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07/19
臺灣即將在接下來的疫苗接種計劃中,開始接種第九類接種對象,其中包含了愛滋病患者。愛滋病患者的染疫風險與一般人有差嗎?HIV會影響疫苗效力嗎?
・2018/11/28
引發軒然大波的賀建奎出席了在香港舉辦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他表示經過基因編輯的雙胞胎──露露和娜娜已經平安出生,根據出生後的定序,並沒有發現脫靶造成的突變。不過,相關研究倫理的問題他則含糊帶過。
・2018/08/03
過去幾十年來,從能抵抗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到不須動刀就能檢查患者體內的影像技術,醫學已為不少棘手病症提供了出色的解決之道。雖然我們難以預測接下來的醫學發展,但科學近來已為醫療的未來開啟了不少振奮人心的可能性。
・2016/06/29
雞尾酒療法的發明,讓能夠長期存活的愛滋病患增加了,醫師們卻開始觀察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病人在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數周到數個月之後,又會再發生一次急性伺機性感染,而且會跟前一次是同一種病原體,後面這一次往往比前一次更嚴重。這個狀況竟然是我們身體中的軍隊,反過頭來攻擊我們自己,造成的大風暴?
・2015/12/31
死亡一直是台灣人所忌諱的話題,所以連帶著的許多關於器官捐贈和移植的問題也不知從何問起,今天藉由本文,來替大家補充一點相關的知識吧!「為什麼我去每間醫院都會看到器官捐贈的勸募?有這麼缺嗎?」是的,真的有這麼缺。單以美國為例,約有12萬名患者在等候器官,而在台灣,命懸一線的器官衰竭患者將近有9000人。但這些患者僅有約1/10的比例能夠等到器官,而剩下的90%的病人,就只能在名單上等到死神來臨的那天。
・2014/11/19
跟幾年前的〈溫泉魚傳染愛滋〉烏龍事件一樣,英國八卦報《每日郵報》又見獵心喜、危言聳聽了,報導〈共用美甲器具,感染愛滋〉。
・2014/03/31
2009年3月版主曾在心之谷寫過兩篇病毒量的常識 (Part I,Part II)。經過五年,病毒量的檢測與解讀都有些新進展,特別在診間常遇到服用雞尾酒療法的患者,病毒量「測得到,但數字很低」需要解釋,在此撰文說明。
・2013/09/16
遇到HIV+B肝帶原的感染者,醫生最不需要傷腦筋。因為可以同時對付HIV和B肝病毒的,只有開惠立妥、速汰滋這兩種藥,而這兩種藥相當安全、使用經驗也很廣泛,所以這惠立妥、速汰滋,可以說是HIV+B肝的「治療基本款」,然後再挑選第三種藥來配基本款就好。。
・2013/06/24
美國在2013年5月7日公布新的HIV相關併發症治療與預防建議。過去針對HIV感染者接種肺炎 鏈球菌疫苗的建議,是肌肉注射一劑23價多醣體疫苗,注射一次約有五年的效力。不過多醣體疫苗的保護效力不是非常理想,在CD4小於200的感染者尤其差,因此醫師一般都 等到CD4超過200再讓感染者接種。
・2013/03/13
美國一名由感染HIV的孕婦生產的新生兒,在出生後30小時就開始使用雞尾酒療法,經過雞尾酒療法使用,直到出生第29天病毒量才測不到。除非寶寶能在持續追蹤多年之後,仍然沒有檢測出HIV病毒量,保持健康狀態,否則現在說「寶寶已經治癒」,連我也覺得是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