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3年 重設

・2013/12/22
天文學家利用哈柏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在2010年對船尾座RS(RS Puppis)這顆變星進行為期5週的持續觀測,觀測成果清楚地顯現了這顆天體的亮度因脈動而變亮和變暗的過程,周圍環境中的塵埃氣體也因反射恆星的光而形成所謂的迴光(light echo),也因脈動現象而出現如同水波紋一樣奇特的景緻。
・2013/12/20
天文學家觀在到遙遠的星系核心有兩個超大質量黑洞互相韻繞,像一對偏偏起舞的伴侶,此星系有著不尋常的特徵,像是一條起伏不定的噴流,這可能是其中一個黑洞的噴流受到另一黑洞重力影響而搖擺不定的關係,
・2013/12/12
從克普勒太空望遠鏡以及凱克天文臺觀測資料中,以統計學估計銀河系中 22±8% 近太陽質量的恆星,擁有可存在生命類似地球的行星。不過,即使軌道位於適居帶的行星,不代表真的可存在生命。若行星大氣層非常厚,使表面太熱無法讓類似DNA的分子存在;但也屬於岩質地表,並存在液態水而擁有生命。
・2013/11/20
最近彗星正夯,您是否已經趕上這股彗星熱潮?網路天文館介紹您一個好用的小工具,讓您能確切掌握艾桑彗星(C/2012 S1(ISON))位置, INOVE Space Models剛升級了他們的艾桑彗星模擬器(Comet ISON flyby simulation),第一版的模擬器帶您從太空看艾桑彗星如何造訪內太陽系,剛升級的最新版本則帶您從地球上的任一地點觀賞艾桑彗星!
・2013/11/05
雖然說《2100科技大未來》是要預測未來近一百年的科技發展,不過其大半內容,主要還是要介紹現代最尖端的先進科技,以及那些尖端高科技在未來的發展。 這個任務,最有資格的執行者之一,就是作者加來道雄。和凱文.凱利(Kevin Kelly)的《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偏重哲學式思考不同的,《2100科技大未來》更在乎的是科技的務實發展;其預測的未來也比《富足:解決人類生存難題的重大科技創新》 (Abundance: The Future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預測的還更長遠,而且不像後者還需顧及政策面。
・2013/11/04
借助南極望遠鏡和赫歇爾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大霹靂殘留輻射的微曲扭變,且相信這最新成果有助於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創始,揭開第一秒之謎。
・2013/11/04
天文學家新發現一顆系外行星Kepler-78b,大小、質量、密度等都近似地球,可惜卻因為太接近它的母恆星,僅有地球到太陽平均距離的百分之一,使它被炙烤成一個熔岩煉獄,與藍色寶石般的水域地球,截然不同。按現行理論,行星不可能在離恆星這麼近的位置形成,也不可能在此繞恆星公轉,因此Kepler-78b的發現,讓天文學家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嚴重的挑戰天文學家的神經。
・2013/10/29
最新研究指出,系外行星的大氣即便有豐富的氧-卻未必見得都是生物造成的現象-反倒有可能只是恆星輻射的紫外線組合過於特別而導致的。
・2013/10/22
極亮超新星(super-luminous supernova)是近年來發現的新型爆發現象,比一般超新星(supernova)亮十到百倍,但究竟是什麼物理機制造成如此璀璨的亮度,目前科學界還沒有定論。
・2013/10/11
即將慶祝十歲生日的Spitzer(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有另一好消息,它已成功轉型將用來看系外行星!當初2003年時Spitzer發射升空開始服役,系外行星觀測完全是個太瘋狂的念頭,當時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心中全然沒想到過觀測系外行星這件事,所以此項目標當然根本沒列入原始設計規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