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跟著裘莉姐切乳房前,你必須要知道的6件事

活躍星系核_96
・2013/05/20 ・8082字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SR值 563 ・九年級

url

從安潔莉娜裘莉 (Angelina Jolie) 進行預防性乳房切除術談起

文 / 曾文宏(大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

前言

安女士,37歲

有過二段婚姻,目前有一個穩定交往的男友

育有三個親生兒女,也領養三個兒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母親56歲時,於2007年因卵巢癌過世

自費測BRCA 1是陽性

別的醫師說我有87%的會得到乳癌,50%會得到卵巢癌

我該做預防性的乳房切除和卵巢切除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假設這是裘莉姐在做最後決定前所有的全部資訊,這情況也可能發生在妳或你姊妹妻女媽媽阿姨身上,想必你應該對其中的一些名詞感到困惑,也覺得裘莉姐做這個決定雖然很有勇氣,但真的值得嗎?

本文即是以科學的角度匯集最新的資料來回答這些問題。


問題目錄:


Q1: 乳癌和卵巢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有多高?


簡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依人種不同有很大差異。

乳癌:

台灣發生率約63.2,死亡率11.6 (每十萬人口);
美國白人發生率約125,死亡率24(每十萬人口)。

卵巢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發生率約5.4,死亡率1.72(每十萬人口);
美國白人發生率13.3,死亡率8.9(每十萬人口)。

點評

  1. 乳癌發生率高卵巢癌十倍,但得卵巢癌死亡率較高
  2. 台灣人得到或死於乳癌、卵巢癌的機會,比美國白人低一半以上

詳解

一、乳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Reference: Breast cancer fact & figure, 2011-2012)

這是美國乳癌發生率(incidence, 紅色)和死亡率(mortality, 灰黑色)的統計製表,最左邊是非西班牙裔白人,最右邊是亞洲裔。白人乳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比亞裔高不少。

附帶一提,根據Dynamed資料庫,美國女性終其一生得到乳癌的機會是12.15%,亦即每八位美國女性就有一位會得到乳癌。

這是台灣國民健康局(簡稱國健局)的資料。

資料顯示台灣女性標準化乳癌發生率為63.2;標準化死亡率: 11.6 (每十萬人口)。值得一提的是,和美國的數據比較,台灣乳癌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比美國亞裔還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可以看出45歲至69歲是乳癌發生的高峰,因此國健局在這段年齡層的婦女提供免費的每二年一次的乳房攝影檢查

二、卵巢癌

在美國,根據Dynamed資料庫。整體平均:發生率12.9,死亡率8.6 (每十萬人口);若只算亞裔:發生率9.2,死亡率4.9 (每十萬人口);若單算白人:發生率13.3,死亡率8.9 (每十萬人口)。

在台灣,根據1998年資料,年齡標準化發生率 5.44/100,000,年齡標準化死亡率 1.72/100,00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台灣卵巢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比美國亞裔還低。另外,雖然卵巢癌發生率少於乳癌十分之一,但得到卵巢癌死亡率較高。

同場加映:2011國內十大癌症死因

 全國 男性 女性
排名  癌症死因 死亡人數 癌症死因 死亡人數 癌症死因 死亡人數
 1  肺癌  8541  肺癌  5740  肺癌  2801
 2  肝癌  8022  肝癌  5633  肝癌  2389
 3  大腸癌  4921  大腸癌  2875  大腸癌  2046
 4  女性乳房癌  1852  口腔癌  2308  女性乳房癌  1852
 5  口腔癌  2463  胃癌  1482  胃癌  806
 6  胃癌  2288  食道癌  1415  胰臟癌  700
 7  攝護腺癌  1096  攝護腺癌  1096  子宮頸癌  681
 8  胰臟癌  1607  胰臟癌  907  卵巢癌  445
 9  食道癌  1507  淋巴瘤癌  613  淋巴瘤癌  358
 10  子宮頸癌  681  鼻咽癌  570  白血病  338
 總計  32978  22639  12416

Q2: BRCA是什麼? 


簡答

BRCA1和BRCA2是1990年代發現和乳癌、卵巢癌相關的癌症抑制基因,若異常可能會引發癌症。一般人基因異常機率小於1%,在乳癌或卵巢癌的族群也僅約10%此基因異常。亞裔族群帶有這基因的機會更低。BRCA1或BRCA2異常的人的確有較高可能得到乳癌(57%~85%)或卵巢癌(18%~40%),但數據僅供參考且可能過於誇大。

點評

台灣人和此基因的相關性並不高,所以毋須過度緊張、人人皆跑去篩檢。但若有高危險家族史,此基因檢測確實可提供罹患乳癌或卵巢癌的可能性參考;若已罹患乳癌卻治療效果不彰,也可能是此基因作怪。

詳解

歷史:

1990年,第一個發現和乳癌相關的基因,位於第17對染色體,顯性遺傳,稱作乳癌一號(breast cancer 1,簡稱BRCA1)。

1994年,第二個發現的基因,位於第13對染色體,顯性遺傳,稱作乳癌二號(breast cancer 2,簡稱BRCA2)。

簡言之,這基因是癌症抑制基因,專控制細胞生與死,若失調就會引發癌症。

註:乳癌一號和二號翻譯是筆者自己翻的,我也覺得很俗…
(Reference: Standford Cancer Institute, http://cancer.stanford.edu/information/geneticsAndCancer/types/herbocs.html)

盛行率:

  1. 在美國一般人裡,BRCA1或BRCA2異常的人約0.2到0.33%。(Reference: Ann Intern Med 2005 Sep 6;143(5):362)
  2. 其中美國白人有乳癌的女性,約5%到10%有BRCA1或BRCA2異常;有卵巢癌的女性約10%到15%有基因異常。(Reference: Hum Genet 2008 Aug;124(1):31)
  3. 若是從種族分析,已得到乳癌的病人中,美國德裔猶太人帶有BRCA1的機會最高 (8.3%),非西班牙裔的白人第二 (3.5%),亞裔最低 (0.5%)。(Reference: JAMA 2007 Dec 26;298(24):2869)

