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6/16
現在不管看文章或是電視節目,總是會出現一些神奇的稱號,像是真神奇的生活家、XX達人、宅神..等,這些自封或被封的莫名稱號背後都有個目的,就是要閱聽眾接受這些人是個專家,接下來講的內容才容易取信於民。
・2014/11/19
跟幾年前的〈溫泉魚傳染愛滋〉烏龍事件一樣,英國八卦報《每日郵報》又見獵心喜、危言聳聽了,報導〈共用美甲器具,感染愛滋〉。
・2014/11/03
長久以來,台灣的科學新聞佔整體新聞條目比例實在太低。為什麼科學新聞這麼少?科學新聞對收視率是正向的表現,絕對是有市場需求的。這個簡單數據證明,閱聽大眾絕對有能力,也有意願選擇重要且優質的新聞。就我個人觀察,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來探討。
・2014/06/18
臺灣媒體是一個在政治上具有忠誠度的單位,挺藍的就一路挺藍,挺綠的就一路挺綠,打死不退。但是在科學新聞的報導上,就缺少了這種「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一致性。媒體常常不清楚科學與科技的效果及侷限,所以很難用一致的觀點來檢驗或評論科學的功過。
・2014/06/17
我們理應透過彼此互惠的方式,讓更多具有科學意義的新聞可以登上媒體版面,鼓勵更多科學家願意跟民眾說明、分享,讓科學的參與變成是公眾的社會參與,讓民眾共同監督這個時代的科學運作,甚至共同決定科學研究所應該抑注的經費規模,讓科學研究的經費不再只是一個黑盒子。
・2013/12/17
生活在台灣,媒體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如影隨形,摸不到,成為習慣。如果將媒體視為一個動詞,這個過程會對哪些人造成影響呢?其實是多層次的,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被採訪的人」,尤其媒體拍攝受訪者流淚、煽情的畫面,容易引起民眾質疑「會不會傷害到當事者?」;但再想一想,我們自己所相信的社會面貌,不也是媒體形塑的嗎?因此「接收媒體的大眾」也是受影響的對象;最後,最容易被忽略的影響對象是「記者」,他們從事第一線採訪和報導的過程,貼近社會寫實的面貌,思考如何轉譯為新聞,這同時是自我內化的過程。
・2013/11/25
MIT媒體實驗室的實體媒體小組開發出3D立體顯示器!不是投影,而是會增長的長方體,讓你摸得到電腦裡的模型、數據,可以捏捏按按改變修改虛擬的3D繪圖,甚至你可以透過電腦網路傳輸玩實體的球!
・2013/10/18
事實是,這些「據英國研究」有很多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研究,而是公關公司行銷策略的一環。首先公關公司會針對客戶訂作一些仿科學報導,不用說這些文案 人員大多沒有科學背景;然後他們再找一位學者掛名,這位學者甚至不必參與所謂的「研究」;最後再把這個仿科學文章送到缺稿且嗜奇的記者手上,就成了一篇聳動的「據英國研究」了。
・2013/10/14
這場「哇!災!」請到了三位講者來分享全球以及國內在面對天災時,有哪些因應措施和管理的計畫。四十幾位參加的朋友大概都希望能夠解答:「我知道災害很可怕,但我能作什麼?」想必這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