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流言終結者:一場14年的「科普」爆炸!

Rock Sun
・2016/04/10 ・5113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29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MythBusters_title_screen

「Myth Busted??BUSTED 流言破解。」

這是 Discovery 頻道著名節目 《流言終結者》,對不屬實的流言的最終判決,象徵一個大眾迷思的破解。

運行了 14 年,節目總長 282 小時,驗證超過 1000 個迷思,做過將近 3000 個實驗,製造出 900 次爆炸(你沒看錯,爆炸連 1/3 都沒有),獲提名 6 次艾美獎都槓龜的《流言終結者》,將在今年畫下句點。

至今,在各位粉絲腦海中,《流言終結者》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是搞爆炸的瘋狂科學家?你神秘的電視科學家教?還是點燃你心中科學魂的現代馬蓋先呢?

那些年,給我們帶來無數歡樂和科學的5人組
那些年,給我們帶來無數歡樂和科學的 5 人組 。圖/Discovery

《流言終結者》的起源與Discovery

在談到《流言終結者》前,我想先談一下科普教育傳播界的龍頭 Discovery 頻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1 年前 Discovery 頻道在有線電視上出現,成了當時所有頻道中唯一專門播出紀錄片及科學節目的頻道,不管是放眼當時還是現代,這看起來都像是一個瘋狂的主意。創辦人約翰.亨德瑞(John Hendricks)主修歷史,熱衷於探索事物。而向大眾播出紀錄片、傳播知識這個理念,建立在當時一本他讀過的書《西方文明中的科技》中,引用當時一名學者羅伯.戴維斯(Robert Davis)的研究:

「當討論到電視的貢獻時,通常都是著重在教育,但事實上四分之三都是娛樂。」

「研究發現媒體並不關注大眾對科學、紀實的接納程度,全世界看電視的觀眾中,只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是科學愛好者。」

也就是因為如此,當初 Discovery 頻道在創立時就是為了把握這四分之一的人,推廣到剩下四分之三的人。要這麼做,比起艱深、複雜的科學,他們更需要能夠從日常生活下手,引領大眾去願意思考的科普節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2年,節目製作人彼得.李斯(Peter Rees)向 Discovery 頻道提出了一個叫《Tall Tales or True》的節目構想,內容著重於重述一些奇聞軼事,並試著找出當時的紀錄。Discovery 頻道一開始因為已經有個相似的節目在其他頻道播放而拒絕了,隨後李斯才將節目內容改為找人來現場實驗這些傳說的內容,來驗證真假。這時已經經營工作室一段時間,並因參加超級機器人大戰而曾被李斯採訪過的傑米(Jamie Hyneman)接到了邀約,傑米又找了曾經的同事、當時正在為其他電影製作道具的亞當(Adam Savage),兩個人一同成為這個節目的主持人。如果你是死忠的粉絲的話一定聽過理由: 「我沒有一個人擔綱整個節目主持的活力,而他是我認識最有活力的人。」儘管因為個性上並不是當好朋友的料,但仍合作開啟了後來長達 14 年的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

主持人Adam 和Jamie彼此都表示儘管合作了14年,他們私下並不是朋友。這是2002年他們第一次試驗流言"火箭車",一次訪問中Adam看到這張照片,說:"當年我們還願意觸碰彼此"
主持人 Adam  和 Jamie 彼此都表示儘管合作了 14 年,他們私下並不是朋友。這是 2002 年第一季他們第一次試驗流言「火箭車」,一次訪問中 Adam 看到這張照片,說:「當年我們還願意觸碰彼此。」 圖/來自 Discovery

如今 31 年過去了,已經播出 14 年的《流言終結者》(Discovery 頻道中最長壽的節目!)將迎來他在台灣的最後一季,想當初應該沒有人能預料到一個科普頻道,竟能孕育出一個受人長期愛戴的節目。最重要的是,《流言終結者》完成了 Discovery 頻道最初成立的宗旨。

在亨德瑞親自著作的 Discovery 傳記中有下面這段句話,「在這兩個創新的真人實境節目中(另一個是指《美式重型機車》,與《流言終結者》同年播出),《流言終結者》最接近 Discovery 公司的本質,他兼顧了知識傳播和娛樂效果,以新穎、搞笑的方式,驗證現實生活一些有趣、複雜的科學問題或科學迷思。……流言終結者的團隊透過破解迷思(大多是好萊塢電影製造出來的),不僅刺激了青少年的想像力,也吸引了原本可能不看『教育類』節目的成年人,還有一點很重要,也是我們需要謹記的一點——傑米和亞當不是正經八百的傳統主持人,他們能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有很強的共鳴。」

