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想要解夢?先看心理學家榮格怎麼分析夢

莊博安
・2016/07/07 ・4228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65 ・九年級

我人正處於諮商中心,當時老師帶著幾位外國學者來參觀訪視,而他們正要離去。

夢從這裡開始,其中一位金頭髮白皮膚的外國人指著我,意示想和我到外頭聊聊,當時像是被皇族欽點的感覺,我帶點驕傲的開心。雖然我隱隱感受到同事們的閒言閒語,猜測我因為家世顯赫才被相中;但我仍然喜悅,卻也帶點忐忑的情緒走出平常象徵安全護欄的櫃檯。

我們一同走出門,門關上後,似乎暗示我們的對話不會被聽到後,他竟開始泛淚!用英文說起他有憂鬱和生活中的不滿,和來到台灣適應不良的困擾與徵狀。但其實我比他更緊張,因為我只聽得懂一半,只能大概心虛的表示瞭解他的感受。這是夢中印象最深刻的感覺。

對話逐漸結束,我們走向一旁的通道,但此時出現許多從小到大的好友,他們互不認識,也沒說什麼,但我了解他們在一旁支持我;我們一面走,人潮越來越多,外國人也突然從英文中夾雜中文,甚至講起整口流利的中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我知道,超越語言因素的,我真心瞭解他了。

fantasy-1152677_640

夢是什麼?佛洛伊德也許是一個歷史上的分水嶺,畢竟出了一本能蓋泡麵兼具砸死人的磚頭書探討夢的意含。他認為夢的作用是壓抑心靈慾望、或將無法進入意識的東西拋進潛意識的結果,尤其是「性」,這項當初他最重視的核心,是解夢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他將夢與心理學結合的貢獻不可抹滅。但夢早在他之前就存在,早在維多利亞性壓抑時期前就存在,可能人類出現前就存在。因此《夢的解析》有其時代性與文學性,但在夢之於生物體的歸納與演繹中,似乎仍缺乏足夠的涵容性。

榮格說,夢是自我整合

在他之後,陸續也有許多心理治療大師探究夢的奇幻場域,其代表的意思、延伸的意含為何。如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也是這篇文章想介紹的重點人物,他為什麼沒有與佛洛伊德一同走向精神分析的大道?原因在於,「夢」對榮格來說是更廣闊的境界,有更靈性的集體超越性在裏頭,而這是佛洛伊德所不同意的。就像「性」之於夢或心理治療的堅持也是他與佛洛伊德分家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榮格認為,夢是通往自我整合的道路,其內含超越個體的神聖功能。

「整合」。指稱生活歷程中,一個人所遭遇的事件、所想到的光

600px-CGJung
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圖/By unknown, upload by Adrian Michael – Ortsmuseum Zollikon, Public Domain, wikipedia.

明與陰暗面、所意識與不能意識到的層次,夢提供一種「補償功能」,讓你知道還有這些思想在腦海中,讓你看見另一個沒有體會到的自己。

尤其在當代速食社會中,人們面對外在事物的加速繁衍,什麼都是一瞬即過。使得心靈跟隨這樣的腳步,沒辦法安然地思考。更多時候,我們則刻意透過外在事物的沖刷或掩蓋,試圖洗滌與藏匿心中不想面對的事情。但在這歷程中,那些事件仍然存在,因此這種「不去看」的意向即為「壓抑」的防衛機轉。你頭撇的越開,它被壓的越深。無論我們有沒有意識到,那份「壓抑」總是我們情緒問題的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每日上架的新書,從全球上演的事件,那些被稱為「新聞」的事情在看到之際都已成為歷史。這樣快速的世界我們怎麼適應和挑選?甚至,這種外在情況也反映人類的發展運動,這本質是我們愈來愈追求快速,而快速又投射回自我心中,讓整體世界與個人內在都在加速,沒有機會停下來稍作休緩,看看自己處於什麼狀態。

在這個文明化的過程中,我們的意識便漸漸與人類心靈較深層的本能層次分離開來,最後甚至跟心靈現象的本有基礎分家。還好,我們尚未失去這些本能層次,即使它們可能只以夢的形象現身,它們仍殘存在部分的潛意識中。」榮格在《人及其象徵》中寫道[1]

榮格想闡述的是,「還好我們有夢,還好我們仍未完全脫離心靈本質的存有!」夢以象徵性的形式出發,將潛意識內容,或你壓抑、害怕、焦慮、不願承認卻仍舊影響你生活的內容一一浮現。它未必以明顯的形式告訴你,畢竟自我有意識時會如此防衛,再用同樣的方式、同樣的情境,它不就如同日常生活一樣,差別只在夢中?所以榮格持續說明:

我們可把意識稱為人類心靈的白晝,我們所謂似夢的幻象之潛意識心靈活動則屬於夜晚部分。我們可確定的說,意識不只包括願望和恐懼的等部分,而且也包含更多的東西,另外,也許潛意識的心靈部分含有大量的東西以及許多和意識相等或甚至比它大的實體東西,因為後者必須濃縮、精鍊,而排除掉不少東西。﹝2﹞