國健局的遺傳疾病諮詢窗口網站也有相關描述,節錄如下:

  • 大部分的乳癌和卵巢癌是偶發的,不清楚其致病原因,大部分罹患乳癌或卵巢癌的婦女也不屬於遺傳性乳癌與卵巢癌。
  • 目前估計在一般族群中找到BRCA1與BRCA2基因突變的機會是小於1%,而罹患乳癌的婦女約有10%至15%具有此基因突變。
  • 若家族內有四人或以上在60歲以前罹患乳癌,則有八成的機會該家族具有此基因突變,相對地,若家族內只有一人在五十歲前診斷出乳癌,則找到基因突變的機會約只有10%。
  • 根據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的統計,具有乳癌家族史的台灣患者,亦約有10%可以找到基因突變。

(Reference: http://gene.bhp.doh.gov.tw/index.php?mo=DiseasePaper&action=paper1_show&cate=Set1&csn=66&sn=434)

根據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蘇裕傑主任表示:國健局提到「目前估計在一般族群中找到BRCA1與BRCA2基因突變的機會是小於1%,而罹患乳癌的婦女約有10%至15%具有此基因突變」-是國外的說法,在台灣則約4~5%乳癌病患帶有BRCA1基因。

 

乳癌或卵巢癌病人有BRCA基因異常的機會比一般人高,那可以反推有BRCA基因異常的人,得乳癌或卵巢癌的機會較大嗎?

  1. 到70歲前,BRCA1基因突變有57%的機會得到乳癌,40%的機會得到卵巢癌;BRCA2基因突變有49%的機會得到乳癌,18%的機會得到卵巢癌。(Reference: J Clin Oncol 2007 Apr 10;25(11):1329)
  2. 另外一篇研究指出,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終身得到乳癌的機會達到85%,得到卵巢癌的機會達到26%(Reference: Ann Intern Med 2005 Sep 6;143(5):362)
  3. 但也有研究指出,這些數據可能過於誇大BRCA基因異常得到乳癌或卵巢癌的機會。(Reference: J Natl Cancer Inst 2002 Aug 21;94(16):1221)

以我們台灣人或亞裔人種來說,和BRCA1或BRCA2的關聯性並不強,因此一般人毋須過度擔心。

但乳癌患者,若有BRCA1或BRCA2基因異常,可能對荷爾蒙反應差,只能用化療HER2/neu也是陰性的,標靶藥物也無效;細胞分化往往也比較惡性。因此這對乳癌患者來說是有預後指標參考價值的。(Reference: http://www.breastcancer.org/symptoms/testing/genetic/pos_results)

Q3: 我有需要做BRCA檢測嗎?


簡答

一般人不建議做BRCA檢測 (除非錢太多),有高危險家族史才需要。高危險家族史的定義,美國較重視親等歐洲較重視罹患癌症的年紀。只要自己的家族史有二位以上卵巢癌或乳癌,若任一親戚有雙側乳癌、男性乳癌、年輕乳癌,都應保持警覺、尋求醫師諮詢。

詳解

美國疾病預防署的建議(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 recommendations):

  • 若是德裔猶太人:只要有一位第一親等的親戚有乳癌或卵巢癌;或二位第二親等的親戚有乳癌或卵巢癌,就建議做BRCA基因檢查。
  • 若是其他族群符合以下條件,也建議做BRCA檢查:
  1. 第一親等親戚,有2位以上罹患乳癌
  2. 第一加第二親等親戚,有3位以上罹患乳癌
  3. 第一或第二親等親戚,任1位有乳癌合併卵巢癌
  4. 任1位第一親等親戚,有雙側乳癌
  5. 第一加第二親等親戚,有2位以上罹患卵巢癌
  6. 有男性親戚罹患乳癌

歐洲癌症協會建議(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 recommendations):

以下族群建議做BRCA檢查。

  1. 3位親戚以上有乳癌或卵巢癌,其中1位小於50歲
  2. 2位親戚小於40歲即得到乳癌
  3. 有1位男性親戚罹患乳癌,外加有女性親戚得到乳癌或卵巢癌
  4. 德裔猶太人,小於60歲得到乳癌
  5. 年輕且雙側乳癌患者
  6. 同時罹患乳癌和卵巢癌

BRCA檢測花費

  • 美國:根據裘莉姐在美國的投書,約3000美元 (約九萬新台幣)
  • 台灣:根據蘇怡寧醫師的說法,約三萬新台幣

(Reference: ~ 聯合報 台灣乳癌患者 僅5%與基因突變有關)

根據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蘇裕傑主任補充:目前BRCA1基因檢查,應該要考慮到親友兒女知道你有這個基因後,他們的心理狀況。以安小姐而言,她的女兒也許因為這樣從小就有因為基因不正常而受到歧視的風險,這些都是要驗BRCA1的無症狀人士應該要思考的。所以除了上述的guideline之外,要驗之前,建議還是要做遺傳專家或是醫學倫理咨詢。(不過,台灣目前好像沒有此類專門醫師)

Q4: 如何知道自己罹患乳癌的風險?


答:介紹你好網站-

可以對一下自己有哪些危險因子-

A. 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4倍):

  • 一側乳房得過乳癌
  • 特殊家族史(停經前得過兩側乳癌)
  • 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現象

B. 次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2~4倍):

  • 母親或姊妹得過乳癌
  • 卵巢及大腸癌患者

C. 略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1.1~1.9倍):

  • 第一胎生育在三十歲之後
  • 未曾生育者
  • 停經後肥胖

什麼時候該上醫院尋求乳癌或卵巢癌遺傳諮詢?

  1. 近親有二位以上罹患乳癌,感覺像顯性遺傳
  2. 小於45歲就罹患乳癌
  3. 家族史有人有得到卵巢癌(Reference: Dynamed資料庫)

考科藍研究顯示,癌症基因諮詢,可顯著地減少有乳癌家族史的病人,對罹患癌症的焦慮和壓力。(Reerenc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Feb 15;(2):CD003721)

Q5: 我BRCA為陽性,怎麼辦?


