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科學知識和幽默,能讓人活過在火星被丟包的那些日子

阿樹_96
・2015/09/23 ・4199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487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螢幕截圖 2015-09-23 18.32.25

本文由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贊助,泛科學策劃執行。

不小心把人獨自留在火星上的機率是多少?

千分之一?百分之一?

錯!是三分之一!

這是統計學,因為才去三次就中了。這個衰人就是馬克瓦特尼(麥特戴蒙 飾),戰神三號的組員,在他被「丟包」之前,沒人想過會有人需要單獨留在火星上。沒有備用通訊、沒有足夠食物,是要逼死誰啊!(就是馬克啊……)

還好,馬克是位植物學家,隻身一人但懂得自我解嘲兼解憂,還可以大聲稱自己是「火星上最厲害的植物學家」(反正也沒有人聽得到),除了研究花花草草,更經營火星農場求生。要是換成他的其他隊員被丟包,就……演完了。

mark

無巧不成電影,馬克還具備了機械專長,靠著數十年來人類丟上火星的故障設備,馬克變身馬蓋先,修復了探測車的通訊工具,好跟地球上的人們用攝影機點頭搖頭玩碟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地球跟火星差異很大,但很多在國高中、大一學過的知識其實都能派上用場。就讓我們稍微複習一下吧!而當命運(或機率)降臨,你就能成為搖身一變為魯賓遜、濱口優(XD),甚至馬克華特尼!

在火星求生的必需品?

不小心被丟包在火星確實蠻衰的,畢竟火星沒有像地球一樣的環境,沒辦法下海抓魚,沒法採野菜求生,當然也沒有兄貴蟑螂可以抓,甚至連自由呼吸都有困難!更根本的問題是,火星上沒有我們賴以為生的水……這應該是史上最艱難的《黃金傳說》(日本綜藝節目)了!

戲還是得拍下去!所以在劇中還是準備了些基本生存條件給馬克。好家在,隊員留下的居住艙五臟俱全,裡面有水和淨水器,讓珍貴的水能重覆利用。負責製造氧氣的製氧機也正常運作,這些都是在火星求生的必須設備,倘若沒有這些,應該也不會有載人上火星的計畫啦。

5nRRvHGGYRCkt1XT8f3IX3Wjqq1C_9rFW3hdsGc7dk8

不過,這部符合科學的電影進度依舊超前,目前人類還沒能在火星測試居住艙,不過已經在地球上測試。現在的載人太空艙中的水分皆可回收(Beasley, 2004),太空艙中的淨水器會盡可能大量收集水,像除濕機一樣把人體蒸散的水氣再收集起來,並過濾汙水,成為乾淨的飲用水。例如在國際太空站上,93%的水都會被回收再利用,而且在2010年之後,太空站就有了過濾器跟蒸餾器,每年可以回收6000公升的水,包括太空人的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螢幕截圖 2015-09-23 18.34.39

至於從二氧化碳中變出氧的技術就難多了,但也不是做不到。儘管無法單純地把二氧化碳變成碳和氧,但可以把它電解成一氧化碳(CO)和氧氣(O2,一氧化碳還是可以拿來作其它燃料用途,而氧收集起來除可以呼吸用,燒東西也很好用(Hecht, et al., 2014)。2020年的火星任務探測車將會搭載MOXIE製氧機上火星(Brown, 2014),屆時就可以試試製氧機的效果是否和電影裡的一樣。

成為火星自耕農以前你必須要懂的三件事

一、火星上的土壤成份和地球不會差太多,只要「加點料」就可以耕田了:

火星和地球一樣是類地行星,組成皆以矽酸鹽類為主(與SiO42-結合的各種化合物),也有鐵、鈣、鎂、鉀等成分(Clark et al., 1976)。從好奇號幫我們探勘的結果也發現,火星表面的土壤和夏威夷火成岩風化後的土壤接近(網路天文館,2012),故單從礦物成分來看,火星土適合種植。