也就是說,夢的功能不只在顯現「補償」,它還涵括「超越」。因為夢是經由濃縮、精煉與排除不必要事物所呈現的象徵。而正因為它是象徵,才能提供我們更多想像的空間。在回歸心靈的白晝時,意識帶回潛意識所看見與感覺(feeling)的東西,讓我們願意思考關乎生活、關乎人之關係與本質的更多可能。

display-dummy-757451_640
夢以象徵性的形式出發,將潛意識內容,或你壓抑、害怕、焦慮、不願承認卻仍舊影響你生活的內容一一浮現。

透過夢,讓我們一窺潛意識

當然,你可以不用這種形式看夢,因為每種說法都只是假設。夢是種陌生的語言,尤其是複雜難解、或看似毫無意義的夢,它也可能如同很多說法,像是夢為腦中無意義的放電反應、整理白天思緒的自動化行為,或是睡眠眼動期的自然機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從睡眠中醒來,突然意識到,剛才的夢不僅是夢,它馬上讓你聯想到生活面臨的變動或遭遇,產生某種害怕與擔心,驅使你做點讓自己安心的事?」、或者,「某個夢境印象極為深刻,你百思不得其解,你逢人就說、逢年必夢,因為它似乎暗示些什麼,才讓你如此反覆牽繫。」

如果我們知道這個夢的隱密訊息,就會明白它的原因。其實,還不明白其意義的只是我們的意識層面,潛意識似乎已經知道了,而且還透過夢來傳達它的結論。……它甚至會利用某個事實,預示這個事實的可能後果,只因為我們並未意識到可能的後果。﹝1﹞

很多時候,夢可能「在我之中」或「在我之外」,它透過「我」的潛意識發動補償功能。因著能量太過巨大藏壓不住,促使「我」透過「夢」讓意識瞭解狀況,以化解內在可能崩毀、無法融合的陰暗能量。

榮格說的是理論、治療學派,還是宗教?

老實說,這和宗教的啟示有些類似,也具有佛洛伊德學說被批評的不可證偽性。如果我們信仰它,它就是真實。真實需要相信者賦予意義,尤其牽涉到更神祕難解的意涵時,它就成為信仰。因為信仰具有超越自身本質與存在的特性,才得以成為心靈的寄託。

這種對夢功能的堅信,如同宗教信仰,雖沒有實在的證據,但對我們來說,有曾與本體最切身相關的聯結與體驗時,我們就對它堅信不移。甚至發展一套學說,讓茫然的我們,與神秘的某項事物產生聯結,才可能得到孤獨的寄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榮格關注個體、集體、自然界,他期待找到一個方式能將二元對立的內在矛盾化解。從夢、從原型(Archetype)、從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從人的心靈中找尋足以讓我們生活立存的根基。他說:「在我們這個時代,有無數人失去了所有信仰,這些人不再了解宗教,當生活沒有宗教仍然平平順順時,失去信仰根本不被當一回事。一直要等到傷痛來臨,人們才開始尋找出路、反省生命的意義、反芻生命中種種困頓苦惱的經驗。﹝1﹞

榮格建立的未必是一個理論、或治療學派,他是讓人們重新由內在心靈觀看外在自我,找回對生命的信仰。透過夢、書寫、繪畫等各種形式的自由創作,他稱之為「積極想像」。這種自由的感覺與思想,能聯結在意識底下的「集體潛意識」,它積存先人的古老遺產與智慧,關乎過去人類如何存在,現在人群如何自處,以及未來我們該如何整合更紛亂擾雜的世界。

尤其是我們內心有不安或困惑時,過去的人也許尋求巫師或神明協助,透過某種儀式或膜拜以提供慰藉,藉此將不安重新轉化為生命意義的一部分。但現代理性主義驅使下,我們已經不向外尋求無科學根據的安慰,但自身又無法有效處理、或消化這些情緒,因此在表面上看來人類整體似乎已然進步到可以深入地球內殼、或踏上月球插旗的程度。但心靈層次上,我們反而離它越來越遠,無能再藉由某些事物來整合理性與感性。因此,我們才需要重新借助與自身最相關的「夢」的力量,從兼具兩者且半模糊的象徵符號中,整合並挖掘對「現代人」也許能夠接受並得到療癒的元素。

所以回歸「解夢」,以榮格的觀點,夢必須以你所處的環境、事件、思考(thinking)、情感(feeling),直覺(intuition)、感官(sensation)來探究夢裡的事物,並將事物看作一種象徵,其引發你什麼聯想?欲補償意識中忽略或不願見到的又是什麼?這些聯想與補償對你此刻的生命想說些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ace-1247955_640

舉開頭的夢的例子,關於外國人讓我想到的是,我最近開始撰寫更多非心理領域的文章,那是我有興趣的,成果也為人誇讚。但我心底始終感覺浮浮的,不夠踏實,這出自於對其他專業的不夠瞭解。在社會文化、政治衝突、國際趨勢,即便我嘗試從心理學的角度書寫,即便我自認是一位心理工作者,但對於心理學我也只敢說略懂略懂。這份外在的知識缺乏與內在的自信不足,使我不斷關注讚數與閱覽人次,這表面的安慰讓我好過一些,但實際上我不願面對的是那份虛弱、自卑、與尋求速成。