簡答:

  • 每個月自我檢查乳房。
  • 每6個月給醫師檢查乳房。
  • 每年做乳房攝影和乳房核磁共振。
  • 但國健局僅給付45至69歲女性每二年一次的乳房攝影檢查;健保局對於預防性的篩檢是不給付的。

詳解:

歐洲癌症協會建議(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 recommendations):

從25歲開始-

  1. 每個月自我檢查乳房
  2. 每6個月給醫師檢查乳房
  3. 每年做乳房攝影和乳房核磁共振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建議:

本身有BRCA基因異常、或第一親等親戚有BRCA異常,30歲開始,每年做乳房攝影和乳房核磁共振。(Reference: CA Cancer J Clin 2007 Mar-Apr;57(2):75-89 full-text)

台灣國健局建議:

對女性家庭成員而言—

  1. 從十八歲起,每月應進行自我乳房檢查。
  2. 自二十五歲起,每兩年由醫師進行乳房檢查。
  3. 美國癌症學會建議每年具有BRCA1 或BRCA2基因突變者進行乳房X光攝影以及乳房核磁共振。
    -乳房超音波和乳房攝影適合年輕女性。
    -有些醫師建議乳房攝影搭配核磁共振。
  4. 自二十五歲起,每年或每兩年進行骨盆檢查。
  5. 自二十五歲起,每年或每兩年進行陰道超音波檢查。
  6. 自二十五歲起,每年抽血檢驗腫瘤指數CA-125。

對男性家族成員而言—

  1. 自三十歲起,每月進行自我乳房檢查。
  2. 自三十歲起,每年由醫師進行乳房檢查。
  3. 自四十歲起,每年進行前列腺癌篩檢。

(Reference: http://gene.bhp.doh.gov.tw/index.php?mo=DiseasePaper&action=paper1_show&cate=Set1&csn=66&sn=434)

乳房檢查怎麼做?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的真人自我檢查示範講解得非常詳細且用心!

Q6: 我的BRCA1或BRCA2異常,我不想每年都擔心乳癌或卵巢癌發生,有沒有減少風險或一勞永逸的方法?


簡答

對BRCA1或BRCA2基因異常的人來說,預防性雙側乳房切除和預防性雙側卵巢摘除確實可以減少乳癌或卵巢癌的發生率。優缺點孰多孰少恐怕要看個人權衡。在台灣,預防性雙側卵巢摘除可能比較容易被接受。

詳解

一、預防性乳房切除-

誰可考慮?

  • 一邊乳房已有乳癌
  • 有高危險乳癌家族史
  • BRCA1或BRCA2異常
  • 乳房硬化或是遍布鈣化點
  • 30歲前即接受胸部的放射治療

(Reference: 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factsheet/Therapy/preventive-mastectomy)

真的有預防效果嗎?

考科藍的系統性回顧指出,預防性雙側乳房切除確實顯著降低了有BRCA1或BRCA2基因異常的人,罹患乳癌的機率。並且顯著降低了這些人對罹患癌症的焦慮和壓力。(Referenc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 Nov 10;(11):CD002748)

一篇前瞻性世代研究,追蹤了1619位有BRCA1或BRCA2異常的歐洲或北美女性,其中約15%進行了預防性雙側乳房切除術,追蹤3年後沒有人得到乳癌,但其他人有7%得到乳癌。(Reference: JAMA 2010 Sep 1;304(9):967)

缺點是什麼?

  • 切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 對女性自我身體印象的衝擊
  • 失去正常乳房的功能 (如哺乳)
  • 乳房會失去感覺,進而影響到性生活
  • 手術可能有併發症,流血或感染
  • 儘管有以上種種犧牲,卻無法保證自己從此不得乳癌

註:如果對此手術無法想像,可以看一位23歲時,接受預防性雙側乳房切,把整個過程公開的部落格 (Reference: 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factsheet/Therapy/preventive-mastectomy; http://www.breastcancer.org/treatment/surgery/prophylactic_mast)

治療乳癌的方法日益進步,得乳癌一定會很快步入死亡嗎?

附上乳癌五年存活率

階段 5年內的存活率
0 93%
1 88%
IIA 81%
IIB 74%
IIIA 67%
IIIB 41%
IIIC 49%
IV 15%

(Reference: http://www.cancer.org/cancer/breastcancer/overviewguide/breast-cancer-overview-survival-rates

二、預防性雙側卵巢摘除-

真的有預防效果嗎?

一篇收錄2482位歐洲或北美,有BRCA1或BRCA2異常的女性,進行的前瞻性世代研究顯示:40%選擇預防性雙側卵巢摘除,整體死亡率、死於卵巢癌或死於乳癌的機會都顯著降低。對於只有BRCA1異常且沒得乳癌的女性而言,可減少乳癌或卵巢癌的發生率,但卻不會減少死於這些癌症的機會。(Reference: JAMA 2010 Sep 1;304(9):967)

歐美的建議:

這是35歲到50歲女性,帶有BRCA1或BRCA2異常的癌症高危險族群,最具投資報酬率的預防策略。(Reference: Ann Intern Med 2006 Mar 21;144(6):397)

歐洲癌症協會(ESMO)則建議在35歲以後、已確認小孩養育決定後再施行。術後可給予短暫的荷爾蒙替代療法,此療法不會削減乳癌預防的效益。

三、不開刀的方法-

  1. 賀爾蒙療法 (Tajmoxifen):對帶有BRCA陽性的一般人預防乳癌的效果仍不明確;但若已有一邊的乳癌,預防另一邊乳癌的發生是有效果的。(Reference: Dynamed)
  2. 生活方式調整:
  • 多運動
  • 避免太晚生育
  • 少攝取高脂肪食物
  • 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
  • 定期乳房檢查習慣

(Reference: 乳癌防治基金會網站)

