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醫學辦案室】死亡之吻?接吻前先問問對方吃了什麼

白羊的醫學辦案室
・2017/10/27 ・155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03 ・六年級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文/蔡明真
醫師,希望能用好懂的描述及有趣的故事,讓醫學更為平易近人。

J 是一名 20 歲的少女,在大學舉辦的聖誕舞會上認識了大一屆的學長 K,兩人相談甚歡。舞會過後,兩人意猶未盡,相約到附近的河濱公園散步,越聊越投機,不時相視大笑。終於 K 忍不住,逕自往 J 的嘴唇吻了過去。

圖/adamkontor@pixabay。

幾分鐘過後,J 開始喘,面色蒼白,雙手緊抓喉嚨,表情十分痛苦。K 看情況不對,急忙打了 119,經過約十分鐘,救護車趕到現場。

J 的母親聽到女兒的噩耗,心裡有了答案,急忙趕到急診室。她看見不知所措的 K,緊張地詢問:「到底發生甚麼事情?」
K老實地回答,帶著疑惑的表情描述散步的過程,以及當他們接吻之後,J 的突發狀況。

「接吻前,你吃了什麼?」
「舞會提供的花生醬三明治。」

儘管經過急救,最後 J 還是死於因呼吸道阻塞所導致的嚴重腦部缺氧。

診斷:因為花生過敏而引起的過敏性休克(Anaphylatic Shock)

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Food Allergy)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數百萬人深受其擾,並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受到影響。

食物過敏是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圖/by Mojpe@pixabay。

台灣台北榮總研究團隊曾在 2012 年做過一項大型問卷研究調查 [1],搜集了 30,018 份符合條件的問卷進行分析。統計發現台灣地區食物過敏在小於 3 歲的孩童盛行率約 3%,4-18 歲的兒童約 8%,大於 18 歲的成人約 6%。台灣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為海鮮,包括蝦、蟹、魚及軟體動物(如蛤、貽貝、牡蠣、扇貝等)。芒果、奶、花生和蛋過敏亦常見於一般大眾。近八成罹患食物過敏的患者會反覆發作,約 5% 患者曾發生較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

食物過敏的症狀因人而異,主要發生在消化系統(腹痛、噁心、腹瀉等)、呼吸系統(喘、胸痛、咳嗽等)及皮膚(蕁麻疹、濕疹、血管性水腫等)。少數病患會以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表現,這是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它會造成全身性的影響,病程進展快速且可能造成死亡。美國地區研究顯示,在眾多過敏原中,花生是最常導致致命或接近致命(near-fatal)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的食物過敏源 [2,3]。

其中「花生」是最常導致致命或接近致命的過敏原,圖/by Kurious@pixabay。

與食物過敏相關的過敏性休克是一種由免疫球蛋白 IgE 媒介的反應。對食物過敏的人會產生一種針對特定食物的 IgE,這些 IgE 會附著在肥大細胞(mast cell)及嗜鹼性細胞(basophil)上。當有一天食物過敏源被吃下肚,經過消化吸收,便會與這些附著在細胞上的 IgE 進行反應,進而導致發炎介質如:組織胺(histamine)及白三烯素(leukotrienes)等急速釋放。這種免疫反應會在短時間內發生,最典型是在吃了食物 5-60 分鐘內。

診斷食物過敏主要靠病史詢問,建立起時序以及因果關係,例如:小明因為吃下花生而在 10 分鐘後全身出現癢疹。如此便能高度懷疑患者有花生過敏。此外,適當的皮膚或血液過敏原測試也能對診斷進行確認。

有食物過敏的患者必須要嚴格避免攝取會引起過敏的食物。現在外食族居多,必須要看清楚食品標示,如果到餐廳用餐,也要告知廚師避免使用該食材。如果曾經發生過嚴重的系統性過敏反應,應隨身攜帶腎上腺素針劑,以防萬一。

一般的食物過敏反應只需要使用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就能有效控制,但如果不幸發生過敏性休克,患者必須立刻注射腎上腺素並緊急送醫。

