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為甚麼物理學家需要讀歷史?只做研究不行嗎?—《物理雙月刊》

物理雙月刊_96
・2016/12/13 ・3933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80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常雲惠|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科技史組肄業,紐西蘭懷卡托大學(University of Waikato)運動休閒研究所學士後。紐西蘭公務員,目前定居紐西蘭,為科普讀物譯者

本文是由任教於紐約大學加勒廷自主學習學院的(New York University’s Gallatin School of Individualized Study)科學史教授史丹利(Matt Stanley)所著。並發表於今年七月的《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期刊上。

史丹利教授在文章一開始便指出,物理學家的養成教育不夠完整。而缺乏的這個部分,正是個毫無章法,且讓每件事都變得困難的區塊。亦即,個人與社群之間的溝通,特別是需要釐清誤解、說服對手,甚至與不願配合的盟友打交道的能力。由於物理學者們缺乏這方面的認識,以至於經常忽略「人事問題」對於科學研究的影響力。因而,他們經常得透過艱辛的過程,才逐漸體會到這個層面的重要性。其實,他們原是可以透過學習而認識這個偕同合作的真實世界,而非那個理想化、遺世而獨立的虛幻世界。

read
可以透過學習而認識這個偕同合作的真實世界,而非那個理想化、遺世而獨立的虛幻世界。圖 / 物理雙月刊提供

接著,史丹利教授建言,歷史「可以幫助」改善這個狀態。他指出,科學史這個專門研究人與科學的學門,在面對科研的實務層面時,可以提供物理學家更多樣的思考工具,來彌補這個區塊的不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史丹利教授分就七個方面,深入說明科學史研究對科學進展的重要性:

%e7%9c%bc%e9%8f%a1
史丹利教授建言,歷史「可以幫助」改善這個狀態。圖 / 物理雙月刊提供

一、物理研究是一項社會集體努力的活動

研究科學的是人。物理學家跟一般人一樣有個人好惡;他們會捍衛家園,也有政治立場,哲學偏好,乃至於個人情感。因此,學習科學史除了有助於了解物理學家,並非只是一群不同於常人,擁有理性思考的天才之外,也令物理學變得更平易近人,貼近日常生活經驗。

初入門的物理學生,透過科學史得以管窺物理學家的內心世界,才不至於將物理學者看成計算機器,而逐漸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致與動機。再者,希望能夠一窺堂奧的物理初學者,更可以透過科學史而進一步學習與了解物理學家及其社群之間的互動以及溝通的重要性。

二、物理的本質很少是一目了然的

自然界很少給出一目了然的答案。教科書所呈現出來不證自明的實驗,以及最多只需幾頁數學式便可證明的理論,事實上都是千錘百練後的結果。科學家們之所以將答案背後的繁瑣工作加以淡化,只因為他們認為,簡潔比複雜性更具說服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史丹利教授以「密立根油滴實驗」為例,其實驗室繁瑣的數據記錄本,就是最好的佐證。科學研究的實務工作,是繁瑣而複雜的,絕非像教科書所呈現的「事後諸葛」那樣,只是簡潔的邏輯推理。因此,擁有物理學史的素養,莘莘學子們更能夠理解,科學問題的解決,往往不是單一途徑,在不同時空背景之下,各個理論會呈現出不同的重要性,也會影響物理社群的取捨與偏好。

6211600207_b889d09219_o
科學研究的實務工作,是繁瑣而複雜的,絕非像教科書所呈現的「事後諸葛」那樣,只是簡潔的邏輯推理。圖 / By Suzette – www.suzette.nu @ flickr, CC BY 2.0

量子電動力學的發展史,是另一個絕佳的例子。戴森(Freeman Dyson)向大家證明了,費曼(Richard Feynman)、施溫格(Julian Schwinger)和朝永振一郎(Sin-itito Tomonaga)三人的重整化方法,都是等效的,沒有人是錯的,只是需要換個框架,重新來審視他們的思考方法而已。以這三人合得 1965 年的諾貝爾獎為標誌,量子電動力學算是正式有了基礎,解決了從 1920 年代狄拉克(Paul Dirac)以來,經歷 1930、1940 年代的一些困難,時至今日,量子電動力學已經成了量子場論研究的堅實基礎。