但是火星沒水沒細菌,仍無法直接使用,所以我們需要在土壤中加點細菌、水,此外還要有「堆肥」,才能有必要的氮、磷等營養成分。最快的方法就是學習古人:用大便來做堆肥,雖然在地球上不算是好方法,容易有病原菌、寄生蟲等問題(所以現在的有機肥料都還會做些除菌的處理)……總之我們只要在火星土壤加一些地球土壤才有的細菌和人體排出的「營養」,讓細菌可以複製繁衍下去,就可以得到火星農場的土了!

hj4a7wVdVNWAvRDLCaJbcgpYLdhbGW5z9n-G9PRokAE (1)

二、雖然火星有很多和地球相似處,但農場只能設在居住艙內

除了上述的地質部分,火星還有很多地方和地球相似,譬如它的自轉周期是24小時又39分多,和地球相去不遠,陽光照射時數差不多。但大氣就差多了(Seiff and Kirk, 1977),要知道,火星的大氣有95%是二氧化碳,所以有不少細菌不容易生長。馬克與各位若有仔細看過泛科學網站的首頁,會發現首頁有一欄火星氣候(莫名其妙……),最近火星的溫度約在攝氏零下50度左右徘徊,這也正好是火星地表大略的平均溫度,加上無夠厚的大氣與磁場隔絕有害的宇宙射線,不僅植物長不出來,細菌一離開居住艙也活不了太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上述種種的因素,若想弄點吃的,只能在居住艙裡種菜,居住艙好處是能扺擋宇宙射線,但陽光也照不進來啊!(謎之聲:誰想得到有天得在居住艙裡頭種菜啊!)。幸好在艙內還是可以讓植物行光合作用,只要懂得把太陽的能量用太陽能板轉成電力,再轉成燈光。雖然不是專業的植物專用燈光,但波長仍在作物光合作用可吸收的範圍內。

螢幕截圖 2015-09-23 18.25.15

三、要非常具有科學精神和熟練的運用科學方法

科學家解決事情時,往往不止需要單一領域的知識,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明明是物理系卻還要修微積分、明明是化學系卻還是要修物理、而生科或地質系都還是要修化學的原因吧?(是真的,不是為了整你)

Z_3xpjwidk1RBb0eD8h9vyvtogwL3ntBM9ccv1xUup0

要創造出火星農場,光是處理土壤就得結合地科、生物的知識,而要計算產量是否足夠維持人體熱量,則要好好算數學,所以說「數學為科學之母」在此一點也不為過。在這種求生保命的moment,務必要「斤斤計較」,能種多少馬鈴薯,取決於我們需要多少的熱量(這裡不多提,請直接google「每日熱量需求」、「食物熱量計算」等資訊,當然這種能量換算也有很多地方會用,像是把地震、熱量換成營養午餐之類的…)。

科學家最注重的莫過於實驗精神,一個好的科學家會盡可能的完善規畫,也要懂得從錯誤中修正。如果你真的沒把握請分次進行,譬如你手上的地球土壤要改造成火星農場的土,可能就需要嘗試幾個配方,才能找到可行的組合。沒確認好就一口氣全種下去,要是死光光……直接the end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重要的是,理論和實驗有落差時,一定要再檢查實驗流程是否有缺失、計算過程是否有錯誤,否則你會死在自己的愚蠢行為下。舉個例子來說,當你進行電解水實驗時,實際的氫氣產生量遠遠不足理論值時,其中一個可能就是「漏氣了」…如果漏的氫氣量一多,此時來點火花,那也是直接the end

科學萬歲!如果你有跟馬克一樣的能力,要來衝一團嗎?

不要,打死不要,我想連原著小說裡Geek幽默等級超高的馬克都會這麼說!

雖然看起來「火星版黃金傳說」充滿了科學家的浪漫,但真要做起來肯定不是那麼一回事…在地球上化學實驗做失敗,了不起燒掉一間實驗室,說不定還有機會逃生,但在火星,你只會啊啊啊地被燒死。就算不挑戰化學實驗,光要睡在充滿大便味的房間(別忘了人糞做的堆肥和完全密閉的居住艙),就夠讓人心靈創傷了。