所以如果對某種食物過敏,甚至曾發生過全身性過敏反應,記得接吻前一定要告知對方(雖然可能會有點掃興)。

參考資料

  1. Wu TC, Tsai TC, Huang CF, Chang FY, Lin CC, Huang IF, Chu CH, Lau BH, Wu L, Peng HJ, Tang RB (2012) Prevalence of food allergy in Taiwan: a 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 42 (12):1310-1315. doi:10.1111/j.1445-5994.2012.02820.x
  2. Bock SA, Muñoz-Furlong A, Sampson HA (2007) Further fatalities caused by anaphylactic reactions to food, 2001-2006.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19 (4):1016-1018
  3. Sicherer SH, Muñoz-Furlong A, Godbold JH, Sampson HA (2010) US prevalence of self-reported peanut, tree nut, and sesame allergy: 11-year follow-up.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25 (6):1322-1326
文章難易度
白羊的醫學辦案室
6 篇文章 ・ 3 位粉絲
醫師,興趣是醫學研究、科普寫作與學習方法。個人FB(https://www.facebook.com/mingchen.tsai.37),白羊醫誌(https://drjanettsai.blogspot.tw)。

2

1
1

文字

分享

2
1
1
鑑識故事系列:對花粉過敏,卻吞桃自盡?!
胡中行_96
・2022/10/13 ・1821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高 176 公分,重 57 公斤,身上多處刺青,雙臂有頻繁注射的疤痕。曾經是個毒蟲兼老菸槍的他,7 年前因持有並販賣毒品遭到判刑;如今,這名阿爾巴尼亞男子 30 歲了,依然被關在義大利米蘭的監獄裡。低安全等級的牢房,每間容得下兩個受刑人。最近前獄友刑期剛滿,床位尚且無人替補,所以過去二天他都獨自一人。長期低落的情緒缺乏出口,而他基於良好表現所獲得的特別待遇,也不過就是打掃飯廳的機會。[1]

他勢必得用萬無一失的方法,脫離困境:用完餐後,穿著囚衣的他靜靜地躺下。當獄方打開房門,眼前竟是一具屍體。三天後,鑑識團隊奉命驗屍。[1]

死者身上無明顯外傷,呼吸道也沒有阻塞。口腔與唇黏膜輕微充血(hyperaemia);肺、肝以及腎臟鬱血(congestion);[註]而氣管與支氣管流著泛紅的黏液和血液。150 毫升的胃部內容物中,包含部份消化的帶皮植物性殘渣。此外,根據醫療紀錄,他生前患有氣喘,對花粉過敏,但平時沒有服用任何藥物。以上線索都不足以用來推論確切的死因。[1]

該名阿爾巴尼亞受刑人的口袋裡,有一張手寫的字條提到「我受夠了」、「我過敏」,還有最重要的「我吃了已知能自殺的東西」。在與獄方既有的文件比對後,確認二者筆跡相符,確實為他親筆所寫。鑑識團隊做的血清分析,也證實他的 IgE 抗體濃度偏高。這就耐人尋味了:IgE 抗體是診斷過敏反應的指標[1]既然監獄中理論上沒有花粉,除非有人偷渡進來,不然就是死者還有不為人知的過敏原?

他生前最後一餐吃剩的桃子,擺在身旁。這一點和花粉過敏的病歷,給了鑑識團隊一個靈感,並決定朝此方向,縮小調查範圍:檢驗與桃子以及樺樹有關的特定 IgE 抗體。[1]

花粉食物過敏症候群患者,同時對特定花粉和食物過敏。圖/charlesdeluvio on Unsplash

花粉食物過敏症候群(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是一種同時對特定花粉和食物過敏的毛病。[2]其中樺樹果實症候群(birch-fruit syndrome)的意思,不是說吃了樺樹的翅果會出事,而是對樺樹花粉以及桃子、梨子、李子、蘋果、草莓、櫻桃、杏桃和杏仁等薔薇科(Rosaceae)的果實過敏。[2-4]此症患者多半會在食用上述果實後的 5 至 15 分鐘內,出現發炎反應[3]不過,也不是每個對樺樹花粉過敏的人,都不能碰此類果實。樺樹果實症候群的盛行率,還有這兩種過敏原之間的關係,在各地差距甚大。比方說,美國有 75.9% 的樺樹花粉過敏者,吃蘋果也會產生症狀;丹麥 34%;而義大利只有 9%。[4]為了預防發作,盡量避開這些果實是最簡單的作法。但有趣的是,其實果實只要被煮過了,例如:製成果醬,患者通常便可盡情享用,不會有事[2, 3]