總結

  • 乳癌發生率高卵巢癌十倍,但得卵巢癌死亡率較高
  • 台灣人得到或死於乳癌、卵巢癌的機會,比美國白人低一半以上
  • 台灣人和BRCA基因的相關性並不高,所以毋須過度緊張、人人皆跑去篩檢。但若有高危險家族史,此基因檢測確實可提供罹患乳癌或卵巢癌的可能性參考;若已罹患乳癌卻治療效果不彰,也可能是此基因作怪。
  • 但若自己的家族史有二位以上卵巢癌或乳癌,或任一親戚有雙側乳癌、男性乳癌、年輕乳癌,都應保持警覺、尋求醫師諮詢。
  • 若檢測BRCA陽性,建議接受密集的追蹤
  • 對BRCA1或BRCA2基因異常的人來說,預防性雙側乳房切除和預防性雙側卵巢摘除確實可以減少乳癌或卵巢癌的發生率。優缺點孰多孰少恐怕要看個人權衡。在台灣,預防性雙側卵巢摘除可能比較容易被接受。

特別收錄-國內新聞投書摘要

  • 國外統計顯示,即便有BRCA基因突變且適合做預防性乳房切除的婦女,也只有20至25%接受預防性乳房切除。安潔莉娜裘莉做什麼選擇,雖然是熱門話題,但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此過程。安潔莉娜裘莉利用醫學新技術得知其罹病風險,在充分諮詢後,自主性地決定處理方式。這是良好的醫病關係,值得我們學習。

聯合報╱曾嶔元/國泰醫院病檢部主任

  • 預防性切除房,可立即進行重建,不像罹癌婦女需等化療等治療結束三個月後才能進行。鄭明輝說,現在利用果凍矽膠重現雙峰,國內單側約10萬元左右,預防性切除乳房和重建,都必須自費。
  • 禾馨婦產科執行長蘇怡寧也說,國內乳癌患者約只有5%跟基因突變有關,因此不建議婦女做基因檢測….由於國內婦女罹患乳癌的年齡約比國外年輕10歲,林口長庚副院長鄭明輝建議,與其做基因檢測不如及早進行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篩檢。目前衛生署給付45至69歲婦女、40至44歲二等親曾罹患乳癌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他建議一般婦女可於40歲開始篩檢、有家族史民眾則提前於30歲開始,每年一次檢查。

~聯合報 〈台灣乳癌患者 僅5%與基因突變有關〉

  • 家族曾有乳癌、卵巢癌病人,其他成員有一半機會會帶有此突變基因。蘇怡寧曾發現有一家四姊妹、另一家三代六口,都帶有BRCA1的基因變異,且其中一人是男性。
  • 這一家三代成員中,一開始是媽媽得到乳癌,二女及三女相繼罹患乳癌,四女、么弟及大姊女兒,全都帶有致癌基因,四女選擇預防性卵巢切除,么弟雖是男性,醫師認為他是乳癌及大腸癌高危險族群,建議他每半年追蹤一次。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表示,相較預防性乳房切除,國人對預防性卵巢切除的接受度較高,主要是切除乳房會影響外觀,但切除卵巢則無此顧慮,因此若檢驗有基因變異、生過小孩且接近更年期者,可考慮切除卵巢。

~聯合報 〈有癌症基因 在台灣切卵巢比切乳多〉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6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3
3

文字

分享

0
3
3
圖形處理單元與人工智慧
賴昭正_96
・2024/06/24 ・6944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我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如果人們能設計電腦病毒,那麼就會有人設計出能夠自我改進和複製的人工智慧。 這將是一種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大約在八十年前,當第一台數位計算機出現時,一些電腦科學家便一直致力於讓機器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但七十年後,還是沒有機器能夠可靠地提供人類程度的語言或影像辨識功能。誰又想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簡稱 AI)的能力最近十年突然起飛,在許多(所有?)領域的測試中擊敗了人類,正在改變各個領域——包括假新聞的製造與散佈——的生態。

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 process unit,簡稱 GPU)是這場「人工智慧」革命中的最大助手。它的興起使得九年前還是個小公司的 Nvidia(英偉達)股票從每股不到 $5,上升到今天(5 月 24 日)每股超過 $1000(註一)的全世界第三大公司,其創辦人(之一)兼首席執行官、出生於台南的黃仁勳(Jenson Huang)也一躍成為全世界排名 20 內的大富豪、台灣家喻戶曉的名人!可是多少人了解圖形處理單元是什麼嗎?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黃仁勳出席2016年台北國際電腦展
Nvidia 的崛起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圖/wikimedia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筆者得先聲明筆者不是學電腦的,因此在這裡所能談的只是與電腦設計細節無關的基本原理。筆者認為將原理轉成實用工具是專家的事,不是我們外行人需要了解的;但作為一位現在的知識分子或公民,了解基本原理則是必備的條件:例如了解「能量不滅定律」就可以不用仔細分析,即可判斷永動機是騙人的;又如現在可攜帶型冷氣機充斥市面上,它們不用往室外排廢熱氣,就可以提供屋內冷氣,讀者買嗎?

CPU 與 GPU

不管是大型電腦或個人電腦都需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簡稱 CPU)。CPU 是電腦的「腦」,其電子電路負責處理所有軟體正確運作所需的所有任務,如算術、邏輯、控制、輸入和輸出操作等等。雖然早期的設計即可以讓一個指令同時做兩、三件不同的工作;但為了簡單化,我們在這裡所談的工作將只是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簡稱 ALU),如將兩個數加在一起。在這一簡化的定義下,CPU 在任何一個時刻均只能執行一件工作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個人電腦剛出現只能用於一般事物的處理時,CPU 均能非常勝任地完成任務。但電腦圖形和動畫的出現帶來了第一批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後,CPU 開始顯示心有餘而力不足:例如電玩動畫需要應用程式處理數以萬計的像素(pixel),每個像素都有自己的顏色、光強度、和運動等, 使得 CPU 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於是出現了主機板上之「顯示插卡」來支援補助 CPU。

1999 年,英偉達將其一「具有集成變換、照明、三角形設定/裁剪、和透過應用程式從模型產生二維或三維影像的單晶片處理器」(註二)定位為「世界上第一款 GPU」,「GPU」這一名詞於焉誕生。不像 CPU,GPU 可以在同一個時刻執行許多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快速地完成圖形和動畫的變化。

