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活得科學
・2015/12/07
自從華生、克利克[注]於1953年發現 DNA 的雙股螺旋結構之後,就有人想要利用兩股 DNA 之間的吸引力把DNA塑造成不同的形狀。只要動一點巧思設計出適當的 DNA 序列,就可以利用這種吸引力把 DNA「摺疊」成各式各樣的形狀。
太空天文
・2015/12/07
在恆星演化的末期,可以提供核融合的元素逐漸耗盡後,恆星將因本身的重力向內塌陷。超過一定質量(約太陽的十倍)的恆星最後將爆炸而釋放出極為強烈的輻射能量,其電磁輻射足以照亮整個星系,持續數週到幾個月。在這段期間觀測星空,單憑肉眼就會注意到天空出現一顆原本不存在的超級明亮的新星,因此稱之為超新星(Supernova)。
活得科學
・2015/12/07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常會出現不斷重複,與占據心思的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強迫症有各種不同的面貌,未必是洗手洗到破皮流血、或重複檢查瓦斯數十遍。有那麼一種較少被提起的強迫症,叫做Primarily Obsessional OCD(暫譯:強迫思考為主的強迫症)。指的是幾乎沒有強迫行為,或至少是很隱蔽的強迫行為。取而代之的是,只有內心不斷出現惱人的想法。這些想法經常是,生活中發生什麼可能造成危險的事,腦中就會出現類似負向的念頭,久久揮之不去。
科學傳播
・2015/12/07
有一個人的出世,只是為了滿足有錢父親的好奇心,但小孩長像實在太醜陋,慘遭到父親遺棄。後來小孩懂事後,瞭解到自己的長像是多麼嚇人,不容於世慘遭歧視,在憤怒下血刃了自己叔叔,並嫁禍給父親奶媽。父親在痛心之餘想要肩負起責任收養照顧親生兒子,可是後來卻又反悔,兒子悲憤之餘,又血刃了父親的好友和愛人……
地球脈動
・2015/12/07
這標題好像很嗆,嗆到好像不把我們過往的自然老師擺在眼裡。但我想批判的不是針對老師,體制內的老師已經夠辛苦了,而我也不是要把大眾科學素養不足完全歸因於科教問題,而是把一個現在顯而易見的事實拿出來談:從社會上數不清的偽科學、核電爭論、食安議題……等社會性科學議題來看,我們的科學教育似乎沒有照著我們想像中的達到增進科學素養、理性對話的效果。或許把這些科教的病灶抓出來,再來看學校教育、科普傳播有沒有什麼著力點,才是我更深遠的期待。
科學傳播
・2015/12/07
而要當一個專業的科學教師,不管是用方法教學生正確的科學概念(就是讓他們發生Conceptual Change)或是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都是一路上不能懈怠且需要持續精進的課題。
精神心理
・2015/12/06
雖然,我們總是很擔心在一段關係裡面,對方和其他異性有人的互動,會不會影響到這段關係的發展;但其實真正重要的不是把對方管得緊緊的,掌握對方的一切行蹤,而是給予這份關係充分的滋養,讓這段關係成長茁壯,其他人自然而然就沒辦法破壞這段間而不催的感情了。
活得科學
・2015/12/06
1877年的今天,愛迪生在新澤西州的門洛帕克實驗室(Menlo Park Lab)裡居然難得開了嗓子,唱起《瑪莉有隻小綿羊》這首兒歌。倒不是因為他今天心情特好,他是為了測試他所發明的留聲機原型機。
活得科學
・2015/12/06
我們會因為生動有趣或曲折離奇的情節,而喜歡閱讀一個故事。但若一個故事讓你反覆重看或加以反思時,肯定是這個故事與你產生某種層面的共鳴、或某種程度的連結。《小王子》的繪本和書籍已經流傳好幾十年,它不單單是一個普通的故事,更早已成為經典;我們對它的熱度有增無減,從插畫、電影、評論,甚至出現研究《小王子》的專家。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對這個故事愛不釋手,甚至變成與你走過許多傷痛難捱時刻的同伴?
來自台灣
・2015/12/06
這次對決中,耶穌會佔了上風,哪怕面對的是伽利略與銳眼協會(L'Accademia Nazionale dei Lincei,現今的義大利國家科學院),那個時代最強的宗教團體成功地馴服了數學,讓數學依然作為宗教秩序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