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11/05
2016 年 9 月莫蘭蒂颱風橫掃台灣南部,甚至將屏東佳樂水風景區多顆以「噸」計的巨石都搬上了岸。這讓人不禁懷疑:「既然颱風有這種力量,會不會地質學家口中的海嘯石,未必是真的海嘯石?」到底什麼是海嘯石,且讓地科科普作家和台大地質系教授徐澔德跟我們說明白。
・2016/11/03
你可能覺得你是那些會把內容看完真心覺得不錯才真情推薦給親朋好友的閱聽人,但試想我們每天會接觸到多少的資訊?真的有辦法每一則都好好吸收然後處理嗎?這些資訊又是怎樣送到你我的面前?又是誰決定它重不重要?在這看似容易實則更難傳播內容的時代,需要有邏輯、有脈絡的科學新聞,但在這艱困的傳播環境中它可以生存嗎?
・2016/10/28
每當食安風暴來時,都讓台灣民眾人心惶惶,對於加工食品產生很大的偏見,但是事實上真是這樣嗎?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葉安義教授,以最近傳出含有丙烯醯胺的「食安苦主」——黑糖為例,要翻轉大眾對於食品安全的既定印象。
・2016/10/28
學術期刊《科學》另列出 6 門科學課,要下一任美國總統趕緊準備好,因為考驗就在眼前。其實這 6 門課也不是只是美國的問題,而是在台灣的我們也該密切注意的,這 6 門課如果要湊成六字訣,就是「疾」、「基」、「溢」、「痴」、「智」、「直」。
・2016/10/26
早在十六世紀末,人們就知道天文觀測很容易有誤差。首先,望遠鏡本身就有瑕疵,但儀器方面的誤差還可以衡量、補救,其他方面的狀況就很難控制了,例如喝醉酒的天文台助理......
・2016/10/25
碎形幾何對於空間有非常獨特的看法。拿一顆線球當例子,人們可能會覺得它是零度空間、一度空間或是三度空間。就自然界中複雜的形狀而言,空間是相對的。而碎形幾何的研究讓科學界有了第一個測量「不規則」形狀的工具。
・2016/10/25
你的博士研究在做什麼?面對這可怕的大哉問,到底該如何回答?長篇大論地引用數據?把厚實的論文印出來叫他自己看?還是用無盡的簡報攻勢表現專業?面對一般大眾,這樣的解釋方式實在不夠親民,常常聽完解釋依舊一頭霧水。科普作家 John Bohannon 於是異想天開,決定鼓勵科學家們把論文「跳」出來,這瘋狂而有趣的想法讓「舞出論文」(Dance Your Ph.D.)的比賽於焉誕生。
・2016/10/23
每個完美的醫學實驗背後,都有完美的人類偏見。人類的偏見造成許多無可挽回的遺憾,卻也是最難以避免的情況,這又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從根除性乳房切除手術的歷史一探究竟。
・2016/10/23
一位在臺中市執業的中醫師,在其診所的臉書專頁發表了文章,內容表示「四物湯會導致子宮肌瘤的增生」。這篇文章原先的目的是要告誡民眾不要盲目進補,以免未得其利而先受其害,但該醫師在寫作時使用了過於聳動的字眼,在這四通八達的網路世界中,隨即如病毒般擴散開來,各大報章雜誌甚至電視新聞頻道都紛紛報導......