依序計算和平行計算

一部電腦 CPU 如何計算 7×5+6/3 呢?因每一時刻只能做一件事,所以其步驟為:

  • 計算 7×5;
  • 計算 6/3;
  • 將結果相加。

總共需要 3 個運算時間。但如果我們有兩個 CPU 呢?很多工作便可以同時(平行)進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同時計算 7×5 及 6/3;
  • 將結果相加。

只需要 2 個運算時間,比單獨的 CPU 減少了一個。這看起來好像沒節省多少時間,但如果我們有 16 對 a×b 要相加呢?單獨的 CPU 需要 31 個運算的時間(16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15 個 + 的運算時間),而有 16 個小 CPU 的 GPU 則只需要 5 個運算的時間(1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4 個 + 的運算時間)!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稱 GPU 為「圖形」處理單元。圖一左圖《我愛科學》一書擺斜了,如何將它擺正成右圖呢? 一句話:「將整個圖逆時針方向旋轉 θ 即可」。但因為左圖是由上百萬個像素點(座標 x, y)組成的,所以這句簡單的話可讓 CPU 忙得不亦樂乎了:每一點的座標都必須做如下的轉換

x’ = x cosθ + y sinθ

y’ = -x sinθ+ y cos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每一點均需要做四個 × 及兩個 + 的運算!如果每一運算需要 10-6 秒,那麼讓《我愛科學》一書做個簡單的角度旋轉,便需要 6 秒,這豈是電動玩具畫面變化所能接受的?

圖形處理的例子

人類的許多發明都是基於需要的關係,因此電腦硬件設計家便開始思考:這些點轉換都是獨立的,為什麼我們不讓它們同時進行(平行運算,parallel processing)呢?於是專門用來處理「圖形」的處理單元出現了——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 GPU。如果一個 GPU 可以同時處理 106 運算,那上圖的轉換只需 10-6 秒鐘!

GPU 的興起

GPU 可分成兩種:

  • 整合式圖形「卡」(integrated graphics)是內建於 CPU 中的 GPU,所以不是插卡,它與 CPU 共享系統記憶體,沒有單獨的記憶體組來儲存圖形/視訊,主要用於大部分的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早期英特爾(Intel)因為不讓插卡 GPU 侵蝕主機的地盤,在這方面的研發佔領先的地位,約佔 68% 的市場。
  • 獨立顯示卡(discrete graphics)有不與 CPU 共享的自己專用內存;由於與處理器晶片分離,它會消耗更多電量並產生大量熱量;然而,也正是因為有自己的記憶體來源和電源,它可以比整合式顯示卡提供更高的效能。

2007 年,英偉達發布了可以在獨立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後,科學家發現獨立 GPU 不但能夠快速處理圖形變化,在需要大量計算才能實現特定結果的任務上也非常有效,因此開啟了為計算密集型的實用題目編寫 GPU 程式的領域。如今獨立 GPU 的應用範圍已遠遠超出當初圖形處理,不但擴大到醫學影像和地震成像等之複雜圖像和影片編輯及視覺化,也應用於駕駛、導航、天氣預報、大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加密貨幣挖礦、及分子動力學模擬(註三)等其它領域。獨立 GPU 已成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許多行業的遊戲規則。英特爾在這方面發展較遲,遠遠落在英偉達(80%)及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 Micro Devices Inc.,19%,註四)之後,大約只有 1% 的市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典型的CPU與GPU架構

事實上現在的中央處理單元也不再是真正的「單元」,而是如圖二可含有多個可以同時處理運算的核心(core)單元。GPU 犧牲大量快取和控制單元以獲得更多的處理核心,因此其核心功能不如 CPU 核心強大,但它們能同時高速執行大量相同的指令,在平行運算中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電腦通常具有 2 到 64 個核心;GPU 則具有上千、甚至上萬的核心。

結論

我們一看到《我愛科學》這本書,不需要一點一點地從左上到右下慢慢掃描,即可瞬間知道它上面有書名、出版社等,也知道它擺斜了。這種「平行運作」的能力不僅限於視覺,它也延伸到其它感官和認知功能。例如筆者在清華大學授課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嘴巴在講,腦筋思考已經不知往前跑了多少公里,常常為了追趕而越講越快,將不少學生拋到腦後!這不表示筆者聰明,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大腦具有同時處理和解釋大量感官輸入的能力。

人工智慧是一種讓電腦或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技,因此必須如人腦一樣能同時並行地處理許多資料。學過矩陣(matrix)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用矩陣和向量(vector)表達,上面所談到之座標轉換將是非常簡潔的(註五)。而矩陣和向量計算正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的基礎!也正是獨立圖形處理單元最強大的功能所在!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 GPU 會成為人工智慧開發的基石:它們的架構就是充分利用並行處理,來快速執行多個操作,進行訓練電腦或機器以人腦之思考與學習的方式處理資料——稱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黃仁勳在 5 月 22 日的發布業績新聞上謂:「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企業界和各國正與英偉達合作,將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傳統資料中心轉變為加速運算及新型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廠——以生產新商品『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為每個產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擴大收入機會。」

附錄

人工智慧的實用例子:下面一段是微軟的「copilot」代書、谷歌的「translate」代譯之「one paragraph summary of GPU and AI」。讀完後,讀者是不是認為筆者該退休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PU(圖形處理單元)和 AI(人工智慧)之間的協同作用徹底改變了高效能運算領域。GPU 具有平行處理能力,特別適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所需的複雜資料密集運算。這導致了影像和視訊處理等領域的重大進步,使自動駕駛和臉部辨識等技術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NVIDIA 開發的平行運算平台 CUDA 進一步提高了 GPU 的效率,使開發人員能夠透過將人工智慧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可管理的、可同時處理的任務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不僅加快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步伐,而且使其更具成本效益,因為 GPU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執行與多個 CPU 相同的任務。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GPU 的角色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可或缺,推動各產業的創新和新的可能性。大腦透過神經元網路實現這一目標,這些神經元網路可以獨立但有凝聚力地工作,使我們能夠執行複雜的任務,例如駕駛、導航、觀察交通信號、聽音樂並同時規劃我們的路線。此外,研究表明,與非人類動物相比,人類大腦具有更多平行通路,這表明我們的神經處理具有更高的複雜性。這個複雜的系統證明了我們認知功能的卓越適應性和效率。我們可以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走在街上,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飯,或一邊聽講座一邊做筆記。人工智慧是模擬人類腦神經網路的科技,因此必須能同時並行地來處理許多資料。研究人員發現了人腦通訊網路具有一個在獼猴或小鼠中未觀察獨特特徵:透過多個並行路徑傳輸訊息,因此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註解

(註一)當讀者看到此篇文章時,其股票已一股換十股,現在每一股約在 $100 左右。

(註二)組裝或升級過個人電腦的讀者或許還記得「英偉達精視 256」(GeForce 256)插卡吧?