「夢」使我重新正視自己,它欲補償的是,我意識中想加強知識的急躁,其實需要一些舒緩與休憩的時間,讓讀書與生活取得平衡。同時,它也告訴我,可以聽聽實際的鼓勵與賞識,讓那個搖晃不安的自我,得以充分發展出穩定且實在的自信。從外在到內在、從分裂到整合。

 

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卡爾.榮格/主編。《人及其象徵》-〈潛意識探微〉。立緒。
  2. 卡爾.榮格。《尋求靈魂的現代人》。遠流。
文章難易度
莊博安
15 篇文章 ・ 6 位粉絲
諮商心理師。純粹透過寫作,想了解複雜的自己、生活、和世界。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https://goo.gl/JGMlL6 。

0

8
1

文字

分享

0
8
1
解析《黑喵知情》:說到底,寵物溝通是要溝通什麼?
海苔熊
・2020/10/15 ・4368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482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LINE TV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看LINE TV《黑喵知情》立刻追起來:https://bnc.lt/MuAd/eSQgP7TZlab

你相信寵物溝通嗎?有些人覺得是怪力亂神,用一些話語、冷讀1的騙術;而有些飼主卻能從和寵物溝通師之間的互動當中,終於了解自己毛小孩的感覺2,重新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牠們,甚至是改變和家人之間的關係3

台劇《黑喵知情》就是在探討寵物跟人是否能夠建立某種連結的一部影集,連結家人、連結過去、甚至,連結自己。故事裡面有推進幾個不同的故事線。分別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正在選舉的立委沈清楷(還有他女兒沈蕙芳,妻子鐘雅雲)
  • 獸醫師葉宜甜
  • 立委的助理羅鈞

在這裡簡單敘述一下劇情,方便看過的朋友複習,也讓沒看過的朋友大概知道這部劇在講什麼。

_____________以下有雷!請斟酌觀看_____________

重新連結和家人的關係

立委沈清楷因為忙於工作,疏忽和家人、小孩之間的關係經營,女兒蕙芳受夠了家中這種看似親近實際上疏遠的表面和平,本來很想要搬離開家裡;但是在一次的事件當中,透過和家中的小狗溝通,終於發現母親一直以來承受多麽大的壓力,以及在家中一個人承受孤寂的感覺。

姚愛寗(右)劇中飾演沈蕙芳在家是壓抑乖乖女。圖/LINE TV 提供

事實上,蕙芳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家中有一種無形的張力正在擴大,她很想要讓父母重修舊好,但卻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著手。她曾經嘗試讓「父親記得母親的生日」,甚至帶爸爸去買禮物、幫母親慶祝,沒想到母親竟然修改自己在臉書上面的生日,想要藉此測試家中最親密的兩個人是不是記得這件事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只有梅爾記得我真正的生日!」母親雅雲說,一方面要和政商名流的太太們假裝表面的關係,另外一方面又要承擔自己懷疑丈夫外遇的焦慮,她他其實很希望家中有人可以真正了解她、關心她;然而諷刺的是,只有家中的狗梅爾(傑克羅素梗犬)在意她。

但雅雲不知道的是,女兒也很關心她,只是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夠讓母親感覺到那份關心,才會覺得失落又不知所措。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被對方好好善待跟回應的時候4,隨之而來的這種生氣,反而會讓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更加疏遠5付出的一方覺得自己為何這麼努力卻沒有被看見,被付出的一方覺得為什麼你都不懂我想要被愛的是哪一個點,在一來一回中漏接了球,明明很在意彼此,卻讓彼此都傷心。

蔡燦得劇中意圖割腕,梅爾衝上前阻止。圖/LINE TV 提供

如果你也是那個被夾在父母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蕙芳,其實你真正要解開的並不是父母之間的結,而是你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尤其是你和母親之間的關係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母親之所以會覺得孤單,是因為丈夫都把心思放在競選上面,而女兒又一天到晚往外跑,她多麼希望至少有一個人可以關心她的感受。後來,當女兒願意在家裡多陪伴母親,那個孤單和寂寞的感覺就有所減輕,而梅爾適時地提醒,也成為解開母女沉重關係的鑰匙。

然而,並不是所有母女之間的結,都有解開的一天。

重新連結和過去傷痛的關係

不是所有的遺憾,都可以換到來得及。相較之下,宜甜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她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複雜,父母離異之後,母親陷入了長期的憂鬱,狀況時好時壞:有些時候看起來很正常,但下一秒可能就要死要活的。宜甜一方面無法原諒父親、另外一方面心中也無法放下在自己面前跳樓自殺的母親,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辦法坐下來好好吃飯,甚至長期借酒澆愁,用酒精來壓抑心中難以解開的悲傷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邊走動、一邊吃東西的心情,是許多「自殺者遺族」8用來「不原諒自己」的方式,可能帶著一點罪惡、可能帶著對自己的不原諒、可能帶著對生命無常的焦慮感,所以沒有辦法安穩地吃一頓飯,可能是一種自我懲罰,懲罰自己沒能夠照顧好母親、沒有能夠在緊要關頭挽救母親的性命,藉由酒精和站著吃飯來傷害自己,逃避最深最深的傷痛和悲傷。

