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5/09
大氣中存在許多分子,雖然看不見,卻跟人類生存密切相關。例如「過氧化氯」加速臭氧層被破壞、「克里奇中間體」影響酸雨的形成。這類基礎研究的成果雖無法賣錢,但對於理解大自然的力量相當重要。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所-林志民研究員,將研究分子和化學當作夢想職業,並創辦《科學家在玩什麼?》體驗營,讓高中生體驗科學之趣味與精髓。
・2017/05/08
動體視力對於運動員很重要,而研究移動快速的細胞、病毒、細菌時,為了讓顯微鏡底下的世界看得更快更清楚,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謝佳龍助研究員,與團隊一起研發每秒可拍五十萬張影像的光學顯微技術,有助科學家在對生物系統造成最小干擾的情況下,直接觀察奈米尺度的活體現象。
・2017/05/07
失智症是個難解的神經退化疾病,國內外科學家皆投入大量研究,希望找出病理機制以研發新藥。但人腦的神經網絡複雜程度,遠超出目前理解範圍,在用藥之前,無論是科學家或是我們自己,都需要對神經網絡有更清楚的認識。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陳儀莊特聘研究員,帶領團隊與跨領域專家合作,除了研究神經細胞與神經膠細胞之間的影響,亦盼能以亨丁頓舞蹈症為模型,發展可沿用於治療其他神經退化疾病的藥物。
・2017/05/06
若想保育、研究生物,建構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庫是最重要的基礎。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邵廣昭博士,與生物分類學家、學術單位、技術團隊聯手建構資料庫 ,將台灣各界學者努力累積的生物多樣性資訊,開放成全民共享的知識。
・2017/05/05
天文學家在黑夜裡觀測,搶在天未明之前,透過望遠鏡取得他們所需的資料。中研院天文所王為豪副研究員,利用遠紅外光及次毫米波觀測遙遠星系,揭開宇宙演化的奧妙。而美麗的天文影像,能夠傳達給大家許多科學的想法。
・2017/04/11
王中茹與博士班學生李頂華及團隊成員發現影響玉米染色體 DNA 交換的關鍵之一: DSY2 蛋白質。這個蛋白質參與生殖過程中減數分裂的「染色體互換」,讓基因有機會透過「天然洗牌」的方式,使玉米的下一代有更多變異,有機會長得更好、更能適應環境。
・2017/04/11
「電腦視覺」是研究怎麼讓機器「看」這個世界。廖弘源博士兩個最新研究「籃球進攻戰術分析」「演唱會片段自動拼貼」都包含著非常複雜的深度學習運算技術,若研發成熟後,人工智慧在影片處理上的技巧,將會突飛猛進。或許,「電腦藝術家」誕生的一天,指日可待!
・2017/04/10
可以即時追查 PM2.5 濃度的「空氣盒子」,因需求而誕生,更因父愛而堅持,現在他的空氣盒子已經遍布全台,下一步就是有一天要讓全世界講到空氣盒子,就想到台灣!
・2017/04/10
誰在買書?買什麼書?這是規劃出版與行銷計畫時,需考量的因素,過去僅能用專業經驗判斷,現在透過資料分析與機器學習,可以用客觀的科學輔佐主觀的決策。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陳昇瑋研究員,帶領資料洞察實驗室,找出書籍銷售數據中潛藏的商機。
・2017/04/10
青少年霸凌行為為何層出不窮?關鍵在於大人長久忽略的青少年之間錯綜複雜的「友誼網絡」特性。 不同成長背景、能力與價值觀的青少年,會逐漸自成一群或遭排擠落單,而彼此為了在「班級」這個宛如社會縮影的「縮小版社會」中競爭「社會地位」,「霸凌」行為其實是模仿大人踩著別人往上爬的社會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