求生不易,但要領便當可以很快。艙內出現個小裂縫沒處理、某些有爆炸危險的實驗沒注意、一口氣種死所有植物、甚至沒配好糧食太快吃完…種種輕忽科學的行為都有可能會致命。這些困難的科學需求都告訴我們,探索太空不是件易事,需要許多的訓練與科學背景知識,所以如果想像馬克瓦特尼般處變不驚,那得從小就把科學學好,不是要你考高分,而是要懂得科學求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GA6YYDLgslUQCGoPcs1k1T9VbEThIOZ4wuRmjGxoEg

  • 註:黃金傳說為一日本綜藝節目,節目會邀請藝人來完成各種任務達成傳說,其中著名的企畫包括「一萬日元一個月的節約生活」、「無人島上的0元生活」…….等等。

參考資料:

附圖:

圖片1
NASA 2020年火星任務探測車上的造氧設備MOXIE。source:NASA
  • NASA用這台MOXIE製氧機上火星除了給太空人呼吸,也同時製造燃料(東西一定要有氧才能燒)。具體來說,MOXIE把收進加壓後的二氧化碳送進一個固體電解設備(SOXE)中,裡面有很多氣體可通過的細小孔洞,通過時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抓了2個電子後,會轉換成一個氧離子、一個一氧化碳分子(CO2 + 2e- ⇒ CO + O2-),而氧離子再得到電子就會形成氧原子(O2⇒ O + 2e-),兩個氧原子就能結合成氧分子了!經過計算,MOXIE在火星上每小時能產生22克的氧氣,說起來還真不算快啊!
圖片2
地球土壤分層示意。source:wikipedia
  • 地球土壤分層示意,由上而下是有機層(O)、表土層(A)、底土層(B)、風化層(C),風化層以下為母岩。火星上由於沒細菌與植物,故只有風化層的層級,需要再處理。

 

文章難易度
阿樹_96
73 篇文章 ・ 20 位粉絲
地球科學的科普專門家,白天在需要低調的單位上班,地球人如果有需要科普時時會跑到《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擔任副總編輯撰寫地震科普與故事,並同時在《地球故事書》、《泛科學》、《國語日報》等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著有親子天下出版《地震100問》。

1

4
0

文字

分享

1
4
0
風調雨順的地區,受災風險比較大?——印度農村的經濟學課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3/04/15 ・4114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呂慧穎
  • 責任編輯/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每到颱風天或寒流來襲,農作物損害的新聞常攻佔各大版面。在極端氣候影響下,農民需承擔的受災風險加劇!我們常羨慕氣候條件相對穩定的地區,但該處的受災風險真的比較小嗎?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經濟研究所莊雅婷助研究員,以世界糧食出口大國印度作為研究田野,剖析降雨量的變化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農民的生計影響。跟著莊雅婷走一趟印度農村,以經濟學視角探索意想不到的農村經濟樣貌!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莊雅婷助研究員,專長為環境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圖/莊雅婷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 2022 年發表最新《氣候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報告》(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當中指出如在 2030 至 2052 年間失守 1.5°C 溫升防線,世界各地將面臨多重氣候災害,導致自然環境難以修復的局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中,多國持續響應 2050 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聯合國更重申人類社會必須強化面對極端氣候的調適能力,透過跨領域的資訊共享與合作,建立環境、經濟、社會等各面向韌性。

在各類生產者中,看天吃飯的農民最擔心極端氣候影響收成,農產歉收也將導致糧食短缺、物價上漲,並影響民生經濟。因此,了解氣候變遷對農民的影響,有助及早研擬因應對策。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莊雅婷助研究員以環境經濟學為研究方法,選擇印度作為實證區域,研究降雨量的變化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農民的生計影響,從中探索農民因應天災所發展出的生存之道。

印度農民接受莊雅婷訪談,分享面對降雨衝擊時有何生計調整策略。圖/莊雅婷

農業收益的重要指標

印度是世界糧食出口大國,廣大的國土包含熱帶、亞熱帶、溫帶等不同氣候風貌,再加上各省份的風俗民情各異,塑造出多樣的地理環境、天氣型態及文化特色,有利降低研究取樣上的偏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印度在 1970、1981 及 1998 年進行了大規模的農業人口普查,對於各種農業及非農業收入有詳細的統計數據。