三、物理研究需要各式各樣的人

創造力,可以把錯綜複雜的自然現象,轉換成優美的物理觀念。然而,我們從來無法事先得知,需要有怎樣詭異(或天才)的想法,才能幫助我們釐清某些讓人困惑的觀察或實驗數據。

以熱力學第二定律為例,克爾文爵士(Lord Kelvin)並不是坐在書桌前,憑空想像出這個理論的。他不僅帶著對廢棄物處理與工程效率的痴迷,也帶著他在宗教上的信仰背景,例如:聖經的詩篇 102,「天地都要如外衣漸漸舊了」的詩句,啟發了他對宇宙熱寂(heat death)的研究,令他採取不同於德國物理學家的途徑,而成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科學史也告訴我們,許多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想法,經常來自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或學門。例如,馬克斯威爾 (James Clerk Maxwell)所提出的「統計變異」觀念,是從歷史學家身上得到的靈感。而粒子物理學者阿爾瓦雷茲 (Luis Alvarez)運用他在同位素研究的專長,幫助兒子找到恐龍滅絕的因素,也是彰顯了跨學科有益於科學發展的例證。

此外,他又指出打破族裔,文化傳統認定的重要性。例如,被排拒在男性白人科學社群之外,卻發明核乳膠技術的女性猶太科學家布勞 (Marietta Blau),以及因出身為猶太族裔,而無法進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的物理學者費曼等,許多非白人物理學家,都對科學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因此,知識與制度的多樣性,對於促進科學發展至關緊要,在物理發展史上,類似的例證,不勝枚舉。

marietta_blau
發明核乳膠技術的女性猶太科學家布勞。圖 / By Source, Fair use, wikimedia commons

四、物理的研究是進行式而非完成式

觀念、想法與詮釋的多樣性,提醒著我們,物理是處於「進行式」而「完成式」。所有的科學知識,都只是「暫時的」。對於某個問題,我們永遠可以找到新的方法或觀點,來試著解決它。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永遠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新的東西。在物理學史上,已有太多的例子,讓我們無法宣稱,我們目前已知的理論是究竟的、是永恆的。

有人或許會擔心,承認科學的這種「不確定」性,會讓它變得較不重要,或失去對大眾的吸引力。然而,事實上是完全相反的。試著想像有兩位工人,一位正在蓋大教堂,一位則是在快要完成的一面牆上,砌上最後的幾塊磚,哪一位的工作會比較吸引人呢?正因為物理科學的研究尚未完整,而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反倒鼓舞著年輕學子與研究學者的豪情壯志與好奇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若物理教學或科學教科書,可以更確切地反映出科學研究的真實面貌,包括對現有理論的質疑或不確定性,或是教導學生如何根據科學證據來思考,而非著重在羅列已知的理論與學說。畢竟,能鼓動人心去追求的,是發掘未知,除了知道「有什麼」(What)之外,我們更想知道的是「還有什麼」(What else?)以及「如果這樣,會變成怎樣?」(What if?)

五、物理的概念並非一成不變

我們一般人多半會假設,當下的狀態是一種常態。然而,歷史卻清楚地呈現出過去與現在的不同。如果我們接受現在的物理與過去的不同,那麼我們就不難接受,未來的物理,必定會不同於現在的面貌。

透過歷史訓練,個人在看待既有的思維時,更能夠跳脫框架思考,而非只是理所當然地接受現狀。而且透過研讀史料的啟發,新進科學家或可發現有待開發的新領域,或重新研究因為某種原因而遭到棄置的冷門領域。在其眾多舉證當中,年輕時任職專利局的愛因斯坦,如何受到奧地利捷克實驗物理學家馬赫 (Ernst Mach)的科學史論著影響,以至於看待科學原理時更具批判性,應是眾所周知的例子之一。

