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9/02/02
這本書從宇宙的誕生談起,從科學上所知最遙遠和久遠的故事,談到我們壓根兒完全無頭緒的暗物質和暗能量,適合讓大忙人的我們簡單了解天文這深奧的領域。
・2015/06/15
黑洞的本體是看不見的,這也是為什麼科幻電影的黑洞如此令人著迷的緣故。 我們只能仰賴那些僥倖逃逸出黑洞而噴射到黑洞南北極的氣體,來建構黑洞的外觀。這使黑洞的外觀看起來像極了一個陀螺... 2004年觀測到RX J124211星系發出了強烈的X射線,標誌著一顆星球被巨大的黑洞吞噬了。巨大的重力使這顆星球扭曲和伸展,直至破裂而爆發出X射線。天文學家斯特凡尼.科莫薩(Stefanie Komossa)說:「這顆不走運的星迷路了,走錯了地方,跑到了這個黑洞的附近。」
・2015/06/14
1783年,天文學家約翰.米契爾(John Michell)想到:「如果一顆星星變得如此之大,以至光線也不能逃離,將會發生什麼?」 1916年,物理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指出:質量非常大的星球,會變成有著奇異特性的「魔球」。任何經過「魔球」的人將立刻被重力吸到這顆星星中,甚至光線掉進這個球也不能逃離。 物理學家約翰.德羅斯特(Johannes Droste)指出,當你接近這個魔球時,遠處的人會說你變得越來越慢,事實上,當你到達這個魔球時,你的時間就被凍結了。 數學家赫爾曼.魏爾(Herman Weyl)指出,如果我們研究魔球的內部,似乎在另一側也存在著另外的宇宙...
・2015/06/13
宇宙最終的命運是甚麼?達爾文(Charles Darwin)曾沮喪的說:「一想到人類得在長期持續的緩慢過程中,完全地滅絕,讓人不能忍受。」 現在的物理學家確實在尋找能夠進入平行宇宙的方法,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甚至俏皮地說:「蟲洞,將會是快速太空旅行的理想通道。你可以穿過蟲洞到星系的另一側,然後趕回來吃午餐。」 在《平行宇宙》此書中,將審閱宇宙學的歷史和矛盾,最後闡述現今的暴脹理論,以及想像中的多重宇宙的概念。
・2013/03/06
刊登於《Current Biology》期刊的新研究發現,昆蟲會使用星光來指引方向。鳥類、海豹及人類同樣也會使用星光作為導航,但這是首度在昆蟲上被發現。
・2012/10/30
利用歐南天文台位在智利Paranal觀測站的VISTA紅外巡天望遠鏡,一組跨國天文研究團隊創造了一個迄今最為龐大的銀河中心星表,表中所列恆星超過8400萬顆;而這,還僅是銀河中心的一部份而已,尚未完全涵蓋整個銀河中心,但所含星數已經是先前類似的星表的10倍以上。
・2012/01/21
這顆在2011年11月底才由業餘天文學家Terry Lovejoy發現的彗星,發現本身就已帶著傳奇性質—是SOHO太陽觀測衛星升空16年來,第一顆打敗各家太空觀測衛星及地面各巡天望遠鏡,由業餘天文學家直接在他家後院天文臺觀測到的克魯茲族掠日彗星(Kreutz sungrazers)。掠日彗星並不是新鮮事,事實上,SOHO太陽觀測衛星(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每幾天就會發現一顆掠日彗星往太陽衝去,並被蒸發掉。這些克魯茲族掠日彗星可能是數百年前一顆大彗星分裂後的碎核,典型的碎核僅約10公尺大小而已。彗星專家判斷這顆彗星的直徑約200公尺,雖然幾乎一面倒的認為這顆彗星應該活不過近日點,不過已經是近年來比較大的掠日彗星了,因此積極動用各式儀器研究這顆彗星的性質。
・2011/10/26
並非所有恆星都是孤獨的。在我們銀河系裡,約有半數左右的恆星屬於某個雙星或聚星系統,與伴星一起奔馳在太空中。但是,為何有些恆星是雙星或聚星系統成員,有些卻是單星,仍沒有很好的解釋。現在,由德國波昂大學(Bonn University)和普朗克電波天文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 for Radio astronomy)的天文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藉由電腦模擬的方式得出一個結論:誕生環境會決定恆星們是否擁有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