話說回來,如果食用者是刻意藉此自殺,那存活率就看個人造化了。花粉食物過敏症候群所造成的症狀,一般侷限在食物觸碰到的範圍,例如:嘴巴、嘴唇、舌頭和喉嚨等部位,會腫脹或搔癢。[2, 5]這些症狀大多不會維持太久,因此無需用藥治療。[2]偏偏就有那麼倒楣的少數人,光是吃顆桃子,便會腹痛、腹瀉、嘔吐、氣喘、咳嗽,還有皮膚紅疹和眼皮浮腫;更誇張的話,甚至會血壓下降,並產生致命的休克現象。[3]

最後,鑑識團隊從桃子和樺樹特定的 IgE 抗體濃度,確定這名阿爾巴尼亞囚犯應該是嚴重過敏患者。[1]他在不會被及時搶救的狀況下,成功地吞桃自盡。

  

延伸閱讀

你知道你有可能對倉鼠或壁蝨過敏嗎?Alpha-gal 症候群會帶來什麼樣的過敏症狀呢?

備註

充血(hyperaemia)是發炎反應中,主動增加輸入的血液所致;而鬱血(congestion,又譯「被動充血」)則是減緩的回流,造成血液被動聚積。[6]

參考資料

  1. Tambuzzi S, Gentile G, Boracchi M, et al. (2021) ‘Postmortem diagnostics of assumed suicidal food anaphylaxis in prison: a unique case of anaphylactic death due to peach ingestion’. Forensic Science, Medicine, and Pathology, 17, pp. 449–455.
  2. 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 (21 MAR 2019) American College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3. Manchester Academic Health Science Centre. (18 OCT 2006) ‘Allergy information for: Peach (Prunus persica)’.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4. Wang J. (2013) ‘Chapter 12 Oral Allergy Syndrome’. In Metcalfe DD, Sampson HA, Simon RA, Lack G (Eds.), Food Allergy: Adverse Reactions to Foods and Food Additives. John Wiley & Sons.
  5. Kim JH, Kim SH, Park HW, et al. (2018) ‘Oral Allergy Syndrome in Birch Pollen-Sensitized Patients from a Korean University Hospital’. 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 33 (33): e218.
  6. López A, Martinson SA. (2017) ‘Chapter 9 – Respiratory System, Mediastinum, and Pleurae’. Pathologic Basis of Veterinary Disease (Sixth Edition), pp. 471-560.e1.
所有討論 2
胡中行_96
116 篇文章 ・ 39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1

6
1

文字

分享

1
6
1
副作用都很惱人?那可未必!曾經失敗的抗組織胺藥物,就有舒緩焦慮的奇效──《食藥史》
聯經出版_96
・2022/09/07 ・269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從驅逐艦到軍醫院:醫官拉弗里特的研究之路

到了一九五○年,拉弗里特陸續在醫學期刊發表一系列正面結果。他的實驗讓他受到矚目,上司決定解救他脫離落後地區,讓他回到法國的政經中心:巴黎。

啊,巴黎!巴黎是有抱負的法國男人(或女人)的目標。那是法國政治人物的家,也是企業總部所在地;那裡有宗教領袖和軍方高層;有最優秀的文學家、音樂家和藝術家;有一流的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é)與菁英知識分子(法蘭西學院 French Academy);有法國最偉大的建築物和最迷人的音樂、時尚和美食;有最好的圖書館、研究中心、博物館與訓練中心。

如果你是法國人,又是某個領域的代表人物,一定會渴望在巴黎擁有一席之地。

現在拉弗里特來了,他調職到聲望最高的聖寵谷軍醫院(Val-de-Grâce Hospital),距離索邦大學只有幾條街。他在那裡接觸到各領域的專家,得到更多資源,順勢擴大研究。

看到這麼美的風景,是不是也想去巴黎玩了呢?圖/Givaga

想找出休克的秘密?試試抗組織胺藥物吧!

