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12/07
這標題好像很嗆,嗆到好像不把我們過往的自然老師擺在眼裡。但我想批判的不是針對老師,體制內的老師已經夠辛苦了,而我也不是要把大眾科學素養不足完全歸因於科教問題,而是把一個現在顯而易見的事實拿出來談:從社會上數不清的偽科學、核電爭論、食安議題……等社會性科學議題來看,我們的科學教育似乎沒有照著我們想像中的達到增進科學素養、理性對話的效果。或許把這些科教的病灶抓出來,再來看學校教育、科普傳播有沒有什麼著力點,才是我更深遠的期待。
・2015/12/07
而要當一個專業的科學教師,不管是用方法教學生正確的科學概念(就是讓他們發生Conceptual Change)或是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都是一路上不能懈怠且需要持續精進的課題。
・2015/12/06
這次對決中,耶穌會佔了上風,哪怕面對的是伽利略與銳眼協會(L'Accademia Nazionale dei Lincei,現今的義大利國家科學院),那個時代最強的宗教團體成功地馴服了數學,讓數學依然作為宗教秩序而存在。
・2015/12/03
看看最新科技如何用光線重現3D物體,甚至使其更逼真!全像術(hologram)的原理與用環繞音效錄製交響樂十分類似,但它記錄的不是聲音,而是光被物體散射所形成的干擾圖形。如此我們便可事後重製散射光,製造出該物體實際存在的錯覺。
・2015/12/03
電腦的發明讓人類文明從工業時代躍入十倍速的資訊時代。大家耳熟能詳的圖靈、馮·紐曼、夏農都是催生電腦的偉大先驅。然而除了這些大師之外,在IBM擔任程式設計師的巴克斯也是居功厥偉,由於他率先倡議並發明高階語言,才有後來蓬勃發展的各種應用軟體,讓電腦真正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5/12/02
我們應該讓環境變得更好,但我真的不認為因此就該投注太多的期望在小孩身上,人的一生變數很多,那種認為「因為我都幫你準備好了,所以你就該做得很好」的想法,我真的比較不能認同啊。
・2015/11/30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需要網際網路,網路塞車的現象將越趨明顯。為解決此一問題,愛丁堡大學哈洛德海斯(Harald Haas)教授想到,為什麼不用光線來傳輸資料呢?
・2015/11/27
1895年的今天,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896)在巴黎親筆預立遺囑,清楚寫下他死後財產的處理方式。這份遺囑影響深遠,在人類歷史上恐怕再也沒有比它更澤及後世、造福人類的遺囑了!
・2015/11/25
科學生講座這次來到新北育林國中,與同學們聊聊「提升科學素養」,希望大家除了科學,也能對閱讀素養有更多認識,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