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太空天文
983 篇文章・ 528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NASA
哈伯太空望遠鏡
太空
太空望遠鏡
女性天文學家
紅外太空望遠鏡
視野
解析度
凶兆
地球科學
夕陽
天文
散射
月亮
月全食
月食
紅月
藍月
血月
謠言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所有文章
太空天文
EASY天文地科小站
・2021/01/14
百倍於哈伯觀測能力,大小尺度通通包辦!——NASA 的下一個旗艦級「羅曼太空望遠鏡」
哈伯太空望遠鏡可說是世上最著名的科學儀器之一。1990 年升空的它在這三十年中,拍攝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奇景。然而,隨著時光流逝,垂垂老矣的哈伯剩下的時日恐怕已經不多。在今 (2021) 年十月韋伯太空望遠鏡升空之後,NASA 的下一個旗艦級太空望遠鏡,將以相仿的體型,卻百倍於哈伯的觀測能力幫助天文學家更深入了解宇宙的奧秘。它就是「南希.葛莉絲.羅曼太空望遠鏡」。羅曼到底是誰?他究竟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呢?這個望遠鏡和哈伯有什麼不同?本篇文章帶你一探究竟!
NASA
哈伯太空望遠鏡
太空
太空望遠鏡
女性天文學家
紅外太空望遠鏡
視野
解析度
17
3
地球脈動
Mia
・2021/01/08
元旦驚現詭異「血月」,2021年注定是災難的一年?用科學打破凶兆預言!
元旦驚現血月,2021年注定將是災難的一年?事實上,血月只是特殊的天文景象罷了,當陽光經過地球大氣再照射到月球表面,因為過程中大部分藍光都會散射於地球大氣層,剩下短波長的紅光繼續前進,最終剩下紅光折射到月球表面,使月球表面看似偏紅色。
凶兆
地球科學
夕陽
天文
散射
月亮
月全食
月食
紅月
藍月
血月
謠言
28
1
太空天文
陳子翔
・2021/01/04
宇宙中出現奇怪圓圈,這是一種全新發現的天體嗎?
2019 年底,天文學家們用電波望遠鏡觀測到一個神祕的環形物體,暫時命名為“ORCs”。這並不代表我們找到了新天體,首先我們要先試圖了解它可能是什麼,還有他的成因,這些都還在釐清。
ORC1
天文
天文學
天文學家
天體
宇宙
愛因斯坦環
星爆星系
未知
電波望遠鏡
16
2
地球脈動
A編
・2021/01/02
宇宙探索與物理的突破,生態環境與政治的角力—— 2020 年《NATURE》年度回顧(其他科學篇)
《Nature》2020年度的科學大事回顧,帶領讀者回顧了今年的科學重大研究,和對學術界或科學家產生重大影響的政治事件。
2020
nature
大事紀
科學
3
0
太空天文
陳子翔
・2020/12/21
穿越兩百億公里的家書,航海家二號妳收到了嗎?
今年初負責聯繫航海家二號的訊號收發站要進行天線設備升級,因此必須暫停與航海家二號的聯繫。然而航海家二號從發射至今已經獨自在廣大的太空中運作超過 43 年了,要與一架骨董級探測器斷訊八個月的確滿讓人擔心的。為什麼我們仍這麼關心航海家二號的動向呢?其中有個很大的原因是,航海家二號帶來的貢獻和歷史意義難以被超越。就讓我們藉由著個機會來重溫這架傳奇探測器光輝的故事吧!
NASA
天王星
太陽系
氣體行星
海王星
航海家二號
64
1
太空天文
科學大抖宅
・2020/12/15
終於抽到 SSR 微中子啦!人類首見太陽稀有核反應的直接證據
2020 年 11 月 25 日,知名期刊《自然》(Nature)刊登了一篇別具意義的論文:義大利格蘭薩索國立實驗室(Laboratori Nazionali del Gran Sasso)的研究團隊Borexino Collaboration首度偵測到,來自太陽核融合過程中碳氮氧循環(carbon–nitrogen–oxygen cycle,CNO cycle)的微中子。
CNO cycle
p-p chain
太陽
微中子
核融合
碳氮氧循環
47
4
人體解析
君咏
・2020/12/12
如果把OO丟到外太空會怎樣?我們去外太空繞一圈,身體會被改造嗎?
在太空站進行一年的任務後,科學家比較了史考特與地球上雙胞胎兄弟的身體狀況,發現史考特不但骨質密度降低了,連體內的DNA、端粒、腸道微生物相都變得很不一樣!此後,科學家也將抗輻射奇異球菌丟到太空站之外,觀察地球生物在外太空生活的情形。
嗜極生物
外太空
太空人
極端環境
輻射
36
2
太空天文
科學大抖宅
・2020/11/24
突然畢業了,阿雷西博天文台將永久關閉QQ
2020 年 11 月 7 日,以研究大氣電離層、宇宙電波,與探索外星生命為主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其主要支撐鋼纜斷裂,由於安全因素,已下令拆解阿雷西博天文台。
天文台
退役
阿雷西博望遠鏡
阿雷西博訊息
電波望遠鏡
25
0
來自台灣
鄭國威 Portnoy
・2020/11/20
為什麼要觀星?因為星星在那裡——望遠鏡叔叔、鴻宇光學創辦人趙偉光專訪
看起來很有老師樣的趙偉光,很早就對觀星、天文有興趣,但其實自己也不記得是怎麼開始的,只知道小時候,就常流連自家屋頂用肉眼看星星。高中就讀松山工農時,發現學校有天文社,有望遠鏡可以玩,他二話不說就簽下去。
天文
天文望遠鏡
流星
海爾波普彗星
趙偉光
1
1
太空天文
Whyjay
・2020/11/17
昇華的火星海洋,毅力號登陸點「古耶澤羅湖」——火星特輯(2)
明年(2021)二月,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就會登陸耶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隕石坑週遭的地表特徵,都顯示這裡曾經有大量的水存在。毅力號選擇這裡做為登陸點,正是為了要尋找火星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
NASA
毅力號
火星
火星任務
火星海洋
耶澤羅隕石坑
0
0
1
2
...
99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