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明真
醫師,希望能用好懂的描述及有趣的故事,讓醫學更為平易近人。
J 是一名 20 歲的少女,在大學舉辦的聖誕舞會上認識了大一屆的學長 K,兩人相談甚歡。舞會過後,兩人意猶未盡,相約到附近的河濱公園散步,越聊越投機,不時相視大笑。終於 K 忍不住,逕自往 J 的嘴唇吻了過去。
幾分鐘過後,J 開始喘,面色蒼白,雙手緊抓喉嚨,表情十分痛苦。K 看情況不對,急忙打了 119,經過約十分鐘,救護車趕到現場。
J 的母親聽到女兒的噩耗,心裡有了答案,急忙趕到急診室。她看見不知所措的 K,緊張地詢問:「到底發生甚麼事情?」
K老實地回答,帶著疑惑的表情描述散步的過程,以及當他們接吻之後,J 的突發狀況。
「接吻前,你吃了什麼?」
「舞會提供的花生醬三明治。」
儘管經過急救,最後 J 還是死於因呼吸道阻塞所導致的嚴重腦部缺氧。
診斷:因為花生過敏而引起的過敏性休克(Anaphylatic Shock)
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Food Allergy)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數百萬人深受其擾,並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受到影響。
台灣台北榮總研究團隊曾在 2012 年做過一項大型問卷研究調查 [1],搜集了 30,018 份符合條件的問卷進行分析。統計發現台灣地區食物過敏在小於 3 歲的孩童盛行率約 3%,4-18 歲的兒童約 8%,大於 18 歲的成人約 6%。台灣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為海鮮,包括蝦、蟹、魚及軟體動物(如蛤、貽貝、牡蠣、扇貝等)。芒果、奶、花生和蛋過敏亦常見於一般大眾。近八成罹患食物過敏的患者會反覆發作,約 5% 患者曾發生較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
食物過敏的症狀因人而異,主要發生在消化系統(腹痛、噁心、腹瀉等)、呼吸系統(喘、胸痛、咳嗽等)及皮膚(蕁麻疹、濕疹、血管性水腫等)。少數病患會以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表現,這是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它會造成全身性的影響,病程進展快速且可能造成死亡。美國地區研究顯示,在眾多過敏原中,花生是最常導致致命或接近致命(near-fatal)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的食物過敏源 [2,3]。
與食物過敏相關的過敏性休克是一種由免疫球蛋白 IgE 媒介的反應。對食物過敏的人會產生一種針對特定食物的 IgE,這些 IgE 會附著在肥大細胞(mast cell)及嗜鹼性細胞(basophil)上。當有一天食物過敏源被吃下肚,經過消化吸收,便會與這些附著在細胞上的 IgE 進行反應,進而導致發炎介質如:組織胺(histamine)及白三烯素(leukotrienes)等急速釋放。這種免疫反應會在短時間內發生,最典型是在吃了食物 5-60 分鐘內。
診斷食物過敏主要靠病史詢問,建立起時序以及因果關係,例如:小明因為吃下花生而在 10 分鐘後全身出現癢疹。如此便能高度懷疑患者有花生過敏。此外,適當的皮膚或血液過敏原測試也能對診斷進行確認。
有食物過敏的患者必須要嚴格避免攝取會引起過敏的食物。現在外食族居多,必須要看清楚食品標示,如果到餐廳用餐,也要告知廚師避免使用該食材。如果曾經發生過嚴重的系統性過敏反應,應隨身攜帶腎上腺素針劑,以防萬一。
一般的食物過敏反應只需要使用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就能有效控制,但如果不幸發生過敏性休克,患者必須立刻注射腎上腺素並緊急送醫。
所以如果對某種食物過敏,甚至曾發生過全身性過敏反應,記得接吻前一定要告知對方(雖然可能會有點掃興)。
參考資料
- Wu TC, Tsai TC, Huang CF, Chang FY, Lin CC, Huang IF, Chu CH, Lau BH, Wu L, Peng HJ, Tang RB (2012) Prevalence of food allergy in Taiwan: a 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 42 (12):1310-1315. doi:10.1111/j.1445-5994.2012.02820.x
- Bock SA, Muñoz-Furlong A, Sampson HA (2007) Further fatalities caused by anaphylactic reactions to food, 2001-2006.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19 (4):1016-1018
- Sicherer SH, Muñoz-Furlong A, Godbold JH, Sampson HA (2010) US prevalence of self-reported peanut, tree nut, and sesame allergy: 11-year follow-up.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25 (6):1322-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