莊雅婷共採用 230 個村莊、30 年跨度的印度農業人口普查數據,以及美國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氣候研究中心 1900 至 2008 年蒐集的印度月降雨量和月均溫數據,並請益農業氣候科學家後得知:

6 月平均氣溫、6 至 9 月季風降雨(雨季)是影響印度農作收成的關鍵時期,而「溫度」及「降雨量」是科學家了解氣候變遷如何威脅農業收益的重要指標。

經統計 1970、1981、1998 年印度農業普查數據,繪製之印度季風降雨(雨季)情形分布圖,雨季的平均降雨量為 823 毫米,廣大的國土包含不同的天氣型態。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莊雅婷)

其中,美國德拉瓦大學氣候研究中心數據的優點是,能透過經緯度比對地理區位及空間資料,運用當期降雨量與 20 年歷史氣候資料同期平均值之偏差值,來表示當年雨量與歷史趨勢的差異。

此外,為了確定農民收入與氣候條件之間的連動性,排除與其他變因的交互影響,研究中設定的固定變因包括:家庭規模、村莊人口、戶主年齡及教育程度、農業經驗及替代技能等;環境固定變因則包括:種植模式、土壤類型、村莊特性及農村到城市距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藉由上述變因設定,控制非農業工作的可及性、不同區域勞動價格的內生變因,降低歷史天氣模式與非農業收入的交互影響。

降雨量如何影響農民

印度研究人員進駐網路不發達的農村後,以土法煉鋼方式測量年降雨量。其中一處農村的年降雨量(1986-1995、2001-2009)最少 248.4 毫米、最多 981 毫米,落差之大不但影響農業收入,也連帶影響農民的生計策略。圖/莊雅婷

臺灣諺語常以「風頭水尾」形容農業條件欠佳的環境,令人好奇的是,對比長年風調雨順的地區,哪類環境下的農民較能調適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

莊雅婷發現,與以往研究結果類似之處在於,降雨量的變化對印度農民的農業收入有顯著影響,而農民傾向透過收入多樣化來調適降雨衝擊(rainfall shock)。

然而,在分析歷史降雨量變化並實地訪談後卻有意外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歷史降雨量變化較小的地區,雖有氣候穩定優勢,一旦降雨驟變,農業收入與總收入的下降程度卻遠高於降雨量變化大的地區!

莊雅婷進一步根據土地大小及經濟規模,將農民分成:有自耕地的大農、中農、小農,以及無自耕地的農民,並初步分析 4 類農民面對降雨衝擊的收入狀況。

大農與中農通常具備較佳的經營管理能力與資源,例如能建置完善的儲水灌溉系統,因而農業收入雖受到降雨衝擊,但下降程度不大。

小農在一般情況下,靠著耕作小規模農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但相對缺乏其他替代收入,一旦面臨降雨衝擊,收入反而下降最多。

無自耕地的農民類似臺灣租地耕作的佃農,在農作收入較不穩定的情況下,已習慣兼差非農業工作貼補家用,比方投入村莊附近的建築營造工作。因此,在面對降雨衝擊時,較能迅速調整工作型態,收入下降程度比小農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4 類農民面對降雨衝擊的收入狀況。圖/研之有物

以往的農業輔導政策較常聚焦在氣候變遷劇烈、生產條件不佳的地區,但莊雅婷的研究指出:

過去氣候條件穩定、甚少災荒澇旱的地區,反而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其弱點在於農民缺乏應變經驗,難以在短時間內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生計衝擊。

至於歷史降雨量變化較大的地區,多數農民已藉由代代相傳的生活經驗,建立起農業以外的收入來源、工作技能與求職人脈,降低氣候不佳對收入的影響。

該研究點出過往農業政策忽略之處,提醒在強化氣候變遷適應力的準備工作中,應考量農民行為與當地歷史氣候條件的交互影響,引導農民保有居安思危的觀念,及早研擬因應氣候變遷的對策。

現地訪談找真相

莊雅婷不僅從事歷史數據的量化分析,更實際前往田野訪談印度農民、收集第一手資料。圖/莊雅婷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向來是做研究應秉持的原則。莊雅婷在進行量化分析時,也輔以工作坊、現地訪談等方法,過程中不僅獲得許多設立假說的靈感,更能得到深入剖析社會現象的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印度進行田野調查時,恰巧其他印度研究團隊也在同一區域進行農民收入調查,兩方同時觀察到:當時年不佳時,大農地主通常以低於平時的工資雇用農民。