然而,當她發現自己養的貓咪布丁跑去和父親生活之後,且沒有被好好照料,讓她想起了一連串與母親之間相處的回憶,重新回去和「內在的母親」和解9

簡嫚書與丁寧飾演母女。圖/LINE TV 提供

她還有另外一隻貓叫做麒麟,一直以來跟宜甜都不親近,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這個梗的原因;不過從另一種方向腦補的話,我認為這兩隻貓分別代表宜甜內在兩個不同的自己:

布丁:隱喻了宜甜心中自我傷害、自我責備的自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第四集中布丁吃了宜甜送給母親的絲巾,當年絲巾是被母親嫌棄的,而這個「被嫌棄的東西」竟然被布丁給吃掉了。想到前一段我們提到「我給你的好你卻無法接收到」的例子,或多或少可能隱喻了兩件事情:

第一個,我再也無法用我的方式對待母親、給他我想要給的那種好了,所有的我想要付出的那種好,只能夠「吞掉」10

第二個是表達他對母親的思念,他好懷念母親替他做的特製布丁,可是再也吃不到了。父親執意把布丁(貓)帶走,某種程度上面也帶走了他跟母親之間的連結。

麒麟:象徵他和父親之間的糾葛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宜甜面臨一個非常矛盾的窘境,一方面他很心疼母親,被父親的背叛(?)或者是外遇事件帶來的傷害,但一方面母親又持續在等待著父親。如果你是宜甜,你覺得自己應該討厭父親,還是要跟父親靠近?

如果你認同父親對母親的傷害,就應該要討厭父親;但如果你認同母親對父親的思念,似乎又要接近父親,因為他是你愛的人所愛的人。

當你不知道要前進還是後退,你可能會選擇的一條路線就是逃跑——這就是為什麼,麒麟只要看到人就躲起來,其實他躲避的不是他的奴才,而是用閃躲來隱喻宜甜對父親的不知所措。

其實,有人可以憎恨和後悔是幸福的,雖然痛苦,但是心中仍然有一個放置的重心,而這兩種個情緒的確會讓人不知道如何是好,找不到產生這些情緒的原因,就像羅鈞就面對了兩個人生最大的問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老婆會死掉
  2.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

重新連結和自己的關係

羅鈞和太太佩珊從小有跟動物說話的能力,他是立委沈清楷的助理,佩珊則是宜甜動物醫院的助手。在一次離奇的車禍當中,佩珊(他同時有另外一個身分是「寵物溝通師——黑喵知情」)英年早逝,留下重重的謎團。

連俞涵、黃金獵犬「小小」、天竺鼠「阿喵」一家三口一起吃飯。圖/LINE TV 提供

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慢慢可以找到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而藉由找到第一個問題答案的同時,讓故事的主角羅鈞也找到了他自己。

一個從小被霸凌、被說是怪胎、被詛咒是神經病的小孩,一直壓抑著自己能夠和動物說話的能力,是因為不想要再過小時候那種被大家欺負的生活了。所謂弄假成真(as if principal)11,當他假裝自己不會和動物溝通的那段時間之後,他也慢慢失去和動物溝通的能力。

施名帥嘗試寵物溝通。圖/LINE TV 提供

整個劇情真正要回答的問題是「我為什麼是我?我為什麼擁有別人沒有的這種奇怪能力?」——或者更進一步來說,我可不可以接受自己就是擁有這樣的能力、接受天生和別人不一樣的自己?

從榮格自性化的角度來看,你終其一生都需要帶著某一些面具(persona)來和其他人相處,藉由這些面具,我們在社交的場合可以活出別人所期待的樣子,這是很重要的社會功能。然而,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內在真正的自己,先寫自己的內在世界、找到自己真正的性格,那些你所不能夠接受的自己(就像是故事裡面羅鈞擁有和動物對話的能力)會變成你的陰影(Shadow)12,你越是抗拒,它越會影響你。

由此可見,有些時候我們繞了一大圈,只是為了找到我們原本就擁有的那種能力。

那麼要如何找到這個能力呢?榮格的說法是,生命自然會給你答案,隨著時間、隨著夢境的推移,你漸漸會找到出口。這部片的最後也給大家一些方向;不過,為了保持觀看的樂趣,我就在這裡賣個關子啦,請大家起來追這部片,從結局裡找到自己。