六、物理研究的規則並不死板

第一次接觸科學史的人,經常對於科學的實務操作,並非如課堂上教導的科學方法而感到驚訝不已。科學家,就如愛因斯坦晚年反省時所描述的,是「不擇手段的機會主義者」,因為他們並不遵循死板的規則,進行線性的解題。相反地,他們可能是從一個假設、奇怪的觀測或是某個實驗中的異例開始,並根據可以收齊到手的證據,做出完美的解釋罷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當天王星的運行軌道與牛頓的重力理論不相符時,較早期的科學家提出的解釋是,因為受到潛藏在黑暗中的新星(即海王星)重力影響的緣故。因此,隨後當水星軌道與重力理論牴觸時,天文學家便因循同樣的解決辦法,致力於尋找潛藏在太陽光中的「火神星」(Vulcan)。許多科學發現的故事幫助我們了解,事實上,所謂的「科學方法」並非是一套神聖不可違背的標準作業程序。

uranus_-_voyager_2
當天王星的運行軌道與牛頓的重力理論不相符時,較早期的科學家提出的解釋是,因為受到潛藏在黑暗中的新星(即海王星)重力影響的緣故。圖 / By NASA,公有領域,wikimedia commons

七、屏棄「昨非今是」的科學史觀

歷史學有一個重要的的思維:為什麼古人視為正確的想法,我們現在卻抱持相反的觀點?在物理學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透過牛頓力學眼光來看,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簡直一無是處。事實上,亞里斯多德並非不能理解牛頓力學,他只是站在完全不同的觀點去看同樣的現象罷了。換句話說,古人不過是關心不同的議題,並嘗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尋求解答罷了。如果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犯下如英國「輝格史學派」(Whig history)以今非古的錯誤。而能夠理解科學的本質是不斷提問的過程,而非一連串的聲明與陳述。這些提問不只會繼續不斷地發生,並有助於我們理解那些問題已經被討論過。

 

史丹利教授於結論中,再一次強調科學史的趣味性,以及將其融入科學家養成教育,或者非科學主修生的重要性與意義。期能幫助科學家成為更好的公民,甚至重新探索已知的未知。

 

原始論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8%e5%8d%b710%e6%9c%88%e8%99%9f%e5%b0%81%e9%9d%a2

 

本文摘自《物理雙月刊》38 卷 10 月號 ,更多文章請見物理雙月刊網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物理雙月刊_96
54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物理雙月刊》為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旗下之免費物理科普電子雜誌。透過國內物理各領域專家、學者的筆,為我們的讀者帶來許多有趣、重要以及貼近生活的物理知識,並帶領讀者一探這些物理知識的來龍去脈。透過文字、圖片、影片的呈現帶領讀者走進物理的世界,探尋物理之美。《物理雙月刊》努力的首要目標為吸引台灣群眾的閱讀興趣,進而邁向國際化,成為華人世界中重要的物理科普雜誌。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從「衛生紙」開始的環保行動:一起愛地球,從 i 開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2/03 ・1592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是否也曾在抽衛生紙的瞬間,心頭閃過「這會不會讓更多森林消失」的擔憂?當最後一張衛生紙用完,內心的愧疚感也油然而生……但先別急著責怪自己,事實上,使用木製品和紙張也能很永續!只要我們選對來源、支持永續木材,你的每一個購物決策,都能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食物」:碳的循環旅程

樹木的主食是水與二氧化碳,它們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利用這些碳元素形成枝葉與樹幹。最終這些樹木會被砍伐,切成木材或搗成紙漿,用於各種紙張與木製品的製造。

木製品在到達其使用年限後,無論是被燃燒還是自然分解,都會重新釋放出二氧化碳。不過在碳循環中,這些釋出的二氧化碳,來自於原本被樹木「吸收」的那些二氧化碳,因此並不會增加大氣中的碳總量。

只要我們持續種植新樹,碳循環就能不斷延續,二氧化碳在不同型態間流轉,而不會大量增加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總量。因為具備循環再生的特性,讓木材成為相對環保的資源。

但,為了木製品而砍伐森林,真的沒問題嗎?當然會有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吸碳到固碳的循環