印度研究團隊認為,這是大農地主趁機剝削受雇農民,但莊雅婷在訪談農民後卻得到完全相反的答案。

原來這是地區社群的互助默契,大農地主在乾旱或澇災時提供工作機會,受雇農民也願意在農作欠收時降低工資,彼此相互體諒、一起度小月。

如何不帶偏見探討現象背後的成因,是莊雅婷走入田野時經常自我提醒的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走進田野的經濟學家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莊雅婷助研究員。圖/研之有物

在偌大的經濟學領域中,莊雅婷選擇環境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行為經濟學作為研究領域。在求學過程中了解到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力,藉由分析個人和群體的經濟行為後,能將統計數據回饋到政策執行面上,有助改善環境和社會管理方式。

「經世致用」是經濟學有趣迷人之處,更讓莊雅婷維持源源不絕的研究熱情!

回憶起與印度的不解之緣,源自在印度工作半年多期間,接觸到發展中國家的實際狀況,親眼見到當地貧富差距之大,讓莊雅婷在心中埋下關心貧窮議題的種子。

就讀碩士班期間,在柬埔寨進行農村貧戶家計與微型貸款研究時,更聽聞無力擺脫貧窮的家庭想將女兒送給同行的美國研究人員,此舉讓她深受震撼!「我總會自問:我的研究能為當地人帶來什麼幫助?」

因著生命中的種種機緣,莊雅婷將研究能量聚焦在環境、貧窮及性別等具公益性的議題上,隻身前往東南亞多國農村進行研究,這不僅要抱持不怕困難的勇氣,更培養出因地制宜的反應力。

要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做研究並不容易,需要與熟悉當地生態的「地頭蛇」建立良好關係,再經由他們連結在地人脈,讓農民願意暫時放下手邊工作來配合訪談。

莊雅婷曾遇到一位退休的老先生願意不收分文擔任翻譯,只因得知有遠自臺灣來的朋友,想要傾聽這群無名小農的故事。

一路走來並非總是一帆風順,但喜歡與人交流的莊雅婷牢記每一次與受訪者互動的美好經驗。對研究的熱情、人們釋出的善意,使她面對各種艱難挑戰時,得以發揮超強耐力,更是疲憊至極時「滿血復活」的最佳養分。

2018 年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羅默(Paul Romer)以總體經濟學模型,找出氣候變遷與經濟成長的關係,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在此之前,誰能料到「環境經濟學」會成為一門顯學。

這讓莊雅婷相信,在研究領域中無需為了追求潮流而惶惶不安,重要的是堅持自己的初衷,盡心耕耘終能有所收穫!

隻身前往印度田調並不容易,莊雅婷憑著對研究的熱情、當地人的支持,從中獲得許多設立假說、剖析社會現象的觀點。圖為拜訪印度當地女性存錢互助會,訪問微型貸款相關政策。圖/莊雅婷

延伸閱讀

  1. 莊雅婷老師個人網站
  2. Yating Chuang (2019). “Climate Variability, Rainfall Shocks, and Farmers’ Income Diversification in India”. Economics Letters, 174: 55-61.
所有討論 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396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1
4

文字

分享

0
1
4
蓋房子高手?建築業的未來新星:科氏芽孢桿菌——《細菌群像》
麥田出版_96
・2023/03/12 ・152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Bacillus cohnii   
  • 科氏芽孢桿菌
  • 形狀:圓
  • 直徑:0.6 至 0.7 微米
  • 前進:使用布滿細胞表面的鞭毛
科氏芽孢桿菌。圖/《細菌群像》。

會產生石灰的細菌

細菌不僅可以用於生產食物或提煉金屬,還可以用來建造橋樑和房屋。

例如科氏芽孢桿菌,這是一種一點都不起眼,但會產生石灰的細菌。它喜歡鹼性的生活環境,像是酸鹼值可達八的馬糞裡。但它也生活在鹼性更強的環境,全世界都有其蹤跡,甚至在歐洲、非洲、南美、土耳其的鹼湖裡,它會利用溶在湖裡的碳酸鹽產生石灰。

