAN 2023) ‘Thinx settled a lawsuit over chemicals in its period underwear. Here’s what to know’. National Public Radio, U.S.
  7. Marya Zlatnik, MD’. UCSF Profiles, U.S. (Accessed on 19 OCT 2023)
  8. Redd N. (11 AUG 2023) ‘The Best Period Underwear’. Wirecutter, The New York Times.
  9. 【Period Panty】 仙黛爾集團創新女性衛生用品」(27 APR 2023)Chantelle
  10. 奧地利SELENACARE月亮可兒-機能經期褲(月經褲)-動感活力款」PChome24h(Accessed on 19 OCT 2023)
  11. 嘉曜醫材有限公司(23 FEB 2023)「【公告:月亮褲®️產品通過 PFAS 檢驗】」月亮褲®
  12. OEKO-TEX® New regulations 2023 press release’. (10 JAN 2023) OEKO-TEX.
  13. OEKO-TEX® Standard 100’. (04 JAN 2023) OEKO-TEX.
  14. van der Veen I, Schellenberger S, Hanning AC, et al. (2022) ‘Fate of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from Durable Water-Repellent Clothing during Us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3;56(9):5886-5897.
  15. 林奕均(10 JAN 2022)〈不沾鍋、消防泡沫和速食包裝袋的祕密〉看守台灣
  16. Kotex靠得住 月經褲M號(包裝隨機出貨)」康是美COSMED(Accessed on 18 OCT 202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7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