2011年第八季第165集"借風揚帆"中,Adam和Jamie測試是否電影中的爆炸聲跟真正的爆炸是一樣的。或是他們只是想炸一些東西。
2011 年第八季第 165 集〈借風揚帆〉中,亞當和傑米測試是否電影中的爆炸聲跟真正的爆炸是一樣的。或是他們只是想炸一些東西。資料來源: Discovery。

起承轉合

就像任何實境節目一樣,《流言終結者》在這 15 季的時間內有很多不同的樣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一開始的步調很慢,跟後期比起來較沉悶,而且很多實驗有瑕疵,很多問題被觀眾討論著。從第三季 Build Team 三人組的加入才確立了大半部分節目的模式,儘管多年來人員有些許變動,但兩老執行較正經的流言作為主軸,而 Build Team 則進行一些較簡單或是可以直接測試的實驗,這段時間節目雖然精彩,但緊湊的流言破解節奏,隨之而來的是較少的科學內容。在2014年宣布解散 Build Team 之後,《流言終結者》又回到了兩老的基調,這時我想許多忠實粉絲們應該已經有預感了。

雖然一時不習慣,但最後的幾季,《流言終結者》更著重在背後科學原理的探討,慢了下來,但也因為題材的關係,給人感覺漸漸失去了原本驗證流言的快感,隨後大概都可以預見的消息就釋出了——《流言終結者》即將停播。

主持人之一亞當在一次 Cinema Blend 的訪問中解釋:「每個節目都有他們的鐘形曲線,過去以來我們的評價雖然不差但我們看到了變動,並開始思考是否將以全新姿態出發,儘管不是完全沒預料到,但知道的時候還是感覺很奇妙,因為很多像我們一樣的節目已經過了保質期,就此收山了。……知道這是我們最後一季後,我們將全力拍攝,向這個改變我們一生的節目致敬。」他也說到,他原本以為會就這麼無聲無息的停播,所以很感謝 Discovery 願意給他們再一季的時間,為節目畫上句點。

2012 年第九季 185 集〈流言的復仇〉中,製作小組再次驗證 146 集的〈火箭人〉,在上一次因失敗而破解流言後,這次他們在認真的設計、實驗,甚至用上了 NASA 的風洞儀器後,成功將火箭人發射 200 多公尺遠並著陸,也將「破解」改為「屬實」,但存活機率就……。(點擊圖片觀看實驗影片)資料來源:Discovery。

質疑與爭議

小的時候看《流言終結者》多半只是看壯觀的場面和享受那個驚奇感,過了高中、上了大學,讀了自然組科系後,我發現這個節目的趣味又更多了,但不知不覺中,也發現想問的東西變多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為什麼不這樣做?」「原本的流言是這個意思嗎?」 「這樣做不對吧?」

「大膽發問」是我們很常掛在嘴上的口訣,在這個節目中他們將這個要素發揮得淋漓盡致 。《流言終結者》一樣有著成本、時間壓力,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進行多個實驗,但在討論他們科不科學前之前你不得不承認一件事,那就是他們是「科普教育/娛樂」節目而不是「科學」節目,他們的工作宗旨在於引領觀眾們進入華麗的科學世界,而且你不得不承認,他們做到了,而且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詳細內容請見:流言終結者們,你覺得科學嗎?

1h3K2TT
Remember kids,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screwing around and science is writing it down.”是筆者最喜歡的《流言終結者》名言。當時是在驗證 2012 年第九季 186 集〈反彈子彈〉,這個實驗需要不斷朝地面開槍並校正,相當難以控制及預測,在紀錄許多數據後,流言終結者們逐漸抓到了彈道,協助這個實驗的彈道學家傑森(Alex Jason)講了這句話,亞當才突發奇想對攝影機轉述。資料來源:Discovery。