LINE TV 立刻追《黑喵知情》:https://bnc.lt/MuAd/eSQgP7TZlab

註解與參考資料

  1. 冷讀是一種由心靈主義者和占卜師、通靈者和靈媒證明關於其他人的一些細節的技術,用來說服其他人他們知道的東西比其他人知道的多。
  2. 目前沒有研究顯示寵物溝通是「有科學根據」的(Evidence based),詳情請請參考這篇文章「從統計來看香港寵物溝通師的槓龜事件」;然而,寵物溝通還是發揮了「虛幻成真」(illusory truth effect)的心理作用,詳情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看起來可疑的動物傳心,為什麼有人還是願意一試?
  3. 筆者自己從不科學的角度,是相信人類可以跟貓咪溝通的。或者說,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溝通到」,光是寵物溝通這件事情本身,如果你相信的話,就可以帶來療癒的效果。你對這個有興趣,可參考筆者過去寫的相關文章《咪寶再見》。
  4. Reis, H. T., Clark, M. S., & Holmes, J. G. (2004). 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as an organizing construct in the study of intimacy and closeness.
  5. Ortner, C. N., & Zelazo, P. D. (2014). Responsiveness to a mindfulness manipulation predicts affect regarding an anger-provoking situ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u comportement, 46(2), 117.ISO 690
  6. Papadopoulos, R. K. (Ed.). (2006). The handbook of Jungian psychology: Theory,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s. Psychology Press. CH3 Archetypes, p.73
  7. Mitchell, A. M., & Terhorst, L. (2017). PTSD symptoms in survivors bereaved by the suicide of a significant oth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Nurses Association, 23(1), 61-65.
  8. Cerel, J., Jordan, J. R., & Duberstein, P. R. (2008). The impact of suicide on the family. Crisis: The Journal of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Suicide Prevention, 29(1), 38.
  9. 黃之盈(2017)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台灣,台北:寶瓶文化。
  10. 「吞噬」這個聯想某種程度上面也是分析的用語,想知道更多有關於母女之吞噬與被吞噬的的關係以及背後的神話象徵,可參考這篇文章關於母親原型的說明:Relke, J. (2007). The archetypal female in mythology and religion: The anima and the mother. 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3(1).
  11. 當然,有些時候「假裝」也會帶來正向的效果,詳情請參考這本書:Wiseman, R. (2014). The as if principle: The radically new approach to changing your life. Simon and Schuster.
  12. 「人格面具」與「陰影」這 2 個名詞都來自於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理論,前者代表我們習慣在他人面前呈現出來的部分,後者代表我們心中那個不能夠接納的、自己的某一個部分。老實說筆者不確定分析心理學到底是科學還是哲學,不過對這個有進一步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篇文章:Bolea, S. (2016). The persona and the shadow in analytic psychology and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Philobiblon, 21(1), 84.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0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生理上沒問題,身體上卻失能:認識罕見心理疾病「轉化症」
林希陶_96
・2019/10/24 ・2450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63 ・九年級

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是一個非常罕見、特別的心理疾病,他們會突然呈現出某種身體功能上的缺失,但經過詳細檢查,在生理上卻找不出任何問題。這在臨床上稱為功能性心因性缺失

找不出原因的功能缺失,「歇斯底里」的由來

過去埃及的古籍中,也曾記載類似的狀況。有幾位病人,突然出現令人費解的情形,有的是無法張開嘴巴;有的是突然看不見;有的是全身癱軟無力,只能持續臥床,無法坐起。此特別的病症多數只在女性出現,過去曾有歇斯底里的說法。

歇斯底里(Hysteria)原來的意思是「遊走的子宮」,因為子宮在身體各處遊走,而造成這些無法解釋的症狀。

此一說法當然是有問題的,但那是解剖學還未建立的時代。對於各種疾病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講法,用現今的醫學觀點去比較並無意義。歇斯底里的中文是由日文「ヒステリー」音譯而來。因為台灣曾為日本的殖民地,我們很多醫學名詞之翻譯皆由日文而來。

想要更了解「歇斯底里」,不妨看《危險療程》。圖/imdb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來,各種戰爭中也會有相似的零星案例報告,某些士兵一早起來發現自己沒辦法走路、手沒力無法拿起槍枝、突然之間眼睛失明看不見任何東西,可以想見他們不可能被派上戰場,只能先送到大後方療養(至於佛洛依德最有名的女病人 Anna O的故事,可先看看電影《危險療程》,這裡暫且放下不談。)

確切成因不明的「轉化症」

此一病症演變至今日,在 DSM-5 中被歸類在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之下。此診斷準則一開始是針對成年人所設計,但後續也可適用於兒童青少年身上。

疾病的表現通常出現在動作或感覺上的喪失,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偏癱、輕癱、感覺喪失、昏厥、眼盲、吞嚥困難、心因性癲癇(nonepileptic seizures 或 pseudoseizures,偽癲癇,從名字就可知道這是假的癲癇,在腦波圖上沒有異常,但是個案卻出現癲癇的外在表現)等等。

兒童可能也有轉化症的可能性,但個案太少,不容易確診。圖/pxher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確切的成因不明,可能是情緒上有壓力,或曾有身體或性方面的虐待。此障礙盛行率約千分之 0.02-0.05,女性的個案數大約是男性的 2 到 3 倍¹。但在兒童族群上並未有明確的資料,主要是因為個案數太少,很難確診個案。在醫學相關期刊中,多數以個案報告(case report)的方式呈現。

小孩因為各種顯而易見疼痛或失能,求助於各種不同的門診,可能是家醫科、小兒科、神經科、復健科或兒童心智科,而難以蒐集大規模的資料。

此一疾病最為困難的地方,在於診斷的過程。這些案例通常會很明確的出現了一個外顯上的失能,但是真的推去檢查,又什麼都找不到。但下次來急診或回診,又會突然出現一個明顯不太相干的表現。之後再進行各種檢查,還是什麼都找不到。如此反覆多次,各個科別都明顯束手無策時,最後才會來到兒童心智科手上。