他需要藥學專家,也順利找到一個。對方是狂熱的研究人員,名叫皮耶.胡格納(Pierre Huguenard)。拉弗里特和胡格納一起想辦法提升人工冬眠技術,搭配用阿托品(atropine)、普羅卡因(procaine)、馬錢子(curare)、類鴉片藥物和安眠藥調製的雞尾酒。

他們注意到另一種人體受傷時會分泌的化學物質:組織胺(histamine)。組織胺跟人體很多方面都有關聯,除了受傷時會釋出外,也跟過敏反應、暈車和壓力有關。或許組織胺也在休克反應扮演一定的角色。

於是拉弗里特往他的雞尾酒裡扔進另一種成分:一種抗組織胺藥物,這種新藥是科學家為了對治過敏反應積極研發出來的。

這時候事情開始出現有趣的變化。

抗組織胺似乎可望成為下一個神奇藥物大家族,它們的適用範圍相當廣,從花粉熱、暈船、普通感冒,到帕金森氏症。製藥公司正在全力研發,努力找出可以申請專利的藥品。

只是它們跟所有藥物一樣,也有副作用。其中一種副作用是行銷時的一大困擾:抗組織胺常會導致某個評論家所謂的「惱人的昏沉」(不昏沉的抗組織胺還要等上幾十年)。

抗組織胺藥物的副作用之一是讓人感到昏沉。圖/Pixabay

這跟鎮靜劑和安眠藥造成的睏倦不同,抗組織胺不會讓身體的任何功能減緩,它們的作用反而好像鎖定神經系統的某個特定區域,也就是一九四○年代的醫生所謂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如今的自主神經系統)。

這兩大系統組成人體神經系統的背景,也就是在我們清醒意識層次運作的信號與反應,例如調節呼吸、消化和心跳。拉弗里特心想,休克反應的祕密應該就藏在這些神經之中。他想要一種只對這些神經產生作用,不至於太影響清醒意識的藥物。抗組織胺好像正符合他的需求。

「我要一款只有副作用的抗組織胺!」

於是他與胡格納著手試驗。手術前幾小時給予正確劑量的合適抗組織胺。根據拉弗里特的記載,意識仍然清醒的病人「不會感覺疼痛和焦慮,通常也不記得手術過程」。

拉弗里特發現有一個附帶優點,就是術後的止痛嗎啡用量減少。他用添加抗組織胺的雞尾酒搭配人工冬眠,減少手術休克的發生,因而減少手術台上的死亡率。

抗組織胺能夠減輕手術病人的疼痛、焦慮和死亡率。圖/Pexels

但是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進,他雖然想要抗組織胺的副作用,卻不想在他的雞尾酒裡添加這種東西,畢竟他不是在治療暈車或過敏。

他看過有些病人使用抗組織胺後減輕焦慮,心情愉悅平靜,那才是他想要的。他要一款只有副作用的抗組織胺,於是寫信給法國最大的製藥公司羅納普朗克(Rhône-Poulenc, RP),請研究人員幫他找出來。

失敗藥品的逆襲:只要一點點,就有奇效!

幸運的是,他在對的時機找到對的人。羅納普朗克正在積極尋找更新、更好的抗組織胺。跟所有製藥公司一樣,他們公司的架子上堆滿失敗品,有些毒性太強,有些副作用太大。他們於是重新測試那些失敗品。

數個月後,就在一九五一年春天,羅納普朗克寄了一款編號 RP-4560 的實驗性藥品給拉弗里特。他們當初之所以會放棄這種藥物,正是因為它沒有抗組織胺的功效,卻對神經系統有強烈副作用。動物實驗顯示這種藥物相當安全,可能正是拉弗里特在尋找的東西。

羅納普朗克重新測試失敗品,認為 RP-4560 正是拉弗里特在尋找的藥品。圖/Pixabay

沒想到那正是他的雞尾酒之中最好的東西,藥效極強,只需要一點點就夠了,而且達到他要的效果。即使只是處理傷口或動個小手術,術前使用 RP-4560,也能減低病人的焦慮,改善他們的情緒,對其他藥物的需求也會降低。

使用 RP-4560 的患者意識清醒、有知覺,卻好像比較能忍受疼痛,手術時的麻醉劑用量也減少。實在太奇怪了。疼痛並沒有消失,病人知道身體會痛,卻似乎並不在意。他們知道自己即將動手術,好像不太擔憂,甚至漠不關心。拉弗里特發現,病人跟他們的壓力「分離」了。

他的實驗成果變成聖寵谷軍醫院的熱門話題,激情澎湃的拉弗里特全力推廣。某天他在員工餐廳,聽見在醫院精神科擔任主管的朋友唉聲嘆氣,因為他們不得不讓重度精神病患穿約束衣。