(註三)筆者於 1984 年離開清華大學到 IBM 時,就是參加了被認為全世界使用電腦時間最多的量子化學家、IBM「院士(fellow)」Enrico Clementi 的團隊:因為當時英偉達還未有可以在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我們只能自己寫軟體將 8 台中型電腦(非 IBM 品牌!)與一大型電腦連接來做平行運算,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的科學研究。如果晚生 30 年或許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四)補助個人電腦用的 GPU 品牌到 2000 年時只剩下兩大主導廠商:英偉達及 ATI(Array Technology Inc.)。後者是出生於香港之四位中國人於 1985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立,2006 年被超微半導體公司收購,品牌於 2010 年被淘汰。超微半導體公司於 2014 年 10 月提升台南出生之蘇姿豐(Lisa Tzwu-Fang Su)博士為執行長後,股票從每股 $4 左右,上升到今天每股超過 $160,其市值已經是英特爾的兩倍,完全擺脫了在後者陰影下求生存的小眾玩家角色,正在挑戰英偉達的 GPU 市場。順便一題:超微半導體公司現任總裁(兼 AI 策略負責人)為出生於台北的彭明博(Victor Peng);與黃仁勳及蘇姿豐一樣,也是小時候就隨父母親移居到美國。

(註五)

延伸閱讀

  • 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科學月刊》,1982 年 3 月號;收集於《我愛科學》(華騰文化有限公司,2017 年 12 月出版),轉載於「嘉義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網路安全技術與比特幣」,《科學月刊》,2020 年 11 月號;轉載於「善科教育基金會」的《科技大補帖》專欄。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賴昭正_96
43 篇文章 ・ 56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精準解除早期乳癌疑慮
careonline_96
・2024/07/12 ・244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是一位 30 多歲的女性,念高中的時候就發現乳房有顆腫瘤,從乳房超音波檢查看起來偏向良性腫瘤,便持續追蹤,幾個月前,患者覺得乳房腫瘤變大。雖然粗針穿刺的結果為良性,但醫師仍建議動手術將腫瘤切除,對於手術,患者感到相當憂慮。」雙和醫院乳房外科蘇智銘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利用特殊設計的真空抽吸輔助針,經由小於 0.5 公分的傷口,便順利將乳房腫瘤移除。

術後病理報告顯示,切下來的腫瘤組織中有少量乳管原位癌,即零期乳癌。蘇智銘醫師說,雖然這種案例非常少見,但也感到很慶幸,因為當時做了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取得較多的組織,才能早期發現零期乳癌,後續也安排了相對應的手術及治療計畫。

「乳癌為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因此當發現乳房病灶時,患者都會很緊張。」秀傳醫院乳房外科王馨鎂醫師解釋,臨床上會根據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的檢查結果來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切片檢查。若腫瘤在乳房超音波中呈現邊界不規則、內容成分不均勻、體積變大、有惡性病灶的疑慮時,醫師會建議進行切片檢查;如果在乳房攝影上發現微小鈣化點的分布疑似為惡性病灶之早期變化時,則會安排乳房攝影定位的切片檢查。

乳房切片檢查是利用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定位,取出部分組織交由病理科醫師確認,常見的方法包括細針抽吸、粗針切片、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馨鎂醫師說明:「切片取得越大越完整的組織,正確診斷的機會也會越高。細針抽吸僅能取得零星細胞做細胞學檢驗,準確性較低。粗針切片可採檢到長度 1.5 公分、直徑 0.2 公分的長型組織,除了診斷良性、惡性之外,亦可以了解腫瘤的分型。而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能夠取得比粗針切片更大片的組織檢體,能夠瞭解更多資訊,讓診斷更精準。」

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  檢查及治療一次完成

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會在開刀房進行,可採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蘇智銘醫師說,手術過程中會使用特殊設計的先進手術系統,包括具有真空抽吸幫浦的主機,和一個帶有凹槽以及刀片的針具。

「在超音波或乳房攝影立體定位導引之下,醫師將針緩緩插至腫瘤附近,接著開啟真空抽吸系統,腫瘤會被負壓吸進切片針的凹槽之中,並被刀片切成長條取出。」王馨鎂醫師說明,這個過程會連續進行,切下的組織會自動儲存在切片針附屬的檢體盒當中,因此針具不需多次進出,即可完成切片檢查或腫瘤切除。

相較於傳統手術,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的傷口較小,大約 0.5 公分的傷口即可完成,術中與術後的疼痛都比較輕微,恢復速度也較快。而且可以把傷口隱藏在較不明顯的位置,例如乳房邊緣或乳暈旁邊,待疤痕癒合後,對外觀的影響更少。王馨鎂醫師說,若同一側乳房有兩顆以上的腫瘤需切片或切除,在經過醫師評估後,可能有機會由同一個傷口進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智銘醫師說明:「如果採用傳統的粗針穿刺,在完成切片後,腫瘤還是存在;但若利用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可同時完成切片檢查、診斷及切除治療,病理檢查確認為良性後就不用再動一次手術。」

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適用於乳房切片以及小於 3 公分的良性腫瘤切除,例如纖維腺瘤、纖維囊腫等。蘇智銘醫師說,若病理檢查發現有惡性組織,便須進一步安排手術治療乳癌。