此細菌最初是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德國微生物及細胞培養保藏中心的細菌學家在尋找偏好鹼性環境的新菌種時所發現,當時的土壤樣本來自一個鹼性土壤的牧場,裡面還殘留著馬糞。

科氏芽孢桿菌除了能夠忍受酸鹼值超過十二的強鹼,相當於氣味刺鼻的氨水的酸鹼值,還能形成孢子渡過長時間的乾旱期。細菌孢子的特性是具有極強的抵抗力,可以存活數十年或數百年,在特定的條件下甚至超過數百萬年(球形離胺酸芽孢桿菌(→ 78頁)還有發芽的能力。

科氏芽孢桿菌的名字源自於德國細菌學家費迪南.尤利烏斯.科恩(Ferdinand Julius Cohn),細菌學的奠基者,也是一八七二年第一個鑑識出芽孢桿菌屬這種小桿形細菌的學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發能「自行修復」的混凝土

科氏芽孢桿菌能生活在鹼性環境中,能產生石灰,孢子經過長時間還具有發芽能力。結合這三種特性,令建築業對之產生興趣。一位荷蘭微生物學家專門研究會產生石灰的細菌,並嘗試研發出一種能自行修復的混凝土。

科學家試圖利用科氏芽孢桿菌研發出能自行修復的混凝土。圖/envatoelements

他的做法是將細菌孢子與銨鹽、磷酸鹽及養分混合在一起,封裝於黏土球裡,然後將這粒只有幾公厘大小的顆粒加入強鹼性的混凝土中。混凝土硬化後若一直保持緊密,便無事發生。但如果出現裂縫,開始長時間滲水,細菌孢子就會開始萌發。當細菌繁殖分裂,會消耗添加進去的物質,並不斷產生碳酸鈣填補裂縫。一道幾公釐寬的裂縫,只需數天時間即可修補完畢。

如此一來,科氏芽孢桿菌就可以解決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難題,否則定期必須進行的繁複維修,造成的損失可高達數十億歐元。除此之外,此細菌也能用在保護現存的建築物,在噴塗混凝土或修復液中皆已測試添加此細菌,用在已出現細微裂縫的建築構件上。

不過,此項產品至今尚未成熟,黏土顆粒仍然占據太多空間,進而影響混凝土的穩定性。還有載體材質、養分及混凝土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孢子平均分布與釋放,與石灰形成的速度及過程等等,都還在改良中。如今,研究人員也測試其他能形成石灰的細菌是否適用。不過無論如何,科氏芽孢桿菌可說是混凝土生物修復劑的先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氏芽孢桿菌這類會產生石灰的細菌,現在也運用在其他目的上。一家德國公司利用它來黏走採礦產生的灰塵。方法是將細菌加入培養液裡,灑在布滿灰塵的泥土上,六至四十八小時內就會產生石灰,將灰塵顆粒黏在一起形成砂岩,即固化灰塵。從前為了抑制灰塵,礦業公司必須使用大量的水,如今,藉由細菌的幫忙,就可以省下這些水了。

——本文摘自《細菌群像:50種微小又頑強,帶領人類探索生命奧祕,推動科學前進的迷人生物》,2023 年 3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麥田出版_96
24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

1

4
1

文字

分享

1
4
1
高效率生存!生物界的空間利用大師:遍在遠洋桿菌——《細菌群像》
麥田出版_96
・2023/03/11 ・187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Candidatus Pelagibacter ubique 
  • 遍在遠洋桿菌
  • 外觀:通常如月牙般略彎之小桿 
  • 長:0.37 至 0.89 微米 寬: 0.12 微米至 0.20 微米
遍在遠洋桿菌。圖/《細菌群像》。

高效率利用生存空間

假使將我們肚裡大腸桿菌的體型比作兔子,遍在遠洋桿菌的體型就如同小老鼠。這種無所不在的海洋細菌不只是能獨立生存的細菌中體積最小的[1],可能也是全世界最有效率也最成功的生物。每公升的海水裡,就有數以百萬計這種細菌,據推測,遠洋桿菌屬的總菌量在地球上高達 1027 至 1028,這個數目是宇宙中目前可觀測到之恆星數量的十萬至一百萬倍。