砍對樹,很重要

實際上,有不少木材來自於樹木豐富的熱帶雨林。然而,熱帶雨林是無數動植物的棲息地,它們承載著地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當這些森林被非法砍伐,不僅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黃碳,也就是那些大量儲存在落葉與土壤有機質中的碳,會因為上方森林的消失重新將碳釋放進大氣之中。這些原本是森林的土地,將從固碳變成排碳大戶。

不論是黃碳問題,還是要確保雨林珍貴的生物多樣性不被影響,經營得當的人工永續林,能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是紙漿和木材的理想來源。永續林的經營者通常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木材反覆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成,因此不用再砍伐更多的原始林。在這樣的循環經營下,我們才能不必冒著破壞原始林的風險,繼續享用木製品。

人工永續林的經營者需要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管理,確保砍下每顆樹木後,都有新的樹木接續成長。

如何確保你手中的紙張來自永續林?

如果你擔心自己無意中購買了對環境不友善的商品,而不敢下手,只要認明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 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並且從森林到工廠、再到產品,流程都能被追蹤,為你把關每一張紙的生產過程合乎永續。

只要認明 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與 PEFC(森林認證制度)認證標章,就能確保紙漿來源不是來自原始林。

家樂福「從 i 開始」:環境友善購物新選擇

不僅是紙張,家樂福自有品牌的產品都已經通過了環保認證,幫助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實踐環保。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這代表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已經符合多項國際認證永續發展標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 i 開始」涵蓋十大環保行動,從營養飲食、無添加物、有機產品,到生態農業、動物福利、永續漁業、減少塑料與森林保育,讓你每一項購物選擇都能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無論是買菜、買肉,還是日常生活用品,都能透過簡單的選擇,為地球盡一份力。

選擇 FSC 與 PEFC 標章只是第一步,你還可以在購物時認明家樂福的「從 i 開始」價格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2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1
1

文字

分享

1
1
1
經濟重要還是環境重要?明朝末年發生了什麼事?氣候如何影響國家?——《價崩》導讀
衛城出版_96
・2024/05/07 ・4105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眼皮底下的事實:環境史研究者看《價崩》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著名的漢學家卜正民以如下段落為《價崩:氣候危機與大明王朝的終結》一書定調:

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彷彿逃不出莫測變幻的手掌心。變化讓人這麼痛苦、氣餒,為了安慰自我,我們便告訴自己:當代的生活特徵就是接連不斷的變化,正是這種不穩定,讓世界變得比以往更複雜。

他告訴我們,作為一個「長壽之人」,「過去十年來,氣候變遷、物價通膨,以及政治豪奪的速度與規模」,他認為也是前所未見。只是,作為一個歷史學者,他還是想問,若我們放大時空的尺度,當代人在過去十年來經歷的變化,真的是前所未見嗎?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在一六四○年代早期的中國,也就是明朝末期的中國,是一個連「生存條件都被剝奪,平安度日的尊嚴都被否定的時代」,因為「大規模的氣候寒化、疫情與軍事入侵,奪走數以百萬計的人命」。

在一六四○年代早期的中國,也就是明朝末期的中國,是一個連「生存條件都被剝奪,平安度日的尊嚴都被否定的時代」,因為「大規模的氣候寒化、疫情與軍事入侵,奪走數以百萬計的人命」。
圖/unsplash

藏在眼皮下的事實是什麼?小冰期如何發生?

一六四○年代初期的中國發生什麼事?這便是卜正民試圖回答的問題。他反對傳統史學的兩大見解:一者是訴諸人禍,即訴諸當時宮廷內的派系鬥爭,統治階層道德淪喪,導致民不聊生;二者是訴諸十六至十七全球的白銀貿易,即當時從美洲與日本湧入中國的白銀,造成物價波動與社會不安。卜正民認為,訴諸人禍與貿易會讓我們看不見「藏在眼皮底下的事實」:小冰河時期(簡稱小冰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義地說,小冰期是從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初期的地球寒化現象,氣溫平均掉了攝氏兩度。乍看之下,攝氏兩度的溫差或許微小,但對作物而言,這樣的溫差已經足夠讓作物減少一次收成,或根本無法收成。再者,必須注意,兩度的溫差是「平均」,即可能是極熱與極寒的氣溫交錯變化造就此兩度溫差。這確實也是在小冰期中發生的事。

