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從依戀對方到接納自己:一條嶄新的出路
自1987年Hazan與Shaver提出成人依戀、變成親密關係依戀研究領域的大師之後(Hazan & Shaver, 1987),一個一直未被解決的問題是:如果不安全依戀真的會讓人過得很糟,為什麼跨文化、跨世代,世界上都存在著一定比例的不安全依戀者(Del Giudice, 2011; Ein-Dor, et al., 2010)?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不安全依戀本身其實是一種演化上的適應?Ein-Dor, Mikulicer, Doron 與 Shaver(2010)提出了一個社會防禦理論(social defense theory,SDT),認為不同依戀類型的個體,在面對緊急災難時,會有不同的應對行為。Ein-Dor等人舉了一個小島度假村大火的例子,在該場大火中,不同依戀風格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安全依戀者(secure attachment),在火災現場會主動安撫、慰問大家情緒;焦慮依戀者(Anxious attachment)因為大腦的戰或逃(Fight or flight)系統較為發達,能在災害剛發生時較能準確地辨認起火源;而逃避依戀者則因較不擅涉入於人際情境,逃生時能避免人際的牽累,快速找到出口,而其他人見狀後亦能跟隨之,增加整體的存活率。
只不過這種說法著實難以讓人信服,也不會有人因為了解Ein-Dor的SDT理論之後,相信不安全依戀者較容易在災難中存活,就甘願當不安全依戀者。畢竟,我們不可能每天經歷撼動生命的威脅事件,但是我們每天都需要與他人互動,每天都在面臨被拒絕的威脅、被新朋友評估的焦慮、被伴侶背叛的風險,而不安全依戀者在這些面向上都表現得很差,我們也可以預期在一個「昇平」的世代,不安全依戀者應該是「不適應」的,無數的研究也建議,他們需要伴侶持續地的支持、鼓勵才能被帶出不安全的思考模式(W. Steven Rholes, et al., 2011; Warren, et al., 2010)。
那還有沒有另一種可能,能夠讓不安全依戀者「自己」走出不安全的迴圈?依戀研究的鼻祖之一Shaver認為,人類無法解決的事情,就交給神吧!Granqvist, Mikulincer, & Shaver (2009)進行了一項回顧,並主張宗教信仰能夠填補不安全依戀者的心缺。神就像是一個安全堡壘(Secure Base)一般,在我們面臨威脅時,提供我們照護和幫助。這個看似荒謬的說法,其實有許多跡象可循。在Granqvist等人的回顧中,整理了許多宗教方面的研究,說明當個體面對生命中不可承受的困難的時候,會轉向求助於神,與神形成一種情感的連結(affection bound)。Bowlby (1982)其實也將secure base描述為有智慧,有力量的,就像在我們初生之時,母親比起我們本身更有智慧與力量一樣。母親之於嬰兒,就像是神之於我們一樣,當嬰兒發現自己有無法完成的事情,或缺乏勇氣的時候,我們會轉向媽媽那邊,只要她一個眼神,或一句支持的話語,我們便有勇氣嘗試、探索這個世界。長大之後,當我們再次面對生命中的無法抉擇的事情,超乎負擔的痛楚時,我們該轉向誰呢?部分的人會求助於其親密伴侶,而無法這樣做的人還有另一種選擇--求助於神。
Granqvist等人主張我們透過兩種方式與神建立依戀的連結:補償(compensation)與對應(correspondence)。「補償」指的是,我們幼年時期所受的傷,所缺乏的呵護,戀愛時經歷的心痛、被拋棄、或被拒絕等,都能藉由感受到神是無條件地愛我們的、支持我們的、不會遺棄我們的,而獲得一種心靈上的慰藉。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的心缺了一角,神能夠以祂無限的愛,無條件地填補這個缺角,不論這個缺的形狀為何,就像一個滿懷慈愛的母親,接納我們的一切過錯一樣。如果我們曾經感受過被呵護的感覺,享受過被愛的滋味,但因為某些原因(分手,喪偶等等)失去了當初依戀的客體,我們會試圖從神的身上找到當初與伴侶連結的那種溫暖感受。而「對應」是指,我們社會中正面的形象常是與神連結在一起的,包括慈愛、寬容、接納等等,因此神很容易被我們拿來充當安全保壘。事實上,Mikulincer, Gurwitz, Shaver, & Granqvist (2008)進行的一項實驗便發現,我們對愛情中安全依戀的概念,與宗教性的圖片有關聯。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分幾個階段解決不安全依戀的困境。首先,如果你一生下來便基因良好(Donnellan, et al., 2008; Gillath, et al., 2008),爹疼娘愛,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安全依戀者,那麼恭喜老爺賀喜老爺,您不需要煩惱這些問題;如果你不幸是不安全依戀者,但是恰好有一個願意支持你的伴侶,那倒也不壞,因為透過他無條件的關懷,能引領你走向安全依戀之路(Allen & Miga, 2010; Coan, 2010; Collins & Ford, 2010);如果你更不幸伴侶根本無法支持你,或者是他本身也是不安全依戀者,那麼你還可以透過提升做愛頻率,增加關係滿意度(Little, et al., 2009);如果你極度不幸,伴侶不喜歡做愛,或者你根本沒有閃光,那麼你仍然可以求助於神(Granqvist, et al., 2009; Mikulincer, et al., 2008)。如果你連宗教信仰也沒有,那該怎麼辦?Granqvist等人在文末也提出另外一種可能:止觀(Mindfulness)。
止觀起源於佛家,是一種安適的人生觀,透過自我覺察(self awareness) 、自我接納(self acceptance)與自我關愛(self compassionate)的方式,真誠地接受自己(Kernis & Goldman, 2006),協助自己不陷入負面的情緒,達到一種寧靜和諧的幸福感。過去大量的研究顯示,個體的止觀特質與自我、情緒及注意力調節有關(Tang et al., 2007; Tang & Posner, 2009),止觀特質較高者,其親密關係品質也較佳(Barnes, Brown, Krusemark, Campbell, & Rogge, 2007; Carson, Carson, Gil, & Baucom, 2007; Saavedra, Chapman, & Rogge, 2010; Wachs & Cordova,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