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5年 重設

・2015/12/31
在極低的溫度下,物質會開始出現奇特而神祕的性質,而低溫學就是研究極低溫度的一門科學。這個領域的研究目標是了解如何產生與維持絕對溫度123度或是攝氏-150度以下的低溫,同時研究在這種低溫環境下,各種物理、化學及生物作用會產生什麼變化。
・2015/12/29
1972年的今天,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舉辦的第139屆年會上,氣象學家勞倫茲博士(Edward N. Lorenz, 1917-2008)準備上台發表他的研究發現。其實他要報告的內容早在1963年就已經發表在一份氣象學期刊上了,但顯然數學家與物理學家們並不會讀這類冷門的期刊,所以並未引起注意。其實他的重大發現完全是個意外,他也差一點讓它溜掉了……。
・2015/12/28
泛科學臉書粉絲頁專欄「科學史上的今天」,報導過去某年的同一天,科學史上發生的大事件,或者某位科學家的誕辰,這個小專欄受到大家的喜愛,有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用很淺白的文字為大家介紹了一整年的各種事件和科學家,那是張瑞棋(Richard)的貢獻,一年來的心血也由泛科學企畫集結成好書《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
・2015/12/28
1946年6月,一堆機械與金屬零件陸續運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所在的福德大樓,經過一樓愛因斯坦的辦公室,搬進地下室。校園內的學者見此莫不大皺眉頭,高等研究院不應該是個安靜的地方讓愛因斯坦這類的頂尖天才們專心思考嗎?他們就只需要紙筆和黑板,搞台電腦要幹嘛?呣,這麼說也不是沒道理,只不過,要打造電腦的人可是創院時與愛因斯坦一起被延請的四位教授之一;何況,誰能拒絕馮·紐曼?!
・2015/12/26
他是生錯時代的天才,腦袋裝著二十世紀的現代觀念,被困在十九世紀的蒸氣時代。他的夢想太過龐大,注定要因當時的技術限制而失敗;他的觀念太過先進,注定得不到世人的理解與讚譽。巴貝奇,橫跨數學、天文、機械、管理等不同領域的數學家與發明家,注定要抱憾而終。
・2015/12/25
如果你來到十九世紀初的巴黎郊外,很有可能看到有如宮崎駿電影中機械時代的奇景:原野上一幢孤立的建築物上豎起高高的柱子,頂端一根4.5米長的橫樑,橫樑兩端各有一支2米長的懸臂。突然兩支懸臂動了起來,各自慢慢轉到特定角度後才停下來。隨後十公里外一座類似的高塔立即模仿它的動作,接著更遠的一座也如法泡製,如此一路下去。像是站崗的機械巨人平舉手臂,用擺動小臂來傳遞訊息。
・2015/12/23
多數人一生中都曾經為失眠所苦,儘管有很多入睡的機會,但某些時候就是很難睡著或持續睡眠。造成失眠的原因通常包括壓力與焦慮,但你知道電子裝置也要為你的失眠負點責任嗎?
・2015/12/19
當你嘗試減重時,這些積聚在體內的脂肪沉積體會如何被分解呢?簡單來說,這會牽涉一種生化程序,一旦你開始提高活動量,並且降低卡路里的攝取(卡路里代表特定食物中所含的潛在能量),整個生化程序就開始了。
・2015/12/18
今(2015)年10 月6 日,諾貝爾遴選委員會宣布物理獎由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與亞瑟.麥唐納(Arthur B. McDonald)獲獎。表彰他們找到微中子(neutrino)震盪的證據,進而推測微中子具有質量的貢獻。
・2015/12/17
在整理有關「超音波」應用到醫療的史料時,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和外婆一段有趣的對話。當時我和她住在今天高雄市阿蓮區的某山腳下,有天祖孫倆飯後乘涼時,被一群蝙蝠打擾。由於是第一次看到,我還以為是鳥類,結果被外婆糾正說是「夜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