地球科學家推測,寒冷的氣候讓兩極的冰山範圍擴張,讓海水變得更鹹,也就是變得更重,影響洋流的流動方式,從而牽引了大氣與洋流間的循環。影響所及,所謂「聖嬰-南方震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即傳統上所說的「聖嬰現象」加「反聖嬰現象」)變得格外激烈,乾旱、水災等極端氣候頻傳。不僅如此,地球科學家也指出,小冰河期也是火山活動格外頻繁的時期。火山噴出的煙塵,遮蔽了太陽輻射,更加速了地球的寒化。

地球科學家推測,寒冷的氣候讓兩極的冰山範圍擴張,讓海水變得更鹹,也就是變得更重,影響洋流的流動方式,從而牽引了大氣與洋流間的循環。
圖/unsplash

小冰期的起因為何?目前普遍接受的見解是太陽活動改變。此外,也有研究者指出,這與所謂歐洲人「發現」新大陸有關。受到所謂「哥倫布大交換」的衝擊,美洲原住民大量消失,森林擴張,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濃度的減低,讓大氣保溫的能力下降,與前述太陽活動與火山噴發的效果耦合,讓寒化成為不可逆的過程。總之,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地球是個混沌系統,牽一髮不只動全身,甚至整個身體都會分崩離析。

回到《價崩》這本書。卜正民指出,明朝的存續時間(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即落在小冰期,並成為明朝覆亡的主因。他將小冰期之於明朝的影響分為六個泥沼期:一、永樂泥淖期(一四○三年至一四○六年)。二、景泰泥淖期(一四五○年至一四五六年)。三、嘉靖泥淖期(一五四四年至一五四五年)。四、萬曆一號泥淖期(一五八六年至一五八九年)。五、萬曆二號泥淖期(一六一五年至一六二○年)。六、崇禎泥淖期(一六三八年至一六四四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永樂泥淖期欠缺災荒記載,景泰泥淖期以饑荒收尾,嘉靖泥淖期氣候異常乾冷,萬曆一號泥淖期爆發饑荒、洪水、蝗災與大疫,「人民相食,枕籍死亡」;萬曆二號泥淖期的乾旱與水災頻繁,饑荒再度爆發,「朝廷賑濟的請願如潮水湧來」。崇禎泥淖期是明代乃至於「整個千年期間最慘痛的七年」,「米粟踊貴,餓殍載道」。一六四四年四月末,闖王李自成兵臨北京,致書要求崇禎帝歸順。崇禎不從,在命皇后、貴妃與女兒自盡後,他爬上皇居後的煤山,自縊身亡。李自成稱帝後,滿人入關,將中國納入大清國版圖。

不可忽視的幽靈?拔除合理征服者的解釋,明朝滅亡原因還有哪些?

如此的歷史解釋是否會流於環境決定論?卜正民的回答是:「如果環境決定論的幽靈就在門外徘徊,我也不會在分析時將其拒於門外。」那麼,是什麼讓寫出《縱樂的困惑》、《維梅爾的帽子》等名著的歷史學者相信環境的決定作用?答案就是糧價。

卜正民先生像。
圖/wikipedia

以他的話來說,「太陽能與人類需求的關係,是透過糧價調節的。從景泰年間到崇禎年間,糧價在五次環境泥淖其中激增,每一次都把價格多往上推一截,這樣的事實也說服我必須採用氣候史的大框架。」卜正民表示,「一旦經濟體仰賴太陽輻射為能源來源,那麼無論大自然是幽而不顯還是顯而易見,都必然是社會或國家生命力的決定因素。」

