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生命科學院與臺大醫院研究團隊,於 2016 年 8 月在《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上發表大腸癌幹細胞的研究,近日被指出論文中多處圖片不當引用,有違反學術倫理的疑慮,目前研究團隊已主動向期刊提出撤回論文。
由第一作者臺大系統生物學程博士後研究員查詩婷、通訊作者臺大生命科學院生化科學研究所教授郭明良及臺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教授等八人所發表的研究中,發現並確立組蛋白甲基轉移酶 G9a(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G9a)會與其他蛋白質互相結合,調控大腸癌幹細胞自我更新的機制。而癌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 CSCs)在近年癌症研究中,也被視為導致腫瘤轉移與抗藥性的主因。研究團隊亦提出可藉由蛋白質轉譯後修飾(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的方式,開發降解蛋白甲基轉移酶的藥物,來達到癌症的控制。研究成果於 2016 年 8 月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
不過同年 11 月 1 日起,研究論文同儕審查網站 pubpeer (註)上,開始出現關於此篇論文的不合理處的討論。在此系列討論中,研究論文被發現有數例同一研究成果圖片,被誤植到不同的樣本中。以及論文圖片中,誤植了 2013 年已經發表的研究圖片。
例如論文圖 2d 中,病患 1 和病患 3 的 Post-5-FU 觀測結果實為同一張圖片。病患 3 的觀測結果為病患 1 的局部放大照,除把同一張圖片誤植為兩不同病人外,圖片比例尺也未按照相對正確的比例放大使用。
又例如圖片 7f 中的實驗照片,被發現疑似取用自同一研究群於 2013 年已發表的研究論文。
11 月 7 日, 研究論文第一作者查詩婷博士於該討論串回覆:
1. 論文中有數張圖片被第一作者不正確重複使用
2. 文章主要結論不受此缺陷影響
3. 第一作者承認此錯誤有學術倫理的問題,並已於 11 月 6 日通知《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撤回此篇論文
這則論文缺陷事件,儘管有可能如作者所述不致影響研究結論。然而,不慎疏失或惡意錯誤,都可能阻礙或誤導了其他科學家的研究工作。尤有甚者,如韓國黃禹錫的幹細胞複製研究,與日本小保方晴子的 STAP 細胞實驗技術等造假案件中,更引發社會公眾對於科學社群的不信任,與學界對該國歷年相關研究成果的質疑。當代科學的知識體系,是建立在無數前人與同儕的研究成果上。因此,學術倫理的持守,不僅於個人研究生涯毀譽,更是知識得以存續發展的基石。
「造就一位偉大科學家,靠的不僅是智慧,最重要是品格!」——愛因斯坦
“Most people say that it is the intellect which makes a great scientist. They are wrong: it is character.”
2016.11.11 更新:
11 月 9 日至 11 月 10 日,PubPeer 上揭露了另一篇由同一研究群於 2008 年在《生物化學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BC) 期刊所發表的論文中,也有三起實驗圖片被重複錯誤使用的狀況。兩則缺陷論文有多數成員重複,均有 Ming-Tsan Lin(林明燦)、Cheng-Chi Chang、Chia-Yu Chu、Been-Ren Lin,以及 Min-Liang Kuo(郭明良)。
同日郭明良研究團隊發表聲明:
「臺大郭明良團隊發表於自然細胞生物期刊發現第一作者有圖檔複製明顯違反學術倫理,團隊已主動從期刊撤回該文章。郭明良教授身為通訊作者負有監督責任,將辭掉臺大教職,以示負責。本人對此事所造成之學術傷害,深表歉意。另,本團隊也將檢視所有曾發表之文章,如發現問題會作修正或退回之處理,所有過程都將交由學校建檔備查。
聲明人 郭明良」
註:
- pubpeer 是一個允許任何人,針對論文出版後同儕審查與討論的網站,人們可以在此發表針對論文的匿名評論。在過去也曾指出知名論文上的造假事件,例如 2013 年一篇針對幹細胞複製的造假論文,即是在 pubpeer 上被揭露。
原始論文:
- Shih-Ting Cha et al., G9a/RelB regulates self-renewal and function of colon-cancer-initiating cells by silencing Let-7b and activating the K-RAS/β-catenin pathway, Nature Cell Biology18,993–1005doi:10.1038/ncb3395.
延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