王馨鎂醫師提醒,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雖傷口微小,但因進行組織切除,還是會有血腫機率產生,術後建議使用彈性繃帶或穿著彈性內衣加壓,血腫將會逐漸被吸收。

筆記重點提醒

  1. 早期乳癌通常摸不到,也沒有症狀,必須經由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才能早期發現。如有疑慮時,建議進行切片檢查。
  2. 常見的乳房切片方法包括細針抽吸、粗針切片、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切片取得越大越完整的組織,正確診斷的機會也越高。
  3. 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能夠同時進行切片檢查及移除腫瘤,在病理檢查確認為良性後就不用再動一次的手術,檢查治療一次完成。
  4. 相較於傳統手術,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的傷口較小,僅約 0.5 公分,術中與術後的疼痛都比較輕微。而且可以把傷口隱藏在較不明顯的位置,例如乳房邊緣或乳暈旁邊,待疤痕癒合後,對外觀的影響更少。若同一側乳房有兩顆以上的腫瘤需切片或切除,在經過醫師評估後,有機會由同一個傷口進行。

>>>點我看更多乳房真空輔助微創手術衛教懶人包

討論功能關閉中。

1

3
0

文字

分享

1
3
0
不抽菸也會得肺癌?PM2.5 如何「叫醒」沉睡的癌細胞?
PanSci_96
・2024/06/25 ・4400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好意思,你很可能會得這種癌症。其實,我也是。

它就是台灣十大癌症榜首,肺癌。

現在,根據 2023 年 11 月衛福部發布的最新統計數字,肺癌一年的新增病人數已經超越大腸直腸癌,成為台灣每年癌症發生人數之最,堪稱臺灣人的「國民病」。

可怕的是,肺癌在癌症之中有三個之最:死亡率最高、發現時已經是晚期的比例最高、醫藥費也最高。現在再加上發生人數最高,堪稱從癌症四冠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說肺癌是抽菸的人的事?錯!台灣抽菸人口比例在全球排名 30,比日本、韓國、中國和多數歐洲國家都還低!顯然抽菸並不是肺癌的唯一主因!那難道是二手菸?還是空污惹的禍?還是台灣人的基因天生脆弱?我們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遠離肺癌?

臺灣人的肺癌特別在哪?癌症和基因有關嗎?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說法,肺癌人數的增加,其實與 2022 年 7 月開始推動肺癌篩檢的政策有關。

隨著篩檢量的上升,近年內肺癌的確診人數預期還會再往上。

原來是因為篩檢量啊,那就不用擔心了。但換個角度想,這才是肺癌最可怕的地方,它可能已經存在在很多人身體裡,而我們卻沒能發現它。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高達 50% 的患者發現時已經是第 4 期。屆時不只肺部遍布腫瘤,癌細胞可能還轉移到大腦、骨頭等器官,讓治療變得加倍困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付肺癌,最關鍵點是愈早發現愈好。按照國健署統計,如果第 1 期就發現,5 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第 2 期發現降為六成,第 3 期存活率大約三成,一旦到第 4 期,僅僅剩下一成。

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預防,打從一開始就不讓癌細胞誕生。

那麼我們就要先了解問題到底是出在環境,還是你、我身體中的基因? 過去關於肺癌的遺傳研究,多半以歐美國家為主,套用到我們身上總有些牛頭不對馬嘴。幸好,我這裡一份以臺灣人為主角的大規模研究報告,將為我們揭露答案。

這份研究是由中央研究院團隊主導,結合臺灣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臺中榮總等單位的研究,還登上生物領域頂尖期刊《Cell》2020 年 7 月的封面故事。非常具有權威性,不能不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這也是全球第一次完整剖析東亞地區肺癌的成因。他們的主題很明確:「為什麼不吸菸也會得肺癌?」

在西方,肺癌病人裡面只有 20% 左右的人不吸菸。但是在臺灣,卻有超過一半的肺癌病人都不抽菸,顯示有其他致癌要素潛伏在基因裡作怪。另外,臺灣肺癌病人的男女比例和西方人也大不同,臺灣女性通常更容易罹患肺癌。 為了瞭解肺癌,研究團隊取得肺癌病人的腫瘤和正常組織,解讀 DNA 序列和蛋白質表現量,最後鑑定出 5 種和西方人明顯不同的變異特徵。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一種 APOBEC 變異,因為它有可能是臺灣女性為什麼容易罹患肺癌的關鍵。

這種變異特徵屬於內生性的,也就是人體機制自然產生的 bu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POBEC 不是指單一基因,它是細胞內負責編輯 mRNA 的一組酵素,包含 11 個成員。主要功用是把胞嘧啶核苷酸(C)轉變尿嘧啶核苷酸(U)。簡單來說,APOBEC 原本是細胞正常活動的一環。但因為它有改寫核酸序列的能力,在 DNA 修復過程同時活躍時,就很有可能出事。這就像是一個創意豐富的阿嬤,看到破損的古畫,就在沒和別人討論的情況下上去東湊西補,用自己的方式重新修復了這件藝術。一個與原本不同的突變細胞可能就這樣產生了。

APOBEC 變異在臺灣女性病人身上特別明顯,舉例來說,60 歲以下沒有吸菸的女性患者,就有高達四分之三有這種變異特徵。研究團隊認為,APOBEC 出錯造成的基因變異可能是導致女性肺癌的關鍵。 除了內生性變異,另外一個容易導致肺癌發生的,就是周遭環境中的致癌物。

致癌物有哪些?

研究團隊總結出 5 種肺癌危險物質:烷化劑、輻射線、亞硝胺(Nitrosamine)、多環芳香烴(PAHs),還有硝基多環芳香烴(Nitro-PAHs)。

其中,亞硝胺類化合物主要來自食品添加物和防腐劑,多環芳香烴大多來自抽菸和二手菸,硝基多環芳香烴則是透過汽機車廢氣和 PM2.5 等毒害肺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unsplash

他們進一步分析,大略來說,女性在不同年紀,致癌因素也有差異。60 歲以下的女性肺癌病人,APOBEC 特徵的影響比較明顯;70 歲以上的女性患者,和環境致癌物的相關度比較高。 既然找到致癌原因,我們該如何著手預防呢?你知道肺癌,其實有疫苗可打!?