在結語「氣候與歷史」中,卜正民再次反駁那些把明朝覆滅推給「失德」的見解。他認為,這種論調是「合理化明清兩朝遞嬗的過程」,且「編出這種敘事並為之背書的,就是征服者」。他強調,「明朝的滅亡固然不能推給災荒糧價,但講述崇禎末年重大危機時不把氣候因素納入考慮,那簡直就像莎士比亞所言,宛如癡人說夢,充滿著喧譁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不至於將環境決定論「拒於門外」是一回事,認為社會變遷就此被環境「決定」,又是另一回事。卜正民並不認為,面對氣候因素帶來的種種挑戰,明朝各級官員只能雙手一攤,感嘆天要亡我,不做任何努力。就如其他生活在小冰期的人們一般,卜正民認為,明朝人建設基礎設施、育種、建立制度、開發新科技與控制生育力等;但問題是,一六三○年代晚期的種種災害,並未催出社會的適應力,反倒是摧毀其適應力。

拜此時勃發的火山活動與激烈的聖嬰-南方震盪現象「之賜」,不論是政府還是市場,都變不出糧食。卜正民認為,至少在前五個泥淖期,明朝人還是表現出相當的韌性,努力予以調適。然而,進入崇禎泥淖期後,春夏乾冷,田地龜裂,運河無水。當每公斤的米得需要兩千五百公升的水,而老天爺就是不願意降下一滴雨時,糧食供應體系就此崩潰,連帶把物價與政治體系拖下去陪葬。

是誰忽略了眼皮底下的事實?這段歷史帶給我們什麼警訊?

回到卜正民所稱的「眼皮底下的事實」。我們要問,是誰忽略了這項事實?誰是這對眼皮的擁有者?卜正民的答案有二。一則是以研究社會、政治與環境變遷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以小冰期的相關研究為例,他表示,當他開始研究明代中國糧價變異與氣候變化之關係時,驚訝地發現,「其他地方的環境史對糧價幾乎不提」。與之對照,精通糧價的歷史研究者,如不是太快地把糧價理解為「公平交易」的指標,便是視之為社會關係的一環,忽略了糧食必得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孕育出來的。

另一個忽略氣候或環境此事實者便是卜正民的同代人,也就是在閱讀這本書的你我。現代人對物價飛漲的關注程度遠比全球暖化、極端氣候與環境破壞來得高;畢竟,前者是切身之痛,後者則相當遙遠,是北極熊與紅毛猩猩的事。
圖/unsplash

另一個忽略氣候或環境此事實者便是卜正民的同代人,也就是在閱讀這本書的你我。現代人對物價飛漲的關注程度遠比全球暖化、極端氣候與環境破壞來得高;畢竟,前者是切身之痛,後者則相當遙遠,是北極熊與紅毛猩猩的事。然而,卜正民的分析告訴我們,即便明代中國離現在相當遙遠,所謂的小冰期至少也是一百五十年以上的事,但物價恐怕還是可作為某種氣候指標。換言之,若人們以關心物價的熱誠來關心環境,面對當代的環境危機,說不定人們多少可找出個解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讓人心生警惕的是,卜正民告訴我們,小冰期多少是個漫長的地球系統變化。小冰期本身並未造成明朝衰亡,是相伴的極端氣候摧毀了明代社會的韌性與調適。他也認為,面對小冰期、火山噴發與聖嬰-南方震盪現象誘發的極端氣候,從後見之明來看,明朝人也做了他們可以做的,但也只多苟延殘喘了七年,且還是生存條件都被剝奪、生活尊嚴都被否定的七年。

那麼,當人類誘發的氣候變遷可能已加劇了聖嬰-南方震盪現象,讓去年(二○二三年)夏天成為有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夏天,而極端氣候彷彿成為日常,人類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調適?如果說明朝多少是被地球系統的正常運作摧毀,當今地球系統的異常,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數百年後的歷史學家,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恐怕無法如卜正民對待明朝人一樣地寬厚,只能說這是咎由自取。諸如此類的思考,都讓《價崩》有了跨越時代的現實意義。