力求方法大於結果

當我們力求結果,《流言終結者》用他們的方法向他的觀眾們傳達一個很簡單的觀念——「方法比結果更重要」,雖然不是他們掛在嘴上的口頭禪,但卻是他們在節目製作中不斷傳遞的宗旨。或許我們都只在注意倒數 3、2、1 之後的大爆炸,但就像 Discovery 頻道中其他節目一樣,整個節目超過一半的時間是講解、介紹他們的製做過程。他們從不吝於表現出他們失敗的那一面,科學實驗必定有失敗的時候,有時候當機會只有一次或流言宏大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他們更仔細的測試每一個環節。也是因為他們的執著與認真,讓我們有辦法對《流言終結者》的內容發出疑問,仔細檢視、思考他們的實驗後,提出我們自己的版本。他們起了頭,給了參考資料,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世界。

fall-2011-pt2-pictures10 crash vehicle
2011 年第八季 173 集〈矇眼走直線〉中製作小組試驗是否衝撞裝有已混合二元爆裂物的後車箱會發生爆炸。這次試驗中第一次出現了圖中的實驗方法——將一台車埋在地面中,再將另一台車由計算好的高度丟下。以往為模擬追撞而要運用遙控或軌道等較高成本的作法,這一次流言終結者們發現其實只要固定一端,算好墜落速度,也能用較低的成本、較簡單的實驗流程,達到一樣的效果。 資料來源:Discovery。

啟發一個世代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他向《流言終結者》致謝的影片中有說過這句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Most importantly, thank you for inspiring so many for the young people to ask big question about our world and seek the answer to ma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最重要的是,謝謝你們啟發了無數的年輕人,讓他們願意大膽的發問,並且以數學、科學和工程來求證。」

125804.866.01.197_20150930_133017
2010 年第七季 157 集〈總統大挑戰〉中,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自接見亞當和傑米,要求他們再次驗證已於第 16 和 46 集中驗證過兩次的〈阿基米德死光〉。這次他們找了 500名 學生持古代及現代鏡子試圖燒毀傑米的船,並再次失敗。實驗中主要是在思考有效集中 500 面鏡子反光的方法,最後傑米表示儘管沒有摧毀船隻,但反光相當令人分心甚至讓他失明,這或許才是阿基米德的想法。資料來源:Discovery。

《流言終結者》開播的時間是 2003 年,在那個時空背景,科學、工程在美國的大眾文化中失去了很多的共鳴,阿波羅 11 號登月已是昔日黃花; 前太空人、80 年代科普教育的靈魂人物卡爾.薩根(Carl Sagan)已於 1996 年去世;電台中唯一撥放科學知識、由比爾奈(Bill Nye)主持的的《比爾教科學》也下線了,如果說那個時代有什麼能啟發年輕人去追逐科學、工程的,大概只剩下星際大戰了。有趣的是,當我們的流言終結者們談起是什麼緣分讓他們踏上這個道路時,他們也承認電影《星際大戰》是他們的共同點(傑米到底是真的沒看過我們不得而知)。

「大眾並不習慣將科學與創意聯想再一起」,傑米在一次訪問中講到,「而我們試著證明科學和實驗也能相當的有趣、富有創意及啟發性。」

平心而論,你可以批評他們的實驗方法,說他們不科學;可以說他們只不過是娛樂節目,搞搞爆炸讓人看了很爽,但不得承認的是,靠著《流言終結者》,Discovery 頻道啟動了一個世代對科學、工程嚮往的潛在科學家們,引導一些原本對理工科目冷感的人,了解原來科學可以這麼有趣,因此點燃了無數人的科學魂。

fall-2011-pictures1 giant newton craddle
2011 年第九季 172 集〈落錘牛頓擺〉中,亞當和傑米將驗證吊車鐵球是否能玩牛頓擺。雖然這個實驗結果證明無法,但為了這個實驗,流言終結者們還特地親手做出 5 個大球(因為借得太貴了),他們從小而大慢慢實驗,並計算能量散失。(點擊圖片觀看實驗影片)資料來源:Discovery。

最後,我們不能忘記它,這位為了我們觀眾不知死過幾次的老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mythbusters-buster2
2007 年第五季 94 集〈飛行特輯〉中,為了試驗 1991 年電影《驚爆點》中的 90 秒墜落場景,老兄從同樣的 1200 公尺高勇敢的一躍而下,證明只需要短短的 31 秒。事後老兄領完保險後,依然奮力的在節目中賣命,為自己的新零件打拼。資料來源:Discovery。

參考資料:


2018後記:在兩老正式宣布退休之後,Discovery開始了新一代《流言終結者》的選秀節目,隨後以新的主持人開始了全新面貌的《流言終結者》。台灣的Discovery頻道將從3月開始播出,先是選秀,再來緊接著就是新一季。