但這種細菌所創下的紀錄不只這項: 海水所含養分非常貧乏,微生物要生存,就必須主動將所需養分分子輸送進細胞內部。這會消耗能量,最後也一定會有所剩餘。遍在遠洋桿菌則生活在極限邊緣:擁有正好足夠其吸收養分及生長繁殖所需的能量,剛剛好,不多也不少。

遍在遠洋桿菌可說是生物界的空間利用大師,其用來維持新陳代謝和繁殖的胞內空間,少到令人難以想像。細胞內三分之二的空間用於新陳代謝,剩下的三分之一被遺傳物質占滿。在小小的空間裡備有感應系統,能偵測含碳、氫、鐵化合物及光線的位置,擁有必要的運輸系統,以及一切所需的酵素,能自行生產二十種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胺基酸。

體積若是再小,就只能放棄全部或部分的新陳代謝。例如,更小的病毒基本上就是壓縮緊密的基因,會侵入其他生物的細胞中,將別人的新陳代謝系統據為己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養分充足,細胞內無須再具備持家基因,生活在這種環境的細菌或古菌的確可以小過遍在遠洋桿菌。例如生殖道黴漿菌(Mycoplasma genitalium),這是一種對人類致病的病原體,會在尿道、子宮等黏膜造成感染,體積僅有三百乘以六百奈米左右,但無法獨立生存[2]。二○一五年有學者聲稱在地下水裡發現更小的細菌,但直至今日為止尚未能成功培養,因此學界相當懷疑是否真實存在。

精簡而高效的演化結果

此外,遍在遠洋桿菌的維生機制,效率也出奇地高。它只有一百三十萬組鹼基對,共含約一千四百個基因,是至今已知可獨立生存的物種中最少的。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只有必要的配置。甚至連遺傳密碼,也似乎為了減少能量消耗而有過最佳化的調整。

一如其他生物,遠洋桿菌的遺傳密碼由四種鹼基 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T(胸腺嘧啶)所組成。但比起其他細菌,遠洋桿菌裡 A 與 T 出現較為頻繁,此點便是出於效能,因為 C 與 G 含有較多的氮(而這在海水中是稀有元素),製造起來較為困難,如同人們以盡可能節省墨水的方式寫作一樣。

遍在遠洋桿菌在其所屬的立克次體目裡,算是特異獨行的一支。因為除了它之外,所有立克次體目的細菌,都必須在其他生物細胞內才能存活,其中也有不少病原菌,例如普氏立克次體菌,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病原菌,透過蝨子傳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物學家研究遍在遠洋桿菌並不只因為其驚人的能源效能和基因體的構造,對生態而言,它也相當重要。因為所有遠洋桿菌加起來的重量,比全球海洋魚類總重量還要多,且占有海洋細菌生物量的四分之一;在溫暖的夏季,甚至可能高達二分之一。由於它的主要食物來自死亡生物殘留下來的可溶性有機物,因此在地球的碳循環上,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遍在遠洋桿菌加起來的重量,比全球海洋魚類總重量還要多。圖/envatoelements。

由於數量實在太龐大,因此也容易引起敵人的覬覦:至今已知有數種病毒,會侵占並消滅此種細菌。

遲至二○○二年,人們才知道遍在遠洋桿菌的存在。在那之前,人們只認得它的 rRNA(核糖體核糖核酸)序列,是一九九○年研究人員在北大西洋馬尾藻海的海水樣本裡所發現。這也是首批運用當時最新的序列鑑定方法檢測到的細菌之一,但當時無法成功地培養出來。最後研究人員用了養分很低的培養基,以及高度稀釋的樣本,並添加一種能附著在核糖體上的染劑用以判別才成功。

註解

  • [1] 審定注:一些寄生型細菌和古菌更小。
  • [2] 審定注:該菌倚賴人類細胞裡的現成養分存活。

——本文摘自《細菌群像:50種微小又頑強,帶領人類探索生命奧祕,推動科學前進的迷人生物》,2023 年 3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麥田出版_96
24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