在我的執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小孩是這樣的(為保護個案隱私,細節經過變造,切勿對號入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個案在各種不同的症狀間變換,有時是頭痛、有時是頭暈、有時是雙腳發抖、有時是眼睛突然模糊、有時是複視、有時是突然一隻腳沒力。大約兩三天就會出現一次,每次持續時間約兩、三分鐘。

可以想見,我們在醫療上窮盡了各種辦法想幫助他,進行各種生理、神經學方面的檢查,但是並無特別發現。

若更深入再詢問仔細一點,會發現個案不是只有身體上的特別症狀,而是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學習環境。個案從進小學之後,就被多位同學欺負,水壺被弄壞、書本被藏起來、作業被亂丟、書包被剪壞、雨傘被折斷,甚至故意被同學捉弄、吐口水。

只要不處理這樣處境,相信這些特異的症狀只會越來越頻繁,不會改善。

轉化症與「人為障礙症」的差別:真實的失能與困難

轉化症最為特別的是,疾病症狀不是故意裝出來的,如果他們說看不見,真的就是看不見;如果他們說手沒力,就是真的一點力氣也沒有。在那個當下,是真實的存在的失能與困難。個案可能因為這樣的疾病角色獲得利益。

但如果進入意識層面,也就是刻意的取得疾病角色,獲取醫療上的關注,這是屬於人為障礙症(Factitious Disorder)。如果有意識的製造出病症,並且因為這個疾病獲得具體的金錢或利益,如免服兵役、不用工作或上學、獲得各種福利補助、保險理賠、逃避司法制裁、獲取處方籤藥物,則歸類為詐病(Malingering)的範疇(國考很愛考這一題,拿去用,不用謝)

在轉化症與人為障礙症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有無進入意識。這也是醫療最大的困難之所在,只能在長期監控之下,才能確信心理層面上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良好的醫病關係有助於找到協助個案的竅門。圖/wikimedia

後續之治療在臨床上是巨大的挑戰。主要是相關的研究資料過少,只有零星幾篇個案報告供參考,很難確認哪一種治療有具體效果,不管是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仍有很多不明白之處²。因此,只能在大方向上努力,像是從醫病關係上著手。

建立良好的醫療同盟,才有機會改善心理狀態

若是能建立良好的治療同盟,小孩才有可能逐漸描述自己的心理狀態,並逐步使用其他的方式面對其重大的壓力來源。再者,對個案好好解釋各種檢查與身體訊號有助於治療,此方法也有助於建立醫病關係。讓個案清楚明白,即使有這些特別的失能,其神經系統還是可以正常運作。

另一方面,精密的醫療檢查技術,可以對症狀進行實證性的確認,科學性的數據與結果就明明白白擺在眼前,也會讓個案慢慢知道,假裝的歇斯底里大發作是不可能獲得任何衍伸出來的利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非常棘手的情境,若能順利找到個案的竅門,其轉化症狀才有機會可以逐漸消退。個案面對壓力的能力增加了,自然不需要這些戲劇性的缺失來告訴外界,他們正處於無法消化的痛苦之中。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2013).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 Allin, M., Streeruwitz, A., & Curtis, V. (2005).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conversion disorder.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1(3), 205–209.
林希陶_96
80 篇文章 ・ 53 位粉絲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專長為臨床兒童心理病理、臨床兒童心理衡鑑、臨床兒童心理治療與親子教養諮詢。近來因生養雙胞胎,致力於嬰幼兒相關教養研究,並將科學育兒的經驗,集結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與許正典醫師合著有《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1)~(6)、《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並主持FB專頁:林希陶臨床心理師及部落格:暗香浮動月黃昏。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在父性消失的現在,如何成為「夠好的父親」?
活躍星系核_96
・2017/08/03 ・4470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31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林仁廷(社區諮商心理師、輔仁大學心理系碩士。)

佛洛伊德對父親失望的回憶

雅各布.佛洛伊德(Jakob Freud)是個布匹商人,他因為是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父親而被歷史記住。一個星期六,他穿戴整齊、帶著一頂新的皮禮帽,在街道上散步。當他拐進一個轉角時發現有個男人擋住了去路,當時十分尷尬,人行道狹窄只容許一人站立,雅各布.佛洛伊德向前邊一步,但有點膽怯,因為他想要求路的優先權。但對面那男人比他更快更急地展現力量,他把雅各布.佛洛伊德的帽子擊落到爛泥中,吼道:「從人行道滾下去,你這個猶太人!」

當他向兒子講述這件事時,雅各布.佛洛伊德在這個地方停頓下來。小西格蒙德希望聽到更多,因為對他來說,這才是故事開始變得有趣的地方。他問:「那麼,你怎麼回應?」雅各布.佛洛伊德十分平靜地回答:「我走下人行道,然後撿起帽子。」

據佛洛伊德的傳記作者寫道,這件事對佛洛伊德影響甚大,在這個他以前視為絕對和完美榜樣的男人身上幻想破滅,有一根大棒砸落在他的心靈上。如果沒有這一段,精神分析或許會不一樣,佛洛伊德也許不會想到把父親做為兒子必然的對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圖/Max Halberstadt, 公有領域, wikimedia commons.