文章難易度
Rock Sun
64 篇文章 ・ 894 位粉絲
前泛科學的實習編輯,曾經就讀環境工程系,勉強說專長是啥大概是水汙染領域,但我現在會說沒有專長(笑)。也對太空科學和科普教育有很大的興趣,陰陽錯差下在泛科學越寫越多空想科學類的文章。多次在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最後回到了原點:我喜歡科學,喜歡科學帶給人們的驚喜和歡樂。 "我們只想盡我們所能找出答案,勤奮、細心、且有條理,那就是科學精神。 不只有穿實驗室外袍的人能玩科學,只要是想用心了解這個世界的人,都能玩科學" - 流言終結者

1

3
0

文字

分享

1
3
0
ADHD 學童在教育現場面臨哪些挑戰?老師、家長又面臨哪些抉擇?——專訪中研院社會學研究中心曾凡慈副研究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4/03/08 ・5646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為什麼「特別」=不正常?

回想求學過程中,你是否曾煩惱特立獨行的行為會成為老師和同學眼中的「異類」?當社會慣用同一套標準檢視每個人,你我都可能被貼上「污名標籤」。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曾凡慈副研究員,她長期投入「醫療社會學」研究,探討社會如何建構正常性與異常性,特別在臺灣的教育現場,有一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學童,經常被貼上社會加諸的「疾病污名標籤」。一起來認識 ADHD ,聽聽成人患者、家長與老師們的親身經歷,了解他們如何面對污名?怎麼看待正常與異常的界線?

圖|iStock

ADHD 學童與教育者會遇到哪些困境?

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小曉,外表與一般小女孩無異,卻經常坐立不安、注意力難集中,甚至瞬間情緒崩潰。在班上不只被同學霸凌孤立,還被其他家長視為問題兒童,責備小曉的父母沒有善盡教養義務。

小曉的父親長年在國外工作,導致養育責任、就醫治療的重擔全落在母親薇芳身上。面對女兒一天到晚闖禍,在家又不按時吃藥,母女兩人經常爆發衝突。龐大的身心壓力讓薇芳不禁心想:「如果沒有妳,我是不是能做自己?」

從香港來的新老師保羅試圖幫助小曉融入學校生活、緩解薇芳的壓力,成為母女兩人的避風港,也背負是否因特殊原因而關照小曉的質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電影《小曉》道盡「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 )學童在臺灣教育環境經常發生的狀況,以及家長與老師面臨的教養與照護困境。

究竟 ADHD 在兒童間的盛行率有多少?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 2022 年發行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顯示, ADHD 在全球兒童中的盛行率推估為 7.2 % 。臺灣 2019 年對全國中小學生進行的抽樣調查研究則發現,符合美國精神醫學會 ADHD 診斷準則(DSM-5)的學生比例高達 10 % 。

換言之,每 100 名學生中約有 10 名有明顯的 ADHD 症狀。面對這麼高的比例,社會大眾對 ADHD 的認識卻不夠普及。究竟 ADHD 有什麼樣的表現?如何協助孩子調整身心狀況、應對治療伴隨的疾病污名標籤?家長、老師等照護者需要什麼樣的支持?

容易被污名化的「隱性障礙」!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曾凡慈副研究員
圖|之有物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曾凡慈副研究員長期投入「醫療社會學」研究,試圖理解社會如何建構正常性與異常性。近年來持續探討 ADHD 等「隱性障礙」在教育場域如何被醫療化、標籤化,以及親職角色面臨的各種教養難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謂「隱性障礙」是指:病況模糊、有爭議或不可見,需要精神藥物、心理與特殊教育介入,從而為家長帶來尋求診斷與治療的複雜挑戰。

ADHD 即是一種隱性障礙,對生活的影響通常反映在人際互動與學習表現上,詳細診斷標準可參考臺大神經部衛教說明,主要症狀整理如下:

圖|之有物(資料來源|臺大神經部衛教說明

由於 ADHD 的行為樣態多元、表現程度不一,而且可能隨著成長過程而改善或惡化,讓位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經常面對的難題是:究竟孩子只是不夠努力,還是真的無法控制自己?

這種判斷困難常出現在孩子重新分班、需適應新環境時。大部分老師會先觀察半學期至一學期,如果孩子的行為一直沒有改善,就會試著與家長溝通,評估是否帶孩子就醫檢查。因此,求學階段通常是孩子被診斷出 ADHD 的高峰期。

由於臺灣社會長期缺乏隱性障礙的觀念,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會認為是小孩天性調皮,只要嚴加管教就會慢慢改善,並不會直接想到看醫生,而且民眾普遍對看精神科有不好的觀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當老師提議帶孩子就醫,多數家長一時之間可能難以接受,再加上每個家庭具備的文化與經濟資本不同,對親職角色的焦慮程度不一,也進而影響家長選擇的回應方式。

為了深入了解隱性障礙對親職造成的挑戰,曾凡慈訪談了 50 位家中有隱性障礙學童的家長,分別具備不同教育程度、家庭型態、社經地位等條件,並藉由發展「道德工作」概念來考察這種獨特的親職任務。什麼是「道德工作」呢?