法國巴黎聖寵谷軍醫院舊棟,現已停業。圖/Wikipedia

這是無數世代以來,精神科醫療人員的共同感傷,很多精神病患的情緒太激動、精神太錯亂、行為太危險,不稍加束縛就無法照顧或治療。那些病人會尖叫、拳打腳踢,有時會攻擊別人或傷害自己,最後不得不用藥物迷昏他們,綑綁在床上或穿上約束衣,真可憐。

拉弗里特靈機一動,告訴當時的在座者,與其束縛精神病人,不如讓他們試試 RP-4560,再用冰塊讓他們冷靜下來。

——本文摘自《食藥史:從快樂草到數位藥丸,塑造人類歷史與當代醫療的藥物事典》,2022 年 8 月,聯經出版

所有討論 1
聯經出版_96
27 篇文章 ・ 17 位粉絲
聯經出版公司創立於1974年5月4日,是一個綜合性的出版公司,為聯合報系關係企業之一。 三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近六千餘種圖書, 範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科技以及小說、藝術、傳記、商業、工具書、保健、旅遊、兒童讀物等。

0

6
3

文字

分享

0
6
3
哈啾!年終打掃最怕的過敏兇手——塵蟎
活躍星系核_96
・2021/02/12 ・2782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04 ・六年級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本文轉載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歷史展覽之「螨蜱特展」

  • 作者/黃坤煒

A 編按:小時候家裡的寢具,都一定會有「防塵蟎」的標示。會記得這件事,是因為自從搬出去住後,我再也沒睡過「防塵蟎」的寢具,從那時開始,我全身發癢,過敏從來沒有好過。(純粹為自己不愛乾淨找藉口)

 

《用科學拯救砰然崩潰的髒亂,這樣的掃除你洗翻嗎?》專題藉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歷史特展——「螨蜱特展」,帶你剖析塵蟎帶來的危害。

塵蟎——臺灣民眾過敏的主要來源

讓人們談之變色的過敏殺手——塵蟎,本來是指塵蟎科 (Pyroglyphidae) 的蟎類,近年來則泛指在居家內會造成人類過敏的一群蟎類,在全球各地造成人類過敏的最主要蟎類,為塵蟎科的歐洲室塵蟎、美洲室塵蟎及梅氏塵蟎,另外還有一些非塵蟎科的粗腳粉蟎、熱帶無爪蟎、腐食酪蟎、家食甜蟎及害嗜蟎。

塵蟎有多可怕呢?在台灣地區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罹患過敏疾病,而過敏原有 92%來自於塵蟎,這是塵蟎可怕之一;以下的數據可讓各位見識到塵蟎另一可怕之處,塵蟎最適宜的生長環境為濕度 75% ~ 80%, 溫度為 25℃,在 10 週內數量可以增加17倍之多;在一張雙人床上,可能含有多達二百萬隻的塵蟎;一隻雌性成蟎,一次可產下 25~50 個卵,卵在三週內可以發育為成蟎;塵蟎在它三至四個月的壽命中,可產下體重 200 倍的糞便,幾乎佔床重的 1/10。

讓人們談之變色的過敏殺手——塵蟎。圖/Wikipedia

看了以上的述說,我想各位還是很想知道,何謂過敏塵?如何造成過敏及如何防治塵蟎?以下就針對這三點做進一步說明。

什麼是遺傳性疾病——過敏

醫學上定義為——遺傳性的疾病,基本上是一種與多重基因遺傳有關的過敏性發炎,主要是因染色體有二處異常,一個與氣喘體質的形成有密切關係,另一處的染色體異常與異位性體質有關。這種發炎反應會因受到各種誘發因素的激發,造成臨床上的過敏發作,而其發作的部位則與其所遺傳到的各別器官異常有關,例如,一個肺部異常,而經常有長期氣喘病的患者,如果將其移稙上一個健康的肺,就不再會有氣喘病的發作。

當此發炎反應發生於支氣管時我們稱之為氣喘病,發生於鼻腔、眼結膜時,稱之為過敏性鼻結膜炎,發生於皮膚時則稱之為異位性皮膚炎,而發生於胃腸時稱之為過敏性胃腸炎,一般以前三種較為普遍。