故事的主題是,孩子對他們的父親有什麼期待呢?

一位輕易地忍受冒犯的父親,可能會聽到孩子譴責他不像個父親的風險。孩子對這個觀點的執著告訴我們,他們想要的安慰不單單源自父親的愛與正直,他們還期望父親是強大和勝利的。

--源自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父性》

孩子生命裡最先出現的是母親及依附關係,後期才有父親出現的社會關係。社會關係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權力高下,孩子期待父親是一位熟悉社會競爭、強壯勇敢、可以帶領和保護他們的人,延續兒童期的權威和榜樣,繼續作為成長路上的「男性典範」。孩子在青春期將面臨更多挑戰,此時父親該怎麼做呢?又可以給予孩子什麼?我們先從「父性」的心理原則說起。

在今日為何「父性」消失?

什麼是「父性」?它是一種心理原則,簡單來說是對孩子有條件的期待,要孩子延遲滿足、學習獨立及懂得計畫秩序等,把心理滿足放在未來,才能做大事。如果拿來跟母性相對,父性顯得嚴格或有限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河合隼雄在《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裡這樣說明:「所謂的母性原理,就是『再怎麼不好,也是自己的孩子』,基本上對孩子採取『包容』、『保護』的態度。」,而「所謂的父性原理,指的是扮演嚴父的角色,也就是教孩子要『明辨是非』,用比較極端的說法,就是『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也要好好修理』。」但今日「父性」已逐漸消失,父親沒了父性,好像失去獠牙般沈默與沮喪。

義大利精神分析學家 Luigi Zoja 在《父性》一書中從歷史角度探討了父性消失引起的問題:

1. 社會結構改變才有「缺席的父親」

圖/JD Hancock @ Flickr

過去社會有文化與神話,祈福和成人儀式賦予孩子在精神上的第二次誕生,認可他的成熟,而父親就是傳承的祭司;現實裡父親也負責生活技能及傳授做人處事道理,為孩子入社會作準備。但如今這些角色有時都已經萎靡:工業革命後許多東西都被取代,父親被長時間工時綁住,只剩提供經濟的角色,光是養家就早出晚歸,成了「缺席的父親」;而父性的傳授與傳承也被教育及媒體取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 「沈默的父親」有苦說不出

過去父親是一個狩獵者、教育者,傳遞價值觀及技能,但進入資訊時代後,只懂養家的父親不見得有意識、有資源地跟上這些變化,資訊落差令他們必須向孩子討好,也焦慮與恐懼擔心孩子鄙視他。

社會標榜金錢和物質的需求也影響了孩子,對父親強大且勝利的期待具象化為「物質上的成就」,一個父親即使友善正直但沒有成功(沒有賺錢),可能因此得不到孩子的尊敬。因此父親既要社會競爭和勝利近代又要求要對孩子感性說愛,這兩種生存法則(力量的法則與愛的法則)對男人來說是對立的。

對親密關係不熟練而產生不安全感和矛盾,Luigi Zoja 稱此為「父親的悖論」,也成了「沈默的父親」。

3. 抑鬱因而否定自己

男人被期待成就,如果沒有成就,社會對父親們並不友善,加上不懂內心感受(常常只會憤怒)而導致抑鬱。父親也會否定自己,他們說:「不要像爸爸這樣,這一輩子沒用了。」社會也讓有學位的孩子鄙視自己的工人父親,讓孩子權力比父親大,反過來輕視他的不足。有些父親惱羞成怒,放任暴力,這對兒童也許有效,但對青少年來講反而失去他對權威的信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父親們否定自己,卻希望孩子學好,這又是另一種矛盾,沒有榜樣的青少年們不能從父親這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學習,只好去社會裡尋找替代品,找尋「父親形象」。

4. 替代品「父親形象」的錯用:

Luigi Zoja 認為義大利童話「小木偶」的故事,說明了此一心理機制:小木偶離開溫和卻不夠強大的老爺爺,轉向環境裡的壞孩子靠攏。因為那個年長的、體型大的、可以帶頭的大男孩才是老大,是小木偶的「父親形象」。

我的童年也是這樣,班上男孩會跟隨當時略懂政治、懂社會世故的頭頭,學他說話、學他批評政治,也批評他人。頭頭是個學習榜樣,取代家裡父親沒有的權威。然而「父性」所傳承的強壯並不是批評、擊倒他人,間接學習常會錯用「男性氣概」,以為敢反抗、有義氣、競爭鬥毆、暴力破壞就是男人的成熟與保護。

小木偶離開老爺爺,卻錯將壞孩子當作自己追尋的父親形象。圖/IMDb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父性的消失不僅造成孩子問題,社會集體其實也在追尋父親(一個領導),然而無意識的追求是有害的,總是矯枉過正又刻板印象。電影《吸特樂回來了》(Er ist wieder da)就在講這樣的故事。民眾對社會和政治的不滿,無力改變使得人們企求「國家的父親」,所以「希特勒」一個有強烈信念及霸道的父性形象,藉媒體再度活躍人們心中,且永遠不滅。

Luigi Zoja 在《父性》一書的觀點,推翻男性害怕捨棄舊有觀念不願學習「自我成長」的個人因素,而是從歷史、社會演變來看,它們如何限制了某些心理發展,所以老狗們依然在傳統重重壓力裡打轉,父親的父親是如此,父親也是如此,而此刻成為父親的自己呢?