道德工作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哪些目標值得追求?怎樣的做法比較適當?又應該相信什麼、感受什麼與做什麼,才算善盡職責?

這對一般父母來說絕非易事,應該讓孩子養成乖巧懂事還是自由自在?要努力培養未來競爭力還是享受快樂童年?一道道選擇題已夠令人煩惱,如果孩子的氣質特殊,情緒行為不符合大部分孩子的常態時,將更難仰賴一套明確的價值指引行事,因此需要透過更加複雜的道德工作來幫自己和孩子應付日常難題。

對孩子有隱性障礙的家長來說,道德工作要處理的問題通常包括:該不該用「病」的框架來解釋孩子的違常行為?如果能治療,什麼才是「應該的」目的?要讓孩子擁有公開的障礙身分,還是盡量隱瞞以避免污名?面對孩子持續表現出失序的狀態,該體諒包容還是嚴格要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起來看看與 ADHD 孩童朝夕相處的家長與老師們做出什麼樣的抉擇。

家長面對 ADHD 子女時須處理的道德工作
圖|之有物

ADHD 學童與其家長面臨哪些選擇?

曾凡慈發現,從親職的角度考量,家長首先須設法釐清問題屬性:究竟孩子的行為是個性、環境或病理所致?才能決定該往什麼方向努力。

承認孩子可能患有 ADHD 是家長要克服的首要難題,尤其在臺灣想獲得特殊教育資源,或讓學校接受孩子的差異、提供相應的對待,通常得先取得醫療診斷,使得就醫並接受藥物治療成為某些家長維護孩子受教權的策略。

緊接著家長要摸索的是,怎麼教導孩子看待吃藥行為可能帶來的「污名標籤」。例如有孩子因為吃藥而被同學取笑,與同學發生紛爭時也常被問「今天是不是沒吃藥」。如果沒有妥善處理,診斷用藥將增加孩子被歧視的風險,也會降低孩子配合治療的意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某些家長則教孩子以「尋常化」的態度看待用藥。例如告訴孩子「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點病,像是阿公也每天在吃糖尿病的藥」。或者說吃的是「聰明藥」、「專心藥」,吃藥不代表「有病」,而是能在學校表現的更好。

也有部分家長採取「以醫療模式轉移污名」的策略,讓孩子相信只要「治好」就不會發生污名問題。

例如有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不足( ADHD 的一種次類型),家長引用醫生的說法向孩子強調「你是注意力不足不是過動」。每當孩子接受積極治療、在學校的表現明顯進步時,家長也會藉此培養孩子有自信的應對方式,下次再被同學取笑時可以勇敢回覆:「我只是注意力不足」、「我現在都好了」。

吃藥行為常讓 ADHD 患者被貼上「有病才吃藥」的污名標籤,如何教導孩子正向看待吃藥,是家長面臨的挑戰之一。
圖|iStock

當然也有比較特殊的案例,曾凡慈訪談的家長中,有位媽媽教孩子不要主動挑釁他人,可是一旦別人欺負到你頭上,就一定要捍衛自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有人罵孩子吃藥就是神經病,她要孩子大力反擊:「你才有病!又不是你要吃藥,關你什麼事?」雖然這麼做無法改善孩子的人際關係,但曾凡慈指出,我們的社會存在一種奇怪的權力,自以為「正常」的人能隨便對被視為「異常」的人指指點點,這種權力應該被揭露和挑戰:

教養方式沒有絕對好壞,教孩子言語反擊,看似在破壞社會互動秩序,實際上是讓孩子正面回擊污名化背後的權力關係。

環境、家庭、教育現場不同會造成什麼差異?