空氣污染和肺癌有關嗎?有沒有癌症疫苗?

想預防肺癌,有 2 種對策,一種是「打疫苗」,一種是「抗發炎」。

是的,你沒聽錯,英國牛津大學、跟佛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還有倫敦大學學院在 2024 年 3 月下旬公布,他們正在研發一款預防性的肺癌疫苗,就叫 LungVax。它所使用的技術,和過往牛津大學協同阿斯特捷利康藥廠製造 COVID-19 AZ 疫苗時的方法相似。

他們已經募到一筆 170 萬英鎊的經費,預計未來兩年資金陸續全數到位,第一批打算先試生產 3000 劑。不過,關於這款肺癌疫苗,目前透露的消息還不多,我們挺健康會持續追蹤這方面研究的進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疫苗出來之前,我們還有第二個對策:抗發炎。發炎和肺癌有什麼關係呢?這就要先回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空污會提高得肺癌的機率呢?

一個很直觀又有力的推測是,空污會導致肺部細胞 DNA 突變,因此而催生出腫瘤。

圖/unsplash

但是修但幾勒,科學要嚴謹,不能只看結果。科學史上發生過很多次表象和真實截然不同的事件,空污和肺癌會不會也是這樣?

2023 年 4 月《Nature》的一篇封面故事,明確地說:Yes!肺癌真的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早在 1947 年,就有以色列生化學家貝倫布魯姆(Isaac Berenblum)質疑主流觀點,他提出的新假設是:除了 DNA 突變以外,癌細胞還需要其他條件才能坐大。用白話說,就是肺癌是個會兩段變身的遊戲副本頭目,正常細胞先發生變異,接著再由某個條件「扣下扳機」,突變細胞才會壯大成腫瘤。

也就是説,只要攔住任一個階段,就有機會能防範肺癌。假如這論點正確,全球肺癌防治的方向將會直角轉彎。

《Nature》的研究支持這個假說,扭轉了過去 70 多年來的看法。在這項里程碑研究中,臺灣也是要角。

時間回到 2020 年,《Nature Genetics》上發表了一份針對 20 種致癌物質的研究報告,包括鈷、三氯丙烷和異丙苯等,但注意,這研究指出這些致癌物大多沒有增加實驗鼠的 DNA 變異量。

這個現象實在太違反直覺,過了 3 年,疑團還是懸而未決。直到《Nature》的跨國研究出爐,才解開部分謎底。

英國倫敦佛朗西斯.克利克研究所主導 2023 年的一項研究,他們鎖定對象為肺腺癌。肺腺癌是典型「不吸菸的肺癌」,台灣每 4 個肺癌病人就有 3 人是肺腺癌,尤其是女性肺腺癌患者有高達九成不抽菸。 為了抽絲剝繭探明空污和肺癌的關係,研究團隊聚焦在肺腺癌患者常發生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變異,縮寫 EGFR。他們收集英國、加拿大、韓國和臺灣四國大約 3 萬 3 千名帶有 EGFR 突變的病人資料,進行深入分析,並且發現 PM2.5 和肺腺癌發生率有顯著關聯。研究團隊進一步用小鼠做試驗,把小鼠分成吸入和未吸入 PM2.5 兩組,結果發現吸入組更容易長出惡性腫瘤。

圖/pexels

到目前為止都還不算太意外,然而,團隊切下肺部細胞、分析 DNA 以後發現,DNA 的突變量居然沒有明顯增加!但是有另一件事發生了:堆積在肺的 PM2.5 顆粒會吸引免疫細胞從身體各處聚集過來,並分泌一種叫做 IL-1β 的發炎因子,導致肺組織發炎。

這下子有趣了,根據克利克研究所團隊的檢驗結果,估計每 60 萬個肺部細胞有 1 個帶有 EGFR 突變,這些細胞在發炎環境裡會快馬加鞭生長。相反的,當他們給小鼠注射抑制 IL-1β 的抗體,肺癌發病率就跟著下降。 《Nature》一篇評論引述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分子腫瘤學專家波曼(Allan Balmain)的看法。他總結說,空污致癌的主要機制,可能不是因為空污誘發了新突變,而是持續發炎會刺激原本已帶有突變的細胞生長。換句話說,本來在熟睡的壞細胞會被發炎反應「叫醒」。

這會給肺癌防治帶來巨大衝擊,這樣一來,問題就從「用公衛或醫療方法防止 DNA 變異」變成了「如何抑制發炎」。

人體的細胞每天不斷分裂,用新細胞替換老舊細胞。但是這就像工廠生產線,良率無法百分百,組裝幾十萬產品難免會做出幾件瑕疵品,也就是帶有基因突變的細胞。換句話說,從自然界角度來看,DNA 變異是一種自發現象,醫療手段實際上幾乎不可能阻止。

但是,降低發炎卻是有可能做到的,例如注射抑制 IL-1β 因子的抗體。不過,就公共衛生來說,要給幾千萬人施打抗發炎因子藥物根本不切實際,因為太花錢,而且也可能造成其他的副作用。 波曼在《Nature》評論裡建議,透過簡易可行的飲食方式來降低體內發炎,或許有機會減少某些癌症的風險。這也就是說,科學家應該重新回來審視,怎樣把每天的生活點滴點石成金變成防癌手段。

圖/unsplash

這也等於預告了肺癌的下一階段研究方向,除了內科、外科醫療科技持續精進,尋求預防惡性疾病的最佳飲食要素,也成為聚焦重點。

也想問問你,關於肺癌,你最看好的下一個突破是什麼呢?

  1. 希望有篩檢技術 2.0,不但百發百中,如果連X光都不必照,只要抽血就能順便驗出有沒有癌細胞,那該多好。
  2. 當然是癌症疫苗,最好是能一勞永逸。
  3. 科學證實有效的抗發炎防癌食物組合,我一定立刻加入菜單,不過還是希望味道要好吃啦。

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吧,如果你覺得這集的內容特別實用,記得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所有討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