畢竟,明朝人不是外星人,他們跟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本文摘自《價崩:氣候危機與大明王朝的終結》,2024 年 05 月,城出版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衛城出版_96
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每個人在心裡攜帶著文明的種子。 守衛讀者心中之城,與文明的生命力。"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批評反而促成發展?科學化中醫和宋朝佛儒交融類似?——《非驢非馬》
左岸文化_96
・2024/04/26 ・3068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雜種醫」的挑戰

余巖在一九三二年出版《醫學革命論文選》第二版之時,新版序的開場白就敘述了朋友對他的氣憤埋怨。他們說:

近年外面半新半舊非驢非馬的醫說,橫行得了不得。這點狡獪都是你教訓他們的。你若不去向他們攻擊,他們永遠不會變遷。舊的索性舊,新的索性新,倒是界限分明,容易解決。⋯⋯你拚命攻擊舊醫,結果是教訓他們尋出一條生路。

余巖先生像。
圖/wikipedia

在一九二九年的衝突之後,許多批判中醫的人都注意到一個令他們毛骨悚然的現象:一夕之間,出現了一種「非驢非馬」的雜種醫。在很短的時間裡,雜種醫就在醫界大行其道,而之前這種混種現象只盛行於商業界的藥品市場而已。雖然抱持第一與第三立場的人對於中醫科學化的意見相反,但他們都把陸淵雷與譚次仲的方案抨擊為「非驢非馬」。

為何被譯為「雜種醫」?

在此,我想清楚說明為什麼把「非驢非馬醫」翻譯為「雜種醫」(mongrel medicine),而不是聽起來比較正面的「混種醫」(hybrid medicine)。第一,兩者間有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雜種醫」是當年的歷史行動者所使用的概念。當年批判中醫的人士把「非驢非馬醫」等同於「雜種醫」,因爲他們想強調這種醫療是一個背叛了父母的雜種,是對兩個純種醫學傳統的雙重背叛。

這樣強烈的負面意涵便引出我的第二個論點:作為歷史行動者的概念而言,當年沒有任何中醫師會自我標榜為「非驢非馬」,「非驢非馬」是中醫批評者強加在他們身上的一種貶抑性的標籤。相較於「雜種」與「非驢非馬」所帶有的強烈的負面意涵,「混種性」(hybridity)這個後殖民概念的功能剛好相反,它強調「後殖民文化的混種性是一個優點,而不是弱點。」我想傳達的訊息卻正是混種的負面意涵:對於那些企圖匯通中西醫的人而言,他們必須承受對手加諸己身的羞辱與限制,被對手定義為「雜種」。為了傳達「非驢非馬」一詞的貶抑與羞辱,我決定將其意譯為「雜種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那些企圖匯通中西醫的人而言,他們必須承受對手加諸己身的羞辱與限制,被對手定義為「雜種」。為了傳達「非驢非馬」一詞的貶抑與羞辱,我決定將其意譯為「雜種醫」。
圖/unsplash

備受罵名,仍要追求中醫科學化的原因為何?

面對來自雙方的攻擊,陸淵雷決定在那份備受爭議的中醫科學化提案當中,將接納雜種醫列為五項前提之一:「故整理國醫藥學術,引用科學原理時,不任受破壞國粹之名。」在此陸淵雷清楚表示不認同將中醫視為「國粹」而保存其本真性(authenticity)。

這是一項重要的證據,顯示至少對陸淵雷而言,國醫運動不當被等同為一種文化民族主義運動。他特別提及儒學與佛教在宋朝(九六○ — 一二七八)成功融合的例子,而主張中醫科學化是性質接近的事業,是以一種大膽而富有創意的方式來融合中國與外國文化。就這個意義上而言,像陸淵雷這樣的人士不僅發動了中醫科學化方案,更心甘情願地承受論敵貼在他們身上的貶抑性標籤,因為他們追求的目標不是保存中醫既有的樣貌,而是要發展出國醫館所揭示的那種新生的混種醫。