從事隱性障礙的道德工作時,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家長的教養方式可能因不同的文化和經濟資本而產生差異,這將影響家長與老師的溝通,以及孩子可得到的教育與醫療資源。

例如某些家長比較有能力與老師對等討論,一起摸索出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也比較有能力爭取醫療資源、進行污名管理。課餘時間還會陪孩子完成課業、調整情緒行為,甚至自費取得其他輔助資源。

其中一位有教育學博士學位的家長令曾凡慈印象深刻。這位母親為了讓患有 ADHD 的孩子得到最佳照護,自行創辦了幼兒園,過程中投入的金錢與時間精力,超乎一般家長所能想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並非每位家長都有能力為孩子做那麼多,許多家長可能因工作繁忙、手頭不寬裕,或對 ADHD 等隱性障礙缺乏認知,因而無法長期陪伴孩子、或與老師密切溝通,也沒有餘裕定期請假帶孩子回診。

如果老師跟家長的溝通卡關,又正好遇到老師的教學標準較高,可能會認為只要家長不願帶孩子就醫,就沒有立場對疑似有 ADHD 症狀的學生進行個別調整或導入特教資源,這將導致各方關係陷入惡性循環。

近期曾凡慈也開始訪問教過 ADHD 學生的老師,希望了解他們遇到的教學難題與處理經驗。

老師的壓力之大在於,既要在教學上符合全班學生對「公平性」的期待,又要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進行「彈性調整」。如果家長不願讓學生接受診斷,面對看似 ADHD 的學生,究竟要用平常標準要求還是寬容對待?如何避免其他人抱怨老師沒有一視同仁?都將陷老師於左右為難的境地。

面對教育現場因不同理念而產生的紛爭,老師非常需要家長與專家的支持,也需要額外人力幫忙分擔並改善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否則老師疲於應付、教學品質也難以維持。

曾凡慈訪談的老師們也分享了有助增進教學知能的資源,例如現在的教師研習會將 ADHD 等隱性障礙的基本知識與教學策略納入課程,參加教學互助社群也有助交流在教學現場可應用的實務技巧。

此外,老師們也希望有彈性的人力調度,能適時支援臨時狀況。例如孩子坐不住、或行為失控需要拉開距離時,可以有行政體系的老師陪孩子出去走走、緩和情緒。如何讓專業資源與輔助人力能及時支援教育現場,是日後值得關注的課題。

曾凡慈認為彈性的教學設計日趨重要,過去會要求孩子都乖乖坐著上課,字都要整齊寫在方格內,讓精力旺盛的孩子備感挫折。比較務實的做法是,透過教室管理技巧吸引孩子注意力,藉由教學設計來滿足探索與運動等需求,並依據孩子不同的能力來調整標準。
圖|iStock

「可不可以讓我們的差異變成獨特?」

未來曾凡慈也將持續訪談成人 ADHD 患者,了解他們怎麼走過求學與治療階段,怎麼看待自己的身心狀態。訪談過程中發現,雖然成長過程有其艱辛之處,但也出現正向看待 ADHD 的社群。

許多在童年時期被診斷出 ADHD 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並開始透過聚會重新思考 ADHD 對自己的意義,致力推動社會大眾以正向心態看待 ADHD,甚至語帶自信地以「A 咖」自稱!

曾凡慈非常樂見創造正向標籤的行動能延續下去。例如「 A 咖」社群中有人認為 ADHD 就是一種個人特質,有天馬行空的創意、勇於跳脫常軌,擅長抓住大方向且不拘小節。此外,「怕無聊」的個性讓他們幾乎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新鮮挑戰,過著樂在學習的精彩人生。

然而,曾凡慈也注意到,部分 A 咖仍需要藥物及諮商資源,協助他們應付大學生活,以及工作職場上更加嚴峻的挑戰。有些人很需要心理師擔任一對一的「 ADHD 教練」,訓練人際相處應對、生活安排與工作規畫,或調適因外在刺激而累積的壓力。

然而,目前心理諮商或治療都所費不貲,如果不住在大都市,相關資源將更難取得,導致他們只能靠自助或社群互助,慢慢摸索自我調適策略,比一般同齡人更加辛苦。

因此,有些成年患者會為了使用校內免費的心理諮商服務,選擇延畢或繼續念研究所,導致出社會的時間往後拖延、影響職涯發展。

我們不能否認病症會為患者帶來應付生活的困難,但隨著隱性障礙逐漸被視為人類行為多元光譜的一環,我們也看到了改變的契機。

曾凡慈期許:「我們不該只想著指認孩子的內在缺失,甚至期待醫師將他們治癒,使他們能適應主流環境。」更該轉向思考的是:

