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08/17
第 29 屆中研院院士的余淑美,以水稻基因研究享譽國際,她是怎麼踏入分子生物學?又是為什麼對水稻基因情有獨鍾?而他所提議的「建置臺灣水稻突變種原庫」又是為什麼會誕生呢?
・2020/06/04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對自己的馴化故事就清楚地寫在了我們的基因當中,最經典的例子是人類對乳糖的耐受度。 奶是嬰兒的食物,不是給成人吃的,新鮮牛奶會使成年人感覺不適,症狀從胃脹氣、腸痙攣到腹瀉嘔吐都有,便是所謂的乳糖不耐症。但是所有成人都有乳糖不耐症嗎?其實並不然,這可能就跟人類的馴化歷程有關了。
・2020/03/14
我們的動機是如何形成的?大腦如何操縱飢渴的行動?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林書葦助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發現果蠅腦中有一種名為 leucokinin 的神經傳導物質,它能調控不同的神經細胞,影響果蠅進行覓水或覓食的行為,更發現渴、餓的神經機制在果蠅腦中會交互作用,研究成果已於 2019 年 10 月登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2020/02/24
聽過這首廣告歌嗎?「基因裡好戰的染色體,每天都在燃燒的生命......」咦?是不是哪里怪怪的?基因、染色體——生物課本裡熟悉的名詞,它們的關係是這樣嗎?
・2020/02/07
大約五千萬年前,鯨類動物(Cetaceans)開始在水中生活。根據分子和型態學研究,鯨豚類有很大的可能是由有蹄類動物演化而來。一般來說,學者傾向用「獲得新基因」來解釋生物在新環境下能完全適應、進而生存繁衍的狀況。然而,新的研究表示:陸生動物為了適應水中環境既失去,也得到基因。也就是說——失去特定基因與獲得同等重要。
・2019/08/16
讀書不是只為了應付課程和考試,還有很多好書,帶來的樂趣可不輸其他娛樂!推薦書單從自然談到人類,再從人類談回自然,趁著暑假,來讀讀課堂上可能不會讓你讀的好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