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4/08/30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原子層沉積技術(ALD)成為微縮電晶體的關鍵,實現每層薄膜僅原子厚度的精準控制,打造未來的尖端晶片。
・2022/07/15
實驗停滯不前過了半年,巴丁終於找到問題所在,眾人難掩喜悅。最終成功設計並創造出史上第一顆電晶體。
・2021/03/20
從體積龐大的第一台電腦,到如今輕盈便捷的智慧型手機,電子科技的改良,讓功能强大的高科技能輕易地拿在手上,隨身携帶。其中,電晶體和數位積體電路扮演了關鍵角色。今天,科學家們仍持續挑戰突破它們的大小極限。
・2021/02/18
如何讓科幻電影中酷炫的互動式穿戴裝置成爲現實,一直是科學家們致力達成的願望。這些裝置仍只存在於大螢幕上,除了現實中成本的考量,還受限於對人體生物電偵測技術的不足。如今,有機薄膜電晶體的發展,正突破我們現今對科技的想像!
・2021/02/02
出們在外最怕手機沒電,但是包包就這麼大,行動電源那麼厚重,想多塞幾個在從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現在二維材料解決了這項煩惱,讓電子元件以紙作為基質,就可以達成重量輕、易塑形、厚度薄的願望。
・2015/12/12
2000年的諾貝爾獎典禮上,因為發明積體電路而獲頒物理獎的基爾比(Jack Kilby)在致詞時,特別提到當年的競爭敵手諾伊斯也獨立發明了不同製造方式的積體電路。基爾比會如此公開推崇曾與他對簿公堂的對手,足見諾伊斯的貢獻不容忽視;事實上,現今積體電路的生產方式正是來自諾伊斯的方案。
・2015/09/28
有了貝爾實驗室的新團隊,蕭克利重拾五年前的理論,研究如何用固態物質取代真空管。他判斷,假如半導體材料旁邊有強烈的電場,電場會把某些電子吸引到半導體片的表面,並讓電流穿過半導體片。
・2015/05/23
諾貝爾獎設立至今超過百年,唯有一人曾得到兩次諾貝爾物理獎,猜猜是誰?居禮夫人?不對,她拿的一次是物理獎,另一次是化學獎。愛因斯坦?可惜他只得過一次。霍金?很遺憾他仍未獲得諾貝爾獎委員會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