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太空天文
983 篇文章・ 528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X光繞射
冥王星
加州
新視野號
星雲
晶體
火星
火災
病毒
禿鷹
科摩多巨蜥
維管束
自然生態
象鼻蟲
閃電
音爆
仙女座星系
勒維特
哈伯
島宇宙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時間篩選:2015年
重設
太空天文
梁晏慈
・2015/12/30
2015《nature》年度照片大賞
2015年即將結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由自然《Nature》選出的年度精選照片吧!
X光繞射
冥王星
加州
新視野號
星雲
晶體
火星
火災
病毒
禿鷹
科摩多巨蜥
維管束
自然生態
象鼻蟲
閃電
音爆
1
0
太空天文
張瑞棋
・2015/12/30
銀河系外還有宇宙|科學史上的今天:12/30
1924年的今天,美國天文學會在華盛頓特區召開一連三天的研討會。天文學家哈伯並未出席,但是最後一天有同事代他朗讀了一篇論文,正式宣告仙女座星系不在銀河系內,而是距離遙遠的另一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人類才終於開始了解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個小島,也就是所謂的「島宇宙」。
仙女座星系
勒維特
哈伯
島宇宙
諾貝爾獎
造父變星
銀河系
0
0
地球脈動
張瑞棋
・2015/12/27
克卜勒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27
1577年,一顆明亮的彗星突然出現在歐洲的天空,德國一位六歲的小男孩在媽媽的指引下抬頭仰望這顆星。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與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兩人的視線就相交在這顆星,他更不知道他們倆的人生軌道也將在二十三年後短暫疊合,天體運行的規律將因而由他發現,並且以他的姓氏命名──克卜勒。
克卜勒
克卜勒三大定律
哥白尼
宇宙的奧秘
日心說
第谷
行星運動定律
0
0
太空天文
張瑞棋
・2015/12/15
戴森生日|科學史上的今天:12/15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少數頂尖學者方能受邀進駐的學術殿堂。不須教書,不須產出論文,完全不受俗務干擾,只須專心思考。愛因斯坦、馮·紐曼、哥德爾、狄拉克、包立、李政道與楊振寧、……等人都曾駐足此處,不過,來來去去的學者之中,竟有一位學者沒有博士學位,而且一待就超過四十年。
戴森
戴森球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獵戶座計畫
諾貝爾物理學獎
費曼
費曼圖
量子電動力學
1
0
太空天文
張瑞棋
・2015/12/14
第谷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14
2010年11月,一具超過四百年歷史的遺體再度被挖掘出來,專家將以科學方法徹底檢驗,釐清他究竟是否被下毒而亡。此一傳言流傳已久,加上1901年那次的開棺驗屍發現其鬚髮中含有汞,更令人懷疑這極可能是一樁精心策劃的謀殺案。這懸案中的被害者是丹麥天文學家第谷,而最大的嫌疑犯則是發現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克卜勒。動機?第谷觀星多年所累積下來的大量觀測資料。
克卜勒
克卜勒三大定律
第谷
超新星
0
0
太空天文
科學月刊
・2015/12/12
火星任務— 解開火星沙丘之謎--《科學月刊》
自2005 年開始,科學家們取得大量高解析度的HiRISE 影像,但因研究人力不足,科學家們無法仔細檢視每一張HiRISE影像的暗土壤分佈,故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們設計Planet Four,期望讓一般社會大眾或是有興趣研究火星的莘莘學子能參與重要的火星研究計畫,協助檢視HiRISE 影像,並辨識出暗土壤。
Planet Four
公民科學家
地質學
比較行星學
火星
火星沙丘
火星研究計畫
0
0
太空天文
張瑞棋
・2015/12/08
GPS完成部署|科學史上的今天:12/8
如今每部新車內幾乎都會配備導航系統,每個人的手機也大多安裝了導航軟體;有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統),出門再也不怕找不到路。而GPS就如同許多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其實也是源自軍事用途。
GPS
全球定位系統
史普尼克一號
導航系統
愛因斯坦
衛星
0
0
太空天文
張瑞棋
・2015/12/07
首度發現超新星|科學史上的今天:12/7
在恆星演化的末期,可以提供核融合的元素逐漸耗盡後,恆星將因本身的重力向內塌陷。超過一定質量(約太陽的十倍)的恆星最後將爆炸而釋放出極為強烈的輻射能量,其電磁輻射足以照亮整個星系,持續數週到幾個月。在這段期間觀測星空,單憑肉眼就會注意到天空出現一顆原本不存在的超級明亮的新星,因此稱之為超新星(Supernova)。
中國天文學家
超新星
0
0
太空天文
afore
・2015/12/06
Space X獵鷹9號的奇幻漂流
Space X獵鷹9號的殘骸在海中漂流14個月後,最後竟落腳在...
Space X
太空
火箭
獵鷹9號
藤壺
0
0
地球脈動
張瑞棋
・2015/12/04
首次觀測到金星凌日|科學史上的今天:12/4
若不算月亮與人造衛星,金星是夜空最亮的一顆星,因此無論中外,自古就特別受到矚目。我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或太白金星,若它出現在特殊位置,就會視為動盪不安的先兆,不過史冊倒是都沒有留下金星凌日的記載。想想這也合理,畢竟除了晨昏時刻,白天根本不可能見到星星,除非對天體運行的法則有一定的瞭解,否則怎麼知道在金星軌道橫過太陽時去觀測太陽表面?即使偶然發現了,又怎會把那顆小黑點跟金星聯想在一起?
克卜勒
天文
金星凌日
1
0
1
2
...
13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