敏蟎造成的過敏發生於鼻腔、眼結膜時,稱為過敏性鼻結膜炎。圖/Pexels

所謂的過敏體質,就是身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異物(而這些所謂的外來物,多含有蛋白質的成份,稱之為過敏原,會引發免疫反應),所產生一個過度反應的狀態。在正常狀態下,身體的免疫系統為保護身體,會對外來入侵物,產生發炎的反應,利用白血球及一些化學物質將外來物消滅,一般人而言,這種發炎反應,不會對身體正常的組織造成傷害,但對過敏體質者,因為前述遺傳上染色體的異常,使得免疫系統會將正常組織誤認為外來物,或是在外來物被消滅後,發炎反應應該停止時卻沒有停止反應,身體正常的組織卻成為發炎反應的另一個目標,這就是免疫系統的過程,過敏性疾病因之而起。而過敏體質或過敏性疾病,基本上指的就是上述四種疾病。

通常會誘發過敏性體質發作的因素可分為直接與間接二大因素,直接因素係指呼吸道的病毒感染、過敏原(塵蟎、灰塵、羽毛、黴菌、花粉、食物等)和化學刺激(香煙、油漆等);間接因素則包含激烈運動、喝冰水、天氣劇變、情緒不穩等。

鳥類的羽毛也是過敏原之一。圖/Pixabay

為何隨著人類經濟、醫學的進步,反而得到過敏疾病的人也隨文明的進步而增加?甚至造成更多的人因過敏疾病而死亡呢?這當然跟我們生活的環境惡化有直接的關係,另外,因居住的住屋密集、及密閉性佳,而造成通風不易,故使過敏原的濃度逐漸累積,居高不下,而使有過敏體質者好發過敏性疾病。

塵蟎會造成過敏,都是排泄物惹的禍

塵蟎為一很小,且肉眼所無法見到的節肢動物,大小約 0.25~0.33 mm,牠主要取食人類皮膚的掉落物、真菌、黴、細菌、花粉、昆蟲的屍體等,而這些物質往往會包含於家中的灰塵內,所以,塵蟎喜歡生活於密閉住屋內。塵蟎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是引起人類過敏的主要物質,若經呼吸道吸入,會刺激引發過敏症狀。每隻塵蟎每天約可產生 20 顆的排泄物,這些排泄物會持續的引起人類過敏反應,甚至塵蟎死亡後其屍體依舊會引起人類的過敏反應,這是因為塵蟎體內含有引起人類過敏的蛋白質成份。

在臺灣地區,以床墊的塵蟎量最高,約有 66% ~ 100% 的住家床墊被檢測出有塵蟎,其次為棉被與枕頭。

約有 66% ~ 100% 的住家床墊被檢測出有塵蟎,其次為棉被與枕頭。圖/Pexels

過年大掃除,掃對塵蟎才會OUT

家中床墊、枕頭、棉被、沙發、地毯、窗簾布等均為塵蟎藏身之處。要讓塵蟎過敏者遠離威脅,最好有通風的環境及採取適當之防蟎措施,才能儘量降低過敏的程度。對於防治塵蟎可以依以下的方法進行:

  1. 以濕抹布或真空吸塵器打掃,避免使用掃把,以減少塵埃飛揚
  2. 避免放置錦旗類、懸掛絲節製品飾物及其它易堆積灰塵的東西,書籍應避免置於書架上。
  3. 使用可濾住過敏原的吸塵機或使用較多層材質的集塵袋來降低過敏原的釋出。
  4. 多餘之衣物及絨毛玩具、毛織物品,應置於儲物櫃內。
  5. 以木板或瓷磚為地板,不要使用地毯。
  6. 以木製品或塑膠製品代替填充式家具或使用經過防蟎效果處理的皮革或布製品家俱。
  7. 避免使用厚重窗簾布,以百葉窗或塑膠遮板代替。若必需使用窗簾,請常清洗。
  8. 避免使用絨毛毛毯及絲質床單。
  9. 每兩週以約 55°C 熱水清洗一次外蓋寢具(指毯子、床單、枕巾、被單),避免使用厚重及毛料毯子。
  10. 應將傳統棉製枕頭換成可洗滌之人造纖維製品的枕頭,再裝入防蟎枕套後使用。
  11. 將床墊裝入防蟎床墊套內,拉緊拉鍊後使用,若房中有多張床,則每張床皆需裝上防蟎床墊套。
  12. 過敏患者應注意室內溫度及溼度的控制,保持室內溫度 25 ~ 27°C,溼度 40 ~ 50%。
  13. 將暖氣出風口以過濾網蓋住或者改用電暖氣。
  14. 功率較強之 HEPA 空氣濾淨機能減少空氣中的過敏原,請選擇適合房間大小的機型。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06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