如何成為「夠好的父親」

「夠好的父親」無法天生,男人們必須「有意識地讓自己成為父親」,如何在孩子面前呈現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什麼角色,給孩子(尤其男孩)學習男性概念至為重要。不隨父性消亡自我放棄,不過度追求成功和金錢,養家豐衣足食提供生活所需就夠,更重要的是傳承,透過與孩子多多相處,傳遞自己的生活信念、人生價值及面對態度,教孩子能在社會上立足。「成為父親」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榜樣,以身作則,就是孩子路上的燈。

1. 成為父親:先了解自己

「父親」其實是文化建構、社會產物,「父親」沒有所謂「應當像這個樣子」的說法。父親是父性心理原則產生的角色,想成為父親的人必須經歷「認識自己」的過程:敘說自己的故事,整理自己的經驗,認識自己的父親,了解家族歷史,過程要真誠,留心注意關係中的反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男人不擅表述,或許可以先從豐功偉業開始,再慢慢推到其他故事,以身作則,探索本身就是一種榜樣,孩子會學習到的。已故劇場大師李國修就把對父親的探索寫成戲劇〈京劇啟示錄〉,重新認識他的父親及自己所受的影響,並把父親的教誨:「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傳承下去。

2. 多讚賞與認可孩子

成為父親後,孩子定會追隨父親的腳步,因此當他們付出努力與奉獻而得到成就時,他們不是真的要那個成就,而是要父親的讚賞,努力打破沈默,多聆聽與認可孩子,允許自己和孩子的感情在生活中佔據比較重要的位子。如果生活經濟困難,不要默默承受不讓孩子參與,坦誠現況全家一起面對,也是種對孩子的肯定。孩子得到榜樣父親的認可,自然產生更多學習動力與興趣。對男孩來說,是往成熟男人前進的典範,對女孩來說,則是日後與異性相處的根基。

多與孩子獨處並不吝給予讚賞,有助於成為孩子日後的榜樣。圖/photophile @ Flickr

3. 標竿的價值

如果說母親所給予的,是從共生到認識「自我(self)」的概念,那麼父親所傳遞的生活信念、人生價值及面對態度,便是「自我」裡的內容物,可讓孩子參照學習。佛洛依德被稱為心理學之父,他所提的學說,無論後輩是贊成或反對或改造,全都要先理解他的觀點再以此為基礎誕生自己的想法,父親也是這樣,讓孩子在成人之路有個對照,並允許他們攀附、再生、反逆、改造、重組等,不是依父親的要求,而是依自己的意願塑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成熟」是孩子精神上第二次出生的象徵,無論父親是否有偉大成就,都不要妄自菲薄,努力練習可以強壯、權勢,同時又有能力感覺自己的脆弱,以及需要安慰及協助,讓兒女不需尋求社會裡虛空的父親形象,而是朝向自己的父親,一個真正的人所顯現的經歷,無可替代的榜樣。

重要且關鍵的父姓

「我們社會已朝母性化的方向發展……,一旦過度增值,原本滿足對方、守護對方的情緒將會反過頭來,變成破壞他人、吞噬他人的情緒怪獸。」梶原千遠《拒絕長大的男人》

父姓是關鍵的,電影《墊底辣妹》故事裡主角沙耶加長期不被父親期待,即使母親無條件支持與保護,她仍然不知道出社會要作什麼,「也許就這樣了吧」是她的口頭禪。直到補習班坪田老師的父性引導與鼓勵,沙耶加才有考大學的動力。孩子只有母性無條件的愛是不夠的,享受當下與照顧只是人生的安全地基,但面對未來仍須有信念、價值選擇及成就,證明自己做得到,人生才會向前發展。

《墊底辣妹》的主角直到補習班坪田老師的父性引導與鼓勵,才產生了考大學的動力。

父性是必須的,電影《長江七號》周星馳飾演的父親,把自己全部精力與愛都給孩子。雖然在工地做工,但他經常教育孩子:「我們雖然窮,但不能打架,不能說謊……」、「我們做人要有骨氣…」,讓孩子即使在學校被取笑都仍記著父親說過的話,讓孩子即使窮也能保持樂觀快樂。這是一位夠好的父親,他實現了父性的價值。

「需要父親」是心理需求,單純生理父親或物質父親是不夠的,父親在兒童期是認可孩子、提供與母親不同刺激、權威指引,到了青少年期,孩子從家庭轉入社會,「父親榜樣」絕對是重要的發展引導,「父性心理原則」也是重要的內在概念,他要知道自己是誰的孩子,才能站在父親的肩膀上建構自己。

「夠好的父親」關心孩子的健康、自主與成長,當然自己也要不斷學習,如此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典範。


參考資料:

  • 《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Luigi Zoja(魯伊基.肇嘉),張敏等譯(2000/200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