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11/03
天文學家以前也曾看過旋臂結構,可是都是在由數億顆到數千億顆的恆星所組成的螺旋星系;而在個別恆星周圍發現旋臂結構,這倒是頭一遭。這顆編號為SAO 206462的恆星相當年輕,距離地球約400光年,位在南天的豺狼座方向。新觀測的旋臂結構其實是環繞在恆星周圍的氣體塵埃盤,或稱拱星盤(circumstellar disk),盤寬達2倍冥王星軌道,相當於224億公里,極可能是因為有新行星正在拱星盤中形成,才會構成這樣的旋臂結構。
・2011/11/03
鬩神星是太陽系目前已知的5顆矮行星之一,發現至今,一度認為其直徑比冥王星大,而讓天文學決定新增一個分類--矮行星,且造成冥王星被從行星改分類為矮行星的關鍵因素。當鬩神星從某顆遙遠恆星的前方通過時,會掩蓋星光,天文學家可以根據掩星時間長短來精確測定鬩神星的直徑;這是天文學家用以測定遙遠太陽系天體直徑的方法中最精確的,而且常常是唯一的方式。此外,如果多點同時觀測,綜合各地觀測結果後,可估算出這些遙遠天體的大致形狀。
・2011/11/02
過去幾個月,ALMA評審委員會一共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國900餘件的觀測申請計畫,罕見的激烈競爭,幾乎不下哈柏太空望遠鏡,最後,僅112件觀測計畫被選為高度優先,臺灣天文團隊即囊括8件(佔7%),成果豐碩。中研院天文所李景輝副研究員和王為豪助研究員,分別以了解恆星形成為主題的「測量原恆星噴流旋轉速度」計畫,和了解宇宙早期遙遠星系重要特性為主題的「觀測伽瑪射線爆宿主星系」計畫,通過評審並取得珍貴的觀測時間。
・2011/10/31
司琴星小行星是到目前為止,曾有太空船拜訪過的小行星中體積最大的;Lutetia是源自巴黎古地名的拉丁文。羅賽達號太空船以3170公里飛掠這顆直徑約130公里的小行星時,小行星距離地球約4億5000萬公里,羅賽達影像顯示司琴星小行星表面遍佈坑谷與裂縫,顯示這顆小行星過去曾經歷過無數戰役。
・2011/10/28
科學團隊成員之一的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David Blewett表示:發現這些窪地真的蠻驚訝的。基本上,除了受到小天體的撞擊之外,水星地貌應該從形成後至今很少改變,仍維持古老的遺貌。但這些窪地看起來似乎比已發現的水星撞擊坑還年輕,意味著水星地表仍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在持續演化中。
・2011/10/28
原本在9月底通過太陽與地球之間、無法觀測的日子之後,應該在10月初重新出現在日出前的天空,亮度約7等,東昇時間並隨之愈來愈早,觀測條件愈來愈好。但全球各彗星觀測者卻紛紛表示:找不到這顆彗星了!讓彗星觀測者們相當驚訝。
・2011/10/27
幾週前頒發的 2011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落 Type 1a 超新星光線的研究,那證明宇宙正以某種加速率膨脹中。源自於那些觀測的知名問題是:這種膨脹進行的似乎比所有已知能量形態所允許的還要快。雖然提出來的解釋不曾短缺 -- 從暗能量到修正重力理論(MOG)-- 不過對於超新星資料本身的詮釋卻不常見到有誰在質疑。
・2011/10/26
傳統上認定每個星系中央應該都有一個大質量黑洞。不僅在我們銀河系中央確認是如此,在仙女座星系(M31)以及其他一些矮星系也都確認有著概念上類似大質量黑洞的這樣的天體位於這些星系中央。
・2011/10/26
來自法國斯特拉斯堡天文台(Observatoire Astronomique de Strasbourg)、「宇宙黑暗時期之光(Light in the Dark Ages of the Universe,LIDAU)」計畫的2名研究人員Pierre Ocvirk和Dominique Aubert,首度發現第一代恆星在銀河系中誕生的新線索。距今120億年前,第一代恆星所發出的強烈紫外輻射驅散了銀河系衛星星系中的氣體,讓它們沒辦法再繼續大量誕生新恆星,扼殺它們的燦爛未來,被迫成為黯淡無光的銀河系同伴。
・2011/10/26
並非所有恆星都是孤獨的。在我們銀河系裡,約有半數左右的恆星屬於某個雙星或聚星系統,與伴星一起奔馳在太空中。但是,為何有些恆星是雙星或聚星系統成員,有些卻是單星,仍沒有很好的解釋。現在,由德國波昂大學(Bonn University)和普朗克電波天文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 for Radio astronomy)的天文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藉由電腦模擬的方式得出一個結論:誕生環境會決定恆星們是否擁有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