如何支持個別差異,發展有利於所有人的教育文化與社會體系。

曾凡慈期許社會大眾能轉向思考:如何支持個別差異,發展有利於所有人的教育文化與社會體系。
圖|之有物
所有討論 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04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數學無聊是誰的錯?數學家其實很幽默?——《數盲、詐騙與偽科學》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_96
・2024/01/08 ・244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很少有學生小學畢業後還不懂乘法表,但有很多人確實不會算,如果一個人開車的速度是每小時 56 公里,開了 4 小時之後,他就開了 224 公里。要是每公克花生賣 40 美分,而 1 袋花生賣 2.2 美元,那麼,這袋花生裡就有 5.5 公克花生。假如全世界人口中有 1/4 是中國人,其餘的 1/5 是印度人,那麼,印度人在全世界的人口中就占了 3/20,或說是 15%。當然,要理解這些問題,並不像學會算 35×4=140、(2.2)/(0.4)=5.5、1/5×(1–1/4)=3/20=0.15=15% 這麼簡單。對很多小學生來說,這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的東西,要靠做很多很實用、或是純屬想像的問題,才能進一步學會。

至於估計,學校裡除了教一些四捨五入之外,通常也沒有別的了。四捨五入和合理的估計與真實人生大有關係,但課堂上很少串起這樣的連結。學校不會帶著小學生估計學校砌一面牆要用掉多少塊磚、班上跑最快的人速度多快、班上同學爸爸是禿頭的比例多高、一個人的頭圍與身高之比是多少、要堆出一座高度和帝國大廈等高的塔需要幾枚 5 美分硬幣,還有他們的教室能否容納這些 5 美分硬幣。

幾乎也沒人教歸納推理,也不會用猜測相關性質和規則的角度,來研究數學現象。在小學數學課裡談到非形式邏輯(informal logic)的機率,就跟講到冰島傳說一樣高。當然,也不會有人提到難題、遊戲和謎語。我相信,這是因為很多時候,聰明的 10 歲小孩輕輕鬆鬆就能打敗老師。

數學科普作家葛登能最不遺餘力探索數學和這些遊戲之間的密切關係。他寫了很多極有吸引力的書,也在《科學美國人》撰寫專欄,而這些都是會讓高中生或大學生感到很刺激的課外讀物(前提是有人指定他們去讀的話)。此外,數學家喬治.波利亞(George Polya)的《怎樣解題》(How to Solve It)和《數學與合情判讀》(Mathematics and Plausible Reasoning),或許也屬於這一類。有一本帶有這些人的文風、但屬於較初階的有趣好書,是瑪瑞琳.伯恩斯(Marilyn Burns)所寫的《我恨數學》(The I Hate Mathematics! Book),書裡有很多啟發性的提示,帶領讀者解題與發想各種奇思異想,是小學數學課本裡罕見的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envato

有太多教科書仍列出太多人名和術語,就算有說明解析,也很少。比方說,教科書上會說加法是一種結合律運算(associative operation),因為(a + b)+ c=a +(b + c)。但很少人會提到非結合律運算,因此,充其量來說,結合律運算的定義是畫蛇添足。不管是結合律或非結合律,你知道了這些資訊之後要怎麼應用?書上還會介紹到其他術語,但除了用粗體字印在書頁中間的小框框裡,看起來很了不起之外,也沒什麼值得提的理由。這些術語滿足了很多人認為,知識就好比一門普通植物學,每種學問都可以在體系中,找到自己的類別和位置。相比之下,把數學當成有用的工具、思維方式或是獲得樂趣的途徑,在多數小學教育課綱中都是很陌生的概念(即使教科書內容不錯也一樣)。

或許有人會認為,在小學階段,可以用電腦軟體,來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算數原理及相關應用(應用題、估計等等)。可惜的是,目前可用的程式通常是從教科書上擷取無趣的例行練習,轉化成電腦螢幕版本而已。我不知道有任何軟體可用整合、一致且有效的方法,來教算術與解題應用。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品質普遍不佳,最終必會有人怪罪於老師能力不足,而且對數學沒什麼興趣、或不懂欣賞數學。我認為,這當中有一部分又要歸咎於大專院校的師資培養課程中,很少或根本不強調數學。以我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說,我教過的學生中,表現最差的是中學生,而不是大學主修數學的學生。準小學老師的數學背景也很糟,很多時候甚至根本沒有相關的數學教學經歷。

而每所小學聘用一、兩位數學專才,在學校裡每天分別到不同班級輔導(或教授)數學,或許可以解決部分問題。有時我認為,如果大學數學教授和小學老師每年可以交換個幾星期,會是個好方法。同樣的,把主修數學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交到小學老師手裡,不會造成傷害(事實上,後者或許能從前者身上學到一些東西)。而三、四、五年級的小學生則可以在完全適任的老師教導下,接觸到數學謎題與遊戲,將可大大獲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envato