陸淵雷提及儒學與佛教在宋朝成功融合的例子,而主張中醫科學化是性質接近的事業,是以一種大膽而富有創意的方式來融合中國與外國文化。
圖/ wikipedia

余巖的友人責怪余巖協助創造了這種雜種醫。他們是對的。雜種醫之所以會興起,就是為了回應余巖和其他中醫批評者所倡議的醫學革命。這並不是說在余巖對中醫提出抨擊之前,不曾有人試圖融合這兩種醫學型態──唐宗海就是一個明顯的先例。重點是,雜種醫之所以突然間變地那麼值得追求、那麼引人痛毀極詆、那麼危機四伏,這一切都源於人們堅持要以科學方法整理中醫──換句話說,就是中醫科學化。有史以來第一次,當中醫師想像中醫與西醫的關係之時,他們無可逃避地必須共同直面科學的概念。

雜種醫與中醫科學化的關係?

雜種醫與中醫科學化之間,有一種相互建構與壓制的辯證關係。這兩者的關係具有相互建構性,因為中醫師會想追求雜種醫這種古怪的東西,完全是因為國民黨國家提倡中醫科學化,並強迫抗爭雙方以其作為停戰條件。正是這個科學化的目標,迫使中醫師在改革中醫時認真看待科學的概念以及相關的現代性論述──例如余巖對於中醫的三分法。就這個意義上而言,他們的改革體現現代性的特徵,因此截然不同於由唐宗海為代表的那種前現代式的匯通中西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也具有壓抑性,因為正是科學的概念使人難以想像中醫與生物醫學之間能夠經由跨種雜交而產生有意義的成果。單純想像把兩種醫學型態混合起來,或許不需要擔心會產生怪物。但若是想像將科學與異己的他者進行跨種雜交,感覺上幾乎是褻瀆神聖。由於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無法想像的作法,無怪乎批評者將這種新式醫學描述為「非驢非馬」。

中醫師會想追求雜種醫這種古怪的東西,完全是因為國民黨國家提倡中醫科學化,並強迫抗爭雙方以其作為停戰條件。正是這個科學化的目標,迫使中醫師在改革中醫時認真看待科學的概念以及相關的現代性論述。
圖/pexels

就像那無法繁殖後代的騾,雜種醫雖然表面上看來充滿活力,卻絕對不可能長久存續,無法成為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活著的傳統(living tradition)。正因為這種醫學廣受大眾歡迎,反對者覺得必須利用雜種醫這個貶抑性的概念,以提醒眾人逾越界線的危險,使人們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總而言之,就是因為論爭雙方都接納中醫科學化方案,是以雜種醫才會變成一個廣受中醫師支持的、值得追求的、卻又沒有希望成功的方案;另一方面,也變成西醫師眼中巨大的威脅。

結論

西醫師為何強烈地偏好「中醫科學化」這句口號,而不是「以科學方法整理中醫」?關鍵就在防止雜種醫。由於這句口號包含了「科學化」這個在地發明的概念,因此也就把我們帶回了本章一開頭提出的那個問題:在一九三○年代初期的中西醫論爭中,中醫科學化方案做為一股關鍵歷史力量,究竟發揮了什麼樣的功能?最直白的答案就是,將科學轉化為一個動詞(科學化),其實是最有效的方式來展示世界上存在著一種同質性的實體叫做科學。

如果科學不能被理解為一種同質性的單一實體,那便難以想像將某個東西「科學化」究竟是什麼意思。更重要的是,當人們習以為常、不假思索地使用「科學化」這個動詞時,大家的行為便預設並且強化了一個想法:科學及其對反(中醫)是兩個可以清楚辨識的實體,就像具體的物品一樣真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非驢非馬:中醫、西醫與現代中國的相互形塑》,2024 年 02 月,左岸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左岸文化_96
39 篇文章 ・ 11 位粉絲
左岸的出版旨趣側重歷史(文明史、政治史、戰爭史、人物史、物質史、醫療史、科學史)、政治時事(中國因素及其周邊,以及左岸專長的獨裁者)、社會學與人類學田野(大賣場、國會、工廠、清潔隊、農漁村、部落、精神病院,哪裡都可以去)、科學普通讀物(數學和演化生物學在這裡,心理諮商和精神分析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