稍微打個岔,謎題與數學之間很有關係,而且相關性會一直延續到大學與研究階段的數學。當然,把謎題換成幽默也通。我在《數學與幽默》(Mathematics and Humor)書中試著說明,數學和幽默都是某種益智遊戲,與猜謎、解題、遊戲和悖論多有共通之處。

數學和幽默都是把概念組合、拆開再拼回來,然後從中得到樂趣。慣用的手法包括並列、歸納、迭代和倒向(比方說「aixelsyd」就是把「dyslexia」﹝閱讀障礙﹞的字序倒過來)。那麼,如果我放寬這個條件,但緊縮另一個條件會怎樣?某一個領域的概念(像是綁辮子),和另一個看來完全不同領域的概念(如某些幾何圖形的對稱性)有什麼共通點?當然,即便不是數盲,可能也不熟悉數學這個面向,因為你必須要先具備一定程度的數學概念,才可以拿來耍弄。其他像獨創性、不協調感以及精簡的表達,對於數學和幽默來說也都同樣重要。

可能有人說過,因為所受訓練之故,數學家有一種特殊的幽默感。他們往往會接受字面意義,但字面上的解讀又常和標準用法的意義不同,因此很好笑。比方說,哪種運動比賽時要蓋臉?答案是,冰上曲棍球以及痲瘋病人拳擊(按:原文「Which two sports have face-offs」,「face-off」其中一個字面意義為「蓋臉」,而這也是冰上曲棍球常用的術語,意指「爭奪球權」)。他們也很沉溺於歸謬法(reductio ad absurdum),或設定極端前提條件然後做邏輯演練,以及各式各樣的字組遊戲。

如果可以透過小學、中學或大學階段的正式數學教育,或是非正式的數學科普書籍,傳達數學有趣的面向。我認為,數盲就不會像現在這麼普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書摘自《數盲、詐騙與偽科學》,2023 年 11 月,大牌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討論功能關閉中。

大牌出版.出版大牌_96
3 篇文章 ・ 0 位粉絲
閱讀的大牌不侷限於單一領域, 視野寬廣,知識豐富,思考獨立。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臺中、高雄、花蓮舉辦 112 年度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共創優質媒體閱聽環境
PanSci_96
・2023/11/18 ・802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下稱 NCC)為健全廣電事業發展、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促使廣電事業製播優質節目及傳遞正確資訊,今(112)年援例舉辦「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本趟知識列車自 8 月起於臺北開跑,9 月分別安排於臺中、高雄,花蓮場則於 10 月辦理完成。

NCC 於 8 月舉辦專業訓練課程臺北場後,佳評如潮,在 9 月舉辦的臺中、高雄場, 10 月舉辦的花蓮場,各地媒體從業人員共同參與,除了「廣播事業營運發展」、「電視事業營運發展」、「性別平權」、「權益保護」、「多元文化」等主題外,更為中、南、東部業者規劃「內容自律」課程,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助理教授,同時也是資深媒體人的許文宜教授,從實例探討廣電相關法規,培養內容自律意識;「消費者權益保護」課程邀請衛福部食藥署吳怡萱副稽查員,透過食品藥妝及醫藥法規,講述食藥廣告製播應注意事項。

圖 1 「消費者權益保護」課程邀請衛福部食藥署吳怡萱副稽查員分享

因應數位時代的快速變化,安排「 AI 在廣電媒體的應用發展趨勢」課程,分享科技新知及 AI 於廣電節目應用實例;「事實查證工具應用」課程則旨在培養識別虛假訊息的能力,從而可充分履行媒體的專業責任,安排每場次 3 小時的事實查證工作坊,期提高參與業者事實查核意識及能力,進而杜絕虛假訊息傳播。

圖 2 「 AI 在廣電媒體的應用發展趨勢」課程邀請集仕多股份有限公司梁哲瑋總經理分享

睽違兩年首次回歸實體課程,中、南部從業人員展現其熱情,不僅課程踴躍互動,課後也與講師熱絡交流,紛紛表示課後收穫良多。花蓮場原訂課程面臨「小犬」颱風侵襲而延期一周辦理,出席率仍高達 8 成,展現東部業者學習新知的熱情與企圖心,期待未來廣電媒體產業持續相互砥礪,攜手打造優質視聽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